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測驗有四大指標: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在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中佔據一席之地,主要考查大家對這四個概念的區分以及關係,所以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四大天王」。
一、信度
信度是指一個測驗經過多次重複測量之後結果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例如,數學老師重複兩次在一年級四班測驗同一份試卷,發現兩次測驗結果一樣,說明這個試卷的信度高。
注意「雷區」:(1)多次測量——即信度一次測量是得不出的,必須兩次及以上。(2)強調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可靠性。
二、效度
效度是指一個測驗真正能測量出想要測量事物的程度。例如,數學老師在一年級四班測驗數學卷子,測出了學生的真正水平,說明這個試卷的效度高。
注意「雷區」:(1)效度可以經過一次測驗得出;(2)強調結果的正確性、精確性。
【效度和信度的關係】:
(1)一個測驗的優劣首先看效度。如果效度無法保證,多次測量的結果(即信度)就沒有意義。
(2)效度高,信度一定高;信度低,效度一定低。大家只需要記住這兩條絕對性句子,其他關係說法都不能說「一定」。如何理解這兩句話呢,可以用一個例子來幫助大家。例如,美麗的小紅50kg,如果體重秤的效度高,說明每次站上去測量都可以測出來真實體重50kg,結果一致穩定,即信度高,故效度高,信度一定高;如果體重秤信度低,說明每次測得的體重都不一樣,可能第一次測出45kg,第二次46kg,第三次47kg,也沒有測出真實體重(即效度低),故信度低,效度一定低。
四、區分度
區分度是指測驗能將不同水平的被試加以區分的能力。通常區分度與難度有關,太難或太容易,都不能很好的將被試加以區分,所以難度保持在適中水平,區分度更好。
【小試牛刀】
1.(單選)教師拿著四年級的數學捲紙測量三年級的學生,沒有得到學生的真實成績。說明這項測驗的( )低。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答案】B。三年級學生是無法做四年級數學捲紙的,所以一定測不到學生的真實情況,強調結果的正確性,故選擇B。
2.(單選)高水平學生在測驗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學生只能得低分。這說明該測驗那種指標高?( )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答案】D。題幹中測驗能夠將高低水平的學生區分開,故選擇D。
3.(判斷)一個測驗的效度高,信度一定高。反之效度低,信度一定低。( )
【答案】×。效度高,信度一定高;但是效度低,信度不一定低。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