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微生物有機肥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

2020-11-22 網易新聞

  有機肥含有豐富的腐植酸、胺基酸等有機養分,也含有氮、磷、鉀等無機養分,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技術為農業生產帶來巨大改變的同時,也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化肥的使用,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增加了農作物產量和農民收入。

  然而,自20 世紀中期以來,由於化肥的大量施用,人們對有機肥的重視不夠,有機肥的施用面積和施用量逐漸減少,造成土壤退化、土地板結、有機質和有益微生物減少、農田生態環境失衡、產品品質下降,農業環境和地下水資源汙染等不良後果,對人類的健康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綠色食品需求的不斷提高,使人們對農產品品質尤其是果蔬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需使用適量的、無害化、穩定性高的有機肥料,補充作物從土壤帶走的物質,培肥地力,才能達到生態、安全、高產、優質、高效的目標。

  

  微生物有機肥又稱接種劑、生物肥料、菌肥等,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體的製品,應用於農業生產,通過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增加植物養分的供應量或促進植物生長,提高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及農業生態環境。微生物有機肥還具有製造營養、協助作物吸收營養,增進土肥力,增強植物抗病和抗乾旱能力,降低和減輕植物病蟲害,產生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刺激和調控作物生長,減少化肥使用,促進農作物廢棄物、城市垃圾的開發利用恢復,土壤環境的淨化和修復作用、保護環境,以及提高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功效,在可持續農業戰略發展中的地位日趨重要。

  1 國內微生物有機肥生產現狀

  關於微生物有機肥料的相關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早,約始於 20 世紀 30 年代。50 年代,有學者以東北 150 萬hm 2 土地為研究對象,對豆根瘤菌接種劑進行了大面積推廣試驗,使大豆年平均產量增長 10%,加之前蘇聯微生物學者研究進程的共同深入,我國微生物有機肥相關水平隨之不斷提升。

  前,在微生物學與肥料學等研究工作的大力推動下,微生物有機肥的生產研發與應用等技術和成果均有了質的飛躍。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微生物有機肥具有品種多、應用範圍廣等特點,龍其是在研製開發微生物與有機營養物質、微生物與無機營養物質複合而成的新產品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這些產品目前在我國已形成較大的生產規模,在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減少因化肥過量使用所導致的環境汙染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1 菌種種類不斷豐富,產品種類繁多

  微生物有機肥所使用的菌種早已不限於根瘤菌,即使是根瘤菌,種類也有十幾種;其他的還有各種自生、聯合固氮微生物,如纖維素分解菌、PGPR 菌株等。據統計,目前微生物有機肥中使用的菌種已達 150 多種,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等。

  微生物有機肥的產品種類也日趨增加,在農業部登記的有 12 個,包括固氮菌劑、矽酸鹽菌劑、溶磷菌劑、光合菌劑、有機物料腐熟劑、複合菌劑、微生物產氣劑、農藥殘留降解菌劑、水體淨化菌劑和土壤生物改良劑(或稱生物修復劑)、複合生物肥和生物有機肥類產品。

  1.2 實現規模化生產,質檢體系初步形成

  隨著我國微生物有機肥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逐步擴大,已逐漸成為肥料家族中的重要成員。目前,全國約有 6 068 個微生物有機肥生產企業,遍布我國的 30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國從事微生物肥料生產的人員 10萬多人;獲得農業部登記證的產品近 3500 個,年產量達到 1200 萬 t 以上,年產值 250 億元,微生物有機肥料年產量的近 60%應用在各級生態示範區、綠色和有機農業生產基地,成為這些地區的主要應用肥料品種。

  農業部於 1996 年將微生物有機肥納入國家登記管理範疇,對微生物有機肥的生產、銷售、應用、宣傳等方面進行監管,初步構建了部、省、企業三級質檢體系。企業在生產微生物有機肥的同時進行質檢;企業對微生物有機肥進行產品登記前的田間試驗時,由省(區、市)級土肥質檢機構對企業提供的試驗供試樣品進行檢測,並出具檢測報告;產品登記前由農業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提供的樣品進行檢測,並對安全性作出評價。

  在農業部和科技部等有關項目的支持下,我國的微生物肥料標準框架基本建成,核心企業群已經形成,微生物肥料已成為生物產業和生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標誌是構建了由通用標準、菌種安全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和技術規程 5 個層面 19 個標準組成的我國微生物肥料標準體系框架,這為微生物肥料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1.3 效果逐漸被認可

  施用微生物有機肥不僅能增加作物產量,還能提高產品品質、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減輕病蟲害的發生、保護農田生態環境等,應用面積不斷擴大。截止 2017年,全國累計達1350 多萬hm2 (包括蔬菜、果樹、中草藥、糧食等)。部分產品開始進入國際市場,主要是矽酸鹽菌劑產品、複合菌劑和生物有機肥產品出口到澳大利亞、泰國、印度等國家,每年近 30 萬 t,經試驗、示範,增產效果顯著,經濟效益明顯,有利於恢復生態平衡,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2 微生物有機肥生產存在的問題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微生物有機肥生產逐漸形成規模,為我國農業生產、農業可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等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基礎研究落後於生產需求、應用受限、產品質量有待於進一步提升等。

  2.1 基礎研究落後於生產需求

  微生物有機肥的研究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仍然有一些技術問題還沒有解決。如許多研究者只關注菌株分離、田間試驗和生長原因分析,對微生物本身的突變性、生物學特性和機理尚未深入研究。還有些研究者對根瘤菌固氮研究的較多,一些區域已經達到分子水平,但缺乏對解磷、解鉀等細菌的深入研究,造成微生物有機肥品種的單一,應用受到限制。

  2.2 應用受限

  目前,微生物肥料產品仍存在效果不穩定、成本和價格都較高及產品質量審核不過關、智慧財產權受到侵犯等問題,影響了微生物有機肥的進一步應用。此外,國家對微生物有機肥的生產和檢驗標準缺乏管理,微生物有機肥的宣傳力度有限,農戶應用的較少。因此,應大力支持微生物有機肥的研發、推廣和應用,促進微生物有機肥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2.3 產品質量有待提升

  由於微生物有機肥具有安全、無公害的特點,在市場上具有很大的潛力,雖然越來越多的企業生產微生物有機肥,但大多是小型企業,生產條件和技術落後,導致產品質量不高。這些企業一般設備比較落後、工藝不成熟,導致產品中有很多的雜菌或菌株未檢出,甚至摻雜一些有害菌株,產品品質不佳,對農業生產帶來負面影響,這是未來微生物有機肥發展的一個巨大障礙。

  3 微生物有機肥研究的發展方向

  微生物有機肥納入登記管理以來,產品質量得到了保障,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目前正處於一個良好的發展時期,但微生物有機肥的發展潛力還沒有得到完全發揮,微生物有機肥未來產品生產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加強菌株的篩選和聯合菌群的應用

  在深入了解有關微生物特性的基礎上,採用新的技術手段,根據用途把幾種菌種進行恰當、巧妙組合,使某種或幾種性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提高一步,使複合或聯合菌群發揮互惠、協同、共生等作用,排除相互拮抗作用的發生。

  3.2 改善生產條件,改進生產工藝

  加大在生產設備和技術開發上的投入,採用定向發酵調控、現代發酵工程和自控技術,應用保護劑和新的包裝材料進行生產,保證足夠量的有效活菌數,延長菌劑尤其是液體菌型的保質期。另外,在菌肥類產品生產中,要以微生物的特性為基礎,對菌種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使組合後的微生物肥料功效更明顯,保質期更長。

  3.3 加強熱點產品的研發力度

  目前熱點產品主要包括有機物料腐熟劑(或稱發酵劑)、根瘤菌劑、生物修復劑、促生菌劑以及生物有機肥等。

  3.3.1 有機物料腐熟劑

  有機物料腐熟劑作為接種菌劑可以使堆肥物料快速達到高溫,控制堆肥過程中臭氣的產生,縮短堆肥腐熟進程;並可以有效殺滅病原體和降解有機汙染物,提高堆肥質量。有機物料腐熟劑雖然在促進農作物秸稈和殘茬的物質轉化腐熟以及畜禽糞便除臭腐熟方面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但產品效果的穩定性以及菌種組成的合理性方面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需要開發出效果更穩定、針對性更強的產品用於實際生產。

  3.3.2 根瘤菌劑

  根瘤菌劑作為微生物有機肥中的一類重要品種,在我國沒有得到普遍應用,主要是由於科學普及不夠,農民對根瘤菌的作用不了解所致。另外,根瘤菌菌劑產品質量不穩定、使用菌種有效性低、接種後在種子上存活時間短、結瘤效果差、產品保質期短等問題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這方面需要加大投入,開展相關的研究,加快新產品的開發與應用。重點研究根瘤菌菌體高密度形成的條件和障礙因子,通過代謝調控等手段,實現菌體數量(或芽孢成率以及其他功能性物質的提高,並完成其放大和產業化。

  4 結語

  微生物有機肥的功效已得到人們的認可,但其效果的穩定性和科學性的評價問題未根本解決,制約了我國微生物有機肥的進一步推廣和普及。究其原因是微生物有機肥的作用受許多條件的制約,對一些制約因素不清楚或根本不了解,因而無法發揮其穩定的功效。

  因此,需要國家的立項支持,開展微生物和作物及品種之間的關係,菌在載體上的存活,微生物進入土壤後的存活,在根際的定殖、微生物之間的競爭、以及其應用方法等方面研究,為微生物有機肥的研究和應用提供技術支撐,從而推進我國的微生物有機肥的健康發展和廣泛應用。

  從戰略高度來說,發展微生物有機肥是發展可持續農業、生態農業的要求,也是我國目前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生產的迫切需要,更是減少化肥和農藥用量、降低環境汙染的必然選擇。

  轉載請註明:作者:李西強,劉延剛 ,宋國靜等發表自《中國果菜》,整理:中國有機肥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微生物有機肥生產工藝流程!
    一、微生物有機肥生產原理和微生物學過程   1、基本原理   好氧發酵是在有氧條件下,好氧微生物通過自身的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過程,將一部分有機物分解氧化成簡單的無機物,從中獲得微生物新陳代謝所需要的能量,同時將一部分的有機物轉化合成新的細胞物質,使微生物生長繁殖,產生更多的生物體的過程
  • 有機肥、菌肥、生物有機肥,複合微生物肥,你分得清嗎?
    有機肥、菌肥、生物有機肥,複合微生物肥,你分得清嗎?隨著種植戶對有機肥生物肥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些新型肥料成為了肥界焦點。而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有機肥料,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等產品,價格方面差距較大,農民朋友難以辨別購買!
  • 2020年版中國生物肥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因此,從現代農業生產中倡導的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看,不汙染環境的無公害生物肥料,必將會在未來農業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0年版中國生物肥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針對當前生物肥料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生物肥料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今日項目:碳基生物有機肥生產和裝備製造
    ,與畜禽糞便發酵混合配比,並生物菌肥製成碳基生物有機肥。碳基生物有機肥是由農作物廢料秸稈在缺氧的情況下,經500- 600攝氏度高溫熱解產生的一類難熔的、穩定的、高度芳香化的、富含碳素的固態物質生物炭,富含75% ~ 95%(WT)的碳,其次是灰分,包括鉀、鎂、鈣、矽、錳、鋅等金屬的氧化物和少量揮發分的秸稈炭,作為有機肥的基料,生產出的有機肥,它主要起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施到土壤中可以提高肥效,保持很好的土壤肥力,實現土地的碳元素平衡
  • 微生物肥料行業現狀
    、通用標準、使用方法標準以及生產技術的規程等,這五個層面的標準體系,使得微生物有機肥料的生產、檢驗、包裝、運輸、銷售、儲蓄和應用時皆有標準可依,使其整個程序慢慢規範起來,微生物肥料的質量得以保障之後,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和喜歡,從而能夠促進微生物肥料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 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完善餐廚垃圾管理體制和政策等技術及管理方面分析了我國餐廚垃圾處理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關鍵詞:餐廚垃圾,資源化,無害化,發展趨勢餐廚垃圾俗稱泔水、潲水,即殘羹剩飯,是城市固體垃圾中有機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廚垃圾已經成為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
  • 「模式+技術」雙輪驅動,思威博玩轉有機肥市場新套路
    2019,有機肥市場迎來爆發節點。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業綠色發展戰略的不斷重視,有機肥替代化肥已經成為大趨勢。2017年年底,我國提前三年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2018年,農業農村部頒布《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指導意見》。到了今年,為持續保持化肥使用量負增長,國家更是進一步加大了包括補貼在內的,對有機肥使用的各種政策傾斜。
  • 中國有機農業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有機農業是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 有機肥行業發展概況及特徵分析(附報告目錄)
    6.1.3 秸稈肥生產現狀分析6.1.4 秸稈肥市場規模分析6.1.5 秸稈肥生產存在的問題6.1.6 秸稈肥市場潛力分析6.2 糞便肥市場分析6.2.1 糞便肥生產工藝流程(1)泥炭產量分析(2)褐煤產量分析(3)風化煤產量分析6.3.3 腐植酸肥施用效益分析6.3.4 腐植酸肥市場現狀分析6.3.5 腐植酸肥發展趨勢及市場潛力分析
  • 2020年中國微生物脫臭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微生物脫臭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在環境中,以硫化物為主導的惡臭汙染成分,來源於工業生產環節和生物物質的分解轉化。近年來由於各國對惡臭造成的環境汙染的關注,對惡臭的處理研究也日益活躍。
  • 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隨著有機農業生產標準、認證標準和管理措施的不斷在完善和發展,政府和社會的監管、監督力度不斷增強,有機農業生產企業行業自律意識在增強,我中國有機農業生產進人規範發展時期。在國內外市場巨大需求的推動下,我國有機農業正在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 還有好多農民分不清什麼是有機肥,生物有機肥,這下看懂了
    有機肥的概念比較廣,含有碳源物質的肥料統稱,包括餅肥、堆肥、漚肥、廄肥、泥肥、沼肥、綠肥、菌肥等;從製作方式來分天然有機肥,有機復混肥,生物有機肥等。生物有機肥,是有機肥的一類,有機肥在商品化生產過程中利用微生物的發酵和分解,可以是自然發酵也可以是添加人工菌種幹預發酵,達到充分分解充分殺菌的目的。
  • 2020年版中國有機農業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有機農業(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 中國有機食品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除此之外,在產品的質量管控上也應該加大力度,因為截至**市場上很多有機產品質量不過關,儘管通過了某些認證,但是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機產品,質量不過關,最終會失去大量的忠實消費者。  《中國有機食品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主要研究分析了有機食品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有機食品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水處理膜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基於此,文章將水處理膜技術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該技術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強化水處理膜技術的應用優勢,改善水環境。水處理膜技術是指利用生物膜的物質分離作用,將水中的雜質去除,實現淨化處理的目的。不同類型的生物膜在水處理方面的功能不同,如:雙極膜用於含氟廢液的處理、納濾膜用於海水淡化等。因此,膜技術在水處理領域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對發展現狀及趨勢的分析,可以促進水處理膜技術的發展。
  • 微生物菌肥有哪些好處?什麼樣的微生物菌劑肥好?
    這幾年由於肥料大量施入及土壤施肥不合理,導致土壤問題增多,很多人都把土壤改良寄希望與微生物菌肥類產品,但是發現施入各種微生物肥料後效果也不是很好,今天我們就隨著開金科技一起聊聊微生物菌肥吧,看看我們怎麼使用及選用微生物菌劑肥更好。
  • 2020年中國金屬矽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年中國金屬矽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在多年金屬矽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金屬矽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金屬矽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金屬矽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為啥這些有機肥效果不好
    有機肥使用效果是否良好,除了其生產企業產品本身要符合國家標準外,還涉及到經銷商和廠家對用戶使用方法的正確宣傳引導。  今天我們主要從養分、pH、氯離子含量、含鹽量、陽離子交換量、腐植酸、小分子脂肪酸、重金屬、有害微生物等因素和用戶使用方法來進行說明為什麼有機肥使用效果不佳的原因。
  • 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有機農業包括所有能促進環境、社會和經濟良性發展的農業生產系統。這些系統將提高土壤肥力作為成功生產的關鍵。通過尊重植物、動物和景觀的自然能力,達到使農業和環境各方面質量都最完善的目標。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有機農業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認為,近年來,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在100多個國家得到了推廣,有機農業的面積和種植者數目逐年增加。
  • 2008中國塑料助劑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及建議
    一、國內塑料助劑發展現狀      1.塑料助劑工業增長速度加快    我國的塑料助劑工業是隨聚氯乙烯工業化而發展起來的,塑料助劑產業經過50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門類齊全、生產企業超過1000家的一大行業,在技術水平、產品結構、生產規模和科技人員的素質等方面均有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