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
鑽石被認為是20世紀最成功和最輝煌的欺騙。 德比爾斯使用了成功的營銷方法:美好+永恆=愛情=鑽石。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事實上,鑽石中唯一的元素是碳,這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元素。
自1980年代以來,據報導,地球上只有足夠的石油可供世界使用30年。 現在,2020年已經到來。 三十年過去了,石油消耗不斷增加,但石油資源並沒有枯竭。 所以石油枯竭,就像鑽石一樣,是個大謊言嗎?
漢語中的「油」一詞來源於北宋科學家沈括寫的《夢溪筆談》。 沈括當時說,「此物後必大行於世」。果然,不到一千年,石油就變成了「黑金」。 哪裡有石油,哪裡就有財富。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波斯灣附近國家石油資源豐富。 他們被稱為「海灣石油富國」。根據國際匯率,卡達爾的人均GDP現在已經達到70000多美元,居世界第六位。 有人會問,當石油枯竭時,石油豐富的海灣國家該怎麼辦?
到目前為止,全球學術界對石油的形成仍有很大的爭議。 一是生物油形成理論。 二是非生物油形成理論。 因此,對石油形成的原因作出結論還為時過早。 自然,沒有判斷石油資源枯竭的依據。 事實是,近幾十年來,更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人們能夠找到更多的石油。關於舊油田的恢復和增效的消息越來越多!
不久前,又有人談論石油的枯竭。 他聲稱,如果今天沒有石油,整個人類的生活水平將倒退幾十年,這將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結果。 他詳細分析了石油的使用、油氣資源枯竭期的估計、全球油氣枯竭對人類的巨大影響以及枯竭期前後可能發生的災害。他還設想了在石油枯竭期間和之後可能發生的糧食危機,以及像世界大戰這樣的災難。
雖然石油是否會枯竭尚不確定,但它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格局的影響仍然巨大。在過去的50年裡,美國、中東的軍事布局,兩次伊拉克戰爭,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艦隊,以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聯盟與自己的民主精神有很大的差距,都是為了石油。石油不僅是能源,也是經濟戰爭的戰略物質。
如果建立「石油枯竭理論」,美國和俄羅斯能否向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開放石油供應? 我們需要知道,中國70%的石油是進口的,而日本和歐洲對外國石油的依賴遠遠超過中國。 如果美國和俄羅斯帶頭減少石油產量,對歐佩克施加壓力,將相當於遏制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經濟命脈,這足以使上述國家屈服。 他們為什麼不做這樣一個成本效益高的生意呢?換句話說,由於美國和俄羅斯可以從石油中獲得持續的利潤,這表明「石油枯竭理論」是站不住腳的。
作為全球戰略材料,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石油開採量同期超過發現量,未來世界石油供需將更加緊張。 石油需求的增長將超過預期。 在當今世界,能源特別是石油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誠然,國際石油巨頭的現有儲量是可觀的,但年產量越來越少,生產成本越來越高的石油。 探索新的地質條件是非常昂貴的。 開發建設新油田是一項長期而巨大的投資。
所以,就像鑽石一樣,石油枯竭是個大謊言。 不管石油是否耗盡,這都是大自然的恩賜。 當我們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時,我們也應該記住去愛它。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