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相對性、絕對性、個體內差異評價的區分
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評價,大家就都會稍微帶些緊張的感覺,因為評價一詞包含了對你個人在工作以及學習、生活中的判斷與分析。但是自從我們走進校門的那天開始,就經歷了無數次的教學評價,評價早已在我們生活中如影隨行了。包括你現在所備考的教師類的考試,又何嘗不是對你是否能夠從事教學工作的評價呢?在試題中,教學評價也是一個常考點,考察的重點就在於教學評價的種類,更進一步在於如何對不同的教學評價結合常見的教學實例進行區分的問題。總的來講,在眾多分類中,較難進行區分的是根據運用標準的不同,可以分為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下面我們就一起輕鬆加愉快的來進行這三者之間的區分吧!
1.相對性評價
【關鍵詞】和整個被評價團體內部的其他人比
相對性評價又稱常模參照性評價,是運用常模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那我們首先來理解一下什麼是常模:常模是一種供比較的標準量數,由標準化樣本測試結果計算而來,即某一標準化樣本的平均數和標準差,常用於在人才測評中,用於比較和解釋測驗結果時的參照分數標準。而常模參照性測驗則是用常模來解釋個人測驗分數的一種測驗,它以團體的心理水平來衡量個體的心理水平。對於常模參照性測驗來講,測驗項目要求具有適當的難度和一定的區分度,只有這樣才能將受測者的表現與團體中其他受測者相比較,從而區分不同的受測者,確定受測者的心理水平在總體中的相對位置。
具體的作法是以常模為參照點,把學生個體的學習成績與常模相比較,根據學生在該班中的相對位置和名詞,確定他的學習成績在該班中是屬於「優」、「中」還是「差」。 這時你就會發現,在一次考試中,你考了90分,在沒有其他條件的情況下,你無法判斷自己考得好還是不好,因為沒有參照的標準。如果團體的平均分是80分,說明你在團體中至少屬於上遊,如果團體的平均分是100分,那麼你充其量也就是中下遊的水平。比如智力測驗或者常見的能力傾向測驗等都屬於常模參照性測驗。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相對性評價具有甄選性強的特點,因而在選拔人才、分類排隊時經常用到。簡單的來說,就是在整個團體中,參與評價的人,要排個先後,爭個高低。比如教師招聘考試時,這個崗位就只要五個人,那麼參加招聘的人很多,只取在筆試和面試中分數最高的前五個人,其餘的人都不錄用。常見的能夠表示常模參照性評價的例子有:水漲船高、相形見絀、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等。但同時,也存在不能明確表示學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證明學生是否達到了在學業上的特定標準,以及對個人努力、狀況和進步程度也不夠重視等缺點。
2.絕對性評價
【關鍵詞】和被評價團體外部的客觀標準比
絕對性評價又稱目標參照性評價,是運用目標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目標參照測驗是根據某一明確界定的內容範圍而縝密編制的測驗,並且被試在測驗中所得的結果,也是根據某一明確界定的行為標準直接進行解釋的。具體做法是在被評價對象之外確定一個客觀標準,將評價對象與客觀標準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落實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就是將學生個人的成績與課程標準所規定的目標來進行比較,來判斷學生掌握有關知識的程度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差異,確知學生已經完成哪些或者未完成哪一規定的教學目標。據此來確定學生是否可以升級、畢業,或授予某種資格證書。這個時候,你考了90分,你不用和團體的平均分比,不用和團體內的其他人比了,你只要看是否滿足了既定的合格標準即可。只要滿足了既定的標準,就不用再去排個前後,爭個高低。恰如駕照考試,或者教師資格證考試。
相比於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可以衡量學生的實際水平,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它關心的是學生掌握了什麼、能做什麼或沒掌握什麼、不能做什麼,適用於畢業考試和合格考試。與此同時,它的缺點是不適合甄選人才。
3.個體內差異評價
【關鍵詞】和自己比
這種評價是對被評價者的過去和現在進行比較,或將評價對象的不同方面進行比較。在這種評價之下,我既不用和其他人比,我也不用和外在的客觀標準比了,只要看一下我這次的數學考試比上一次進步了多少分;我的語文比英語進步了多少分即可。因此,個體內差異評價的最大優點是充分體現了尊重個體差異的因材施教原則,適當減輕了評價對象的壓力。正如,人的一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但是你會發現,在一場比賽中,要想贏,跑贏了自己只是一個前提,我們還需要達到合格水平才有資格參賽,只有跑贏了比賽中的其他人才有贏的可能。這也就反映出個體內差異評價的缺點,由於評價本身缺乏客觀的標準,不能夠給評價對象提供明確的標準,難以發揮評價應有的功能。
【單選題】小明在考完試之後,比較了自己的英語成績和數學成績,發現長期以來英語成績明顯高於數學成績,他意識到自己存在偏科的問題,這屬於( )。
A.相對性評價 B.絕對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個體內差異評價
【答案】D。解析:在題幹中,小明在考試之後將自己的不同方面,長期以來的數學成績與英語成績進行比較,從而發現自己偏科的問題,屬於是被評價者將評價對象的不同方面進行了比較。故選D個體內差異評價。
這樣一看是不是很簡單?只要能夠清晰理解根據運用標準不同將教學評價劃分的不同類型,相信大家正確的得出答案!最後一句話送給認真準備教師招聘考試你:贏了自己,證明你是勇者;突破標準,證明你是勤奮的;贏了對手,你就是王者!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