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馬裡恩·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曾經為地球的石油繪製了一條曲線,這條曲線類似一口向下的大鐘,這條曲線預測的是地球未來石油產量的曲線。其預測在1966年到1972年間石油的產量會達到峰值,之後便是下降。也因此,出現了最初的一種說法:地球上的石油還夠人類使用多少多少年,多少多少年後石油就會枯竭。
現在看來馬裡恩·金·哈伯特的說法十分荒謬,畢竟現在石油的價格還在逐漸下降,就說明石油到目前為止並未面臨枯竭的命運。但是在1970年,石油產量的的確確達到了當時高峰,這就引起了一大批的人相信他的理論。所以,在1970年以後,人們都在討論石油枯竭的問題。
但是,從現在來看,哪怕是等到人類面臨滅絕,石油基本上都不會枯竭。雖然石油開採是暴利,而且石油目前為止仍然是全世界範圍內最能牟利的一個行業,各個國家也為了爭油田的開採權利,發動過不少戰爭。以美國為例,無論是美國和伊拉克的戰爭,還是與敘利亞的戰爭,本質上都是為了開採中東地區的油田。
而世界上國民最有錢的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也正是因為石油,才有了現在的名氣。一直以來,為了在石油方面謀取更多利益,全世界的人都在想辦法降低開採石油的成本,沙烏地阿拉伯也正是有了更低廉的開採成本,才能在石油利益方面獲取更高的利潤。特別是現在面對著石油降價,降低石油開採成本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但是為什麼石油會降價呢?我們從現在全世界的趨向就能看得出。現在全世界範圍內,較發達的國家都在宣揚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主題。而使用石油則是對環境最大的汙染源之一,所以未來的人們必定會更加努力開發新能源。
石油使用最大的行業——汽車現在都開始轉向新能源汽車,使用電驅動、甚至對於排量較大的汽車,已經實行了限行政策。現在無論是太陽能、潮汐能、風能都可以發電,而這些能源都是無汙染的能源,甚至以後的核能,更是一本萬利的能源。
所以,石油終於再是以前的那種無可取代的能源了,新能源的發展與開發,是對石油行業最大的打擊。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就明白為什麼石油現在會面臨降價,而且石油在理論層面上並不會被人類開採枯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