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學科評估,評判指標不再只看一家之言,注重多元化評價

2021-01-09 中原說教育

要說第五次學科評估,什麼地方是最大亮點,那就是第五次學科評估首次提出破五唯的觀點。所謂的破五唯指的是:破除「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論英雄的評價方式,這裡的關鍵詞是破、唯!

要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不簡單把論文、專利、承擔項目、獲獎情況、出國(出境)學習經歷等作為限制性條件。逐步規範學術論文指標,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榜單等僅作為評價參考,不以SCI(科學引文索引)等論文相關指標作為前置條件和判斷的直接依據。對國內和國外期刊發表論文要同等對待,鼓勵更多成果在具有影響力的國內期刊發表。

第五次學科評估框架體系

同時,第五次學科評估還為了踐行評估單位復旦,採取了公共數據加單位審核補充結合的信息採集模式

另外,為了切實減輕申請參評單位負擔,提高評估信息可靠性,採取「公共數據獲取與單位審核補充相結合」的信息採集模式,評估材料通過學科評估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全程無紙化」報送。為確保評估工作公平、公正,將採取切實有效舉措,加大材料檢查核查力度,建立嚴格違規懲戒機制。

當然,這裡指的是破除唯這些指標論英雄,修改和彌補這些指標的不足,然後加入多元化的評價,而不是說全盤否定了這些指標。而第五輪學科評估的框架體系,也更加的說明了這一點!論文等方面的內容還是存在於第五次學科評價之中的。

浙江大學

所以,不能將破五唯理解成不要五唯。破五唯主要是評價指標多元化,加入了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將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教學成果等方面納入評估範圍。對於論文,還是需要的!不過排除了那些灌水或者毫無貢獻的論文,要求的是高質量的論文,同時鼓勵多在國內期刊發高質量論文;對於不善於寫論文的教授,那也沒關係,只要你在人才培養方面有自己的本事,那就不是事,因為從本輪學科評估來看,是將人才培養放到了首位。

華中科技大學

對於人才的評估,用人單位評價以及學生的就業與職業發展質量成為主導,這也是大部分讀書人關心的問題。

學生滿意度調查

對於教師,師德師風成為評價指標,本次評估更加注重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國家更明確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的師資隊伍,而不是有才無德的敗類。

相關焦點

  • 北大清華人大學科排名前三 評估不再只看論文數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昨天發布了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此次評估對象是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的一級學科,以高等學校為主,兼顧科研院所。根據評估結果,95個一級學科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排名第一的一級學科數量分別達到16個、14個、9個,佔總量約四成。
  • 破「五唯」,第五輪學科評估的突破口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指出,學科評估是對高校學科建設行之有效的周期性檢驗,高校通過評估查找短板與不足,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進學科建設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優化學科資源配置,深化內涵建設,促進學科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本輪評估的亮點是什麼?
  • 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2016-2019中國大學教育部社科獎學科排名
    全國學科評估是國家雙一流建設評價的風向標,是彰顯中國大學學科競爭力的晴雨表教育部「全國學科評估」是目前全球範圍內體現中國高校學科建設水平的最具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官方評估結果,作為全國規模最大、評價指標體系最為科學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備受中國高校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肯定。
  • 校友會2020年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報告,23項核心指標完整排名發布
    教育部第三輪和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已成為國家和地方「雙一流」建設學科核心遴選標準和考核指標。 全國學科評估已成為國家及地方「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和一流學科增選的風向標,是彰顯中國高校學科建設水平和學科競爭力的晴雨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結果對中國高校的社會聲譽、學科競爭力、「雙一流」建設考核評估、新一輪學位授權點申報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 貴州醫科大學副校長曾柱到基礎醫學院指導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
    為更好的迎接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做到精準發力。12月29日,貴州醫科大學副校長曾柱到基礎醫學院指導學科評估相關工作,學院黨政領導、各教研室、實驗室負責人以及行政科室相關人員參加會議。基礎醫學院黨政領導分別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與成效、師德師風建設、教學開展、學科建設成果、社會服務等方面,就基礎醫學《學科評估簡況表》的填寫情況作了匯報。曾柱認真聽取了匯報,並根據表中的各項評估指標對材料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曾柱指出,學科建設是學校內涵建設的龍頭,學科評估是對學校學科建設成效的全面檢驗和評價。
  • 教育部:評價科研水平不以SCI等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11月3日,教育部發布《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其中要求,評價教師不唯學歷和職稱,不設置人才「帽子」指標;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淡化論文收錄數和引用率,不將SCI、ESI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等等。
  • 教育部:評價教師不唯學歷,不設人才「帽子」指標
    學科評估遵循教育規律,依託廣大高校、專家學者、專業組織共同研究制定指標體系,凝聚最大共識,以評促建、以評促升,推動我國學科建設整體水平和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學位中心就《工作方案》研製深入調研論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到一線開展面上調研,召開20餘次調研會,當面聽取了100餘所高校和部分省市教育廳400餘位專家意見建議。
  • 教育部:評價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 設置專利轉化等指標
    三是加強在學質量與畢業質量相結合的學生質量評價。在學質量突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代表性成果,注重學生參與度和貢獻度;畢業質量堅持整體就業質量和職業發展質量相結合,注重用人單位評價。 2. 堅決破除「五唯」頑疾 注重多元評價,採取多維方法。
  •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大學評價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天津5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如何科學地評價一所大學,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注意到,現行的各類評價體系常以排名的方式對高校或其學科進行評判。他認為這種「一刀切」的評價標準迫切需要改革。
  • 「影響因子」不再一家獨大 新指標將提升中國期刊國際地位
    人民網北京5月3日電(趙竹青)全球學術期刊出版巨頭愛思唯爾(Elsevier)2016年底開始引入一項新的期刊評價指標:CiteScore(縮寫為CS)。這一指標的推行,將使更多中國期刊將被納入到同一個國際權威數據平臺進行評價,有利於提升中國期刊的國際影響力。
  •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履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但以上指標體系過分強調科研教學等硬性指標,而輕視思想道德素質等軟性指標,未能體現導師「立德」與「樹人」職責的整體性,有違對導師「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亦或僅局限於工作結果性評價而忽視工作過程性評價,有違「立德樹人」之潛心研究生培養和全過程育人的基本要求。
  • 推進高校分類評價 引導不同類型高校科學定位
    學科評估是教育評價的重要方面,是把握學科前進路線的「方向盤」,是研判學科狀態的「聽診器」,是反饋學科質量的「風向標」,是改進學科工作的「加速器」,對指導和推動學科建設具有重要而獨特的作用。近日,《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正式出臺,總體看,《工作方案》做到了「三堅持」和「三統一」。一是堅持問題導向,體現「破」與「立」的統一。哪裡是痛點和難點,哪裡就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和關鍵。
  • 從四次學科評估結果看我國大學教育學學科實力
    從2004年至今進行了4次學科評估,從這四次學科評估可以看一看各個大學的教育學實力如何(一)2004年教育學一級學科排名在第一次學科評估時,不同一級學科是在2002至2004年間分三批進行。教育學一級學科安排在2004年,統計數據的時間段是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2004年一級學科排名時,全國教育學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有6個,參加評估的有4個。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有15個,參加評估的有9個;還有7個具有該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也參加了評估。
  • 「多元交互式」課堂教學評價系統
    但是,這種評價方法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它是一種隨意性很強的經驗式、印象式觀察與評判活動,由於在觀課前未有設計系統的、邏輯性的、結構化的方案,執教者與觀課者之間缺少溝通與反饋,因此普遍存在著評價主客體相對立、評價手段與評價理念相脫節、評價路徑與教學過程相游離等問題,並且存在著就課論課、只關注教學任務落實而忽略人的發展性追問等方面的問題。
  • 瞄準學科評估指揮棒 團聚力五育並舉助力高校學科建設接受全面體檢
    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了《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為高校學科建設做「健康診斷」。 方案提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
  • 學術評價指標也該升級了!
    它是基本學科指標的簡寫,是由一家外國公司推出的學術評價工具。這一指數綜合了其劃定的22學科中SCI、SSCI論文數量、總被引和篇均被引三項指標,是當下學術界相對通行的一個學術評價標準,常被用來研究學科發展趨勢和學術熱門問題。ESI被玩壞,主觀上當然有學術道德建設不足的因素。但客觀上,也與這一學術評價指標存在結構性問題有關。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創新與學術評價高端論壇在上海舉行
    上海市期刊協會王興康會長簡要回顧了《學術月刊》的光榮歷史,肯定了《學術月刊》對上海期刊界的貢獻,同時詳細介紹了上海市期刊綜合質量評估的基本情況,肯定了上海學術期刊在近年來的發展成績,同時也展開探討了學術期刊評價面臨的三個共性問題:從評價的理念和目標層面出發,關鍵的是要明確評估的性質,做到合格評估和水平評估相結合;從評估的細則或者指標體系層面出發,關鍵的是要準確理解和真正落實總署文件當中提出的
  • 不再「數論文」「比獎項」,北航探索人才分類評價—新聞—科學網
    如何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人才評價體系,是擺在眾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近年來,在落實《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過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圍繞科學構建教師隊伍分系列發展與評價體系展開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 教育部: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體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近日印發《關於公布〈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評價體系,並首次在教育學、心理學
  • 19年方法與實務第五章:資源環境承載力影響因素識別及評價指標
    19年方法與實務第五章:資源環境承載力影響因素識別及評價指標  高效備考:加入2021年諮詢工程師高效實驗班 選報1+1考期可續學哦!  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共分為《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和《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四個科目。  下面是2019年諮詢工程師考試《現代諮詢方法與實務》科目的第五章考點:資源環境承載力影響因素識別及評價指標,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