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價的質量指標有四個: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對這些概念的區分歷來都是教師招聘考試的難點,也是廣大考生複習備考的重點。今天,遼寧分校中公講師就來為大家做細緻講解。
首先是信度,指的是測驗結果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即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後所得到分數的穩定、一致程度。例如,在某次測驗中,小軍第一次得分80分。時隔三個月再次測驗,小軍第二次得分也是80分。兩次測驗結果保持一致,我們就可以說測驗的信度高。反之,第一次測驗得分80分,第二次測驗得分40分,兩次結果不一樣,說明信度低。
其次是效度,指的是測驗的正確性,即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例如,想要考查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試卷中卻都是數學題。這樣的測驗是不正確的,因為並不能測量出學生真實的文字表達水平。再比如,要對學生進行物理測驗,但是試題拿到手後題幹讀不懂,這就是一個效度低的測驗。
效度是一個相比信度更為重要的指標。關於信度和效度的關係,我們可以用幾句話加以概括:效度是信度的充分條件;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有效度,一定有信度;有信度,不一定有效度;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或效度不一定低);信度低,效度一定低;效度高,信度一定高;效度低,信度不一定低(或信度不一定高)。
再次是難度,指的是測驗的難易程度。測量的難度係數值的範圍是0——1,難度係數值越小,反映試卷難度越大。難度係數值越大,反 映試卷難度越小。一張試卷,難度值是0.5最為合理。難度與區分度的關係可以概括為:難度越大或難度越小,區分度越小。難度中等,區分度越大。
最後是區分度,有時也稱鑑別力,主要指測驗對於不同水平的被試加以區分的能力。也可以理解為通過測驗能夠將好的選出來,差的篩下去。水平高得,水平低得低分。例如,高考就是區分度很高的測驗,否則就難以將好生和差生進行區分。
好了,接下來我們通過試題來檢測一下,看看同學們有沒有真正掌握和理解。
【2017年8月撫順特崗試題】林老師為A班的期末考試精心設計了一份試卷,測驗結果發現水平較高的學生分數相對較高,水平較低的學生分數相對較低。這說明這份試卷的( )較高。
A.區分度 B.難度
C.信度 D.效度
【答案】A。解析:區分度也叫鑑別力。主要指測驗對於不同水平的被試加以區分的能力。題幹中,水平高的學生分數高,水平低的學生分數低,表明這份試卷區分度較高。故選A。
【2017年9月岫巖特崗試題】【多選題】有效自編測驗的特徵指標包括( )。
A.信度 B.難度
C.效度 D.區分度
【答案】ABCD。解析:一份有效的自編測驗特徵就包括了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
以上就是關於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的概念和關係。通過中公講師的講解,親愛的考生們是否掌握了呢?祝廣大考生備考順利!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