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容易混淆的概念區分

2020-12-08 中公教師網

目前在備考過程中出現這種情況,對於廣大考生來說,在做理解類的知識點習題時相對出錯較少,然後一遇到定義反選題目,大多數人都會存在模稜兩可,甚至出錯率較高的狀況。教育學的考試主要還是以識記為主,理解的考題相對較少。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為廣大考生提供便利,在此中公講師為大家講解一下教育學重容易混淆的概念,以便更好的理解。

1、教育、教育學

教育與教育學的概念基本上理解較容易。教育可以認為是一種社會現象,而教育學則是一個研究的學科專業領域,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兩者有區別。教育的概念一般分為廣義和狹義之分,而在考試中易考廣義的概念所包括的「三結合」教育。

廣義的教育: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活動。

除此之外,對於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對於教育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教育是在一定條件下促進個體社會化和個性化的實踐活動。

而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學科。教育問題是推動教育

發展的內在動力。

2、教育方針、教育目的

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的區別較大。教育方針是國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導思想,是國家根據政治經濟的要求,為實現教育目的所規定的教育工作的總方向。它包括:教育工作的服務方向、教育目的、實現教育目的的途徑。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要求,它規定著人才的質量和規格,對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導作用。教育目的強調了教育活動要達到的最終結果,它是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目的主要解決的是「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教育方針除此之外還包括「怎樣培養人」。從範圍角度來說教育方針包括教育目的。從區別來看:教育方針更偏向國家的政策思想,主要指導如何辦學;教育目的更偏向理論化,主要指導如何培養人才。

3、教育結構、教育體制、學校教育制度

上述三個定義經常為考生最為苦惱的內容。

教育結構通常指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內的各種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校組合和比例構成。

教育體制指教育機構與教育規範的結合體、統一體,它是由教育的機構體系與教育的規範體系所組成。

學校教育制度指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系,具體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目的、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教育結構強調各級各類學校比例多少;教育體制強調各種教育機構及其規章制度的綜合;學校教育制度單純規定了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等。所以從定義範圍看教育體制和教育制度不同。

4、課程、課程標準、課程目標

課程分為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指為實現學校教育目的而選擇的教育內容的總和及進程安排;狹義的課程指某一學科。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的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與任務,知識的範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法的基本要求。

課程目標: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後,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程度,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

一般情況下,考生會對於課程標準與課程目標難以區分。課程標準是一個文件,規定每一個學科具體有關教學的內容;課程目標是課程標準內容的核心,是課程標準的一部分,是課程實施後要達到的最終結果。二者有本質區別。

5、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

教學組織形式是指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所採用的行為方式的總和。

6、教學測量、教學評價

教學測量是指藉助量表等測驗工具對學生的學習和行為水平進行量化的過程。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測量是通過測驗工具對學生的學習水平測量後獲得一個客觀數值;教學評價是根據測量所獲得的客觀數值並根據一定依據做出主觀判斷。所以測量時客觀的,評價是主觀的。

7、教學原則、教學規律

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既指導教師的教,又指導學生的學。

教學規律貫穿於教學活動中的客觀存在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是客觀存在著的。

教學規律是客觀的內在聯繫;教學原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和教學規律制定的主觀行為準則;教學規律是客觀的;教學原則是主觀的。

8、班級、班集體

班級是學校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將年齡和知識程度相近的學生編班分級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數的基本教育單位。

班集體是按照班級授課制的培養目標和教育規範組織起來的,以共同學習活動和直接性人際交往為特徵的社會心理共同體。

9、班級管理、課堂管理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則和具體要求,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各種共同目標而進行的管理活動。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為有效利用時間、創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設性的學習環境以及減少問題行為而採取的組織教學、設計學習環境、處理課堂行為的一系列活動與措施。

10、課堂紀律、課堂結構、課堂氣氛

課堂紀律是指為保障或促進學生的學習而設置的行為標準及施加控制。

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是課堂的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相對穩定的組合就是課堂結構。課堂結構包括課堂情境結構和課堂教學結構。

課堂氣氛通常是指在課堂上佔優勢地位的態度和情感的綜合狀態。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學科知識」即可查看13大學科知識點解讀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獲取考試資訊!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學教師:生物學中,最容易混淆的3個概念
    在理科中,最簡單的莫過於生物了,但是生物中也有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中學教師表示錯誤率爆表,下面就來說說是哪幾大吧。一、「上皮組織」和「保護組織」說起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不得不說說細胞分化以後形成的組織。而動物的組織和植物的組織名稱都不一樣,但是有些組織的特徵和功能又是一樣的。比如說,動物的上皮組織和植物的保護組織。
  • 教育學之「最早」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學涉及到了很多「最早」,這些通常是單選題的考點。今天我們就梳理一下教育學中的「最早」。1.在我國,最早出現「教育」一詞:《孟子·盡心上》。2.最早對「教」和「育」進行單字解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3.最早出現「道」和「德」:老子《道德經》。4.最早連用「道德」一詞:荀子《勸學》。
  • 教師招聘備考指導:教育目的與教育制度相關概念的辨析
    而不管如何編排,不少考生反映在複習這些內容時特別容易造成混淆,歸根結底在於不管是教育目的,還是教育制度,都涉及到諸多的相關概念,而對於這些概念的理解與區分又是學習教育學的理論基礎與相關考試命題的重點。因此,今天中公講師楊林就來對教育目的與教育制度涉及到的相關概念進行辨析。
  • 教育學知識點:教育的概念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我們需要了解的第一個概念一般是「教育」。我們今天一起再一次複習總結下這個重要的概念。希望對大家的考試能有所幫助。1.教育由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怎麼區分?6類疾病容易混淆,父母先掃盲
    兒童身上出現一些疑似手足口病的皮疹,很多父母和手忙腳亂、提心弔膽,心疼不已,有時,這些症狀,並不一定就代表寶寶患的是手足口病,因為,有一些疾病和手足口病有著相似的症狀,在鑑別上容易出現混淆,下面,可馨育兒說筆者帶你去了解下。
  • 精益裡最容易混淆的5個時間概念
    以下是精益生產裡最常用的5個時間參數,在日常的生產管理中,一定不要混淆! 許多人容易把TT和C/T分不清。Takt time 是基礎,即顧客要求的節拍,取決於客戶訂單,完全由客戶需求決定。Cycle time是你的加工能力是否能達到客戶要求,就是是否能達到節拍的要求,是否要增加產能。所以,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按時按量完成訂單,在設計、規劃生產線及設備時,通常要求C/T要小於TT,也就是你的加工能力要略高於客戶需求的節拍。
  • 教育學創立時期人物及其思想(上)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學創立時期人物的知識點相對較多,是一個比較龐雜的體系,很多學生對人物的學習不夠系統,常常一知半解。今天就跟隨中公老師一起學習整理一下關於「教育學創立階段的人物及其思想」的那些知識。首先,教育學的創立階段的人物有哪些呢?
  • 報志願前,這些易混淆的專業一定分辨清楚!
    在每年志願填報中,面對眾多專業類別及院校,一直是廣大家長和考生選擇難點,尤其是眾多名稱相似的專業,更是讓大家難以區分。 高考成績公布以後,考生和家長要面臨的就是志願填報工作了,如何分辨專業就顯得尤為重要。
  • 概念的教學相關定義區分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概念的教學是心理學的一個考查知識點,主要考查客觀題,其中有些相關定義易混淆。接下來中公考試研究院對此進行梳理對比。一、知識點梳理在概念的教學中需要注意正例與反例的辨別、變式和比較的運用。正例指肯定例證,即該例子能反映所講概念的本質特徵。
  • 混淆程序:代碼最安全的加密方式
    加密程序代碼 首先要對其進行混淆 不可區分混淆(indistinguishability obfuscation,簡稱IO)是一種強大的加密算法,它不僅能隱藏數據集,還能隱藏程序本身,從而實現幾乎所有的加密協議。 要想知道不可區分混淆是什麼,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看混淆是什麼。
  • 幼兒學拼音19:注音訓練——兩拼音節注音時容易混淆的幾對韻母
    其中ei與ie、ui與iu、ou與iu、ei與ui、en與un在兩拼音節的漢字注音中往往容易混淆。本講將針對上述情況,做專門的注音訓練輔導。1、區分ei與ie①從發音上區分i在複韻母中的位置。注音時ei與ie混淆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在發音上對二者的外形進行正確的區分;次要原因是馬虎所致。複韻母發音最顯著的特點是「口型是變化的」。
  • 四個假設論證「不可區分混淆」存在性,華人科學家觸摸「皇冠上的...
    作者 | 蔣寶尚編輯 | 青暮在密碼學中,一直存在一種黑科技般的概念:Indistinguishability Obfuscation。中文翻譯為不可區分混淆,簡稱為iO。iO是否存在一直是個迷,學者們為了論證它也打了非常多的「架」。
  • 2020教師資格考試備考易混淆的那些知識點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教師資格考試備考易混淆的那些知識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師資格證考試是成為一名教師的第一道關卡,那麼多考點內容,大家在複習時會不會有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呢?
  • 2018教育學考研:教育學研究方法九大考點匯總
    2018考研,考生必須具有廣闊全面的專業知識、紮實的基礎和有效的方法,尤其要系統地掌握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大綱所規定的基本內容,才能輕鬆應對統考對我們的考驗,小編給大家總結了教育學考研的相關知識點:教育學研究方法九大考點匯總,供考生們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2012年考研數學易混淆概念分析之線性代數(三)
    由於向量組等價和矩陣等價的概念比較相似,容易引起同學們混淆,所以像這類題目的錯誤率很高。向量組的等價是指兩個向量組能夠互相線性表出,而矩陣等價則是指同型矩陣秩相等,萬學海文建議同學們一定要把向量組等價和矩陣等價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搞的清清楚楚的,這樣才能保證像這樣的題目不丟分。
  • 形式教育和實質教育的區分
    這個知識點是在教育學板塊裡需要理解區分的一個知識點,考察時候通常以例子單選型出現。考試頻率不是很高,但兩者容易混淆。因此接下來做一個詳細的解釋,方便大家理解。一、形式教育形式教育形成於 17 世紀,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國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
  • 避免混淆概念
    「主觀」與「客觀」是兩個常用的概念。但假如我們追問下去,到底什麼是「主觀」、「客觀」?這問題卻不易答。不信的話,不妨考慮以下問題︰情感是主觀的,因為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知。科學絕非主觀任意,因為它的研究方法有堅實基礎。
  • 快速區分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
    教育心理學關於心智技能階段論有好幾個,往往考區分性的選擇題、判斷題等區分性的客觀題,很多同學學習過程中覺得容易混淆,現在中公教育資深輔導教師楊鵬丹就容易考察的兩個階段論:國外加裡培林的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理論和我國的心智技能階段論進行舉例解釋和關鍵詞區分。
  • ensure, insure, assure和reassure容易混淆,沒有人能完全區分
    ensure, insure, assure和reassure是四個容易混淆的動詞。它們來自同一詞根sure(確定的),所以它們大概的意思都是「使……安心,確定」。
  • 愛因斯坦混淆了「物質」與「能量」這兩個概念
           愛因斯坦混淆了「物質」與「能量」這兩個概念。       在量子力學範疇,「物質」(激發態)是金屬態氫離子;「能量」是金屬態氫離子的「磁力矩」切割磁力線釋放的電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