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說石油僅夠30年,為何至今尚未枯竭,石油枯竭後果會怎樣?

2020-12-04 企業先鋒

文:阿慧

鑽石被認為是20世紀最成功和最輝煌的欺騙。 德比爾斯使用了成功的營銷方法:美好+永恆=愛情=鑽石。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事實上,鑽石中唯一的元素是碳,這是地球上最豐富的元素。

自1980年代以來,據報導,地球上只有足夠的石油可供世界使用30年。 現在,2020年已經到來。 三十年過去了,石油消耗不斷增加,但石油資源並沒有枯竭。 所以石油枯竭,就像鑽石一樣,是個大謊言嗎?

漢語中的「油」一詞來源於北宋科學家沈括寫的《夢溪筆談》。 沈括當時說,「此物後必大行於世」。果然,不到一千年,石油就變成了「黑金」。 哪裡有石油,哪裡就有財富。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波斯灣附近國家石油資源豐富。 他們被稱為「海灣石油富國」。根據國際匯率,卡達爾的人均GDP現在已經達到70000多美元,居世界第六位。 有人會問,當石油枯竭時,石油豐富的海灣國家該怎麼辦?

到目前為止,全球學術界對石油的形成仍有很大的爭議。 一是生物油形成理論。 二是非生物油形成理論。 因此,對石油形成的原因作出結論還為時過早。 自然,沒有判斷石油資源枯竭的依據。 事實是,近幾十年來,更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人們能夠找到更多的石油。關於舊油田的恢復和增效的消息越來越多!

不久前,又有人談論石油的枯竭。 他聲稱,如果今天沒有石油,整個人類的生活水平將倒退幾十年,這將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結果。 他詳細分析了石油的使用、油氣資源枯竭期的估計、全球油氣枯竭對人類的巨大影響以及枯竭期前後可能發生的災害。他還設想了在石油枯竭期間和之後可能發生的糧食危機,以及像世界大戰這樣的災難。

雖然石油是否會枯竭尚不確定,但它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格局的影響仍然巨大。在過去的50年裡,美國、中東的軍事布局,兩次伊拉克戰爭,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艦隊,以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聯盟與自己的民主精神有很大的差距,都是為了石油。石油不僅是能源,也是經濟戰爭的戰略物質。

如果建立「石油枯竭理論」,美國和俄羅斯能否向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開放石油供應? 我們需要知道,中國70%的石油是進口的,而日本和歐洲對外國石油的依賴遠遠超過中國。 如果美國和俄羅斯帶頭減少石油產量,對歐佩克施加壓力,將相當於遏制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經濟命脈,這足以使上述國家屈服。 他們為什麼不做這樣一個成本效益高的生意呢?換句話說,由於美國和俄羅斯可以從石油中獲得持續的利潤,這表明「石油枯竭理論」是站不住腳的。

作為全球戰略材料,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石油開採量同期超過發現量,未來世界石油供需將更加緊張。 石油需求的增長將超過預期。 在當今世界,能源特別是石油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誠然,國際石油巨頭的現有儲量是可觀的,但年產量越來越少,生產成本越來越高的石油。 探索新的地質條件是非常昂貴的。 開發建設新油田是一項長期而巨大的投資。

所以,就像鑽石一樣,石油枯竭是個大謊言。 不管石油是否耗盡,這都是大自然的恩賜。 當我們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時,我們也應該記住去愛它。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石油到底會不會枯竭?上世紀80年代說石油僅夠30年,為何尚未枯竭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就有報導說,地球上的石油僅夠世界使用30年。現在,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2020年也將到來。30年過去了,石油消耗在不斷增加,但石油資源尚未出現枯竭。那麼,石油枯竭和鑽石一樣,也是個彌天大謊?人類使用石油的歷史由來已久,中文裡的「石油」一詞出自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之《夢溪筆談》一書,沈括當時說「此物後必大行於世」。
  • 石油到底能開採多久?上世紀80年代說石油僅夠30年 為何尚未枯竭
    「海灣石油富國」,按國際匯率計算,卡達爾的人均GDP現在已經達到了7萬多美元,位居世界第六,那麼,有人會問,當石油枯竭了以後,靠石油創造財富的海灣石油富國該怎麼辦呢?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有報導稱,地球上的石油只使用了30年。現在,2019年過去了大半,30年過去了,石油消費一直在增長,但石油資源尚未枯竭。石油到底能開採多久?現在一般認為石油屬於化石燃料,是遠古時代的植物和動物經過地殼的擠壓和加熱以後形成的,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尺度內,是不可再生資源,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石油還可以用43年。
  • 為何不再擔心石油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了,石油都不一定枯竭
    文/行走天涯為何不再擔心石油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了,石油都不一定枯竭石油是自然界內最珍貴的資源之一,曾經一度被各國科學家預判是不可再生能源。由於人類對於石油資源非常的依賴,因此有可能會出現人類文明,不進反退的現象。
  • 石油到底會不會枯竭?原來我們都被騙了30年,真相只有一個!
    文:津木長期以來一直有傳言說石油將在未來多少年內枯竭,或多少年後用完。這個說法實際上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馬裡恩·金·哈伯特繪製了一條鐘形曲線來描述和預測石油產量。它預測石油產量將在1966年至1972年間達到頂峰,之後將開始下降。
  • 科學家說100年後地球石油資源會枯竭,是真的嗎?
    ,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為人類工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如果沒有石油或者石油耗盡,人類的工業將會瞬間癱瘓,人類文明也將會開始倒退,所以人類不能沒有石油,可是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用一點就會少一點,據估算,目前人類每天需要消耗400億桶石油,以目前地球上的石油儲量,預測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將會在50-100年內消耗殆盡,一旦用完將會引發嚴重的能源危機。
  • 為何現在沒人說石油即將枯竭?中國發明這項技術「盤活」了石油!
    以前經常有什麼專家或者媒體會報導說石油資源或將枯竭,但是現在好像已經很久沒有聽說過這樣的言論了,你們知道什麼情況嗎?其實是因為現代科技發展之後,很多原本開採起來非常困難的油礦,現在已經能夠開採了。以前有很多已經廢棄的油田油井,隨著開採技術的進步,如今也是重新開放,再加上人類探索到的油礦油田數量不斷增多,實際上就目前而言,石油資源再堅持個幾百年不是問題。
  • 石油還夠使用多少年?人類滅絕都不會枯竭!明白為啥石油會降價了
    20世紀50年代,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馬裡恩·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曾經為地球的石油繪製了一條曲線,這條曲線類似一口向下的大鐘,這條曲線預測的是地球未來石油產量的曲線。其預測在1966年到1972年間石油的產量會達到峰值,之後便是下降。
  •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地球上石油快枯竭了嗎?解讀石油背後的真相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地球上石油快枯竭了嗎?解讀石油背後的真相 2020-11-02 16:53 來源:科學探索之路
  • 為何斷言2015年枯竭的石油,如今卻「泛濫」了?是騙局嗎?
    「石油資源不可再生,將在今後數十年間枯竭」,每一位80或90後都應該從老師的口中聽到過相似的話語,石油枯竭「騙局」在我們這一代可謂深入人心。 甚至在1975年9月28日,美國《Brownsville Herald》報刊直接斷言石油資源將在2015年枯竭,並且該觀點還取得美國合眾國際社(UPI)的大力支持。 時間飛逝,轉眼間80/90後都已快步入中年,可是老師口中的石油枯竭卻並未到來,美國斷言的2015年枯竭之說,更是無稽之談,甚至石油有出現「泛濫」之勢。
  • 石油枯竭是天大謊言
    石油枯竭是謊言 至今,全球學術界在石油形成這一問題上仍然存在著很大爭議。 一種說法是生物成油理論。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在上學期間所受的教育,是石油是由幾百萬年前埋於地下的各種動植物經過複雜的變化形成的。然而,隨著科學發展,質疑這種理論的人越來越多。
  • 石油終會枯竭?這不科學
    早在幾十年前,國際上就有能源專家斷言,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終有一天會枯竭,會被新能源所取代。而每一年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也會發布石油的使用年限,2003年BP認為是41年,2011年又認為是54.2年。石油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石油是否會用完,以及什麼時候會用完,一直被人們關心。然而,石油真的會枯竭嗎?
  • 石油枯竭是騙局嗎?為什麼每年開採這麼多石油,石油還沒用完?
    在這麼多的環境問題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備受爭議,這個問題就是:石油枯竭。在坊間,一種流傳著一些說法,大意就是石油大概會在未來的多少年內用完,或者多少年後石油會枯竭。隨著時間的流逝,還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時間版本。那石油真的會枯竭嗎? 「石油枯竭」到底是不是偽命題? 這要從我們上世紀50年代說起。
  • 石油枯竭是騙局嗎?為什麼每年開採這麼多石油,石油還沒用完?
    在這麼多的環境問題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備受爭議,這個問題就是:石油枯竭。在坊間,一種流傳著一些說法,大意就是石油大概會在未來的多少年內用完,或者多少年後石油會枯竭。隨著時間的流逝,還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時間版本。那石油真的會枯竭嗎?「石油枯竭」到底是不是偽命題?這要從我們上世紀50年代說起。
  • 石油枯竭標榜已久,可為何石油資源不減反增?
    眾所周知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那麼我們的教科書上也經常推崇這麼一種概念,倘若石油這類資源沒有辦法好好加以節約使用的話,過不了多久大家就會沒有石油能夠用。但事實上我們通過資料,就會發現現如今的石油並沒有枯竭,反而是越來越多,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石油枯竭和鑽石一樣,都是彌天大謊?原來人們都被騙了三十多年!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據報導地球上的石油只夠世界使用30年。現在,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三十年過去了,石油消耗在增加,但石油資源並沒有枯竭。所以石油枯竭,像鑽石一樣,是一個彌天大謊?中文中的石油一詞來自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沈括當時說,「此物後必大行於世」。果然,在不到一千年的時間裡,石油變成了黑金。
  • 為什麼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了?為什麼石油會越來越多?
    石油將會枯竭,這件事被喊了幾十年,曾經石油被人們視為黑色黃金,每桶高達數百美元,但是今天我們很少再聽見石油未來會枯竭的說法
  • 為何不再聽說石油危機?是已經解除了嗎?科學家:石油枯竭是謊言
    只因為這些國家國力衰弱,但是卻背靠石油寶藏,怎能不讓美國心動呢?石油幾乎用於人類生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若是一個國家缺少了石油,發展力將會大大衰退,甚至在一定時間內還會出現文明倒退的跡象。然而至今人類都沒有揭開石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有關於石油用著用著就會枯竭了的危機一直困擾著無數個國家,無數人。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來似乎已經很少再聽見石油枯竭危機了。
  • 石油還能供人類使用幾年?科學家:不到50年石油就會枯竭?
    石油還能供人類使用幾年?科學家:不到50年石油就會枯竭?在當今社會,最不能夠缺少的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嗎?沒錯,它就是能源,不管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是工業的生產和發展,能源一直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在這其中石油則成為了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 石油枯竭喊了那麼多年,為什麼石油非但沒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都說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不加以節約使用的話,用不了多久就會枯竭。然而實際上呢,現如今的石油非但沒有枯竭,反而越來越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石油會枯竭嗎?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著名的地質學家馬裡恩·金·哈伯特日提出了石油將會在未來枯竭,並且他根據當時的情況以及預測,畫了一個鐘形曲線圖,在這張圖中,石油產量將會在1970年左右達到高峰,之後會越來越少,直到枯竭。最開始,他的理論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後來,地球上可供開採的石油真的變少了許多,於是人們將石油會枯竭開始大肆宣揚,深入民心。
  •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
    石油將會枯竭,這件事被喊了幾十年,曾經石油被人們視為黑色黃金,每桶高達數百美元,但是今天我們很少再聽見石油未來會枯竭的說法,這是怎麼回事呢?從現在的油價就可以看出來發生了啥事,目前全世界對石油的需求依然保持著增長,但是每桶油價卻已經跌至10到1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