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並以此來帶動高校其他工作。近年來,我校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貫徹落實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不斷加快內涵建設,探索實施一系列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力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努力提升辦學水平。即日起,新聞中心聯合教務處、各二級學院,挖掘我校教學改革經驗、特色和亮點,隆重推出「教學改革促發展」系列報導,以供全校師生借鑑推廣。本期推出分層分類教學改革篇《如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鄭商分層分類教學這樣做!》
我校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對每位學生負責,為學生提供實在而豐滿的教育,讓學生在學校有強烈的獲得感和較高的滿意度。面對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如何避免一刀切,讓不同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讓所有學生都能學有所成?我校在認真分析研判國家教育形勢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結合不同學生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大力實施分層分類教學改革,全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01
分層分類教學目的
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校滿足學生個性化職業發展規劃,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設置,按照高質量就業與考研升學兩種路徑,探索本專科分層分類教學改革創新工作思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與水平。
02
如何進行分層分類
立足學生個性化需求,著眼於學生的能力培養,結合不同學生不同特點,做到因材施教。
☆本科生分考研和就業創業兩類:
在考研類學生中,增加英語、政治、數學課程,確保基礎課程不斷線,專業課程深度輔導,提高學生考研率;在就業創業類學生中,適量增加專業認知、實踐等課程,增強動手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提高就業率和就業創業質量。
☆專科生分升學和就業創業兩類:
升學主要是優化理論教學,加大專升本培訓力度,提升專升本通過率;就業創業主要是在第3年安排專業實習實踐,增強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創業思維和創業意識,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創業。
同時,學校科學設置分層分類教學改革激勵機制,修訂完善考研考證管理辦法,建立了符合我校實際的評價體系,真正讓改革落地落實、取得成效。
03
分層分類教學原則
①堅持推進落實原則
充分調研社會需求與學生個人成長發展需求,在結合我校內涵發展與人才培養定位的基礎上,修訂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就業創業與考研兩個不同方向科學設置個性化教育模塊,於第5-7學期進行分類教學設計與教學組織。本學期分層分類教學是落實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課程設置,科學制定分類教學實施路徑與具體方案。
②堅持協同聯動原則
根據學校「商科、應用型、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特色與內涵式發展目標,制定分層分類教學指導意見。各院部依據自身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制定落實分層分類教學工作方案。教學處與各院部、各院部教學與黨團學充分溝通、協同聯動,確保分類教學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③堅持持續優化原則
各院部秉承「邊實踐、邊總結、邊改進、邊提升」的原則,在分層分類教學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總結反思、積累經驗。同時根據分層分類教學成效反向評估現有教學模式的科學性,進而靈活調整並持續優化改進分類教學組織模式,不斷提升分類教學質量,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04
分層分類教學實施
①課程設置
就業創業方向的課程設置
就業創業的課程設置以「應用型」為目標,促進學生「素質、知識、能力」全面發展,不斷增強學生就業能力、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綜合提高學生就業創業層次與成功率。主要包括通識必修課與個性化培養中的就業/創業課。
通識必修課
通識必修課要求全校學生修讀通識基礎課程《職業生涯規劃》《創新創業基礎》《大學生就業指導》。
個性化培養
個性化培養由理論選修課與實踐選修課兩部分構成。理論選修課主要由各院部根據學科特色為學生提供形式豐富的課程資源,旨在培養學生的各種通用技能。實踐選修課主要是增強學生就業創業實踐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就業創業的實踐能力。
考研課程體系的課程設置
考研課程設置滿足學生繼續深造學習的需求,使學生更系統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具備深入進行專業學習研究的基礎與能力。課程設置突出學習的連續性、系統性、針對性,主要含考研公共基礎課與考研專業課。
考研公共課
考研公共課設置英語、數學、政治三門課程,擇優從外語學院、通識中心、馬院挑選優秀師資,重點分析歷年考試重點與難點,做好每門課程重難點內容的教學與指導。
考研專業課
考研專業課設置管理學、經濟學基礎等課程,擇優從工商管理學院、金貿學院等院部選拔優秀骨幹教師,解析往年不同高校專業課考試側重點,有針對性進行教學組織。
②分層分類依據及方式
一是學生根據自身發展和成長成才需要,經充分考慮之後自願選擇「個性化教育」模塊中的不同課程體系;二是各院部依據具體要求和標準進行分類調整。
自主報名
根據意願徵集,考研方向報名人數佔比專業總人數30%以內時,可直接進行分類教學編班。
自主報名+測試
根據意願徵集,考研方向報名人數佔比超過專業總人數30%時,可組織報名學生進行測試;學生意願結合測試成績排名,進行分類教學編班。
測試排名+自主報名+遴選
各院部可對專業所有學生進行測試排名,學生依據個人意願、參考專業排名進行不同方向學習報名。各院部參考測試排名和自主報名結果,遴選出考研/就業方向的學生進行班級分類教學編班。
③分層分類後的學生管理
精準了解學生意向
各院部對教學管理人員和學生管理隊伍進行集中培訓和政策解讀,在前期摸底的基礎上,精準了解每位學生意向,向學生深入宣傳分類教學的目的及意義,公布就業創業方向和考研方向所開課程、必須修的學分等相關信息。
班級劃分
各院部根據分類遴選結果進行行政班級的重新劃分。
學生管理
分類教學編班後,對學生幹部選拔與調整、獎學金評定、入黨、評優評先等工作,可按照分類後的實際行政班級進行。
跨專業管理
針對跨專業考研,各院部首先摸清學生報考的學校、專業、考試科目等信息;小專業跨度學院內部進行解決,大專業跨度由學院與其他學院溝通後,學生到開課院部進行自主聽課。
隨著新學期秋季開學,我校各二級學院分類教學已經按照工作方案正常實施,教務處與質評中心將深入各個教學課堂,調研了解就業創業方向課程、考研方向課程的教學組織狀況,及時發現並解決分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後續工作推進方式,確保分類教學工作及教學教學改革整體有序推進,充分體現我校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為我校每名學生高質量就業升學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