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得理饒人是文明該有的樣子)
近來「北京一騎手禮讓行人後教育後車」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騎手在斑馬線停車禮讓行人時,後面的司機不耐煩地按喇叭催促。後來停下來等紅綠燈時,那個司機又按喇叭。他停好車,走到後車旁讓司機搖下車窗,告訴她剛才停車是為了禮讓行人,現在停車是因為等紅綠燈(這條道既可直行又可右轉),教育司機不要總是按喇叭。那個司機聽了忙說知道了知道了。
這段視頻通過網絡傳播以後,這個用實際行動傳遞馬路正能量的騎手迅速獲得了很多網友的一致好評。而人們之所以願意通過熱情跟帖的方式對他大加讚賞,不僅是因為這位騎手有著較強的交通文明意識,能夠做到在斑馬線前主動禮讓行人,還有在面對身後不停按喇叭進行催促的女司機時,所表現出的理性而友善的胸懷。
有些人可能會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文明究竟是什麼?舉止有度,談吐有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都是現代社會裡文明對一個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所以,文明就是一種規範。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文明不僅是對自己言行的約束,還包括對他人友善的態度,哪怕他人犯了錯或有不文明的言行。
在這段視頻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騎手在斑馬線前停下車來,是為了禮讓行人通過,這完全合情合理。然而,騎手身後的女司機卻在不停地按喇叭進行催促。如果其他人遇到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怒不可遏地將女司機狠狠地訓斥一頓,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控制不住情緒而揮出老拳,因為女司機不講文明、不懂規則的舉動毫不在理。可這位騎手並沒有這麼做,只是下車以後心平氣和地與女司機耐心溝通、講清道理,這是一種成熟的理性,更是一種文明的涵養。
其實,女司機不停地按喇叭催促也並不一定就是完全無理的舉動。從視頻畫面看,女司機的表現的確顯得有些急躁,缺少一個文明交通參與者應有的素養。然而現實的情況我們可能並不了解,比如因為視線的遮擋,女司機並不知道前面究竟發生了什麼情況,只是用按喇叭的方式進行善意的提醒;或者女司機確實有事急著趕路,不自覺地多按了幾下喇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去「教育」女司機,溫暖的言語可能比冰冷的拳頭更有說服力。
雖然近些年來,隨著公民道德建設的不斷推進,公眾的文明素養有了顯著提升,但是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屢見不鮮。而每當遇到這種情況,一些人因為熱衷暴力崇拜,總喜歡用辱罵或拳腳來解決問題,這顯然很不恰當。文明不僅是一種得體的言行,更是一種內心的修養。尤其是在他人犯錯或失禮的時候,我們不必不依不饒,只知道用暴力去捍衛文明。要知道,文明應該是一種低調的奢華,不張揚、不狂躁、不恣肆,只在理性中傳遞向上的力量,像這位騎手這樣,得理饒人本來就是文明該有的樣子。
文/劉根生
(原標題:得理饒人是文明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