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1、聯想記憶是指利用學生對形象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這一特質,讓學生將單詞聯想成一些事物展開記憶,從而有效提高記憶效果的一種記憶方式。
2、情感態度是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
3、即時反饋是當學生學習新的內容而產生某種行為變化後,立即給予反饋的一種教學處理方式。
4、馬蹄式教學組織形式就是以教室的講臺為中心,將學生課桌椅排成馬蹄形狀,與半圓式、雙翼式相似,是一種實用有效的安排形式。
5、教學過程既是一項有明確目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又是一個在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之間錯綜複雜的交互過程。
6、雙翼式的教學組織形式就是以講臺為中心,將學生課桌椅排成雙翼形狀,與馬蹄式、半圓式相似。
7、教案也稱課時計劃,是教師經過備課後,以課時為單位的具體教學方案,是課時備課的書面形式。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是教師上課的「講綱」,是「備忘錄」。
8、學生的社會背景是指學生的課外學習環境,如家裡是否有可利用的英語學習設備,家長是否有能力給孩子輔導及學生用於學習英語的時間等。
9.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
能力目標是指學生能否用課堂所學的單詞、句型、語言功能等在一定的語境中得體地運用語言。
10.發展性學生評價的基本特點
(1)重在強調人的主體性,旨在促進學生達到目標而不只是評比。
(2)在評價功能上,注重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3)在評價類型上,注重實施形成性評價,注重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
(4)在評價方法上,注意採用絕對評價法,注重學生在評價中的作用。
(5)在對待分數的態度上,要求樹立新的分數觀。
11.發展性教師評價的三全原則
三全原則——即全員評價、全程評價和全面評價
全員評價是指面向全體教師,不是面向少數教師或少數不稱職教師,也就是說,包括領導和職工在內的全體教職工都要接受評價;全程評價是指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對教師工作的全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系統的、長期的、反覆的評價;全面評價是指要對教師的素質、職責和績效,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評價。
12.評價課堂教學過程的三個最重要指標
評價課堂教學過程的三個最重要指標是指教學目標明確化,教學活動生活化,活動形式的群體化。
13.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包括:①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②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③制定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④對所學內容能主動練習和運用;⑤在詞彙與相應事物之間建立聯想;⑥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⑦嘗試閱讀簡單的英語故事及其他英語讀物;⑧積極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表達和交流;⑨注意觀察生活或媒體中使用的簡單英語;⑩能初步運用簡明的學生英漢詞典。
14.教師職責指標
(1)育人管理成效:學科教學滲透德育有實效;所帶班級班風、學生品德好;全體學生獲得了尊重、信任、公正的待遇;滿足了全體學生獲得發展的需要。
(2)教學科研成效:教學氛圍好;教學資料得到充分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教學準備充分;教學任務適當;教學方式方法恰當;學業成績評定科學;遵守教學紀律;教科研成績顯著。
(3)協同工作成效:教學關係融洽;工作關係協調;參與教研組、年級組、學校等組織的相關工作。
15.新課程下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變化
(1)從注重知識傳授轉向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2)從「以教師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為中心」;
(3)從注重教學的結果轉向注重教學的過程;
(4)從統一規格的教學模式轉向個性化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