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第五次學科評估,什麼地方是最大亮點,那就是第五次學科評估首次提出破五唯的觀點。所謂的破五唯指的是:破除「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論英雄的評價方式,這裡的關鍵詞是破、唯!
要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不簡單把論文、專利、承擔項目、獲獎情況、出國(出境)學習經歷等作為限制性條件。逐步規範學術論文指標,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榜單等僅作為評價參考,不以SCI(科學引文索引)等論文相關指標作為前置條件和判斷的直接依據。對國內和國外期刊發表論文要同等對待,鼓勵更多成果在具有影響力的國內期刊發表。
同時,第五次學科評估還為了踐行評估單位復旦,採取了公共數據加單位審核補充結合的信息採集模式
另外,為了切實減輕申請參評單位負擔,提高評估信息可靠性,採取「公共數據獲取與單位審核補充相結合」的信息採集模式,評估材料通過學科評估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全程無紙化」報送。為確保評估工作公平、公正,將採取切實有效舉措,加大材料檢查核查力度,建立嚴格違規懲戒機制。
當然,這裡指的是破除唯這些指標論英雄,修改和彌補這些指標的不足,然後加入多元化的評價,而不是說全盤否定了這些指標。而第五輪學科評估的框架體系,也更加的說明了這一點!論文等方面的內容還是存在於第五次學科評價之中的。
所以,不能將破五唯理解成不要五唯。破五唯主要是評價指標多元化,加入了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將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教學成果等方面納入評估範圍。對於論文,還是需要的!不過排除了那些灌水或者毫無貢獻的論文,要求的是高質量的論文,同時鼓勵多在國內期刊發高質量論文;對於不善於寫論文的教授,那也沒關係,只要你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自己的本事,那就不是事,因為從本輪學科評估來看,是將人才培養放到了首位。
對於人才的評估,用人單位評價以及學生的就業與職業發展質量成為主導,這也是大部分讀書人關心的問題。
對於教師,師德師風成為評價指標,本次評估更加注重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國家更明確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的師資隊伍,而不是有才無德的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