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概念的教學是心理學的一個考查知識點,主要考查客觀題,其中有些相關定義易混淆。接下來中公考試研究院對此進行梳理對比。
一、知識點梳理
在概念的教學中需要注意正例與反例的辨別、變式和比較的運用。
正例指肯定例證,即該例子能反映所講概念的本質特徵。例如在給學生講解「魚」的概念時,給學生舉「鯉魚、鯽魚、黃花魚」等,這些都屬於正例。呈現正例有助於學生總結概括本質特徵。
反例指否定例證,指不屬於所講概念的例證。例如在給學生講解「魚」時,給學生舉了「鯨魚」,鯨魚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呈現反例有助於讓學生去除掉多餘的無關特徵。
變式指將概念的正例在無關特徵方面的具體變化,也就是通過保持概念的關鍵特徵而變化那些非關鍵特徵,目的是為了突出有關特徵。例如:在給學生講解「直角三角形」時,保留「有一個角是直角」這個本質特徵,變化「邊長」這個非本質特徵,目的是讓學生明白「邊長」是非本質特徵,直角三角形的關鍵特徵是「有一個角是直角」。
比較就是區分事物的異同。例如對比「直角」和「銳角」的異同點。
綜上所述:概括不足則用正例幫助學生進行概括本質特徵;概括過度則用反例排除無關特徵;如果為了更加突出關鍵特徵用變式,在方法上體現用比較來進行區分。變式是從材料方面為理解事物本質提供有利條件,比較則是從方法方面促進理解。
二、強化練習
接下來大家可以來看兩道題目來檢測一下自己,同時加強理解:
1.為了證明「卵生」不是鳥的關鍵特徵,教師舉了麻雀和烏龜兩個例子。麻雀的例子屬於( )例,烏龜的例子屬於( )例。
A.正、反 B.正、正 C.反、正 D.反、反
【答案】A。
【解析】解析:麻雀和烏龜都是卵生。但是麻雀屬於鳥,具有鳥的關鍵特徵,所以麻雀是正例;而烏龜也是卵生,但不屬於鳥,所以烏龜是反例。
2.在教「鳥」的概念時,列舉出「雞、鴨、鵝」等,是恰當地運用了( )。
A.變式 B.反例 C.同位概念 D.以上三者
【答案】A。
【解析】變式指將概念的正例在無關特徵方面的具體變化,也就是通過保持概念的關鍵特徵而變化那些非關鍵特徵,目的是為了突出有關特徵。「雞、鴨、鵝」都屬於鳥,所以首先是正例。其次,「雞、鴨、鵝」和大多數鳥類不一樣,不會飛。所以列舉出「雞、鴨、鵝」,就是在正例的基礎上變化了「會不會飛」這個非本質特徵,來證明「會飛」並不是鳥的關鍵特徵,以此來突出鳥的其他關鍵特徵。故選A。
3.在教學中運用變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激發學習興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豐富學生想像 D.突出概念特徵
【答案】D。
【解析】變式指將概念的正例在無關特徵方面的具體變化,也就是通過保持概念的關鍵特徵而變化那些非關鍵特徵,目的是為了突出有關特徵。故選D。
以上是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講師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概念教學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對廣大考生的備考有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