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泛植製藥有限公司發布植物藥分離純化技術

2021-01-18 瀟湘名醫

新甘肅客戶端北京9月5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曹立萍)作為中醫藥資源大省,植物藥的提取純化分離技術對於甘肅中醫藥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借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辦之機,甘肅泛植製藥有限公司在北京發布植物藥提取純化分離技術,這項技術可廣泛用於當歸、黃芪等甘肅特色中藥材種植和深度開發。

甘肅泛植製藥有限公司發布植物藥純化分離技術。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盛學卿 攝

該技術由甘肅泛植製藥研究所和蘭州大學聯合開發,是適用於多品種植物藥提取純化分離的可工業化研究成果。該新技術與傳統提取純化分離技術相比較,具有流程簡便、能耗低、汙染小等特點,並可同時實現同一藥材多種組分純化分離。

新品發布會現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立萍 攝

據悉,甘肅泛植製藥創立於1995年,專門致力於甘草系列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貿易,產品廣泛用於醫藥、食品、調味品、化妝品、日化、獸藥和飼料等行業。該公司產品60%以上出口,主要銷往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

【來源:每日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蛋白藥物分離純化與質控技術研修班通知(附日程)
    由於生物藥結構的多樣性以及監管部門對生物藥的純度要求越來越高,使得生物藥的分離純化難度越來越大,而生物藥下遊純化成本約佔總成本的45%到70%,兼顧質量和成本的純化工藝的研發對於生物製藥行業來說至關重要。因而大分子純化技術方面,無論是技術開發、工藝放大、工藝優化,包括過程控制等方面,均急需培養一批具有高水準的分離純化技術專業人才,使中國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水平得到整體的提升。
  • 群賢畢至 第四屆製藥分離純化技術與學術大會召開
    蘇州納微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承辦單位,帶著一顆「圓夢中國色譜芯「的夢想,給我國製藥屆奉獻了一場政策法規、標準更新以和下遊分離純化新技術的饕餮盛宴!、北京軍科華仞生物工程技術研究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劉翠華博士、前安捷倫科技全球副總裁牟一萍女士、蘇州納微分離純化技術有限公司謝巖生博士、江蘇康寧傑瑞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蛋白質化學研發總監郭康平博士、BioPharmaDev Inc.總裁楊彥博博士、上海交大首席科學家曹成喜教授、浙江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林東強所長、義守大學先進層析程序研究中心主任梁明在教授、賽默飛世爾色譜耗材全球研發總監劉曉東博士等重量級嘉賓
  • 第五屆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學術論壇第三輪通知
    由蘇州工業園區醫藥分離純化產業聯盟協會主辦的「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學術論壇」已成功舉辦四屆,邀請來自國內外報告嘉賓近百位,累計吸引國內外從事分離純化行業的專家和技術人員近2000位,對國內醫藥下遊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逐步成為國內最專業、規模最大和反響最熱烈的行業學術專題論壇之一。
  • 技術驅動商業:默克攜國內外專家探討全球生物製藥中的純化分離技術
    跨越上海、北京兩大城市12名國內外資深專家共論行業現狀與未來 「近年來,伴隨著全球生物製藥的迅猛發展,純化分離技術作為至關重要的工藝步驟涵蓋澄清、層析和超濾方面純化分離技術內容,2017、2018 「默克純化分離技術高峰論壇」 分別在杭州,上海和北京成功舉辦並獲得了積極反饋。2019 默克精益求精,強勢回歸。」
  • 生物製藥分離純化網絡會議即將開講!報名從速!
    生物製藥對純度要求頗高,需要通過生物分離純化技術將有害物質或雜質去除,但又不能破壞目標產物的活性,其過程十分複雜。因此,如何經濟、高效的從複雜組分中濃縮、分離和純化目標生物分子,往往是生物藥生產的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
  • 2015第二屆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學術論壇圓滿落幕
    近年來,隨著基因工程的快速發展,使生物製藥行業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預計2015年全球生物製藥產值可達2000億美元。由於生物藥結構的多樣性以及監管部門對生物藥的純度要求越來越嚴格,使得生物藥的分離純化難度越來越大。
  • 2019第七屆中國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創新發展論壇
    是生物製藥技術領域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科研成果最新和專業性最強的年度行業盛會,共計超過2800多名專業人士參加,對中國生物製藥技術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本次大會旨在提高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在生物藥研發與工藝開發及下遊領域的應用,展示新技術、新進展、為國內外學者提供廣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本次論壇分為主題論壇,現場展示,專題論壇三部分。
  • 中外大咖齊聚蘇州 第五屆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學術論壇盛大召開
    本次學術論壇由蘇州工業園區醫藥分離純化產業聯盟協會主辦,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榮捷生物工程(蘇州)有限公司協辦。會議主題為「融匯中外、致力純化、科技引領未來」,圍繞這一主題,來自世界各地的近柒百位製藥分離純化相關的從業人員齊聚一堂,互相交流。儀器信息網作為合作媒體報導本次學術論壇。
  • 上海閃譜參加CBPT 2017第三屆中國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創新發展論壇
    由中國藥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及中國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創新與發展論壇組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技術創新發展論壇,於2017年8月30-31日在南京紫東生態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 生物製藥分離純化會議視頻回放來啦!
    生物製藥對純度要求頗高,需要通過生物分離純化技術將有害物質或雜質去除,但又不能破壞目標產物的活性,其過程十分複雜。因此,如何經濟、高效的從複雜組分中濃縮、分離和純化目標生物分子,往往是生物藥生產的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
  • 膜分離技術成為製藥工業亟需推廣的高新科技
    【中國製藥網 編輯視點】近年來,應用於中藥提取分離中的高新技術有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膜分離技術、超微粉碎技術、中藥絮凝分離技術等。今天筆者將為大家重點帶來膜分離技術。據悉,膜分離技術是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分離技術,具有減少工序及人員,節約熱能等特點。
  • 菊粉分離純化過程中陶瓷膜分離設備的應用優勢是什麼
    菊粉是植物中儲備性多糖,主要來源於植物,包括雙子葉植物中的菊科、桔梗科、龍膽科等11個科及單子葉植物中的百合科、禾木科。例如,在菊芋、菊苣的塊莖、天竺牡丹的塊根、薊的根中都含有豐富的菊粉,其中菊芋的菊粉含量較高。
  • 膜分離,膜濃縮-植物提取液分離純化|世達膜科技
    膜分離,膜濃縮-植物提取液分離純化一、膜分離技術1.膜技術及其發展膜分離技術是一項新興的高效分離技術,是 21 世紀綠色、節能的高科技產業技術,已引起世界各國政府高度重視,成為競相研究、開發、目前,膜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製藥、生物工程、環境保護、電子、石化、冶金、紡織、印染、食品、染料、資源再生利用等領域,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推動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膜分離技術及以其為主體的集成技術將逐步、有針對性地取代目前採用的傳統分離技術,並將對化工、石化、環保等領域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 「天然產物與中藥提取、分離純化及生產工藝過程智能化 關鍵技術...
    【中國製藥網 會議論壇】 近年來,隨著天然產物與中藥開發利用的快速發展,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日益受到重視,一些現代化提取分離技術越來越顯現出特有的優勢,如超聲協助提取、微波輔助提取、製備液相色譜法、膜分離技術、大孔吸附樹脂等技術在天然產物與中藥開發中起著重要作用。
  • 《美國藥典》對製藥用純化水的質量要求
    如果企業生產的藥品銷售到美國等全球市場,對製藥用水的質量要求需要符合《美國藥典》。《美國藥典》把製藥用水分為原料水和產品水兩大類,其中,純化水屬於原料水中的一種,作為腸道給藥製劑的製劑配料,也可以應用於其他的製藥生產上,比如清洗某些設備或者清洗腸道給藥製劑的產品組分。
  • 我國新型蛋白類生物藥分離純化介質實現產業化
    11月21日,從在蘇州召開的國家生物製藥發展專項工程投產儀式暨納微新一代單分散矽膠色譜填料和高載量離子交換、ProteinA親和層析介質規模上市發布會上傳來信息,由蘇州納微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和國家衛計委聯合實施的2013年蛋白類生物藥和疫苗發展專項——「蛋白類生物藥新型工業分離純化介質產業化能力建設」項目,通過3年的組織實施,已達到各項建設目標
  • 科學網—生物分離純化:難跑的最後一棒
    這在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首席科學家蘇志國看來,出現上述問題的背後,可能都是生物分離純化技術不過關在「搗鬼」。 「生物製藥對純度要求頗高,需要通過生物分離純化技術將有害物質或雜質去除,但又不能破壞目標產物的活性,其過程十分複雜。」蘇志國說,包括生物製藥在內的生物技術各相關產業流程,到最後都繞不過分離純化這一步。
  • 從零開始了解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這些藥物蛋白,不論其來自於天然的組織中,還是經過重組表達,從製藥工藝流程角度來說,都離不開分離純化這一步驟來獲得高純度的目標蛋白。因此,分離純化方法已成為目前的研究熱點之一。只有了解蛋白質的分子量、溶解性、等電點等基本性質,才能達到有效分離。本文主要闡述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各種方法及其原理,以及每種方法的適用範圍,有助大家更全面、更徹底的了解蛋白純化技術的發展。
  • CPhI2016上東曹分離純化新技術受關注
    2016年6月21-23日,「世界生化、分析儀器與實驗室裝備中國展」(LABWorld China)攜手「第十六屆世界製藥原料中國展」(CPhI)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成功舉辦。
  • 植物藥:中藥的再次開發和創新 相關市場仍待突破
    相對於化藥而言,植物藥是一個複合物,故對其有「相對寬鬆」的化學生產和質控理念:,不一定純化和明確堅定有效成分,但需要控制原藥材的質量;第二,I期II期臨床的安全性可以用已有傳統藥使用經驗支撐,而不做動物毒理試驗。  第三,對植物藥來說,新藥上市有對照組設計良好的臨床試驗也是不可少的;第四,新植物上市的臨床安全有效性的評價標準與純化藥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