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聊公共衛生,和人人健康相關的事。
在熱搜榜上,常年可以看到這樣的兩個話題存在——
【一】(男人的困惑 之)#男人不懂女人腦迴路,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二】(女人的吶喊 之)#男人的腦迴路有多神奇#
也難怪一本探討夫妻生活的暢銷書要叫《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書中描述的男人和女人,如同兩隻刺蝟,離得很近可能會彼此傷害。而這些傷害大都源於兩者的認知差異。
近些年,科學家致力於從人腦結構的角度研究男女差異的形成。
近日,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H’s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HIMH)的一項研究發現——
研究結果於2020年7月20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上。
為了探索男女大腦的差異,NIMH的研究人員從兩個獨立資料庫中搜集了2000餘份健康成年人的神經影像數據。
統計數據顯示,男性和女性大腦皮質的不同區域存在明顯的體積差異。
大腦皮質是控制我們思維和軀體運動的「總指揮」。一旦失去皮質,人類就無法維持正常的思考和活動。
根據空間的位置不同,科學家將大腦皮質人為劃分為幾大區(稱為「葉」)。每個分區又有自己的功能——
研究人員發現,平均來說,女性的前額葉皮質、眶額葉皮質、顳上葉皮質、頂葉外側皮質和島突中體積更大,而男性則擁有更大體積的腹側顳葉區和枕葉區。
這些區域體積上的差異,也會造成不同的信息處理能力。
通過比較超過11000項功能性神經影像,檢查大腦在不同狀況下的激活情況,科學家發現男女之間對於視覺對象識別、面部處理、認知控制、衝突和壓抑處理的差異,與大腦結構的差異相關。
為了進一步分析男女大腦皮層各區體積差異的成因,在此基礎上,研究小組將結果與通過1300份腦組織屍檢樣本得到的大腦基因表達圖譜進行對比。
結果顯示,男女大腦皮質的體積差異可能源自男女性染色體上的基因不同。
這樣的結果與科學家對小鼠的大腦研究相似。
以往的研究認為,小鼠的大腦皮質結構中存在性別差異,而其背後的原因是性激素的作用。由此,科學家提出了「性腺核心」的理論來解釋大腦發育過程中的性別差異。
HIMH的研究,讓人們進一步了解到男女的大腦組織結構差異,也有助於我們認識在認知、行為、神經系統和精神疾病風險上的性別差異。
例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抑鬱症,每年患抑鬱症的女性約是男性的2倍;男性罹患某些神經發育疾病的比例則更高,如男孩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的機率是女孩的4倍。
此外,男女在某些認知方面存在普遍的差異,比如識別面孔的能力。
儘管如此,這些差異背後的根源還沒有被完全理解。
但可以確定的是,男女之間的一些差異早就被大腦「鎖定」,左右著我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Liu, S., Seidlitz, J., Blumenthal, J. D., Clasen, L. S., & Raznahan, A. (2020). Integrative structural, functional,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of sex-biased brain organization in huma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7(31), 18788-18798.
NIH Research Matters: Sex Differences in Brain Anatomy (2020-09-28)
歡迎關注 聊一聊人人都該知道的公共衛生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