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價的分類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考點之一,考查方式以客觀題為主,其中,又以理解性反選的題目為最多。很多考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對教學評價的分類產生混淆,經常會掉進考題的陷阱裡。為了幫助大家輕鬆掌握該知識點,今天,特意對教學評價的分類中兩個常考的維度進行梳理,希望能對大家產生幫助。
1.根據實施功能的不同,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布魯納最早根據評價的實施功能提出了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1)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
(2)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改進和完善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
(3)總結性評價,又叫終結性評價,是在一個大的學習階段、一個學期或一門課程結束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
以上是各個教學評價的定義描述,但在實際的做題過程中,考生總是會產生混淆。因此,我們可以用表格的形式直觀地呈現出三者的區分。
2.根據運用的標準不同,可以分為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
(1)相對性評價,又叫常模參照評價,是運用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可測出學生在團體中的相對位置。
(2)絕對性評價,又叫目標參照評價,是運用目標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
(3)個體內差異評價,是對被評價的過去和現在進行比較,或將評價對象的不同方面進行比較。
牛刀小試:
1.小朱的數學老師對她的班主任李老師說:「班裡的小朱這次又考了不及格,這個學生太難教了。」班主任李老師說:「我看了她的成績後,還不錯嘛,上次考了30分,這次考了59,這位學生還是孺子可教的。」班主任李老師的評價是( )。
A.常模參照評價 B. 絕對性評價 C.目標參照評價 D.個體內差異評價
答案:D。個體內差異評價,是對被評價的過去和現在進行比較,或將評價對象的不同方面進行比較。題幹中班主任李老師用小朱自己過去的成績與現在的成績進行比較,肯定了小朱的進步,屬於個體內差異評價,故選D。
2.崔老師在教學前為了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了摸底考試。這種考試是(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終結性評價
答案:A。診斷性評價是在學期開始或一個單元教學開始時,為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況及影響學習的因素而進行的評價。題幹中崔老師在教學前進行了摸底考試屬於診斷性評價,故選A。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