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類取得非常巨大的文明成就,而人類文明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歸功於200年前的一場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人類開啟了偉大的工業革命,這次革命最大的特徵是使用大量機器代替了工人,徹底解放了人類的雙手,因此效率大大提高了,隨著大量機器人的普遍使用,地球上存在的一種礦產資源變得重要起來,這種資源就是石油資源,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為人類工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如果沒有石油或者石油耗盡,人類的工業將會瞬間癱瘓,人類文明也將會開始倒退,所以人類不能沒有石油,可是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用一點就會少一點,據估算,目前人類每天需要消耗400億桶石油,以目前地球上的石油儲量,預測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將會在50-100年內消耗殆盡,一旦用完將會引發嚴重的能源危機。
機器的使用代替人工,石油成為重要能源
石油危機這個概念其實出自於上世紀70年代著名物理學家哈伯特繪製的鐘形曲線,這個鐘形曲線主要描述石油的產量什麼時候達到頂峰、石油什麼時候會耗盡,哈伯特在鐘形曲線裡面預測地球石油資源將會在100年內耗盡,剛開始人們是不太相信他的預測的,可是隨著全球石油產量在70年代達到了頂峰,和鐘形曲線給出的預測一致,人們才相信他的預測是真的,按照鐘形曲線石油在100年內、也就是2050年左右耗盡,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人們才開始緊張起來,因為人類知道如果沒有了石頭意味著什麼,那麼地球上的石油真的會很快就被消耗完嗎?
石油開採
理論上來說,地球上的石油是不會耗盡的,為什麼呢?那還得從石油的形成說起,石油是一種有機物,它主要由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等混合物組成,從地球全局來看,由於石油含有豐富的碳物質,因此本質來說石油其實也參與地球的碳循環,是地球上碳循環的一部分,就像二氧化碳在地球上參與碳循環一樣,只要地球上的碳循環不停止,石油永遠不會枯竭,也就是說即使人類從地球上滅亡了,石油也不會枯竭,當然有可能會被人類用完,但是若干年之後,石油依然自動產生出來,所以理論上來說它永遠不會枯竭,那從實際情況來看,地球上的石油有沒有可能被人類用完呢?
汽車需要用到石油
實際上人類也不太可能用完地球上的石油,人們總是擔心地球上的石油能用多少多少年,地球的石油多少多少年就會枯竭,這些傳聞都出來多少年了,結果今年的石油價格一降再降,甚至降為負數,這明顯違背物以稀為貴的規律,還有石油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這麼低的價格石油賣家怎麼可能會賠本去做,所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地球上的石油儲量距離枯竭還有很長時間,既然地球還有豐富的石油儲量,為什麼總是傳出地球石油枯竭這樣的傳聞呢?
石油開採
原來石油產商都是追求利潤的,既然是追求利潤那麼石油產商都是以利潤為標準去衡量地球石油的可使用儲量的,根據盈利與否去計算地球上石油可使用儲量還有多少,這是什麼意思呢?真相是石油產商放出話說,地球上可以用的石油只有50-100年,其實是地球上可以開採並且盈利的石油儲量只有50-100年,這些石油儲量位於淺層、開採技術和成本都非常低,只要一開採就可以有利潤,而這部分石油儲量開採時間只剩下50-100年,可是地球還有很多石油儲量位於深處,這些石油由於種種原因,開採難度大,開採成本高,所以石油產商不想做賠本的買賣,懶得去開採,但是並不代表它們不存在,換句話說理論上地球的石油儲量比實際可以開採的儲量要豐富的多。
石油開採不完
舉個例子,沙特油田的開採量可以達到70-80%,而我國的石油開採率只有30-40%,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我國的油田存在60%以上的未開採量,而這種情況在全球普遍存在,所以說多年以後石油被開採完,其實是有利潤那一部分被開採完,沒有利潤的一部分遠遠不會被開採完,像「已探明石油儲量」逐年在增加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地球很大,還有很多地方儲存有石油但是沒有勘探出來的,所以無論從地球角度還是從人類的角度來看,石油枯竭這種事情都不太可能發生,即使人類滅亡了,地球上的石油都不可能會枯竭,不過很大一部分石油開採成本過大,又因為石油燃燒產生的氣體會增強溫室效應,所以人類必須淘汰石油用新能源取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