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規模腦部掃描樣本顯示男女大腦有諸多不同

2020-12-02 網易科技

(原標題:英國大規模腦部掃描樣本顯示男女大腦有諸多不同)

科技日報北京4月12日電 (記者房琳琳)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解剖學差異會延伸到大腦嗎?據《科學》官網12日報導,英國一科研團隊藉助英國生物銀行(Biobank)提供的大樣本庫,進一步證實了男女大腦在腦容量、皮層厚度等方面有諸多不同,進而提出了關於性別之間大腦差異如何影響智力和行為的新問題。

幾十年來,腦科學家注意到,平均而言,男性腦部總體腦容量略高於女性,但由於大多數研究考察的樣本量較小,很難確定究竟哪些腦內結構含量更多或更少。

最新研究中,英國愛丁堡大學心理學家斯圖爾特·裡奇率領團隊改變思路,求助於長期搜集50萬名參與者生物醫學信息的生物銀行,搜集了大量參與研究志願者的腦部掃描數據。裡奇和同事選取了年齡在44歲到77歲之間的2750名女性和2466名男性,用磁共振成像技術(MRI)進行腦部掃描,並逐一檢查了腦內68個特定區域腦容量、大腦皮層厚度等指標。

研究發現,平均而言,女性的大腦皮層比男性要厚,這使得女性在各種認知和一般智力測試中往往能獲得較高分數;與此同時,男性腦皮質下的分支結構腦容量要多於女性,這些結構包括海馬體(在記憶和空間識別中扮演重要角色)、杏仁核(與情緒、記憶和決策有關)、紋狀體(學習與獎勵處理機制)和丘腦(處理並傳遞感覺信息到大腦其他部位)等。

這篇日前發布在生命科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的論文,還報告了另一個有趣的比較結論:男性之間的腦容量和皮層厚度差異,比女性之間的差異更大。裡奇表示,這很符合此前的研究結論——男性大腦比女性更具變異性,佐證了男性在身體和精神上也更多變。

英國劍橋大學神經科學家埃姆博·瑞格洛克說:「男性腦容量較大和女性皮質較厚符合以前的研究推測,只是此前的樣本量太小,而這次大規模考察的結論令人信服。」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王真_NT5228

相關焦點

  • 男女大腦各區域「連接」大不同
    「連接圖」(左上)顯示,大腦左右半球間的「連接」明顯少於女性(左下);而男性大腦前後部的「連接」(右上)明顯多於女性(右下)  曾經有兩本很火的書詮釋了人們對兩性差異的困惑,一本叫《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另一本是《為何男人不懂聆聽、女人停車很糟》。
  • 男女相比,腦部構造是一樣的嗎?誰智商更高?
    在上帝造人那一刻,就註定了男女之間存在差異,男女有別,大概是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了,現代社會,人們更是貼切地形容:「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其實,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男女在思維上的差異。雖然有科學證明,男人和女人都來自地球,但是同樣有科學證明,男人和女人在腦部結構上確實有一定差異。那麼,男女腦部的差異究竟在哪?又會使男女在思維和行為上有哪些不同呢?智商上面有什麼差別?
  • 英研究人員:男女大腦類型不同,自閉症患者偏男性大腦類型
    英研究人員:男女大腦類型不同,自閉症患者偏男性大腦類型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12日報告,一項大規模研究確認,從群體層面看,男性和女性大腦屬於不同類型,自閉症患者大腦偏男性大腦類型。
  • 殺人魔大腦與常人不同 專家:其腦部灰質少影響同情心
    中新網7月25日電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當地時間23日,美國芝加哥大學一組神經科學家公布的最新研究發現,殺人魔的大腦和普通人不同
  • 4.6萬樣本精確定義男女腦功能差異
    原標題:4.6萬樣本精確定義男女腦功能差異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近日消息,《阿爾茨海默病雜誌》上發表了一份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功能性腦成像研究論文,用量化的手段分析了男女之間的腦差異。
  • 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顯示男女性大腦在功能連接上其實大同小異
    兩年前,同樣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另一支研究團隊曾對男女性大腦的功能連接展開研究,A為男(上)女(下)兩個腦半球之間的連接示意圖,B、C、D分別為兒童、少年、青年的樣本。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當性別身份被隱藏時,女性在數學學習上的能力和男性是相當的,女性不再感到性別暗示壓力。
  • 全球最大規模腦部掃描揭示疾病如何破壞大腦—新聞—科學網
    逆境中誕生的腦圖譜項目
  • 2個小朋友的腦部CT掃描圖,你猜哪個是被家暴過?
    2個小朋友的腦部CT掃描圖,你猜哪個是被家暴過? 下面這張圖,顯示的是兩個三歲孩子的腦部CT掃描結果。可以發現,左邊的大腦在大小上,要明顯大於右邊。
  • 精神變態者的大腦是怎樣的?腦部掃描成像解開謎底
    基爾說,像杜根這樣的人們, 冷酷無情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大腦的結構與眾不同。他認為他的大腦掃描技術可以證明這一點。可移動式的核磁共振腦掃描成像在過去的幾年裡,基爾拖著他的移動式核磁共振成像儀,走遍了全國各地的最戒備森嚴的監獄,他掃描了1100多名犯人的大腦,其中約20%是犯罪精神病患者。出於醫生的職業倫理原因,基爾不能讓我親眼看他是如何對犯人的大腦做掃描的,所以他讓手下的研究人員給我演示一番。
  • 科學家掃描殺人犯大腦 意圖揭示其共性
    北青網訊 27歲的約翰·梅西在三次越獄後,成為英國服刑時間最長的囚犯之一,服刑43年。現年71歲的他在一檔電視節目中接受了腦部掃描和其他測試,以找出多年前究竟是什麼驅使他去殺人。令人不寒而慄的是,醫生發現他的基因可能使他更有可能殺人。大腦缺陷意味著他缺乏恐懼和同情心。心理學家說,再加上伴隨著痛苦的童年,梅西極有可能犯下最令人髮指的罪行。掃描顯示他大腦中控制恐懼等情緒的杏仁核較小。
  • 腦部掃描能否及早發現孩子的情緒和注意力問題?
    和生元國際醫療機構了解到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很難預測,直到他們造成問題,但研究人員可能已經找到一種方法,使用大腦掃描來發現哪些兒童有抑鬱、焦慮和注意力問題的風險。
  • 全球最大規模腦部掃描揭示大腦工作機理與疾病危害
    在緩慢的起步階段之後,該項目將來自39個國家的近900名研究人員聚到一起,並就3萬餘人的大腦掃描圖像和遺傳數據展開分析。在一系列論文中,ENIGMA的眾包方式為研究正常人以及患者大腦中的基因和結構存在何種關聯打開了一扇窗戶。
  • 專家要研究梅西大腦 特殊儀器將掃描小跳蚤腦部
    據西班牙媒體近日報導,荷蘭奈梅亨大學的醫學專家彼得·梅登多夫已經啟動了一項對阿根廷球星梅西的大腦進行研究的科學課題,以了解梅西如何能夠在面對眾多選擇時瞬間作出最佳判斷。該項目已獲得150萬歐元專項撥款,梅西也初步同意接受檢測。  為啥研究梅西?
  • 科學家通過腦部掃描算法可識別有自殺念頭的人
    據外媒介紹,科學家已經可以通過計算機的腦部掃描算法來確定那些有自殺念頭的人,雖然目前該技術的應用面還不夠大,但是未來繼續發展的話或許以後能夠用於診斷心理健康狀況。  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雜誌發表的文章中表示他們觀察了兩組成年人的大腦活動,其中有自殺念頭的人會想起不幸,而沒有自殺念頭的人會想到讚美等詞語
  • 搞不懂的男女差異,早已植入進腦子裡了|科學新證據
    近日,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H’s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HIMH)的一項研究發現——2000餘次的大腦掃描分析顯示,男女大腦某些區域的體積存在差異此結果揭示了可能導致基於性別的腦部疾病和行為差異的機制研究結果於2020年7月20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上。
  • 男女的大腦有什麼差異嗎?
    長久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將大腦作為研究對象,來尋找男女之間思維和行為存在差異的原因。然而總結過去近百年的研究發現,男性與女性的大腦之間並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後來,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 Gustave Le Bon 發現,男人的大腦通常比女人的大腦大;隨後,Alexander Bains 和英國生理學家 George Romanes 提出,男性擁有相對較大的大腦,使得他們比女性更聰明。
  • 腦部掃描顯示為什麼與眼睛對世界的看法對日常異象的看法如此不同
    研究人員發現,人與機器之間存在神經重疊,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當我們凝視現實中的某些事物時,為什麼我們在大腦中看到的東西與實際眼睛所處理的信息不同「我們想特別了解它的不同之處。」該團隊使用了一種生成神經網絡-在提供足夠的訓練數據的情況下可以創建圖片並識別圖片的神經網絡- 並研究了它在嘗試分析樣本圖像並生成自己的圖像時的行為。然後將該分析結果與功能磁共振成像掃描儀測量的人腦活動進行比較。在不同的階段,要求志願者觀察屏幕上的圖像,並想像自己內心的心理圖片。人工網絡和人腦的神經活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匹配。
  • 閱讀時,大腦的不同區域在幹啥?
    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們卻選取了這本書中的一個章節進行了一項研究:確定在人們閱讀的時候,不同的腦部區域都在做些什麼。模型分辯大腦認知過程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學習系的研究者讓8名受試者閱讀《哈利波特》中的一章,並在他們閱讀的時候對它們進行了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fMRI)。研究人員對閱讀該章節時每4個字產生的每一立方毫米的掃描結果進行詳細分析。
  • 最新研究:掃描大腦就可以檢測人類的智商
    腦部掃描能夠檢測到人類的智商嗎?
  • 據說男女審美觀都不一樣?
    男生女生的審美差異到底有多大呢?小編扒出來一項英國人做過的調查:從全球名人中票選出完美的身體部位,最終合成照片來證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審美。最完美女性票選:男人愛豐滿,女人愛勻稱。(調查顯示女人認為左圖女人美,男人則認為右圖更美)青菜蘿蔔各有所愛,為什麼審美還帶性別差異?其實,審美差異老早就有科學解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