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央
鑽石被認為是20世紀最成功、最精彩的騙局。戴比爾斯採用成功的營銷方法:美好+永恆=愛情=鑽石。「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詞,是讓全世界的女性都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事實上,鑽石中唯一的元素是碳,碳是地球上最不缺的元素。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據報導地球上的石油只夠世界使用30年。現在,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三十年過去了,石油消耗在增加,但石油資源並沒有枯竭。所以石油枯竭,像鑽石一樣,是一個彌天大謊?
中文中的石油一詞來自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沈括當時說,「此物後必大行於世」。果然,在不到一千年的時間裡,石油變成了黑金。哪裡有石油,哪裡就有財富。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波斯灣附近的其他國家石油資源豐富。他們被稱為海灣石油富國。根據國際匯率,卡達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現已超過7萬美元,居世界第六位。有些人會問,當石油枯竭時,盛產石油的海灣國家應該怎麼辦?
迄今為止,全球學術界對石油的形成仍有很大爭議。一個是生物油形成理論。另一個是非生物成油理論。因此,對石油形成的原因下結論還為時過早。自然,沒有判斷石油資源枯竭的依據。事實是,近幾十年來,更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人們能夠找到更多的石油。關於老油田的恢復和效率的消息越來越多了!
不久前,有人談論石油枯竭。他聲稱,如果今天沒有了石油,整個人類的生活水平將倒退幾十年,這將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結果。他還詳細分析了石油的使用、油氣資源枯竭期的估算、全球油氣枯竭對人類的巨大影響以及枯竭期前後可能發生的災害。他還設想了「石油枯竭期間和之後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以及世界大戰等災難」,這令人不寒而慄。
儘管還不確定石油是否會枯竭,但它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格局的影響仍然是巨大的。在過去的50年裡,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布局、兩次伊拉克戰爭、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艦隊以及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聯盟與其自身的民主精神都有很大差距,都是為了石油。石油不僅是能源,也是經濟戰爭的戰略物資。
如果石油枯竭理論成立,美國和俄羅斯能向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開放石油供應嗎?要知道,中國70%的石油是進口的,而日本和歐洲比中國更依賴外國石油。如果美國和俄羅斯帶頭減少石油產量,向歐佩克施壓,就相當於遏制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經濟命脈,這足以讓上述國家順從。他們為什麼不做這麼好的生意?換句話說,因為美國和俄羅斯可以從石油中獲得持續的利潤,這表明石油枯竭理論是站不住腳的。
作為全球戰略物資,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同期全球石油開採量已經超過發現量,未來世界石油供需將更加緊張。石油需求的增長將超出預期。在當今世界,能源,尤其是石油的作用非常重要。誠然,國際石油巨頭的現有儲量相當可觀,但年產量越來越少,生產的高成本石油越來越多。探索新的地質條件非常昂貴。新油田的開發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巨大的投資。
所以,像鑽石一樣,石油枯竭是一個大謊言。無論石油是否耗盡,這都是大自然的恩賜。當我們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時,我們也應該記得去愛惜它。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