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綜合報導
日前,一場大火席捲了巴西一處自然保護區。令人憂心的是,全世界15%的藍金剛鸚鵡都生活在這座保護區,大火之後,那些珍稀而美麗的鳥兒處境如何?
聖弗朗西斯科·多·佩裡加拉牧場保護區,位於巴西馬託格羅索州,是一個佔地超過6.1萬畝的養牛場和鳥類保護區。農場主安娜·瑪麗亞·巴雷託(Ana Maria Barreto)一家幾十年來都在這裡從事自然保護工作。她說,農場70%以上的植被被大火燒毀。「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
火災前,兩隻紫藍金剛鸚鵡棲息在保護區的樹枝上
大火從8月1日開始焚燒,直到本周一,也就是8月17日,火勢才稍稍到控制,但考慮到高溫和乾旱的環境,它隨時有可能再度失控。
有700至1000隻紫藍金剛鸚鵡生活在牧場上,這也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野生紫藍金剛鸚鵡種群。
當地一家自然保護研究所Arara Azul的主席Neiva Guedes表示,保護區裡的大部分鳥兒可能已經飛到了更安全的地方。「它們可以設法逃離火災,因為它們會飛,但很快它們就會耗盡食物,這就是我們認為對它們影響最大的地方。」 藍金剛鸚鵡以水果和堅果為生,「森林在燃燒,它們的食物也在燃燒。」Guedes補充道。
火災後的保護區頗為蕭條
紫藍金剛鸚鵡只生活在巴西境內,目前整個種群數量大約為6500隻,已被IUCN列為易危物種,也被華盛頓公約列為瀕危動物。它們有著鮮亮的藍色羽毛,彎鉤狀的巨大鳥喙,體長可達一米。漂亮威武的外表使它們深受人類喜愛,也因此成了野生動物走私的受害者。據birdlife.org報導,整個1980年代,有一萬隻野生紫藍金剛鸚鵡被抓走交易,在黑市上高達兩萬美元每隻。
動物園中的紫藍金剛鸚鵡,它的美麗成了它的懷壁之罪
此外,人工餵養的條件下, 藍紫金剛鸚鵡幼鳥的存活率相當低。據媒體報導,1972年巴拉圭的一個經銷商接收了300隻未長羽毛的幼鳥,只有3隻存活。也因為此,偷獵者更多地集中在成年鳥身上,這使得藍紫金剛鸚鵡的數量減少更為迅速。
巴西現任總統博爾索納羅近幾年為了迅速發展經濟而執行的大量開荒政策,也威脅了這種珍稀鳥類的生存。這個保護區所在的潘塔納爾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溼地,橫跨巴西的兩個州。
俯瞰潘塔納爾
但這裡也是當地人大量放火開荒的地區,旨在清理樹木和灌木叢,以建造牧場。
7月16日,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籤署了一項法令,禁止在潘塔納爾地區放火120天。因為此前有數十家國際公司向巴西施加壓力,威脅說除非採取措施遏制破壞,否則將從巴西撤資。
但根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的數據,8月的前15天,該地區共檢測到3121起火災,而去年整個月為1690起。
巴西氣候觀測站的執行秘書卡洛斯·裡特爾指責政府未能預防火災。「自博爾索納羅執政之初,政府就一直在減少環境監控。」他說。
2019年,巴西雨林地區的大火就受到了輿論關注
當地消防員也告訴媒體,由於森林砍伐,天氣比平時更乾燥,這就加劇了火災概率與施救難度。而研究人員也表示,潘塔納爾的現在的乾燥天氣是由於亞馬遜森林砍伐的增加,降低了潘塔納爾的溼度水平導致。
8月初,與亞馬遜各國領導人的會議上,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堅持認為有關亞馬遜地區火災的報導是不真實的,並為巴西的保護工作辯護。「我們的政策是零容忍。不僅針對普通犯罪,也針對環境問題。打擊非法活動對於保護我們的亞馬遜雨林至關重要。」
但對於農場主人安娜和她的妹妹瑪麗亞來說,大火摧毀了她們多年的保護努力。2002年,農場的保護區裡只有200隻藍金剛鸚鵡。她說,近年來,他們設法將這個數字翻了四倍。
「這讓我們很難過,」安娜說。」我們非常擔心,如果保護區裡都能發生這種事,那麼我們將來還能指望什麼呢?」
同為生活在巴西的藍色金剛鸚鵡的另一種明星動物,《裡約大冒險》中呱噪又自信的小藍(Blu)原型——斯皮克斯金剛鸚鵡,已經在2018年被宣告野外滅絕。
2020年3月,52隻人工飼養的斯皮克斯金剛鸚鵡被放歸巴西野外,研究人員希望它們可能重新恢復種群。但現在真的是一個好時機嗎?
我們還能在野外見到「小藍」嗎?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