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街道上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汽車,而隨著汽車數量的逐漸增多,大家對於石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斷上漲。但由於石油的形成十分困難,而在世界範圍內人類又大量的進行石油開採,所以很多人就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地球上的石油會不會被開採完?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有人提出了,甚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有人說地球上的石油只夠用30年,不過如今30年的時間早已過去了,地球上的石油量依然非常多,那麼,「石油枯竭論」究竟是不是驚天謊言?
首先,要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我們就需要對石油的形成進行了解。就目前來說,有兩個大眾普遍較為認同的理論說法。一個是生物沉積變油說,一個是石化油學說。前者認為石油是通過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多年的沉澱與演化所形成的產物,屬於不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的碳形成的。只要地殼內的碳不會枯竭,石油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其實,上述兩種觀點都有它的合理之處,所以我們已無法確定石油形成的真正原因。它有可能是通過生物沉積所形成的,也有可能是通過地殼中的碳所形成的,因此,我們也無法判定它是不是屬於可再生能源。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說,石油枯竭只能算作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它沒有確定的條件,我們自然就無法對其進行合理的判斷。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如果想判斷石油是否會枯竭就得看石油的開採峰值何時到來。如今,科技水平在不斷上漲,這就使得大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油田,世界的石油儲存量也在不斷上漲,這就導致石油開採峰值在不斷的向後推移。就以我國為例,不僅老油田依舊保持著不錯的活力,越來越多的新油田也被探測了出來,並且在廣闊的海洋中也有不少油田被人們所發現,這就使得我國的石油開採量逐年上漲。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也很難判斷,石油的開採峰值究竟在什麼時候。
對此,科學家建議大家應當珍惜併合理利用世紀上的每一滴石油,並積極發展新能源。如果石油真的是不可再生能源的話,那麼它終究會有一天被人類所開採完,等到那時勢必會對我們的工業發展造成巨大的衝擊。即便是在未來,我們可以通過科學技術研製出人造石油,但是這一技術是否能夠順利實現,還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