IJED:肥胖或厭食症個體或很難區分出食物的「味道」

2021-02-08 生物谷

圖片摘自:mysantabarbaratherapy.com

2016年5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通過研究發現,厭食症或肥胖女性或許對味道的反應並不相同,而這一研究或將幫助開發治療飲食失調的新型療法,相關研究刊登在了國際雜誌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上。

研究者Guido Frank博士指出,味道是驅動我們攝入食物的原動力,而其總是與腦島中不同的神經元模式直接相關,腦島是大腦中的初級味覺皮層;研究人員進行這項研究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是否異常的飲食習慣和大腦腦島區分味覺刺激體的改變直接相關。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106名年齡相近的女性進行研究,當其品嘗糖水或無味道水溶液的時候研究者對參與者進行大腦掃描來研究大腦腦島區分不同味道的方式和機制。結果表明,相比對照個體而言,那些神經性厭食症或肥胖的個體往往很難區分出無味水和糖水;Frank說道,如果你不能區分出味道差異,那麼就會直接影響你的飲食方式,而同時這也會影響到大腦的獎懲迴路。

研究者指出,這些改變都發生在不同的水平之下,比如瘦素和其它激素會在肥胖和飲食障礙個體機體中發生改變,其會影響大腦對食物的反應,而與此同時,腦島識別味道能力的下降或許取決於大腦中特殊區域的結構改變,而這就會導致腦島中不同途徑的味覺信號處理過程被改變。

當個體的體重達到健康水平時這些問題都會解決,當然研究者表示,後期還需要進行更多深入的研究來揭示為何厭食症及肥胖個體對食物味覺的改變機制,本文研究結果對於後期開發治療飲食失調的新型策略提供了一定基礎和思路。(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Extremes of eating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neural taste discrimination

Guido K.W. Frank MD1,2,*, Megan E. Shott BS1, Carrie Keffler BS1 andMarc-Andre Cornier MD3

Objective Eating disorders are severe psychiatric disorders of unknown etiology. Understanding how neuronal function affects food choices could help personalize treatment based on brain function. Here we wan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disordered eating behavior is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s in the primary taste cortex's ability to classify taste stimuli, which could interfere with taste reward processing. Method One-hundred and six women, 27 healthy comparison (age 26.15 ± 6.95 years), 21 with restricting-type anorexia nervosa (AN; age 23.10 ± 6.14 years), 19 recovered from restricting-type AN (recovered AN; age 26.95 ± 5.31 years), 20 with bulimia nervosa (BN; age 25.15 ± 5.31 years), and 19 with obesity (age 28.16 ± 8.13 years), received sucrose, control solution or no taste stimulation during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brain imaging. Multivariate Bayesian pattern analysis (decoding) and cross-validation tested tast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djusted for comorbidity, medication use, taste perception, interoception, and brain activation volume). Results For sucrose versus control solution,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differed (F = 2.53, p < 0.041). Post hoc tests indicated high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n healthy comparison compared to women with AN (p < 0.016) or obesity (p < 0.027), and in recovered AN as compared to AN (p < 0.016) or obesity (p < 0.047) groups. Taste stimulation resulted in sparse insula voxel activation across all groups. Discussion Reduced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cross stimuli in women with AN or obesity could indicate low brain encoding discrimination of stimulus quality, which could contribute to altered reward activation and eating drive that is not adjusted to nutritional needs. This deficit appears to normalize with recovery from AN, but adjusting food flavor intensity could aid in the treatment of individuals with AN or obesity.

相關焦點

  • 厭食症患者或迎來救星!
    2019年7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就像交響樂一樣,大腦的多個區域協同工作來調節對食物的需求。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在大腦的情緒中樞杏仁核內發現了一個交響樂指揮器--一個控制食慾抑制和活動的大腦區域。
  • 狗狗很喜歡聞的5種味道,人類卻很難接受!
    狗狗對味道的敏感程度,是眾人皆知的。它們可以分辨大約200萬種不同氣味,尤其是對一些酸性的物質更為敏感。狗狗很喜歡聞的5種味道,人類卻很難接受!當然了狗狗是喜歡聞異性狗的味道,同性之間是有可能會因為爭地盤而打架的,所以發情期的狗狗出門一定要牽好繩子,防止亂跑。3、主人的腳丫子味其實狗狗最愛聞的就是腳的味道,因為腳散發的味道類似於犬散發的荷爾蒙的味道,也是主人味道最集中的地方,所以你總會看到一些狗狗喜歡在主人的腳邊嗅聞。
  • 肥胖?找到「肥胖基因」啦!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近日,發表於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可以引發肥胖的關鍵基因。該基因在機體所有細胞中都存在,而且其可以編碼一種名為14-3-3ζ的蛋白質。
  • 舌頭如何嘗出食物的味道?
    (圖片來源:Flickr/Jessica Lucia CC BY-SA)提問:舌頭是如何品嘗食物的?-Ridley,4歲,來自墨爾本親愛的Ridley,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品嘗食物實際需要使用所有的感官。你的感官會收集所有信息,將其組合成一條關於食物味道的信息並送往你的大腦。
  • 肥胖源自基因變異 導致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最近,科學家們的一項研究揭開了一些人肥胖的秘密,英國和芬蘭的科學家共同研究發現,人的基因變異會導致肥胖。知道了這種導致肥胖的原因,就可以對肥胖進行早期的預防。  其實導致肥胖的原因很多,基因突變可能是其中的一種,那究竟導致肥胖的還有哪些因素?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遺傳因素。  這個原因一直在肥胖的人群中佔有很高的比例。
  • 科學家發現飢餓素抑制分子 還可用於治療糖尿病厭食症
    如今,科學家發現了第一種由人體自然產生的分子,能夠起到抑制飢餓素的作用,從而為治療包括糖尿病和厭食症在內的許多病症開闢了新的道路。這一發現同時還可以解釋減肥手術的一些好處,這些手術通常會縮小或重新安排胃部以控制體重。
  • 中國成人肥胖指南_減肥知識庫_39健康網
    如果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內蓄積過多,被稱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則對代謝影響很大。中心性肥胖是多種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無內分泌疾病或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的肥胖症為單純性肥胖。單純性肥胖者佔肥胖症總人數的95%以上。對人體外表的觀察通常可以大致估計肥胖及消瘦的程度,適用於初篩,但無法定量。
  • 腹部肥胖影響形象,高纖維食物,或促進脂肪燃燒,緩解腹部肥胖
    腹部肥胖的影響有研究發現,臀部肥胖的人和腹部肥胖的人體內所含的膽固醇是不一樣的,肚子大屁股小的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就低,得心臟病的概率就會增大。脂肪堆積在腹部、臀部和大腿,從外表上看很想鴨梨的形狀,所以叫梨形型肥胖身材,多見於女性。脂肪堆積在腹部,從外表上看很像蘋果的形狀,所以叫蘋果型肥胖身材,多見於男性。
  • 怎樣區分食物屬於寒性還是熱性?
    不同體質的人事宜吃不同屬性的食物,所以我們應該區分食物的屬性並恰當的實用,這樣有助於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區分寒熱性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陽光。冬季寒冷,生長的食物屬於寒性,比如冬瓜、白菜等。夏季雨水多,吸收水多的食物屬於寒性,比如西瓜等。
  • 中國新聞周刊:被食物綁架的生活
    在吃東西上,她也摸索出了經驗,而不是像剛開始的時候看到什麼就吃什麼。 她會先吃一些香蕉、玉米打底,隨後再吃一些麵包、肉蛋、零食之類的,每一種食物都不會混在一起吃。「這是在做標記,吐得時候,一層層吐下來,就可以確定是否吐乾淨。」有了經驗的徐圓已經很少進食糯米製品,「它們很沉,很難吐出來」。徐圓還找到了與她有類似境遇的夥伴——在百度貼吧「催吐吧」裡,這個群體有3萬人左右。
  • 教育學——相對性、絕對性、個體內差異評價的區分
    教育學——相對性、絕對性、個體內差異評價的區分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評價,大家就都會稍微帶些緊張的感覺,因為評價一詞包含了對你個人在工作以及學習、生活中的判斷與分析。但是自從我們走進校門的那天開始,就經歷了無數次的教學評價,評價早已在我們生活中如影隨行了。
  • 有這5種性格的人,容易得厭食症,快看看你中槍了沒?
    1.厭食症與遺傳 新的研究表明,人類的基因可能會顯示患進食障礙的傾向。 以前,醫生將導致厭食症、貪食症和其他進食障礙的原因,歸咎於父母的過度控制。
  • 研究表明肥胖與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有關
    根據肥胖學會旗艦期刊《肥胖》上的一項新研究,地球上人口平均體型增大及全球人口增加可能對減少人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挑戰。  地球上所有的氧依賴性生物都會因為維持生命必需的新陳代謝過程而產生二氧化碳。任何物種產生的全部二氧化碳都與平均代謝率、平均體型和物種個體全部數量相關。  肥胖人群比起正常體重人群產生更多二氧化碳。
  • BBC:揭秘肥胖的真相
    大家不妨試著猜想一下這個結果,如果讓我來假設,我會猜想肥胖人群比正常人去分泌的胃飢餓素會更多,胃腸激肽會更少,那麼事實是怎樣的呢?在24小時內兩類人群都只吃一頓早餐的情況下,我們來看兩組圖第一組:人體胃飢餓素的分泌情況紅色:正常人群 黑色:肥胖人群第二組:人體胃飢餓素的分泌情況藍色:正常人群 黑色:肥胖人群從兩組圖中我們很容易看出,正常人在吃完早餐後胃腸激肽明顯上升
  • 研究發現:收入越高,越容易肥胖
    《PLOS ONE》雜誌發布了一項關於「國民收入與肥胖率之間正相關關係」的研究。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147個國家/地區的數據後發現,隨著一個國家國民收入的增加,其肥胖率也會隨著增加,人均GDP每增加1%,男性肥胖率增加1.23%,女性為1.01%。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 | 從厭食症到詩人的升華
    瑞典文學院的授獎辭稱:「for her unmistakable poetic voice that withaustere beauty makes individual existence universal」「她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蘊含質樸之美,使個體的存在獲得普世性。」
  • 冰箱異味:食物的味道還是細菌的味道?
    原創 生活小竅門 京醫通「好聞的味道千篇一律,臭的味道各有不同」,有些臭味總是讓人記憶猶新、匪夷所思,比如冰箱的異味…明明是儲存新鮮事物的冰箱,怎麼會這麼臭?1.食物本身的味道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味道,有的食物氣味會比較濃鬱。比如:炒菜、大蒜、榴槤、蔥等,這些氣味就會在冰箱裡保持一段時間,不容易散去。2.細菌生長代謝細菌在生長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發臭的異味兒代謝氣體。
  • 誰能準確回答出 蝴蝶辨別食物味道用的是哪個身體部位?
    誰能準確回答出 蝴蝶辨別食物味道用的是哪個身體部位?蝴蝶辨別食物味道,用的是哪個身體部位?
  • 女性越瘦骨密度越低 太瘦比肥胖更危險
    原標題:太瘦比肥胖更危險   受訪專家: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教授 潘 慧   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心理系副教授 張 婍   追求纖瘦、以瘦為美似乎是當今推崇的審美觀。天天喊著減肥的人大有人在,而且還創造出各種新奇的檢測標準:鎖骨放硬幣、反手摸肚臍、A4腰、iphone腿,時不時就會掀起一陣「比瘦」風潮。不過,你知道嗎,從健康角度說,瘦固然能避開一些因肥胖帶來的疾病,但在追求瘦的道路上,有些人已經走得太遠太偏。
  • 蝴蝶辨別食物味道是用哪個身體部位 蝴蝶是通過什麼來辨別食物味道的
    導語:動物和人一樣,都能辨別出食物的味道,但和人不同,一些動物並不是通過嘴巴來辨別味道的。其中,蝴蝶就是非嘴巴辨別味道動物之一。那麼,你知道蝴蝶辨別食物味道是用哪個身體部位嗎?到底蝴蝶是通過什麼來辨別食物味道的?一起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