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教師資格證面試資料_《相交線》教學設計,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相交線》教學設計
1.題目:相交線
2.內容:
3.基本要求:
(1)試講時間約10分鐘;
(2)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3)設計數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相交線所成的角;
(4)體現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合理板書。
4.考核目標:活動設計,教學評價,教學實施。
教學設計
課題:相交線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年級:初中一年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圖形理解對頂角和鄰補角的概念,能在圖形中辨認。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探索對頂角的性質的過程,掌握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師生交流活動,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重難點:
教學重點:鄰補角與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性質與應用。
教學難點: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的探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在我們的生活的世界中,蘊涵著大量的相交線和平行線,如:多媒體投影汕頭大橋的圖片、圍棋的棋盤,本章要研究相交線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徵。
教師出示一塊紙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紙過程,提出問題:剪紙時,用力握緊把手, 把手引發了什麼變化?進而使剪刀刃也發生了什麼變化?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鄰補角和對頂角,探索對頂角性質
(1)學生畫直線AB、CD相交於點O,並說出圖中4個角,兩兩相配共能組成幾對角? 各對角的位置關係如何?根據不同的位置怎麼將它們分類?
(2)學生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當學生直觀地感知角有「相鄰」、「對頂」關係時, 教師引導學生用幾何語言準確地表達,如:
∠1和∠2有一條公共邊OC,它們的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
∠1和∠3有公共的頂點O,而是∠1的兩邊分別是∠2兩邊的反向延長線。
(3)學生用量角器分別量一量各個角的度數,以發現各類角的度數有什麼關係,學生得出有「相鄰」關係的兩角互補,「對頂」關係的兩角相等。
[說明:根據學生知識的發生、形成過程,層層設計富有啟發性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步步深入,完成從已知狀態到目標狀態的轉化。]
2、概括形成鄰補角、對頂角概念
(1)師生共同定義鄰補角、對頂角.
有一條公共邊,而且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如果兩個角有一個公共頂點, 而且一個角的兩邊分別是另一角兩邊的反向延長線,那麼這兩個角叫對頂角。
3、探究對頂角性質
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1,探究發現∠1的鄰補角是∠2和∠4,所以∠1與∠2互補,∠1與∠4互補,根據「同角的補角相等」,可以得出∠2=∠4,類似地有∠1=∠3。
通過多媒體演示對頂角性質:對頂角相等,及推理的過程。
強調對頂角概念與對頂角性質不能混淆: 對頂角的概念是確定二角的位置關係,對頂角性質是確定為對頂角的兩角的數量關係.
(說明:在幾何推理的起步階段,嚴格符號語言表達的推理過程是不要求學生掌握的,這裡可由學生回答,教師板出推理過程。)
三、鞏固練習
例題:PPT呈現例題和圖,直線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數.
先讓學生辨讓未知角與已知角的關係,並指出通過什麼途徑去求這些未知角的度數的,經過探究,規範的求解過程。
四、課堂小結
說說對本節課的收穫和感受。
五、課後作業
完成PPT上必做題和選做題。
板書設計
相交線
鄰補角定義 對頂角性質及其推導過程
對頂角定義
(編輯:luoh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