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風一次腦細胞死亡數百萬
核心提示 人們經常看到中風後留下的惡果:偏癱、失語、神經麻痺,原來,是管這一部分的腦細胞死去了。與缺氧腦細胞賽跑,是保證減少損害的重要舉措。 國外科學家以前所做的一些研究曾表明,一年中的12月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月。與其他月份相比,這類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在12月份也是最高的。
-
人學動物冬眠,或能預防痴呆
最近,該團隊首次在倫敦當地的冬泳愛好者體內發現了RBM3蛋白,進而得出以下結論(尚未正式發表):冷水遊泳可提高機體內的RBM3蛋白水平,預防神經退行性疾病。結果,他們發現普通小鼠體內的RBM3水平猛增,其他兩類小鼠則無此種變化;此外,也只有普通小鼠重新生長出了在低溫狀態下損失的神經突觸。
-
38歲的他突然痴呆了!醫生發現幕後真兇竟是它……
外院頭顱CT提示腦萎縮,入院前兩天就發生4次癲癇大發作,醫生分析考慮,中青年緩慢進展痴呆,高度懷疑腦炎?神經梅毒麻痺性痴呆?代謝中毒性腦病?建議完善梅毒檢查。 家屬一聽要查梅毒就急了,打包票說阿芳潔身自好,絕對不可能有這種病。但是檢查結果令人驚詫,阿芳血清及腦脊液梅毒試驗及抗體均為陽性,最後診斷神經梅毒麻痺性痴呆。
-
Cell:細胞死亡的複雜途徑
自從二十世紀60年代發現程序性細胞死亡以來,來自世界各地各個學科的研究人員對這個過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作為發育和動態靜止的一個關鍵機制,細胞程序性死亡能夠清理細胞內已不需要的或受損的細胞。儘管細胞凋亡是了解最多的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近期研究人員開始對自我吞噬作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個過程是一種高度調節、異化過程,能使細胞自己吃掉自己。
-
腦萎縮、痴呆、智能減退專業藥物研製成功
我國首個治療腦萎縮、痴呆、智能減退的專用藥物,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三類新藥——「維智」研製成功並上市,該藥的上市標誌著腦萎縮、痴呆無專用藥時期的結束。消息一經公布,《人民日報》(2007年3月12日19版)《科技日報》(2007年3月12日9版)《中國醫藥報》(2007年3月12日3版)《中國老年健康報》(2007年3月13日3版)《搜狐網》等十餘家權威媒體對修復大腦受損神經組織關鍵性物質腦神經生長因子和活性肽(腦活肽)發現過程,以及與其相關的藥物——維智紅鹿參片研製成功進行了全方位報導。
-
新的研究表明,催產素可能會使腦細胞恢復可塑性
在使用腦組織的實驗室研究中,催產素似乎逆轉了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有毒蛋白質對腦細胞的影響。這種激素可以恢復細胞的「可塑性」,而可塑性對記憶和學習至關重要。激素催產素起源於大腦的一個叫做下丘腦的部分。催產素在分娩、母乳餵養和社會聯繫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也可能促進浪漫的依戀。身體在性活動過程中釋放激素,從而獲得了它作為「愛激素」而聞名的化學物質。
-
預防腦萎縮,痴呆、就這麼簡單!
▲ 張振馨 教授(左)活躍腦細胞,動舌頭最簡單80歲不痴呆、100歲輕鬆過>據《廣州日報》報導,日本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生活中堅持鍛鍊舌頭可以間接刺激腦部和面部的神經,從而減緩大腦萎縮,同時可防止面部神經、肌肉的老化。
-
科學家發現一條連接質膜和葉綠體的病原體防禦途徑
科學家發現一條連接質膜和葉綠體的病原體防禦途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5 13:42:46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Rosa Lozano-Duran課題組發現一條連接質膜和葉綠體的病原體防禦途徑
-
分子生物學重大發現: 腦細胞篡改了DNA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孤獨的老人不得不自己購買日用品和食品分子生物學領域最新研究發現:人腦神經元細胞可能自我擾亂了基因,這種混亂基因組進而又篡改和擴大了腦細胞蛋白質,極有可能引發了阿爾茨海默病—該研究發現是由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的Ming-Hsian Lee 和Jerold Chun等完成的。早在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首先發現某些細胞可以重組移位和編輯自身DNA編碼序列。
-
50歲後防痴呆,記住「5做4戒」!堅持一周讓你80歲頭腦還靈光
16:24 來源: 根姆哥 舉報 老年痴呆症是很多人最害怕的事情,因為老年痴呆症不僅使病人喪失了生活質量
-
科學家發現兩千年前的腦細胞 來自一場讓時間暫停的災難
而最近科學家在龐貝城中又有了新發現:他們發現了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時遇難者的大腦神經元。這神經元發現於一個受害死亡的年輕男子身上,在他的頭骨內發現的一種黑色玻璃狀物質中,腦細胞的結構依然清晰可見。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確定玻璃狀物質是否是該男子大腦的一部分,而細胞結構的發現證實了這一判斷。另一位研究者圭多·焦爾達諾說,在人體組織轉變成玻璃時神經元結構能非常完整的保存下來,這說明在火山爆發早期摧毀龐貝城的熾熱火山灰非常快速的冷卻了。
-
《自然》發布重磅成果:大腦死亡,還能復活?只是部分腦細胞復活
Doi: 10.1038/s41586-019-1099-1科學家們先是發明了一種「人工體外灌注系統」,名叫「BrainEx」,你可以把它簡單理解成一種在體外向大腦輸送營養和氧氣的「泵」——姑且叫它「大腦泵」吧。這個系統就厲害了,可以在正常體溫(37攝氏度)下把人造的「血液」輸送到離體大腦的血管裡面。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
PNAS:古柯鹼攝入過量如何導致腦細胞死亡?
2016年1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小鼠進行研究發現高劑量古柯鹼會通過觸發過度自噬導致腦細胞死亡,同時他們還發現了一種小分子化合物能夠改善這一情況。
-
科學家發現哺乳動物腦細胞長有神奇微小纖毛(圖)
下一篇:捲毛小狗嚇跑三隻熊(圖)搜狐科學訊據每日科學網站8月25日報導,耶魯大學的科學家25日稱,根據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科學家發現在哺乳動物腦細胞裡長有很「神奇在過去,科學家們對哺乳動物腦細胞中發現的這些「神奇」的纖毛一直很困惑,認為是他們遠古哺乳動物進化的神秘殘留物質。該新研究的第一作者,神經生物學院的博士後馬修(Matthew Sarkisian)表示:「許多神經科學家在得知哺乳動物腦細胞中長有這種纖毛時,都極為驚訝。這意味著纖毛在控制腦細胞產生新的神經元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
Nature neuro:腦細胞死亡如何觸發多發性硬化?
(綠色代表髓磷脂包裹的軸突;紅色代表炎症和去髓磷脂化區域) 2015年12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美國Northwestern Medicine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稱合成髓磷脂的腦細胞死亡可能會觸發多發性硬化
-
科學家研究怎樣預防和消除老年痴呆症!
這一地位的數字引發了正當的恐懼,正如我們在以前的醫學神話中所發現的那樣。文章恐懼容易滋生誤解。 1.老年痴呆症是不可避免的。 這個說法不是真的。痴呆不是衰老的正常部分。
-
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神奇,缺氧不會造成嬰兒的腦細胞死亡 2020-06-29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首例捐獻大腦者 是一位亨廷頓舞蹈症男病人
科學家們該怎麼研究?最好的辦法,就是看到腦實體,對實體進行研究。 浙大醫學院中國人腦庫至今已收到98例捐贈者的大腦 浙江大學醫學院中國人腦庫,於2015年4月正式成立。到今天已收到98例捐贈者的大腦,其中,浙江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的病人及其家屬捐獻了7例精神分裂症及老年性痴呆患者大腦。這是極其寶貴的、可以用於研究人類特有神經精神疾病的資源。
-
很有趣的痴呆測試:圖上有幾隻海豚?看看你的觀察力跟腦力怎麼樣
嚴重者可出現尿失禁甚至死亡。阿爾茨海默症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發現和治療,通過這張圖你可以判斷自己是否患了痴呆!照片裡有多少只海豚?小心只找海豚哦! 答案:18 判定:1分鐘內發現18隻正常; 3分鐘之內發現,有老年痴呆症的風險; 超過3分鐘快去做個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