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基因工程的快速發展,使生物製藥行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預計2015年全球生物製藥產值可達2000億美元。由於生物藥結構的多樣性以及監管部門對生物藥的純度要求越來越嚴格,使得生物藥的分離純化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如何經濟、高效的從複雜組分中濃縮、分離和純化目標生物分子,往往是生物藥生產的瓶頸。
為交流和探討生物製藥分離純化過程中面臨的技術難題,2015年9月17日上午, 2015第二屆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學術論壇在蘇州福朋喜來登酒店隆重開幕,此次論壇由蘇州納微分離純化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納微」)和中國生物工程雜誌聯合主辦,來自高校、科研院所、製備色譜分離純化相關技術企業用戶約400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論壇現場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局局長張東馳出席了開幕式並致辭。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張宏翔致歡迎詞
會議以大會報告和分論壇形式開展,議題涵蓋胰島素、多肽、天然產物、抗生素等中小分子製備色譜分離純化技術和核酸、蛋白質、抗體、疫苗等大分子層析技術。會議特邀30位國內外在蛋白、多肽、抗生素及天然產物等分離純化方面具有深厚研究功底和豐富實戰應用經驗的專家做精彩的專題報告,分論壇聚焦在當今前沿的生物製藥分離純化行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分離純化過程放大的關鍵要素、應用技巧與實際操作經驗。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張玉奎院士、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黃駿雄教授、西北大學耿信篤教授及Joachim Walter, Stefan Arnold和 Charles Lim 3位國外生物分離純化專家等受邀參加本次論壇。張玉奎應邀出任納微牽頭籌備的生物製藥分離純化產業聯盟名譽主席。
部分報告人:
報告人: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張玉奎院士
報告題目:《新型功能材料製備及其在蛋白質組分析中的應用》
報告人:納微科技江必旺 博士
報告題目:《新型高效色譜填料的研究及其在生物醫藥分離純化的應用》
借本次論壇召開之際,生物製藥分離純化產業聯盟籌備會順利舉辦,該聯盟由納微科技牽頭。
納微科技牽頭的生物製藥分離純化產業聯盟籌備會
據統計,90%以上的參會人員是來自國內各大生物醫藥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從事研發和生產的專業人士。與會嘉賓和參會人員聚焦在生物製藥下遊分離純化領域這一關鍵難點問題,現場交流熱烈。
活躍的現場氣氛
本屆論壇吸引多家企業參展,展品廣受與會人士關注。
展商與用戶交流現場
為歡迎廣大與會人員,納微科技舉辦了論壇歡迎晚宴,納微科技董事長江必旺博士致歡迎詞,晚宴上節目包含豐富的文藝表演和精彩的抽獎環節。
文藝節目
第二屆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學術論壇合影留念
此外,為滿足研發及產業工作中的實際需求,論壇同期舉辦的實驗技能班,在擁有多年蛋白純化培訓和項目指導經驗的中科院資深專家—姜韜老師和資深留美博士Sam Xie的親自指導下,各位學員對從色譜模式(填料)的選擇、結合-洗脫條件的試驗及優化、分離效果的評價、層析柱再生等全過程進行了學習和探討;最後對不同的蛋白質分離純化方案和結果進行了比較,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之中。通過這次學習和實踐,增強了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在研發和生產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實驗技能培訓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現場
實驗技能培訓班合影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