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已經越來越近,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做好備考準備呢?小編給各位小夥伴帶來了教師招聘考試備考資料,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概念的含義
概念,就是用某種符號所代表一類具有某些共同關鍵特徵的事物。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
1.名稱
即代表概念的詞語、符號。例子:「杯子」能代表杯子的概念。
2.內涵
即這類事物所共有的關鍵特徵。例子:杯子是能盛水的容器。
3.外延
即這一概念所代表的具體事物(實例)的範圍。例子:「杯子是能盛水的容器」這一內涵的範圍包括了「所有的杯子」。
內涵與外延的關係:概念的內涵越大,外延越小。內涵越小,外延越大。既內涵與外延成反比的關係。比如擴大外延:玻璃材質的盛水容器。其內涵則變小:玻璃杯。
二、概念獲得
概念獲得實質上就是理解一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徵。個體獲得概念的兩種基本形式是: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1.概念形成
大量肯定例證——歸納總結——概念,既通過例子得到概念。
2.概念同化
獲得概念的主要形式。用原有概念來理解一個新概念的定義。
例子:學生一開始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概念,在學習「直角三角形」時,老師只需要告訴學生「直角三角形」也是「三角形」的一種,並向學生解釋清楚區別後,學生就能得到一個較為精確的概念。
三、概念教學的兩種方法
1.從例子到規則
先向學生呈現某個概念的各種例證,然後要求他們分析歸納,總結出一個定義,這叫做「例——規法」。
例子:給學生呈現麻雀、喜鵲、鴕鳥,從中歸納出鳥的定義。
2.從規則到例子
先給學生一個定義,然後要求他們結合實例進行識別歸類,這叫做「規——例法」。
例子:先給學生鳥的定義,然後再讓學生舉出相應的例子。
四、概念教學需注意
1.以準確的語言明確揭示概念的本質
2.突出有關特徵,控制無關特徵
3.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
正例就是正面例子,是概念的肯定例證。既完全符合概念要求的例證。
比如:鳥是前肢為翼、無齒有喙,有羽毛的卵生脊椎動物。正例:所有的鳥
反例就是反面例子,是概念的否定例證。既完全不符合或部分不符合概念要求的例證。反例:蝙蝠、蛇。
4.變式
變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證)在無關特徵方面的具體變化,也就是通過保持概念的關鍵特徵而變化那些非關鍵特徵,從而構成的表現形式不同的例證。即改變非本質特徵突出本質特徵。
例子:老師在講解杯子是能盛水的容器(本質特徵)時,還舉出玻璃杯是玻璃材質(非本質特徵)的盛水容器(本質特徵),來幫助學生理解杯子。
5.比較
比較,就是區分事物的異同,它是概括過程中區分一般對象與特殊對象以及本質因素與非本質因素的必要條件。比較主要有兩種形式:同類比較,即關於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異類比較,即不同類但相似、相近、相關的事物之間的比較。
同類比較:鳥和鴕鳥。發現會飛是非本質特徵。
異類比較:鳥和蝙蝠比較。都是前肢為翼,但其它特徵不同。
變式和比較的區分:變式是從材料方面為理解事物本質提供有利條件,比較則是從方法方面促進理解。
五、題目檢測
【單選題】1.講解「果實」概念時,教師運用變式給學生呈現蘋果、花生、棉籽等實物,其主要目的是( )。
A.激發學習興趣 B.引起學生注意
C.突出本質特徵 D.豐富學生想像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變式的理解。變式指概念的正例在無關特徵方面的具體變化,也就是通過保持概念的關鍵特徵而變化那些非關鍵特徵,從而構成的表現形式不同的例證。運用變式的目的是為了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C項正確。A、B、D三項為幹擾項。與題幹不符,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
【判斷題】2.所謂變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徵,以便突出本質特徵。( )
2.【答案】√。解析:本題考查變式。變式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觀材料或事例說明事物的本質屬性,即變換同類事物的非本質特徵,以便突出本質特徵。也就是說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證)在無關特徵方面的具體變化,通過保持概念的關鍵特徵而變化那些非關鍵特徵,從而構成的表現形式不同的例證。故表述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