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學案例分享】線性代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2021-01-09 清華大學新聞網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線性代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數學科學系 楊晶

一、課程與任課教師的基本情況

線性代數課程是清華大學理工專業本科生必修的一門數學基礎課,與微積分一起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礎數學課程。線性代數課程教給學生高等數學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是理工科學生進一步學習更多科學技術知識的數學基礎課與先修課。因此,線性代數課程屬於「量大面廣」的硬課,教師、學生、學生所在院系均非常重視。線性代數課程面向大一學生開設,分上下兩個學期,秋季學期64學時,春季學期32學時。筆者所教授的班是整個課程組中一個特殊的類型,專門面向雙培生與文體特長生,屬於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試點班級。2020年春,本課程共20人選課,每周4學時,前8周結課。

作為這門課程的任課教師,筆者獨立開授的慕課「簡明線性代數」入選國家在線精品課程。筆者曾獲全國高校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精英賽金獎、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北京高校第十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清華大學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清華大學「良師益友」稱號,清華大學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等教學類獎項。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還擔任了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的成員。

二、課程開展在線教學的全局情況

1、教學理念與在線教學目標

疫情期間,本課程作為清華大學的在線公開示範課,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就是:在老師和學生無法面對面的情況下,把疫情對教學的影響降到最低,以做到在線學習與線下課程教學質量「實質等效」。更進一步,長遠地看,希望疫情期間我們對在線教學的探索和實踐,能對「後疫情」時期的線性代數課堂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和借鑑。

2、在線教學工具的準備和使用

為了保證上述教學理念和目標能夠實現,必須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以實時實現交互,獲取數據,反饋調整,確保質量。經過2月初的反覆測試與研討,最終確定了在線教學的工具和方案。

具體來說,軟體方面,採用「Zoom會議軟體和荷塘雨課堂嵌套」的方式。其中,Zoom會議軟體負責即時溝通,共享屏幕並錄屏回放;而荷塘雨課堂負責課堂組織(如:籤到、點名等),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其限時練習題、問卷、彈幕、投稿等功能,及時收集和反饋學生學習成效數據。

而在硬體方面,為了保證數學課中硬核的板書推導不打折扣,我們採用了Surface手寫板電腦外加顯示器的配置,同時,利用另一個桌上型電腦,以旁聽生的身份進入課堂,隨時觀看學生端的情況。為了使用雨課堂還需要1-2臺手機隨時在身邊。因為手寫電腦的麥克收聲效果不佳,會產生雜音相互幹擾,教師端還採用了耳麥,聲音效果好了很多。當然,老師適當出鏡,能增加和同學互動的親近感,所以,燈光的補充也很重要。

辦公室在線授課現場

3、從傳統教學到在線教學,教學設計的調整

由於在線教學的特殊性,我們在如下三個方面開展教學技法的調整:

第一,教學內容的進一步拆分。因為無法見面,降低了教師的吸引力,所以45分鐘一節課時間太長了,很難達到原有的授課質量。故將原來90分鐘的課堂教學內容拆成三段來講授,每段約30分鐘,中間穿插3-5分鐘的休息。

第二,設計更多的課堂練習與思考問題進行互動。在線課堂中每位同學的所處環境參差不齊,更加容易被幹擾導致分心。特別是在數學課上,學生如有走神,之後就很難再跟上進度。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每個相對較短的時間段裡,採用了比校園課堂授課更豐富的交互式手段來找回學生注意力,同時給每個題更長的完成時間等等。為了兼顧答題快與答題慢的同學,我們儘量調整教學設計,在課間休息前發送題目(特別是主觀題),答完題的同學即可自行課間休息。

第三,適度減少課堂教學內容,部分內容前置到課前預習環節或後置到課後學生自學內容中。在線課堂中碎片化和交互強度的增加,使得教師要進行更精細的教學設計,適度減少課堂教學內容,並選擇合適的部分內容作為課前預習和課後自學。同時在前置與後置的這一部分內容中,採取相關反饋措施,來確保學生能在課外發生有效學習行為。

我們以「向量組的線性相關性」一節為例,來說明在線教學中我們是如何實現上述三方面的調整的。

三、課程在線直播課的若干關鍵細節

經過7周的在線教學實踐,基本達到之前的預期。當然,我們也遇到了不少困難與問題,在不斷應對與調整的過程中,積累了若干經驗與教訓。目前,我們已熟練掌握了工具操作的方法,並且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了適度調整,但是由於整個教學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得我們需要對一些細節更為關注。

1、預案與測試

在線教學對大多數老師和同學來說都是新鮮事物,在剛開始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做好各項預案與測試工作,以免正式授課中浪費過多時間處理非教學內容。例如:經過和在線教學專家組的老師們多次商議與討論,我們列出「開課前的Checklist」與「每次上課前的Checklist」,並做好了應對各類突發狀況的預案。內容如下:

本課程第8周就要結課,原計劃是等學生後半學期返校後再考試。但由於返校日期無法確定,因此我們最終選擇了在線閉卷考試,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課程。為此,我們同樣進行了預案與測試。在考試前一周,我們提供了一份題型類似的測試模擬考,按照與結課考試相同的要求進行閉卷考試,讓同學熟悉雨課堂的在線考試模式,了解題型,更重要的是測試了同學的網絡與考試環境,儘量避免不公平的情況發生。

2、硬核推導的板書展示 

數學課,特別是數學專業課的教學顯著特點是:嚴密講授式與黑板板書硬核推導。所以,目前大多數數學專業課教師仍以黑板推導為主。而PPT教學是現在最普遍的教學方式,也是展開慕課與混合式教學和在線教學的基礎。雨課堂是近年來新興的教學工具,它藉助師生廣泛使用的PowerPoint與微信,能便捷地展開互動。

在本課程中,我們將上述三種教學方式與工具結合起來,對每一種教學方式都揚長避短,力圖提高在線教學的教學效果與質量。「雨課堂 + PowerPoint + OneNote手寫軟體」是課程採用的模式。具體來說,直播過程中共享屏幕,利用surface電腦中的OneNote軟體展開數學推導,基本保留原汁原味的黑板推導過程。其中,定理和定義用PPT提前做好,直接插入到OneNote中,可以節省抄寫的時間,提高效率。同時利用會議軟體嵌套雨課堂,展開課堂互動,包括課前預習PPT、課中題目推送、投稿與彈幕、課後小測題反饋等。

另一方面,課程中還常常利用Zoom會議共享屏幕中實現在PPT上勾勾畫畫,不僅能為學生講解知識,還能儘量將思考的過程展示給學生。

3、利用工具提高數學公式錄入的效率

數學課在準備課件的過程往往比較辛苦,主要是因為有大量公式需要錄入,比如說很多大型矩陣和行列式的錄入。特別是對於過去用黑板推導的老師來說,為了準備線上授課,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PPT中錄入數學公式。本課程的部分章節也遇到了這個問題。我們利用了兩款公式錄入的神器——「Mathpix + Mathtype」,大大簡化了錄入數學公式的過程,不僅支持Latex語言,還可以將手寫公式輕鬆轉化為PPT中的公式。

4、答疑與習題課

學生在數學課中的收穫,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課後的習題演算與推導。本課程中,除了傳統的課後習題,我們還針對在線教學的特點,重新設計了4課時習題課,採用「發布→思考→同學討論→教師錄屏講解」的方式展開習題課。這個過程中,後兩個環節相較於傳統習題課有更好的效果,對「後疫情」時期的習題課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除此之外,我們每周設置了一小時的在線答疑時間,同學參與的積極性明顯高於傳統的辦公室答疑,學生出席總人次甚至是傳統辦公室答疑的5倍以上。另外,利用Zoom軟體的共享屏幕中可以多人注釋的功能,師生互動討論題目,可以很方便地開展多人同時參與答疑討論,對於解決普遍存在的重複性問題,效率大大提高。

5、考核與學生的學習評價

為了更好地適應在線教學,實現課程的教學目標,考察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我們採用了如下綜合評價體系:

總評成績=平時作業20% + 課堂表現&隨機小測20%+ 期末考(閉卷)60%+課外擴展自學報告5% (額外分)。該評價體系從各個層面激發了學生的學術志趣,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此外,我們還在配套習題、習題課安排與作業評價方面進行以下過程激勵的改革與嘗試。「拓展性課外報告」的引入,激發了學有餘力的學生的探究精神。

四、總結與展望

本課程經過7周在線教學實踐,教師和學生對在線教學都有了更多的認識和體會。通過本課程,我們總結了一些在線教學的優勢:學生方面,能看得更清楚、聽得更清楚,能夠回看,能夠匿名交互,更有參與積極性;教師方面,被「倒逼」學習掌握了更多混合式教學方法與技術,更加精細地調整教學設計與教學互動。與此同時,在線教學也存在著一些限制與問題,如:嚴重依賴每一位參與者的網絡狀況和網絡平臺的穩定狀況;在線互動會佔用更多的時間,且相對於實體課堂存在互動效率偏低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和解決,和學生一同打贏這場抗疫的教學保衛戰。

目前,國內抗疫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國際抗疫形勢也有可能迎來拐點。未來我們面臨的問題是:疫情過後,回歸課堂,「後疫情」時代的教學會怎樣?我們相信,疫情期間在線教學中產生的教學創新和發現的新教學場景,勢必會對未來課堂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未來的高校數學課堂教學,將會與融合了新興技術的在線教學有更多更深的混合。

說明:本文著作權屬於作者,如需轉載,請與作者本人聯繫。

(清華新聞網4月9日電)

編輯:李晨暉

審核:程曦

相關焦點

  •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醫學倫理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
    【在線教學案例分享】醫學倫理學課程在線教學案例醫學院基礎醫學系一、課程和教學團隊的基本情況醫學倫理學課程是醫學類專業本科必修的醫學人文課。二、課程開展在線教學的全局情況1.課程準備:迎面挑戰,直播教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鼓勵開展線上授課、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的要求。清華大學同樣提出了「延期返校,正常教學,發揮優勢,保質保量」的十六字教學方針。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四個在線教學案例獲獎
    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指導委員會9日公布了疫情階段在線教學優秀案例獲獎名單,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共有4個在線教學案例獲獎。 其中,「教師或課程類」優秀案例3個,「高校類」優秀案例1個。
  • ...地區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案例競賽暨線上實驗教學總結報告會順利舉行
    5月11日,2020年北部地區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案例競賽暨線上實驗教學總結報告會順利舉行,我校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王開宇教授受邀作為主講人做分享。此次線上報告會由我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辦,遼寧大學、學堂在線協辦,在遼寧省教師教學發展聯盟、電工電子在線開放課程聯盟遼寧工作區、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北部地區聯席會的指導下進行,報告會由我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李憲坡主持,共計588位各高校教師參與此次活動。
  • 清華公管開學第三周:MPA課程《衝突管理》的在線教學
    3月5日晚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MPA課程《衝突管理》正式上課,夏誠華老師與40餘名MPA同學相約騰訊會議室。雖然同學們都身處各地,而且部分同學更處在抗「疫」的第一線,但是在一番簡短的自我介紹後,同學們之間的距離迅速被拉近,課堂氛圍也熱烈起來。
  • 【我的雲課堂】(10)案例互動式教學——讓「化工原理」走進生活
    一、在線教學設計——五步法教學模式  針對課程的以上特點,遵循「興趣是一切動力的源泉」這一原則,將化工原理實踐性強、工程性強這兩個特點和生活中的案例有機結合,課程採用「案例互動式教學法通過認真梳理課程內容,將線下課程以章節為單元的授課內容切割為若干個相對獨立而又彼此聯繫的知識點,每個章節為一個大的主題,每個主題下設置多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為一個教學案例,教學過程中以案例為導向,以學生課堂互動討論為教學形式,以動畫演繹為核心,以課後調研思考為契機,形成(1)學生對身邊的問題有興趣;(2)想知道為什麼?
  • 準實驗研究法教學學術研修班講座在線舉辦
    、北京教科院高教所助理研究員趙新亮博士主講,主題為「準實驗研究法:概念、方法與案例」。在講座中,趙新亮分別就準實驗的結構要素、基本原理、經典案例、基本特徵,以及準實驗研究假設、變量設計、隨機抽樣、實驗幹預和數據分析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講解,並以教學基金在研項目以及教學研究期刊文章為案例進行了分析。互動環節就量表獲取與使用、因變量數量、實驗人數、實驗設計注意問題等進行了交流研討。
  • 在線教學一周巡禮丨這場「教學攻堅戰」,北師大這樣做!
    程建平勉勵老師們要主動適應遠程教學方式,在實踐中創新教學方法,重視遠程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鼓勵老師在課程講授中運用和結合疫情防控中的現實案例,弘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同時,叮囑老師們加強自身防護,保持身心健康。2月28日,校長董奇和副校長塗清雲前往教學樓,查看了學校遠程教學授課情況,詢問了第一周在線教學基本情況。
  • 如何建設及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開放課程?
    尤其是2020年疫情帶來的「網絡教學大考」,更是將在線課程的建設推到了重要的戰略地位,如何建設在線課程、應用在線課程促進教改,實現「實質等效」,是當下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 為助力全國各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職業院校深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聚焦線上金課建設及其在混合式金課中的應用,我單位將舉辦「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課程建設及應用線上工作坊」。
  • 2020年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在線教學研討會舉行
    3月12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東北大學承辦的2020年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在線教學研討會通過網絡會議平臺舉行。教育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青致開幕詞。王青表示,由此次疫情所導致的全國教師線上教學實踐,既是針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十分難得的大規模探索,也是一次對教改方向進行觀察、審視、反思、調整的珍貴機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進物理實驗在線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 化工高等教育 | 反應動力學案例在化工過程分析與合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反應動力學案例在化工過程分析與合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梁志武,黃楊強,高紅霞(湖南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湖南  長沙410082)化工過程分析與合成是化工及相關專業的重要核心課程,將理論與前沿實驗案例相結合是該課  程教學過程中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工藝流程創新、優化與計算的重要基礎。
  • 大學化學教學團隊: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根深葉茂,團結奮進的教學團隊大學化學教學團隊中有4名教師長期從事大學化學課程教學工作,參與了1999年《大學化學》課程的最初創建、2003年該課程申報並獲評上海市精品課程、2008年課程申報並獲評國家級精品課程,有著豐富的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經驗。
  • 楊晶:讓數學課不再枯燥——走近「簡明線性代數」慕課-清華大學...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對幾何向量、空間的直線和平面、線性方程組的高斯(Gauss)消去法、行列式、矩陣代數、n維向量空間、向量的線性相關和線性無關性、矩陣的對角化和實對稱矩陣有較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掌握線性代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原理和技能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2020年機械類課程教學方法培訓及研討會通知(第二輪)
    自2019年起,教育部開始實施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百門在線開放課程和萬名教師培訓的國家計劃,為實施高等教育質量「變軌超車」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升高校機械類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優秀教學成果的曝光率和轉化率、促進金課建設,本次會議將通過機械類課程典型教學案例徵集及優秀案例展示、交流活動(詳見2020年機械類課程典型教學案例徵集及優秀案例展示、交流活動通知),以及線上線下的師資培訓、教學研討等形式,提升機械類專業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在課程中應用在線教學及項目式教學等新技術和新方法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專業教學質量
  • 清華大學「雲上學堂——在線教學總結、分享與展望」大會舉行
    7月3日上午,清華大學「雲上學堂——在線教學總結、分享與展望」大會舉行。繼2月3日清華師生「同上一堂課」整整五個月後,清華師生再一次相約雲端,在「雲上學堂」圍繞本學期在線教學工作總結成果、分享經驗、展望未來。校領導邱勇、陳旭、姜勝耀、王希勤、吉俊民、楊斌、李一兵、尤政、過勇、鄭力、向波濤、彭剛在主樓接待廳出席大會,楊斌主持大會。
  • 2018年4月自考小學數學教學論真題_全國自考_自考報名_中國教育在線
    2018年4月自學考試真題及答案全國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數學教學論試題課程代碼:00411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B.投影C.錄音D.錄像E.電視27、小學數學課程目標制定的依據主要有A.小學教育的培養目標B.數學學科的特點C.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D.小學生的身體特徵E.小學生的心理特徵28、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指標有A.教學目標B.教學內容
  • 西南交通大學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機制
    構建基於行動研究的課程教學創新體系。通過凝練教學共性問題,依託各類課程建設與改革項目引導教師合作,推動教學單位與職能業務部門協作支持,藉由教學論壇、工作坊、研討班等推廣校本教研成果、指導教師開展教學創新,建立起「問題驅動—合作研究—多方協作—校本成果」四位一體課程教學創新體系。
  • 同心戰「疫」,師生線上教學心得體會分享
    經過全體師生齊心協力,線上教學穩定有序地完成了前三周的正常秩序。經過這三周,師生們對線上教學有著不同的感受,有收穫更有思考。這兒給大家分享兩位授課老師和兩位同學的心得體會。網絡在線授課中如何保質保量地完成課程的實踐內容?和老師花了一些心思和精力,採用騰訊會議的共享屏幕功能,完成很好的在線展示教學。在上課前一天,收集每一位同學的仿真程序,逐一檢查程序運行結果,從中挑選出幾個典型案例,包括正確的和有錯誤的。針對MATLAB語言編程多種方法可以實現同一功能的問題,由老師完成匯總報告。同學們則分成小組,提前討論並組織要匯報的內容。
  • Unity 新粒子系統VFX Graph 案例教學
    經過上期VEG基礎教學,很多同學希望推出後續課程進一步學習。無奈出一個教學需要大量準備工作,一忙起來往往要拖很久;因此最終我們權衡一下,決定陸續推出短小精悍的案例教學,大家就不用等到牛年馬月廢話不多說,馬上介紹新鮮出爐的教學:我們在上一期VEG教學的基礎上,通過案例的形式,進一步講解Unity新粒子系統Visual Effect Graph。
  • 時事熱詞:「在線教學」用英語怎麼說?
    根據教育部近日發布的一系列指導意見,高校應充分利用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和實驗資源平臺,開展在線教學活動。
  • 鯨魚小班將劍橋英語在線教學培訓課程納入師訓體系
    最近,在線少兒英語小班課領導品牌鯨魚小班與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達成合作,將劍橋英語在線教學培訓課程納入教師培訓體系。鯨魚的外教通過劍橋專業課程的培訓和測評考核後,獲得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頒發的Certificate of Achievement結課認證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