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黃金剛鸚鵡:
又名:琉璃金剛鸚鵡
學名:Ara ararauna
分布:南美洲大陸
壽命:60年
體長:約86-94釐米;翼展104-114釐米;尾長40-50釐米,差不多佔體長的一半;體重995-1380克 。
介紹:藍黃金剛是最常見的金剛鸚鵡,尾極長,屬大型攀禽。食譜由許多果實和花朵組成,食量大,有力的喙可將堅果啄開,用鈍舌吸出果肉。比較容易接受人的訓練,和其他種類的鸚鵡能夠友好相處,它愛親近人的特質使得這種鸚鵡特別受歡迎,個性溫和,在各地鳥店、動物園等地方都可見。
食物:野外的黃藍金剛鸚鵡主要進食水果、堅果、各種棕櫚樹的果實、種子、花朵、嫩芽,以及寄生植物、昆蟲等。每天清晨和傍晚,它們會到河岸食用泥土,原因是其食物中很多是未成熟的種子或果實,其中含有毒素,進食泥土不但可以協助排出這些毒素,更可補充礦物質並幫助消化。
概述:在海拔500公尺(1,650呎)以上就很少見到它們的蹤影,通常成對或一小群活動,也會與紅翅金剛或緋紅金剛等其他種類鸚鵡一起出現覓食或在巖壁上啃食土塊,雖然它們算是大型金剛鸚鵡中數量較多的種類,但是棲息地嚴重的破壞與違法捕捉野生鳥作為寵物買賣等因素也使得巴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地的數量急速下降中,食物包括各種水果、種子、堅果、昆蟲等;繁殖季節因地而異, 巴拿馬及南美洲的北部可能於2月至6月間進入繁殖期,而在南美洲的南部則是8月至12月,習慣築巢於高處的棕櫚樹洞內。
飼養:籠養的藍黃金剛有時會很吵,因為大型金剛鸚鵡的叫聲通常都非常響亮非常大聲,尤其在早上與傍晚或興奮緊張時,喜愛沐浴,新引進飼養的藍黃金剛能很快地適應與信任新飼主及環境,啃咬力強,提供新鮮樹枝供其啃咬,人工繁殖鳥生命力強韌,不怕人,手養鳥有著親人與好玩的個性,切勿單只餵食葵花子或種子飼料,這情形常見於一些傳統鳥店,或一些鸚鵡知識相當低落的鳥商,很多人都是因為賺錢或短暫興趣而買賣鸚鵡的,本身也不會想正確的吸收相關資訊與做功課,這樣長期對其鸚鵡健康與壽命是一大損害。價位不若其他大型金剛鸚鵡高,所以相當普遍,成對成鳥的繁殖上宜提供寬敞的空間,所有大型金剛鸚鵡都需要大空間,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喜愛而買了大型金剛鸚鵡綁在架上或是安置與小小的籠內,這對大型鳥是很悲哀的,絕大多數的都市地區是根本不適合養金剛鸚鵡的,買鳥前除做足其相關資訊功課外,也請評量自身與環境狀況,冷靜評估後再下結論,金剛鸚鵡在良好照顧下可活七八時年甚至更久,值得深思。
繁殖:藍黃金剛在鸚鵡飼養業中有著穩定及頻繁的繁殖數量,是大型金剛鸚鵡中較易繁殖成功的種類之一,約於3歲後有生育能力, 在移出蛋或幼雛的情況之下一年可繁殖多次,但不建議如此作法變為常態;宜提供堅固的巢箱,每窩約有3-4顆蛋,孵化期25-27天,3個月後羽毛長成。
想了解鸚鵡
獲得更多鸚鵡資訊
請關注本公眾號:ay89341907
您的訂閱就是小編更新的動力
投稿郵箱:sgrexi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