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學創立時期人物的知識點相對較多,是一個比較龐雜的體系,很多學生對人物的學習不夠系統,常常一知半解。今天就跟隨中公老師一起學習整理一下關於「教育學創立階段的人物及其思想」的那些知識。
首先,教育學的創立階段的人物有哪些呢?
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學習:(1)主線人物:培根,誇美紐斯,康德,赫爾巴特,杜威;(2)支線人物:康德,盧梭,洛克,裴斯泰洛齊,斯賓塞。
我們在教招考試中常見的人物及其思想主要是以下的內容:
1.誇美紐斯
(1)人物地位:教育學之父;近代教育學之父
(2)著作及其地位:《大教學論》(1632)——教育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母育學校》——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統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世界圖解》——近代第一本兒童看圖識字的讀物。
(3)教育思想:①教學原則: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展的原則(根本性原則),提出「秩序是把一切事物交給一切人們的教學藝術的主導原則」;②教學制度:系統論述班級授課制方法和實施內容;③教學思想:「泛智教育」——把廣泛的自然知識傳授給普通的人;④教學內容:規定了百科全書式的課程;⑤教學方法:首次提出並論證了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一系列教學方法。⑥教育目的:宗教目的——永生;現實目的——培養學問、德行、虔誠的人。
(4)記憶口訣:誇的獨立與大泛,班級百科循自然。
(5)言論:「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2.赫爾巴特
(1)人物地位:科學教育學之父;現代教育學之父;傳統教育的代表人物
(2)著作及其地位:《普通教育學》(1806)——標誌著教育學作為一門規範、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
(3)教育思想:①將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將心理學引入教育學的第一人;②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和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特點;③提出「四階段教學」理論。將教學過程分為清楚、聯想、系統和方法四個階段。後由他的學生齊勒修改為預備、提示、比較、總括、應用五段,稱「五段教學法」;④教育性教學原則:「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⑤教育目的:完善道德,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
(4)記憶口訣:一原則兩基礎三中心四階段好公民
易混淆點:誇美紐斯和赫爾巴特地位較為相近,兩者需要區分,從西方的時間上劃分,更早的是誇美紐斯,所以他是「近代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相對更晚一些,所以他是「現代教育學之父」。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教育學獨立的標誌是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的發表。
3.杜威
(1)人物地位: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進步教育的代表人物;現代教育的代言人
(2)著作:《民主主義與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大裡程碑著作之一,其餘兩部分別是柏拉圖的《理想國》和盧梭的《愛彌兒》);《我們怎樣思維》;《經驗與教育》;《我的教育信條》
(3)教育思想:①三中心論:「兒童中心(學生中心)」、「經驗中心」、「活動中心」;②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礎與核心);③學校即社會;④從做中學;⑤五步教學法:創設疑難情景;確定疑難所在;提出解決問題的種種假設;推斷哪個假設能解決這個困難;驗證這個假設。
(4)記憶口訣:一做三中四即五步
易混淆點:赫爾巴特和杜威思想觀點的不同主要在於:赫爾巴特支持的是傳統教育的三中心,即「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而杜威所支持的是新三中心,即「兒童(學生)中心、經驗中心、活動中心」。
好啦,今天的整理先到這裡,關於班級授課制的其他知識點和其他的教學組織形式,我們下期接著討論!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