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矽光創新動態 第二屆中國矽光產業論壇圓滿舉辦!

2021-01-08 訊石光通訊網

       ICCSZ訊 11月12日,第二屆中國矽光產業論壇在武漢成功舉辦,本次會由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主辦,深圳市訊石信息諮詢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協辦,以及由是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和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支持。論壇匯聚十多位來自國內外矽光工業界和學術界專家,共同探討矽光技術應用、矽光材料創新和矽光市場前景。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副董事長 毛浩

       在論壇上,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副董事長毛浩發表開幕致辭,他表示矽光論壇將產業鏈匯聚一起,主要是探討矽光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因為經過充分的調查與實踐,矽光技術被認為是行業最終需要突破的產業共性瓶頸。隨著5G商用,5G承載場景對矽光技術的需求更加明顯,在已經實現規模商用的數據中心市場中,矽光產品也在不斷向更高速階段衝擊,例如阿里巴巴推出400G ZR矽光模塊。國際上的矽光併購案例也在快速推動矽光資源的整合,以及國外先進矽光平臺發展引起國內的思考。可以說,矽光產業日新月異,而我們產業鏈還需要加速矽光產業商用化,這是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成立的意義,目的是匯聚社會資源,推動人才、技術和產品的商用化,不與上下遊競爭,卻發揮產業資源最大優勢,實現矽光產業瓶頸的突破。最後感謝各方單位對本次論壇的支持。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專家 傅焰峰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專家傅焰峰博士發表《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建設與發展》的主題報告。傅博士表示,創新中心擬重點建設晶片工藝開發和中實驗平臺,疏通產業鏈條和技術管道。矽光平臺擁有國內首套自動化8/12寸矽光晶圓篩檢系統,效率可達3000片/年,目前開始對外服務。

       在成果方面,創新中心在國際上6個主流矽光晶圓廠完成了>20次流片,建立自主IP庫。實現>60個光電元件的單片集成,包括調製器、探測器、光學復用 器、相位控制器等,晶片集成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國內最早實現50Gb/s矽光晶片 與CMOS驅動器的高速集成。研製出國內首款1×100G矽光調製器晶片和模塊樣機。

       創新中心正在研發25G波長可調光晶片,與光迅聯合研製25G可調諧光發射組件,實現矽基調製器與III-V SG-DBR可調雷射器晶片混合集成,樣品2019年Q3公布。還有預研超高速率光子晶片,其單通道調製速率達120Gbaud NRZ,220Gb/s PAM4,是全球最快光晶片之一,為未來十年提供技術儲備。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寬帶網絡研究部主任 趙文玉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寬帶網絡研究部主任趙文玉博士講述《矽光技術及應用探討》:當前多方需求推動矽光快速發展,目前光器件市場仍以III-V族材料為主,矽光集成的市場份額,在2014年開始啟動(4%),未來會持續上升,預計 2023年將達到20%。矽光封裝方面,非氣密封裝趨勢明顯,貼裝光源應用最廣。因為從成本角度考慮,光晶片降成本的空間越來越小,推動封裝技 術從比較昂貴的氣密封裝走向低成本的非氣密封裝成為有效手 段。 從體積角度考慮,對於400G時代,通道數的翻倍使得體積控制成為必要。數據中心100G PSM4短距離和400G高速應用優勢非常明顯,數據中心結構非常適合矽光技術,在500米數據中心互聯的100G QSFP28 PSM4 光模塊產品市場,矽光混合集成方案份額已達到近80%。

華為專家 謝耀輝

       華為公司專家謝耀輝博士發表《客戶視角看光模塊與矽光產業》的主題報告,他表示光模塊的大帶寬高速互連能力,可以涵蓋數十米到上千公裡的場景,因此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光模塊應該看作是一個子系統,只有進行單板器件級別的適 配與測試,才能保證光模塊 在設備上各項參數最優,長期穩定運行。矽光模塊具有極簡架構、經濟量產、高度集成、可插拔和光口標準帶來的互聯互通。矽光技術可行路徑,謝博士推薦異質平臺的集成,要探索電組件與光組件的最佳集成,建設面向未來的基礎光電平臺,這需要產業協同和持續投入。

       矽光產業兩端是Foundry和客戶,這兩頭都聚焦在北美,處於領先狀態。儘管如此,矽光技術平臺依然具有挑戰,尤其是光源集成、封裝插損、損耗等因素,而且傳統直調Vcsel和直調DML其實比矽光在同等場景中更有優勢,矽光未來還需要力爭實現「晶片出光」。總體而言,矽光技術可有效滿足未來流量增長的的訴求,但需要產業協同,在異質集成方向大力發展。

烽火通信系統部產品經理 曹權

       烽火通信系統部產品經理曹權博士發表《光傳輸系統中的矽光技術應用需求》,曹博士表示相干光傳輸的單模塊容量正在進入400G/800G時代,其應用不僅局限在長途傳輸,會擴展到DCI互聯應用。然而,傳統的分立光器件已經不能支持CFP2的可插拔演進(小型化)。因此,他看好矽光子和InP的集成光子學技術是未來相干模塊的關鍵技術。

       對於矽光子技術本身,由於其可利用CMOS大規模生產,以及良好的可靠性預期,近年來得到了大家的普遍關注。但是在相干領域,矽光子技術需要重點解決高波特率、低損耗、超寬的波長工作範圍以及低成本封裝,才能更好的發揮其優勢。針對相干領域的矽光技術關鍵點,曹博士認為主要是矽光調製器與RF IC的共同設計和優化、寬光譜工作和控制技術、以及低成本封裝技術。他最後強調,一個穩定和可靠的矽光fab是矽光產業一切的前提和基礎,希望矽光子擁有一個更加良好和健康的產業鏈。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戴道鋅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戴道鋅教授發表演講主題「New technologies & applications for silicon photonics」,他表示矽光依然面臨很多問題,尤其是和磷化銦的競爭。矽光技術如何做到更好,應該從高性能和低成本入手,而所謂低成本應該是指有價值的低成本,CMOS兼容性要真正帶來低成本效益,重點要關注晶圓尺寸、器件密度、以及工藝和設計雙管齊下。封裝也是矽光成本的重要影響因素。當前市場上,矽光晶圓尺寸正從6寸向8或12寸,180/150mm向低於100mm發展,這給成品率帶來很重要的提升。同時,沒有高性能的低成本是沒有意義的,而高性能要看重波導/交叉損耗、通道數和功耗或能效等,產業鏈需要新的技術來有效調控波導交叉損耗。

倫敦大學學院教授 陳思銘

       倫敦大學學院陳思銘教授發表「Quantum Dot Laser in Silicon Photonics:Direct Epitaxy」主題報告,如今矽光的優勢和缺點已經被廣泛描述,但矽材料不適合用來做發射器,III-V材料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他對比不同矽上集成技術,直接外延(Direct Epitaxy)具有更高集成密度,兼容CMOS前端工藝,成本可以做到非常低。但也面臨線膨脹係數、晶格失配和極性或非極性曲面的挑戰。陳教授介紹了量子點技術,其可以實現很好的矽上直接外延。去同樣量子阱相比,量子點優勢是對缺陷不敏感。片上外延生長III-V雷射器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但是片上外延生長III-V材料遇到的挑戰依然需要行業共同討論克服。使用量子點激發片上外延生長III-V材料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為大規模的III-V/Si集成奠定基礎。在這方面,UCL實現了大規模矽上生長1.3μm InAs量子點雷射器。

中山大學教授 蔡鑫倫

       中山大學蔡鑫倫教授講述《用於大容量通信系統的矽基光子集成器件》,他表示矽光技術是一次由光電子產業向微電子產業學習的機遇,是將設計和製造分開的矽光新模式,但PIC的特徵是集成不同器件材料的多樣性,而CMOS模塊恰恰消滅了多樣性,只能做Foundry提供的器件,這可能導致不同晶片公司的同質化。因此,矽光新模式要持續發展需要不斷開拓新市場,而要適應不多市場領域的需求,矽光技術需要做更多創新,異質集成是很好的技術選擇。蔡教授介紹鈮酸鋰薄膜材料(LNOI),其電光特性具有超高速、低電壓、低損耗,結合矽光CMOS工藝,是矽光異質集成新的理想方式。蔡教授團隊利用熱光效應在Si-LN做了MZ調製,實現理想的帶寬。矽光材料有多種新材料,他建議產業鏈要關注SiN材料,它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光子集成材料,真正的CMOS兼容。

俄勒岡州立大學教授 王小龍

       俄勒岡州立大學王小龍教授發表「Beyond Silicon Photonics:the Route toward Hybrid Integration」,他提出透明導電氧化物(TCO)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途,特別跟矽光結合的應用前景非常好。未來應對流量劇增中的需求,矽光成為大家關注的技術選擇。王教授表示調製器是矽光集成中非常關鍵的器件,並介紹透明導電氧化物材料(TCOs)作為調製器新型材料,TCO材料的製作工藝可以跟CMOS工藝兼容。基於混合Si-TCO的微環形調製器,這種調製速率可達到1GHz,如果在優化的金屬聯繫設計上,新型調製器還有望實現高達44GHz速率。基於混合TCO微型環陣列,王教授介紹其片上WDM系統,這種系統可以自由實現熱調諧,並獲得極高帶寬密度和能效。

武漢大學教授 鄭國興

       武漢大學鄭國興教授發表《矽基超表面材料在信息光學中的應用研究》,他表示超表面材料是學術研究熱點,先進的製造技術是超表面應用的關鍵,與傳統光學手段實現相位調控相比,納米磚超表面材料性能優勢明顯。其效率方面,電介質材料的納米磚理論效率可接近100%,金屬納米磚理論效率可接近90%。而波段方面,從可見光到紅外波段均可實現。在結構方面,納米磚屬於純平面的超薄器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高度集成、裝校方便等突出優勢,應用面向新概念、高性能、晶片級的光電子功能器件,例如矽光子晶片。超表面材料技術還可以精密且連續位相調製,具有超大衍射角度,更高效率、工藝簡單,批量複製,同時,矽基超材料與半導體工藝兼容。

光迅科技市場部經理 張玓

       光迅科技市場部經理張玓博士發表主題為《下一代矽光收發器的技術挑戰和競爭力分析》,隨著5G商用和數據中心400G切換,矽光在下一代光收發器市場將獲得更加明確的應用需求,但矽光技術與傳統III-V族技術的競爭會一直持續下去,傳統III-V族材料擁有更高性能的發光效率,在5G承載和數據中心架構中,依然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不過,矽光的優勢是III-V族難以取代。總體而言,數據中心內部和光互聯器件需求是持續上升的,矽光技術是一種可行的技術,與其他技術共存。他還提到相干技術在800G時代甚至更高將會下層之數據中心內部。

亨通洛克利首席技術家 陳奔

       亨通洛克利首席技術家陳奔博士發表《矽光數通技術進展和最近矽光研究趨勢》,他介紹了當前行業知名矽光模塊商用公司的進展,例如英特爾矽的矽光模塊採用混合集成光源,100G PSM4和100G CWDM4成功出貨,累計出貨超過100萬隻。被思科收購的Luxtera採用光柵耦合方式和晶圓級封裝技術(EIC on PIC),產品以PSM4為主,已經交付超過百萬隻矽光模塊。Acacia擁有高端相干產品,矽光以及DSP技術,是長距離矽光技術的代表。阿里巴巴最近宣布自己的400G DR4矽光方案,其光引擎基於薄矽工藝的矽光Tx/Rx晶片,驅動和TIA晶片封裝在APE裡面。

       亨通洛克利方面,陳奔博士介紹公司成功解決了混合集成雷射器,採用Flip Chipped gain chip Array、電吸收調製器、鍺矽探測器、V型槽光纖接口以及線性TIA/Driver等。他介紹了亨通洛克利在112G PAM4眼圖性能,以及矽光的研究趨勢,尤其是OptpASIC,因為矽光並不專用於光模塊,OptoASIC將矽光陣列直接與核心集成電路接口,減少高頻信號在傳輸線上的功率損耗,實現低功耗。

光梓信息科技CTO 姜培

       光梓信息科技CTO姜培博士發表《矽光用高速IC/光電集成》,他表示在4G向5G演進中,PAM技術使電藉口是25G NRZ,光接口是12.5GBaud PAM4,因此10G光晶片依然有應用價值。在高速光模塊中,PAM4調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部署DSP,但DSP價格很貴,他介紹lite-DSP採用一半模擬一半數字和Bulk-CMOS工藝,可以成為實現PAM4技術的有效方案。商用化PAM4路線已經比較清晰,與DSP和Analog相比,Lite-DSP擁有較好的性能,較好的功耗和最好的成本,其BULK CMOS工藝在中國擁有較好的供應鏈體系。對於大多數PAM4應用(直接探測或非相干),基於Bulk-CMOS的Lite-DSP將是最具吸引力的方案。 

是德科技技術專家 朱振華

       是德科技技術專家朱振華發表《矽光測試方案介紹》,他指出矽光子器件應用前景廣闊,從通信的電信和數通到傳感領域的雷射雷達和消費電子等,需求的不斷上漲對矽光器件測試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認為矽光器件的測試難點在於:光學耦合損耗,需要採用高功率可調諧光源或新型低損耗耦合技術解決;偏振對準和偏振相關是難點之一,可以從Average IL/responsivity,PDL或首選偏振態下的響應獲得結果。除此之外,探針影響也是矽光晶片的難題之一,基於LCA的On-Wafer頻域測試,可以通過deembedding消除RF探針影響。

聯合微電子中心矽基光電子總監 馮俊波

       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矽基光電子總監馮俊波博士發表《矽基光電子工藝》報告,他表示CUMEC能力和戰略規劃,矽光子方面,2020年將完成8英寸SOI生產線建設,2022年完成12英寸SOI生產線建設,2020年啟動矽基量子點雷射器研發,預計2023年投產。馮博士對比了矽光子和CMOS,比較版圖設計、材料分布和不同靈敏度的差異。他還分享了矽光子晶片封裝技術的新進展,例如高密度封裝(40μm)、低損耗端面封裝(~1dB)和高速封裝(30Gbps)等。

中科院微電子所研究員 李志華

       中科院微電子所研究員李志華發表《矽光子技術服務平臺》報告,他表示中科院微電子所的核心產品是矽器件與集成、高頻高壓器件與集成、微電子儀器設備和光電技術研發。具備22-5nm關鍵工藝研發,180nm CD量產技術,CMOS和MEMS全流程以及矽基光子器件全流程能力。從歷史發展來看,微電子所在2015年成立矽光子平臺小組,2016年發布首版PDK,涵蓋矽光子平臺器件庫、設計規則和工藝規範,2017年實現PDK與商業軟體集成,2018年首次有源MPW試流片。他介紹微電子所矽光子平臺包括矽光子PDK、8英寸CMOS工藝線、工藝模塊以及仿真設計和光電測試。他最後還介紹了微電子所的光電封裝技術,包括TSV Interposer、晶圓凸點技術、封裝設計與仿真,矽光-MEMS-封裝異質異構3D集成等。

Lumerical公司專家 王旭

Mentor公司專家 David Zhuang

       隨後,Lumerical公司專家王旭博士介紹了《矽光仿真和設計技術》,Mentor公司專家David Zhuang介紹了《矽光自動化繪版工具》。王旭博士認為矽光將引導光子集成技術發展,而對於矽光發展來說,技術、應用以及生態系統缺一不可。矽光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將不斷集成其他技術。

       仿真設計是晶片設計的核心環節,對晶片產品的性能和測試前提。矽光晶片採用CMOS工藝,如何在矽片上大規模集成有源器件和無源器件,需要以仿真設計來制定方案。而矽光的自動化繪版對矽光設計效率有著顯著的提升,矽光設計工具是矽光模塊和矽光引擎設計工作的基本保障。隨著通信市場向更高速階段演進,矽光晶片需求不斷釋放,大規模自動化的設計與驗證是產業升級的關鍵。

矽光產業論壇話題討論:IDM或Fabless

       論壇最後,多為專家共同組成了矽光產業鏈話題討論,話題為IDM或FABLESS,由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傅焰峰博士主持,騰訊數據中心系統架構師孫敏博士,亨洛克利首席科學家陳奔博士,仕佳光子專家張家順博士、Golight副總經理林小龍、LaserX市場總監胡天琦和Luceda公司曹如平博士六位專家擔任話題討論嘉賓,圍繞矽光產業鏈模式:IDM還是Fabless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會議至此,圓滿結束!18:30開始華夏幸福5G光電之夜,百餘位光電子產業鏈專業人士共聚美好光電之夜。在此,特別感謝會議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深圳市訊石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是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和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的鼎力支持!


相關焦點

  • ECIF 第二屆中國能源化工行業CIO創新論壇圓滿落幕
    ECIF 第二屆中國能源化工行業CIO創新論壇圓滿落幕 ECIF 第二屆中國能源化工行業CIO創新論壇圓滿落幕 2019-07-25 11:35:18  來源:網際網路搶沙發 2019-07-25 11:35:18  來源:網際網路 摘要:在數字經濟,創新迭代的中國,緊跟時代的中國能源化工行業CIO創新論壇,堅持獨家會議密碼,引領企業數位化轉型潮流 關鍵詞:
  • 【學會動態】第二屆生物大分子相分離閉門會議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30——11月2號,「第二屆(2020年)生物大分子相變前沿論壇」在安徽績溪取得圓滿成功,本次會議是繼2019年首次在蘇州成功舉辦相分離前沿論壇()之後的又一次卓有成效的閉門會議,極大地推動了國內相分離研究領域一批科學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 第15屆中國芯-光通信晶片論壇成功在杭州臨安舉辦
    原標題:第15屆中國芯-光通信晶片論壇成功在杭州臨安舉辦   10月28日-29日,2020第十五屆「中國芯」集成電路
  • 第二屆食安中國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第二屆食安中國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2017-01-17 22:07:00來源:央廣網
  • 第二屆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2020年11月18日,由中國保健協會指導,中國保健協會健康服務與研究專業委員會、《中國商人》雜誌社主辦,上海馳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浙江馳宇養生科技有限公司、中華財神集團承辦的「2020(第二屆)中國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馳宇隕石生態賦能系統發布會於2020年11月18日在浙江杭州盛泰開元名都大酒店隆重舉行。
  • 第二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召開 聚焦遙感前沿技術在氣象等領域的應用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通訊員白維報導8月22日至23日,第二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北京舉辦。聚焦跨界融合、賦能百業和遙感強國戰略,專家學者以及行業應用者交流了遙感在氣象、海洋、農業、國防、應急、導航等領域應用的前沿技術。
  • 第二屆中國保險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舉辦
    來源:經濟日報由人民網主辦,妙健康、因數雲協辦的第二屆中國保險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日前在京舉行,本屆論壇以「助力國家戰略賦能美好生活」為主題,積極推動保險服務模式創新,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險保障需要。
  • 聚焦想像力與未來教育 廈門舉辦第二屆「3+1」教育論壇
    近日,以「想像,讓教育更美好」為主題的第二屆「3+1」教育論壇活動在廈門舉辦,通過課堂教學研討和論壇演講交流,促進校際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共話未來教育發展的美好願景。   本次論壇由廈門市思明區教師進修學校指導,思明區金雞亭小學與演武第二小學、同安區祥平中心小學、翔安區金山小學攜手舉辦,吸引了三個區各學校的上百名教師參加。
  • 2015第二屆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學術論壇圓滿落幕
    為交流和探討生物製藥分離純化過程中面臨的技術難題,2015年9月17日上午, 2015第二屆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學術論壇在蘇州福朋喜來登酒店隆重開幕,此次論壇由蘇州納微分離純化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納微」)和中國生物工程雜誌聯合主辦,來自高校、科研院所、製備色譜分離純化相關技術企業用戶約400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演員論壇《我和我的角色》圓滿舉辦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演員論壇《我和我的角色》圓滿舉辦 時間:2020.12.08 來源:鳳凰網娛樂 分享到:
  • 理財新時代:破局與創新 2020第九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圓滿舉辦
    11月20日,由普益標準主辦的「2020第九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在貴州貴安新區圓滿落幕。  作為廣受關注的的年度資管峰會,普益標準財富論壇到今年已連續舉辦了九屆,已經成為資管行業溝通交流與共謀發展的重要平臺之一,在業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聚焦三大領域,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下月舉行
    今天上午,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定於2020年11月8至9日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交易中心舉行。論壇上,2020年度人類可持續發展十大科學問題將揭曉,論壇將聚焦衛生、安全和資源三大領域,通過數據檢索結合專家提名、專家投票的方式,遴選提出2020年度十大科學問題。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等國際組織協辦。
  • 吳招貴出席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第二屆全球溫商創新論壇
    大會頒出第十六屆中國科協青年科技獎,100位來自全國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青年科學家獲獎。除了在開幕式前夕舉行的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圓桌會、中外大學校長圓桌會之外,峰會期間還將舉行大健康論壇、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等活動,並設置了「一帶一路」倡議、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科技戰「疫」等眾多熱點議題,將成為本屆活動的一大亮點。峰會還引進了大學創業世界盃賽。活動吸引一批國際一流高校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校參與,覆蓋93個國家和17個國際組織。
  •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成功舉辦第四屆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會暨第二...
    中國高校之窗2020年11月21日,在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通信工程學院成功在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13-307承辦第四屆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會暨第二屆重慶國際新一代信息通信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都有為教授,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副校長謝義華、重慶市科技局領導餘林林等領導專家出席論壇。
  • 專家齊聚 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論壇圓滿成功
    要聞 專家齊聚 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論壇圓滿成功 2018年11月21日 20:27:00
  • 中國遙感應用協會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 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
    6月14日,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聯合寧波市杭州灣新區管委會、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浙江數據與應用中心、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於在浙江省寧波市杭州灣新區成功組織舉辦了第二屆中國航天商業遙感衛星應用論壇。
  • 2019第四屆博士(後)中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合肥舉行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9日、20日,2019年第四屆博士(後)中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此次論壇以「人才驅動 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來自全國30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博士、博士後們,圍繞「新時代、新經濟、新管理、新徵程」「創新賦能 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探討,展開「頭腦風暴」。
  • 熱烈祝賀「第二屆健康中國科技創新(院士)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
    2020年9月19日,在深入學習貫徹科學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之際,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組委會與深圳美麗魔方健康投資集團在京共同舉辦了「第二屆健康中國科技創新(院士)論壇」。  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是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發現雜誌社聯合主辦。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1000多位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企業家等共襄盛會,圍繞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企業科技創新發展以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熱點探討分享、思維碰撞、智慧交流。
  • 中國信通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工業大數據創新競賽圓滿落幕
    (原標題:中國信通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工業大數據創新競賽圓滿落幕)
  • 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二屆校友論壇舉辦
    12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二屆校友論壇在廈門舉辦。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校友會會長劉偉,副校長、校友會常務副會長杜鵬,黨委原常務副書記、校友會副會長張建明出席活動。校友工作辦公室主任、校友會秘書長周榮和學校機關部處、各學院以及海內外校友會、專業分會、文體協會的代表,各年級校友代表,部分校友代表近200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