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國塑料助劑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及建議

2020-11-22 慧聰網

中國塑協塑料助劑專委會龔瀏澄 王瑋    劉琴

 

      2007年我國塑料用合成樹脂的表觀消費量達4670萬噸,隨著世界石油價格猛漲,2007年我國聚烯烴的增長率明顯下滑,但電石法聚氯乙烯產量增長率持續提高,已知有十幾套十萬噸級、甚至百萬噸級的裝置正在建設或立項,預計2008年PVC的生產能力將增至1500萬噸/年,產量達1000萬噸/年。估計2008年我國塑料用合成樹脂的表觀消費量達4800萬噸,塑料助劑的表觀消費量約280萬噸。

     一、國內塑料助劑發展現狀

      1.塑料助劑工業增長速度加快

    我國的塑料助劑工業是隨聚氯乙烯工業化而發展起來的,塑料助劑產業經過50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門類齊全、生產企業超過1000家的一大行業,在技術水平、產品結構、生產規模和科技人員的素質等方面均有長足的進步。自2005年以來,國際原油一路飈升,迫使聚烯烴的增長速度放慢,在我國由於電石法的貢獻,PVC的產量增幅加快,使總的合成樹脂產量仍呈增長趨勢。2006年我國塑料製品消耗助劑估計為235萬噸,其中PVC製品消耗助劑約180萬噸。2007年我國PVC的產能達1500萬噸/年,表觀消費量達1200萬噸,其中PVC製品消耗助劑約200萬噸,塑料助劑的總消費量超過260萬噸。2008年由於軟製品的減少,增塑劑的消費量降低,因而PVC將消耗助劑僅210萬噸,但塑料助劑的總消費量將超過280萬噸,說明塑料助劑總需求仍以較快的速度增長。

      2006年,我國有近1000家塑料助劑生產企業,除增塑劑生產企業外絕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2007年我國主要塑料助劑產需基本概況詳見表1。  

 表12007年我國塑料助劑基本概況萬噸/年

品種

產能

產量

表觀消費量

增塑劑

250.0

115.0

150.0

阻燃劑

38.0

30.0

28.0

熱穩定劑

38.0

33.0

34.0

衝擊改性劑與加工改良劑

24.0

16.0

18.0

潤滑劑

17

10.0

10.0

發泡劑

17.0   

15.0

12.0   

抗氧劑

3.4

2.5

3.5

抗靜電劑   

0.8

0.6

0.7

防霧滴劑

0.38

0.24

0.34

光穩定劑

0.65

0.5

0.6

    作為對比,在表2中列出北美、西歐塑料助劑消費量。由表1和表2數據可見,我國的阻燃劑、抗氧劑、抗衝擊改性及加工助劑消費量偏低,發泡劑和熱穩定劑用量過大,這表明我國在建築材料、電子電器、汽車部件的塑料製品中,整體上還沒有達到阻燃要求;北美熱穩定劑用量明顯低於西歐是由於主要使用高效低毒的有機錫穩定劑,而我國以鉛鹽為主,所以用量為北美的二倍;我們的發泡劑用量為北美的近十倍、西歐的六倍,原因是我們主要用低檔的ADC發泡劑。

              表2  2004年北美地區、西歐的塑料助劑消費量[5] 單位:萬噸

名稱

 

北美

西歐

增塑劑

 

121.8

116.7

抗氧劑

 

7.35

4.2

抗靜電劑

 

1.08

O.79

發泡劑

 

1.02

1.75

阻燃劑

 

44.50

34.7

熱穩定劑

 

10.02

17.0

抗衝擊改性

及加工助劑

 

26.58

16.0

潤滑劑

 

18.87

7.65

光穩定劑

 

1.34

0.85

合 計

 

232.56

199.7

   2.我國塑料助劑存在問題

     我國塑料助劑的生產規模,除增塑劑外大都是小型作坊式企業,產品多為通用型低檔產品;產品質量不夠穩定,品種單一,高性能助劑只佔極少數。塑料助劑的研發目前還主要以仿製國外已成熟的產品為主,新型、高性能助劑的開發、研製所佔比例相當低。近幾年來,中國塑料工業呈現明顯的產業聚集發展態勢,規模企業數量增長迅速。產業結構逐漸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調整。

    聚氯乙烯是使用塑料助劑用量和品種最多的塑料品種,特別是塑料異型材和PVC-U管材的高速增長,極大地推動了塑料助劑需求量。

    二、國內塑料助劑現狀綜述

    1、增塑劑

    1.1概況

增塑劑是塑料加工用助劑中產能和消費量最大的品種,其產量約佔塑料助劑的60%,主要用於軟質聚氯乙烯製品,消耗量約佔其總量的85%,還用於聚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樹脂、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纖維素及其衍生物、聚醯胺等。增塑劑的作用是使聚合物軟化、增加柔韌性,並降低熔體溫度,便於成型加工的一種助劑,它通常是一種不易揮發的高沸點液體有機化合物,少數是低熔點固體。增塑劑按化學結構可分為:鄰苯二甲酸酯類、間苯二甲酸酯類、對苯二甲酸酯類、己二酸酯類、癸二酸酯類、磷酸酯類、硬脂酸酯類、月桂酸酯類、檸檬酸酯類、油酸酯類、偏苯三酸酯類、環氧類衍生物、磺酸類衍生物、馬來酸酯類、富馬酸酯類、衣康酸酯類、多元醇衍生物、含氯增塑劑、聚合型增塑劑等。

     2007年的產能為250萬噸/年,產量為115萬噸,消費量達150萬噸,進口41萬噸,出口僅2.3萬噸。進口量較2006年同期減少4.6%,其中DOP270760.7噸,較2006年同期減少0.3%;DBP進口110.179噸,較2006年同期減少88.9%;DINP及DIDP進口94623.56噸,較去年增加了24.7%。由此可見,除DINP、DIDP外,增塑劑的產、銷和消費量全面下滑[9,10]。

    目前我國增塑劑市場消費結構大致為:革製品佔17.5%,泡沫製品佔9%,薄膜製品佔35%,鞋類佔18%,電線電纜佔7.5%,其它製品佔13%。

      20萬噸/年裝置以上的企業有3家,10萬—20萬噸/年裝置的企業有4家,5--10萬噸/年裝置的企業有6家,1--5萬噸/年裝置的企業有10家,今後幾年,一些規模較少、設備、工藝落後的企業還會轉產或倒閉,產能更加集中,但增長的幅度會逐漸變小,估計到2010年,隨著PVC樹脂的供過於求,增塑劑的消費量也會下降,最高的產能約為260萬噸/年。2008年產能和消費量增長幅度開始減小,產量則以5%-10%的速度增長。RoHS、WEEE雙指令的影響下,增塑劑工業的產品結構已開始發生變化,環保型增塑劑環氧大豆油的產量已由2003年的4萬噸提高到2007年的24萬噸/年,DINP由5萬噸提高到14萬噸/年,檸檬酸酯類和偏苯三酯類的產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我們應重點發展檸檬酸酯類、植物油基、聚合物型、環己烷二酯系列增塑劑和離子液體等無毒環保型增塑劑。

    1.2行業面臨的形勢及存在的問題

    (1)2007年國際原油價格像脫韁的野馬,漲幅高達50%,拉動下遊化工原料價格的攀升,擠壓了增塑劑下遊產品的利潤空間,特別是原材料丁、辛醇價格高於DOP價格,使行業步履維艱。

    (2)歐盟出臺限制鄰苯類增塑劑在包裝、醫療、玩具等製品中的使用以及環保法案的實施,造成我國塑料製品出口受限,出口量大幅度降低,影響了市場對DOP等鄰苯類增塑劑的需求量。

    (3)我國出臺降低出口退稅政策及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嚴重打擊了下遊加工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4)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不但擠佔了增塑劑的市場消費量,而且極大的擾亂了市場秩序。

    (5)增塑劑進口量和在華外資企的銷售量大幅度增加,約佔國內總消費量的一半,嚴重衝擊了國內市場。

    (6)國家出臺節能減排政策,加大了環保治理力度,加之能源漲價,運力緊張,以及國家對化學危險品的生產、運輸整頓,均對行業發展產生了一些定的負面影響。

    (7)行業內部缺乏溝通與合作,搶購材料、打壓價格,無序競爭現象嚴重。

    上述原因造成市場需求降低,生產能力大量閒置,行業效益低下。增塑劑行業受制兩頭,一方面原料供應緊張,,而另一方面產品銷售困難,行業生產廠家開開停停,行業開工率不足50%,使成本大幅度上升,可以說2007年是增塑劑行業感到壓力最大的一年[10]。

    從整個宏觀形勢和市場態勢來看,2008年形勢更不容樂觀,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將會進一步加力,增塑劑行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增塑劑市場的長期低迷,也將拖累苯酐市場。

    1.3行業發展的重點課題

    1.3.1加快酯化催化劑研發步伐

    REACH法規也會考驗增塑劑的質量,由於我國增塑劑的合成工藝落後,重金屬含量較高,很難通得過上述指令、法規,因而將會對出口產品受到影響。應加快開發催化效率高、排汙少、廢水易處理的工藝,以進一步提高增塑劑產品質量、改善工業生產環境和降低生產成本。為此,今後要採用新的酯化催化體系,例如固體超強酸、稀土固體催化劑、固載雜多酸固化催化體系或其它固體酸催化劑。

     1.3.2逐步調整產品結構,加強新產品推廣應用力度

    我國增塑劑的產品結構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的比例高達80%,氯化石蠟約佔11%,其它增塑劑僅9%,應予以調整。由於大豆油價格和原料來源穩定,產品利潤空間相對較大,一些小企業紛紛上馬,但質量參差不一;我國偏苯三酸酯資源豐富,生產工藝成熟,偏苯三酸酯適用於耐高溫(105)電纜料,有望得到較快發展,;對苯二甲酸、檸檬酸酯類增塑劑己有多家企業具備生產能力,但因價格因素而遲遲得不到發展,應該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

    對偏苯三酸酯類、檸檬酸酯類、聚酯類、環氧大豆油、對苯二甲酯類等無毒、環保增塑劑的研究和生產,應該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

    1.3.3開發功能性增塑劑

    鄰苯二甲酸二環己酯(DCHP)是一種防潮增塑劑,可使塑料表面收縮緻密,起到防潮和防止增塑劑揮發的作用,該產品國內已有小規模生產,應改進工藝、擴大生產,滿足國內需求;癸二酸二己酯為低揮發度耐寒增塑劑,具有無毒、透明、粘度低等優點,常用於農膜、電線電纜、人造革及冷凍包裝材料,目前的酯化工藝對環境汙染大,產品中雜質多,影響產品質量,應改變催化體系,提高產品質量。

   耐黴菌增塑劑苯甲酸酯(苯甲酸二乙二醇酯、苯甲酸二丙二醇酯)、二苯甲酸二乙二醇酯、二苯甲酸二丙二醇酯與聚氯乙烯、聚乙酸乙酯等很多合成樹脂有很好的兼容性、耐油、耐抽出、耐汙染性和加工性能,揮發性和遷移性小,可改善其加工性、降低熔體溫度和縮短加工時間,是較理想的增塑劑,常用作高填充地板料的壓延和擠出,但其耐黴菌性差。若將苯甲酸酯與二苯甲酸酯按特定比例混合,則除保留其上述性能外,還具有極好的耐黴菌性。二苯甲酸酯中半酯量(即羥值含量)越高,耐黴菌性也越好。

    1.3.4充分利用資源優勢

    ①我國高碳醇原料充足,增塑劑行業應充分利用這一原料優勢開發新品種。例如山東齊魯增塑劑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鄰苯二甲酸正辛、正癸酯(即810酯),產品增塑效率高,耐熱性、耐揮發性、耐候性、衛生性和製品透明性均優於DOP,可作為主增塑劑使用,在性能要求高的PVC製品中可替代DINP、DIDP、DOA,DOS等增塑劑;

    ②我國石蠟資源豐富,氯化石蠟的生產工藝成熟,可發展高氯含量氯化石蠟和高分子長鏈氯化石蠟;

    ③我國乙二醇年產量已超過300萬噸,副產二乙二醇等多元醇,價廉易得,應開發苯甲酸二乙二醇酯等價格低、揮發性小、低毒的增塑劑。

    ④國內檸檬酸原料豐富、供過於求,應該重點研究其酯化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建設大型乙醯檸檬酸酯生產裝置。ATBC可作乙烯基樹脂和纖維素塑料的主增塑劑,它具有無毒、抗黴菌、無味、價廉等優點。以往用硫酸作反應催化劑對設備腐蝕嚴重,改用固體氯化物後,催化效果好,且可重複利用,從而減少了設備的腐蝕、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⑤環氧大豆油的原料來自農副產品,我國已掌握規模生產技術,但在環氧值、色澤等質量指標上應有所提高。

    1.3.5廢棄聚合物的回收利用

    我國的熱塑性聚酯產量在二千多萬噸,每年有500多萬噸回收料,因而對苯二甲酯類原料來源豐富,我們要積極利用它來製造對苯二甲酯類增塑劑。用滌綸廢絲製備對苯二甲酸二異辛酯(DOTP),DOTP是一種新型增塑劑,其揮發性、電性能皆優於DOP,耐低溫、抗抽出、耐熱,是PVC較理想的增塑劑,廣泛用於耐高溫電纜料、汽車零部件、家具和裝飾材料。將滌綸廢絲進行鹼催化劑醇解或稀土複合催化劑醇解、蒸餾、酯化或酯交換即製得DOTP。利用植物油基生產高效、無毒、可生物降解型增塑劑,例如天然多元醇類增塑劑、環氧化油脂類。先進催化合成環氧化大豆油的技術採用,如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作為催化劑,可得到環氧值在6.4%~6.9%之間的高環氧值產品[11]。

    1.3.6提高增塑劑的配伍性,拓寬增塑劑的應用領域

    開發復配產品,利用各種增塑劑的兼容性、協同性和互補性,搞好復配產品,以提高增塑效率,滿足特殊功能要求;擴大增塑劑應用領域,增塑劑在橡膠、塗料、膠黏劑、防水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炸藥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今後要著力擴大其應用領域。

    1.4開發新產品

    (1)高分子類增塑劑除國內已有的聚酯類增塑劑外,還有聚己二酸二丁酯、聚辛二酸二丁酯、等經改性後成為高分子增塑劑;乙烯-SO2共聚物、乙烯-CO共聚物、EVA-CO共聚物等都是PVC的優良高分子類增塑劑;和PVC兼容的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它們的分子結構中不含酯基、羰基,但能和PVC發生強烈的偶極-偶極相互作用,是目前廣泛應用的長效高分子增塑劑,如丁腈橡膠(NBR)、氯化聚乙烯(CPE,含氯量大於48%)。

    (2)鄰苯二甲酸二甲氧基乙酯(DMEP)DMEP揮發性小,可作為纖維素樹脂、乙烯基樹脂、合成橡膠的增塑劑。其增塑製品光穩定性、耐久性、耐油性較好,且耐低溫性、耐腐蝕性優。可用於各種膠片片基,聚氨酯膠輥、密材件和耐磨件等。

    (3)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IDP)DOP在防霧性、耐高溫性和耐水性方面難於適應汽車、電纜及防水建材工業的特殊要求,而DIDP與PVC、硝酸纖維素(CN)、聚苯乙烯(PS)、乙基纖維素等產品兼容性較好,與DOP相比,其加熱減量小,抗老化性優,體積電阻率高,抗水、耐油性優。在同樣用量下,製品硬度高、揮發性和遷移性小,電性能優良,因而世界市場已有向使用DIDP轉移的發展趨勢。

    (4)增塑劑810酯810酯化學名為鄰苯二甲酸C8~C10正構醇混合酯或鄰苯二甲酸正辛、癸酯,是一種綜合性能十分優良的直鏈醇酯類新型增塑劑。810酯的LD50<65mg/kg體重(低於DOP),增塑性能與溶解度參數與DOP相當,揮發損失量小於DOP的正直鏈醇酯。810酯適合於耐久性、低溫性的製品,作為主增塑劑用於軟質PVC人造革、片材、薄膜、管材中,也用於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縮丁醛、聚苯乙烯、纖維素塑料、有機玻璃和合成橡膠等。

    (5)苯萘滿丁烷(PTB)與PVC兼容性好,熱穩定性高,具有優良的低溫撓曲性、低揮發性,可代替DOP作主增塑劑。P噸B使用從煤焦油中提取的萘和萘滿為廉價原料合成,工藝簡單,成本低。PTB可替代30%~80%DOP的製品性能相近。

    (6)季戊四醇二乙二醇C5~C9酸酯它兼具季戊四醇酸酯和二乙二醇C5~C9酸酯的功能,為性能獨特的多元醇酯,其耐熱性、耐老化性、耐抽出性、耐低溫性、兼容性都很好,揮發性低,價格低。

    (7)苯甲酸二乙二醇C5~C9酸酯其為無毒、耐寒、耐汙染的增塑劑,與PVC兼容性好,增塑效果與DOP相近,揮發損失低,可作為主增塑劑使用。

    (8)馬來酸酯類馬來酸二丁酯、二辛酯作為反應性增塑劑不僅可用於增塑PVC塑料製品,還可用於增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9)生物降解型增塑劑利用植物油基生產的高效、無毒、可降解的環保型增塑劑,例如天然多元醇類增塑劑、環氧化油脂類,後者是由天然油脂與有機過氧酸環氧化反應而成的一類無毒、耐熱、耐光穩定的優良。

     2.熱穩定劑

     2.1概況

      鑑於歐盟法規,歐洲PVC熱穩定劑製造商承諾,到2010年PVC熱穩定劑鉛鹽的用量減半,到2015年完全不用鉛鹽作為穩定劑。鉛鹽穩定劑將主要被鈣和鋅的金屬混合物替代。

      2007年我國熱穩定劑總產量約34萬噸,同比增長9.3%。鉛鹽產量減少了1萬噸,鈣/鋅複合穩定劑的產量增長很快,其產量和表觀消費量分別增長50%和33%。2005~2008年我國主要熱穩定劑產能、產量統計見表3,鉛鹽產量減幅加大,無塵複合鉛鹽2008年開始下滑,鈣/鋅複合穩定劑產能、產量成倍增長[12]。

表3   2005~2008年我國主要熱穩定劑產能、產量統計萬噸/年

品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產能

產量

產能

產量

產能

產量

產能

產量

鉛鹽

12.0

11.0

12.0

8.0

10

7

9

5

無塵複合鉛鹽

10.0

7.0

10.0

8.0

9

8

9

7

稀土複合 

7.0

6.0

9.0

7.0

12

9

12

10

鈣/鋅複合 

2.0

1.0

3.0

2.0

6

5

12

8.5

有機錫 

1.2

0.9

1.4

1.0

2

1.5

3

2.5

2.0

2.0

4.6

4

3

2.5

3

2.5

合計 

34.2

27.9

40.0

30.0

42

33

48

35.5


        註:2007年和2008年的數據為預測。

    2.2鉛鹽類和無塵複合鉛鹽熱穩定劑

    鉛鹽類熱穩定劑是20世紀年50代研製成功的,至今佔據主要地位,目前的生產能力達14萬噸/年,我國鹼式硫酸鉛的產量最大,鹼式亞磷酸鉛較少,其它鉛鹽的品種產量很少。近幾年無塵複合鉛鹽的產量急增,一些鉛鹽生產廠都改建或擴建成無塵複合鉛鹽,同時還新建立了一批無塵複合鉛鹽的小型企業,質量和產量都基本滿足生產要求,但沒有相關的質量標準,各企業產品質量差別較大[12]。2007年由於國內外全面禁鉛,鉛價猛漲,鉛及其製品運輸受到限制,因而2007年的產量大幅度下降,預計2008年會降到50k噸(另有40k噸用於製備其它低鉛穩定劑未計入)。 

    2.3稀土複合穩定劑

      我國的稀土資源極其豐富,充分利用稀土資源造福於民是我們的責任,稀土元素有17種,但只有鑭、鈰兩種元素可用於PVC熱穩定劑,它們本身無毒、透明,沒有放射性,而具有獨特的偶聯性,鑭、鈰兩種元素的電子結構可接受6-12個配位體的孤電子對和絡合鍵,它可以抑制PVC脫HCl反應。稀土複合穩定劑還具有增豔功能,耐候性、絕緣性優異,具有增韌、增容作用。不過目前國內的稀土複合穩定劑基本上是以鉛鹽為基礎的,因而不符合衛生要求。近幾年大家都在研究低鉛含量稀土複合穩定劑,煒林納和廣洋等企業已宣稱研製出無鉛、無毒的衛生級稀土複合穩定劑,並已出口國外。由於稀土穩定劑是我國自行開發的技術,為了促使行業健康發展,應及時制訂行業標準,以保護優質產品。表4列出稀土複合穩定劑的主要生產企業。

表4稀土複合穩定劑的主要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

生產能力/(萬噸/年)

主要品種

山東淄博華星助劑有限公司

0.5

稀土複合穩定劑

河北衡水精信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1

稀土複合穩定劑

廣東肇慶市鼎湖精細化工廠

0.4

硬脂酸稀土—鋅系

溫州龍化塑料助劑有限公司

0.5

複合鹽類、稀土穩定劑

廣州廣洋高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2.5

稀土複合穩定劑、稀土鈣/鋅複合穩定劑

廣東煒林納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0.5

稀土鈣/鋅複合穩定劑

常熟合成化工廠

0.2

 鑭系稀土元素與硬脂酸複合穩定劑

江西宏遠化工有限公司

0.8

稀土鈣/鋅/水滑石複合穩定劑

內蒙古皓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0.5

稀土複合穩定劑

    2.4金屬皂類鈣/鋅複合熱穩定劑

      β-二酮(主要是硬脂醯-苯甲醯-甲烷和二苯甲醯甲烷)是鈣鋅複合穩定劑中不可或缺的品種,它對提高熱穩定性、抑制鋅燒和光穩定性有著重要作用,但價格昂貴,因而不少生產廠不用它,這對於普通的軟質製品也許可以,但用於電纜絕緣料是有風險的;對用於硬質製品,特別是透明片、型材等則是危險的。山西省化工研究院、蚌埠熱電有限公司等單位己有生產[13,14]。b    金屬皂類鈣/鋅複合穩定劑分固體粉末和液體兩種,生產企業較多,主要有深圳志海實業有限公司於2006年初新建的1.0萬噸/年裝置;河北衡水精信化工集團於2008年建成的3萬噸/年裝置。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新新塑料助劑科研有限公司和杭州三葉化工有限公司開發的高效液體鈣鋅複合穩定劑,經電纜行業應用和權威檢測部門的測試證明,符合RoHS和WEEE指令,而且其體積電阻率達1.0×1012Ω•cm,解決了長期困擾電纜行業的難題,將建成5000噸/年液體複合鈣/鋅穩定劑裝置。表5為金屬皂類鈣/鋅複合熱穩定劑的主要生產企業。目前我國的鈣鋅複合穩定劑的生產技術尚處於研發階段,雖有不少單位宣稱已能生產,且有出口,但畢竟數量有限,產品質量穩定性和熱穩定性與國際名牌相比仍有差距。目前為保護合格產品,防止不正當競爭,行業正在制定國家標準[12-14]

表5   金屬皂類鈣/鋅複合熱穩定劑的主要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

生產能力/(萬噸/年)

主要品種

河北衡水精信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3

複合鈣鋅穩定劑

深圳志海實業有限公司

1

鈣/鋅複合熱穩定劑

杭州三葉化工有限公司

0.5

液體鈣/鋅複合穩定劑

杭州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0.5

鈣/鋅複合熱穩定劑

浙江海普頓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

鈣/鋅複合熱穩定劑

安徽巢湖香楓塑膠助劑有限公司

0.5

鈣/鋅複合熱穩定劑

江西宏遠化工有限公司

0.5

鈣/鋅複合穩定劑

內蒙古皓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0.5

鈣/鋅複合穩定劑

石家莊第九化工廠

0.2

金屬皂類、液體複合穩定劑

保定華北塑料助劑廠 、

0.2

金屬皂類鈣/鋅複合穩定劑

山東港泰實業有限公司

0.5

金屬皂類、複合穩定劑

溫州天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0.3

金屬皂類鈣/鋅複合穩定劑

廣州華立顏料化工實業公司

0.2

金屬皂類鈣/鋅複合穩定劑

瀋陽助劑廠

0.2

金屬皂類鈣/鋅複合穩定劑

    2.5有機錫穩定劑

    有機錫熱穩定劑的高效、低價國外PVC中有機錫熱穩定劑用量在0.25%~0.45%,而我國為1.5%~2.5%。除改進生產工藝外,還應開展復配技術的研究,同時要提高熱穩定效率,減少在PVC中的添加量以降低生產成本,做到高效低價。有機錫、銻熱穩定劑是高效、低毒、透明、初期著色性好,用量少,在價格上相對有競爭力,甲基硫醇錫、酯基硫醇錫等國內已形成生產力;有機銻的性能與有機錫相似,價格低,因而有發展餘地。

    2.6發展趨勢與建議

    2.6.1鈣/鋅複合穩定劑

    鈣/鋅複合穩定劑是較為理想的環保化熱穩定劑,應集中力量研究其最佳複合配方和完善製備工藝,原材料要立足國內,要針對製品用途和加工設備來生產專用牌號,無論是固體、液體或膏狀,都要及時制定行業標準。當今最主要方向是尋找最佳的復配化合物,例如環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對鈣鋅複合穩定劑體系有很好的協同作用,它可有效控制「鋅燒」現象,但找不著生產單位。我們應協同作戰,資源共享,爭取儘快研製出高效、低價的產品。在鈣鋅複合穩定劑的研究方面,國內已有許多新產品出現,例如南京金陵化工廠的大分子、高含鋅(MHZn)複合熱穩定劑;硬脂酸鋅/硬脂酸鈣)屬無毒環保型熱穩定劑,與有機熱穩定劑有協同效應。溫州大學宋霞等研製的液體鈣鋅複合熱穩定劑為無毒,穩定牲和透明性好的產品[14,15]。

2.6.2稀土複合熱穩定劑

    今後任務是實現無鉛化、高效化和降低成本,要搞好復配技術,充分發揚稀土元素的特性,使稀土複合熱穩定劑立足於世界。利用稀土元素的較強配位能力,將它與N-取代苯基馬來醯亞胺、N-烷基馬來醯亞胺反應製備馬來醯亞胺稀土複合熱穩定劑,經試驗,它具有類似於有機錫的長期熱穩定性,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突然變黑,這是開發無毒無鉛化稀土複合熱穩定劑的方向,稀土鈣/鋅複合熱穩定劑也是值得觀注的發展方向[16]。

    2.6.3有機錫穩定劑

    有機錫、銻熱穩定劑是高效、低毒、透明、初期著色性好,用量少,在價格上相對有競爭力,甲基硫醇錫、酯基硫醇錫等國內已形成生產力;有機銻的性能與有機錫相似,價格低,因而有發展餘地。今後任務是實現規模化生產,以降低消耗、低成本,還要深入研究復配技術以開發更多的專用牌號。

    2.6.4水滑石類熱穩定劑 

    水滑石(H噸)類化合物陰離子型層狀材料,是雙羥基複合金屬氧化物,是新穎的塑料助劑,在塑料薄膜中己廣為應用,作為增透、緩釋、保溫性助劑。作為熱穩定劑,其熱穩定性比鋇皂、鈣皂及它們的混合物好,不腐蝕設備、不會硫汙染、無毒,還具有透明性、絕緣性、耐候性和加工性好的優點,能與鋅皂起協同作用。水滑石類熱穩定劑與有機錫、鈣鋅鹽等有協同作用,與其它助劑共享可提高光穩定性、耐候性、阻燃性,有自潤滑性,還能提高簿膜的保溫性。因而是值得開發的新型熱穩定劑,應搞好復配技術,爭取得到最佳效果。現出已有多家科研院校在深入研究,望能儘早進入生產應用階段[17]。

    2.6.5鋅基無毒熱穩定劑

    鋅基無毒熱穩定劑主要採用硬脂酸、月桂酸、異辛酸、環烷酸、苯甲酸等的鋅鹽作為主效熱穩定劑,以胺基酸等有機熬合物的鋅鹽替代,可抑制鋅燒,其復配物會具有更高的熱穩定性。它必須是並用多種協效穩定劑,如β-二酮、β-氨基巴豆酸酯[18]

    2.6.6共穩定劑

    共穩定劑是一類本身並不起穩定作用,但與其它熱穩定劑並用時則會顯著提高穩定效果的化合物。常用的有亞磷酸酯、環氧類增塑劑、多元醇、酚類抗氧劑、二酮、二氫化毗啶衍生物、β-酮羧酸酯、馬來醯亞胺等含氮有機化合物,水滑石、沸石、高氯酸鉀鹽、鹼式亞磷酸鈣鋁等無機化合物。今後應加強這類共穩定劑的配伍研究[19]。

    2.6.7層狀雙羥基複合金屬氫氧化物(LDHs)

    LDHs的化學通式為:M2+1-XM3+X(OH)An-x/nmH2O,式中:M2+、M3+是金屬陽離子;An-是層間中略陰離子;0.2≤x≤0.33;m值可由m=1-NX/n計算得到。(N為陰離子佔據的位置數目,n為陰離子的電荷。LDHs由於其層板表面具有鹼性,可吸收PVC熱分解釋放出的HCl,同時層間CO32-可以和Cl-進行離子交換而達到吸收HCl、抑制PVC的效果。將對具有熱穩定作用的功能元素及基團引入層板和層間,可以得到具有優異熱穩定性能的無毒熱穩定劑。

      3.阻燃劑

     3.1概況

     常用的熱塑性塑料如PE、PP、PS、ABS、PC、POM、PA等性能優良,但易燃,燃燒時產生大量煙霧和有毒氣體,使人中毒窒息而死,且影響消防救援工作;PVC等含氯塑料本身不燃,但往往因加入其它物質(如增塑劑等)而可燃。美國平均每年因火災死亡人數4500人,經濟損失122億美元,因而對材料的阻燃要求已成為首當其衝的重要問題,各種阻燃法規相繼建立,這也促進了阻燃技術和阻燃劑的發展。由於要求塑料耐燃和抑煙,而阻燃劑可以提高塑料的耐燃性,延緩燃燒速度或阻止其燃燒,降低燃燒時的發煙程度。阻燃作用是提高材料的熱穩定性,捕捉自由基、形成非可燃性保護層,吸收熱量,形成重質氣體隔離層,以稀釋氧氣和可燃氣體。目前,全世界的阻燃劑消費量已僅次於增塑劑而居第二位,其消費量已超過125萬噸,其中北美55萬噸,西歐40萬噸日本16萬噸,中國26萬噸。先進工業國的阻燃劑以4%的速度增長,我國將以15%速度快速增長,且以溴系增長最快[20]。

     2006年我國阻燃劑的生產能力為35萬噸/年,產量26萬噸/年,主要是氯化石蠟-70等氯系阻燃劑產量10萬噸,;四溴雙酚A,十溴二苯醚等系阻燃劑約8萬噸,;磷酸苯酯類、磷酸三酯類等磷系阻燃劑約3萬噸;;無機類的三氧化二銻、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硼酸鋅等阻燃劑約4萬噸;其它類阻燃劑約2萬噸。氮系阻燃劑和磷氮系膨脹型阻燃劑產量不大。我國含氯系阻燃劑份額過大(實際上,我國氯化石蠟的總產量達37萬噸,其中氯化石蠟-52的產量約25萬噸,有4萬噸被充作阻燃劑;另有氯化石蠟-70的生產能力達11.45萬噸/年,產量在5.0~5.5萬噸),氯系阻燃劑因其燃燒時會放出腐蝕性的氯化物,因而國外已很少使用,歐美各國僅佔5%,日本用量更低。溴系阻燃劑也因在燃燒時有腐蝕性氣體放出,但其阻燃效率高,性能/價格比高,因而還佔有一定的份額,歐盟對十溴二苯醚己允許生產和使用。在磷系阻燃劑中,國外發展無滷磷酸酯等,而我國含滷類磷系阻燃劑份額很大(消費量約4萬噸),應予以改進。國外大力發展無機阻燃劑,歐美所佔份額都在55%以上,而我國僅13.2%,而且品種單純,只有三氧化二銻和紅磷等少數幾個品種,且粗製品多。另外,2006年出口和加工貿易出口的氯化石蠟、溴系、磷系阻燃劑約5、3、1萬噸[20,21,22]。

    公安部制定的《公共場所阻燃製品及組件燃燒性能要求及標識》公布並實施以來,對塑料製品阻燃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加快了阻燃劑的發展,因而2007年的增長率大於前幾年,估計2007年的消費量將達到30萬噸,2008年的表觀消費量會增長到34萬噸。

    3.2趨勢及建議

     我們的含滷阻燃劑約佔全部阻燃劑的70%,在歐盟雙指令和REACH法規的衝擊下,要撤底改變目前的產業結構。

     4.衝擊改性劑和加工改性劑
衝擊改性劑和加工助劑是隨著PVC-U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我國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研究,1990年產量只有1800t,2006年有40家以上的企業能生產,生產能力超過20萬噸,產量約11萬噸/,年但表觀消費量超過14萬噸,還需要大量進口。可喜的是威海羅門哈斯金泓化工集團和山東東營萬達集團己建成ACR2.5萬噸和MBS 5萬噸新裝置,河北衡水精信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已建成1萬噸ACR裝置,從而能緩解進口量。表3 為 2007~2008年我國抗衝改性劑與加工助劑的生產廠與能力[5,28]。
表3 2007~2008年我國抗衝改性劑與加工助劑的生產廠與能力

 

2007

2008(預測)

品種

產能/萬噸

產量/萬噸

產能/萬噸

產量/萬噸     

CPE

17.0

10.0

18.0

9.0

ACR

15.0

7.0

16.0

9.0

MBS

9.0

3.0

10.0

5.0

合計

41.0

20.0

44.0

23.0

     5.抗氧劑
     是伴隨聚烯烴工業的成長而發展的企業,我國從70年代開始建廠,到2007年生產廠家近50家,生產能力約7.0萬噸/年,其中40%用於塑料,2007年塑料用量為3.7萬噸/年,有20多個常規或專用品種。由於聚烯烴的產量以10%以上速度增長,對抗氧劑的需求也應匹配,因而國內有不少企業在新建和擴建,例如:北京大興、吉化公司、撫順石陽中原油田、茂名石化等都準備建廠,美國雅寶公司擴建寧波原金海廠,又在上海建新廠。此外,中國臺灣的抗氧劑廠、美國大湖公司等企業都想在國內建廠,因而今後5年,抗氧劑的生產能力、產品品種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國內原有中小企業因技術、裝備落後,將會受到很大的衝擊。
     6.光穩定劑
     添加光穩定劑是提高高分子材料光穩定性的有效途徑之一。
     光穩定劑 按機理可分為光屏蔽劑、紫外線吸收劑、猝滅劑、自由基捕獲劑。按化學結構可分為二苯甲酮、水楊酸酯、苯並三唑、取代丙烯腈、草醯胺、有機鎳絡合物、受阻胺、三嗪等。
     7.發泡劑
     發泡劑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發泡劑分為物理髮泡劑和化學發泡劑。
物理髮泡劑主要是脂肪烴、滷代脂肪烴和脂肪醇、醚、酮,最常用的是從石油醚中分離出來的含C5~C7 的各種異構體的脂肪烴混合物,它價廉、低毒,但有可燃性,主要用於PS泡沫塑料。滷代脂肪烴中的氯代脂肪烴發泡性能好,不燃,但有毒性,氟代脂肪接近於理想發泡劑的要求,但因它能破壞大氣層臭層而被勒令淘汰。ADC發泡劑是用途廣泛的有機精細化工產品,在所有化學發泡劑中,肼基發泡劑佔了97%,而ADC 發泡劑是最重要的肼基發泡劑。
     有機發泡劑是塑料工業使用最廣的發泡劑,我國的化學發泡劑科研和生產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最早的產品就是偶氮二早醯胺、即ADC發泡劑。經過30多年,至今已有40多家化學發泡劑生產廠,產量約12.4萬噸/年,生產能力超過18萬噸/年,表觀消耗量為 10萬噸/年, (橡膠等其他行業消耗1萬多噸)有3.2萬噸/年出口, 還進口相當數量,主要是合資或獨資企業用。
     8.潤滑劑
     潤滑劑的功能是在塑料加工過程中,通過降低聚合物熔融體的粘度及防止聚合物粘結在模具表面,以改善加工性能,達到提高加工流動性、降低螺杆扭矩、提高製品表面光潔度,使加工過程順利進行,這對提高加工效率、增加成品率尤為重要。
所以,國內外對潤滑劑的開發、研製工作很重視,市場也很活躍,不斷有新產品上市,目前更向高效能、耐高溫、多功能複合型潤滑劑方向發展。最常用的潤滑劑是碳氫化合物,一般C12以上的烴類都具有明顯的潤滑作用,隨碳鏈的增加,潤滑效果提高,而直鏈型碳氫化合物比支鏈型化合物潤滑效果更好。
潤滑劑可分為內潤滑劑與外潤滑劑(但兩者無嚴格界限,有時內潤滑劑亦能起一定外潤滑作用,反之亦然)。
     9.成核劑
     能促使非結晶型或不完全結晶型聚合物結晶並使晶粒結構微細化的物質叫成核劑。成核劑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結晶度,從而提高塑料的硬度、彈性模量、拉伸強度、屈服強度。在塑料中均勻分散的成核劑變小,晶體變得細微,微細化的晶體減少了結晶部分和非晶部分界面上的散色,當晶體尺寸小於1微米時,透明性急劇增加。同時,塑料的力學性能提高,成型周期縮短,還可防止後結晶現象,從而提高了製品的尺寸穩定性。
     成核劑對具有中等晶體生長的聚合物,如PE、PA6、PP、PET等特別有效。近幾年,我國對成核劑的研究進展很大,這源於包裝用聚丙烯要求高度透明,成核劑的加入起了極大的作用。
     10.抗靜電劑
     我國塑料用抗靜電劑的生產和使用始於20世紀80年代,有近20家小規模生產裝置,只有自貢炭黑工業研究院建有1000噸/年規模的導電炭黑尚具規模。
由於家電行業、IT行業的高速發展, 2007的生產能力約8000噸/年,實際產量約4500噸/年,表觀消費量約5500t。未來幾年將以10%--15%的速度遞增。
     我國的抗靜電劑產品主要是導電炭黑、非離子型、陽離子型,陰離子型、兩性離子型的抗靜電劑尚處於開發 階段,許多復配技術尚待研究開發。但工業上最需要的是非離子型抗靜電劑。目前,國內利用聚合物金屬化技術開發高分子量永久型抗靜電劑方面已取得明顯進展,這標誌著我國抗靜電技術的研究正在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今後幾年,要注意開發多功能的抗靜電母粒或無毒的固態、液態抗靜電劑。
     永久型抗靜電劑主要是高分子量抗靜電劑。抗靜電劑分子量大小對持久性的影響符合一般規律,即分子量小的遷移速度快、恢復快、持久性差;分子量大的剛好相反。
     11.交聯劑
     塑料工業中最常見的交聯劑是有機過氧化物、乙烯基矽氧烷、含有不飽和鍵的單體或化合物;有時需要添加助交聯劑,可在高分子鏈上產生接枝交聯,則能進一步改善性能。助交聯劑又稱交聯促進劑,是一些含有雙鍵的化合物,如甲基丙烯酸酯類、苯醌 二肟 類、烯丙基酯類、馬來醯亞胺類化合物等。
     塑料工業中最常見的交聯劑是有機過氧化物、乙烯基矽氧烷、含有不飽和健的單體或化合物;有時需要添加助交聯劑,可在高分子鏈上產生接枝交聯,則能進一步改善性能。助交聯劑又稱交聯促進劑,是一些含有雙鍵的化合物,如甲基丙烯酸酯類、苯醌 二肟 類、烯丙基酯類、馬來醯亞胺類化合物等。 此外還有具有臭氧結構的化合物、醯基烷基磺醯基過氧化物和聚合物等。有機過氧化物可分為:二烷基過氧化物、過氧化縮酮、氫過氧化酯、醯基過氧化物、過氧化二碳酸酯、酮過氧化物等。
    12.偶聯劑
     偶聯劑也稱表面處理劑,是一種能通過化學和(或)物理作用將兩種性質差異很大的、原來不易結合的材料較牢固地結合起來的物質。主要用於無機增強材料或填料(極性物)與非極性的聚合物之間。偶聯劑不僅可使填料和聚合物緊密相連而達到良好的機械強度,而且填料經過偶聯劑處理後,聚集的顆粒直徑大多明顯減小,可提高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使填料聚合物體系的流動性得以改善。這些因素都有利於改進位品的力學性能、表觀質量和加工性能。
偶聯劑大致可分為矽烷系、鈦酸酯系、鋁酸酯系、鋯酸酯系、鋁鈦複合、鋁鋯複合物系及其他高級脂肪酸、醇、酯等幾類。但應用廣泛的主要是前兩種。矽烷系偶聯劑的功用是改變不同相的界面。在聚合物填充共混改性中,偶聯反應可形成一個從有機相通過矽烷偶聯劑到無機相的化學共價鍵,導致有機組分和無機組分之間的良好粘合,以及在不良條件下鍵合的穩定性。鈦酸酯偶聯劑可與無機界面上的自由質子反應,在無機界面上形成有機單分子層,使兩種不同物質界面之間形成分子橋。經鈦酸酯處理的無機化合物一般都具有疏水性和親有機物性,能起到有機官能團的作用,而填料的分散性增強,易與聚合物或有機相結合。
     13.抗菌劑
     隨著塑料在日用品、公用設備、盛放食品器皿、冰箱、玩具、菜板等與人體接觸的物件等方面的普遍應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觀念的提高,希望這些製品具有防止微生物的生成。凡是能通過物理作用或化學反應殺死附著在塑料製品表面的微生物(細菌、酵母菌等)的一種塑料添加劑就叫做抗菌劑。抗菌劑也能殺死黴菌起防黴作用,但性能上比防黴劑差,而且是無毒的或低毒的。
     14.塑料著色劑
    (1)定義 能改變物體顏色,或能將無色的物體染上顏色的物質統稱為著色劑;能使塑料著色的物質稱做塑料著色劑。作為塑料著色劑,必須具備光學著色性能,在塑料內不遷移,在特定加工條件下不變色。
    (2)分類型 按光學特性分類,著色劑的光學特性是著色劑最主要的技術性能指標。
塑料著色劑的基本功能,是賦於塑料各種顏色 但是用於塑料著色除了其應有的著色性能外,還應具有滿足塑料著色加工工藝應具有的分散性,耐熱性,耐遷移性,還應具有產品在使用的環境下應具有的性能如耐侯性,耐光性,耐溶劑,食品衛生等。
    (3)按化學特性分類 可分為有機著色劑和無機著色劑兩類。無機著色劑即無機顏料,如鈦白粉、立特粉、鉻黃、鎘紅、氧化鐵紅、群青、炭黑、珠光顏料、金屬粉等。有機著色劑分為不溶於或難溶於水、油、樹脂的有機顏料和染料,染料可溶於水、有機溶劑和被著色的物質。因此,著色劑又習慣地分為無機顏料、有機顏料和染料。
     15.流滴劑、防霧劑
     防霧、流滴劑都是表面活性劑,只是防霧劑的表面活性更高,因而有人將其統稱為防霧滴劑。20世紀70年代末,塑料薄膜得以在農業暖棚中得到應用,開始對防霧劑和流滴劑進行研究,目前全國已有10餘家生產單位,但產量都不大。作為防霧、流滴劑,要求有良好的防霧滴效果,有較高的熱穩定性和與其他助劑的配伍性,不噴霜、不滲移、無毒、無腐蝕性等性能。它們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多元醇脂肪酸類;烷基酚環氧乙烷加成物;含氮表面活性劑;含氟表面活性劑;含矽表面活性劑等。
     16.除酸劑
     除酸劑又稱抗酸劑或共穩定劑,是聚烯烴常用的基礎穩定劑組合中除抗氧劑、加工穩定劑外第三個重要的添加劑。PE、PP等聚烯烴中殘留的少量含氯化合物常導致加工設備腐蝕,聚烯烴與金屬複合或長期與金屬接觸時也會發生腐蝕性,因而需要添加除酸劑。

      三. 「雙指令」制約國內企業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國際貿易摩擦頻繁發生,我國出口貿易遭遇種種阻力,特別是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關於廢舊電氣電子設備的指令(WEEE指令)和關於在電氣電子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的指令(RoHS指令)。RoHS指令明確規定,從2006年7月1日起,凡投放歐盟市場的大型、小型家用器具、I噸和遠程通訊設備、視聽設備、照明設備、電氣和電工工具、玩具及休閒運動設備、自動售貨機等8類機電產品不得含有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PBB)和多溴聯苯醚(PBDE)等6種有害物質;2005年7月5月,歐盟理事會又決定對各類玩具和兒童保育品中禁止使用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同時對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IDP)和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也被禁止在玩具和兒童保育品中使用。在歐盟各國的兒童玩具市場上,來自中國的產品約佔70%,因而這些法令和決定對我國的塑料玩具和塑料助劑(特別是增塑劑、熱穩定劑和阻燃劑)衝擊很大,因為我國的增塑劑80%是鄰苯二甲酸酯類,70%的熱穩定劑含鉛等重金屬鹽類,70%的阻燃劑含滷素。在美國埃克森公司的遊說下,在美國科學院和美國消費者產品委員會出面調解後,最近歐盟確認和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均無危險性,在歐洲使用是安全的[6],但這種爭論遠未結束。 RoHS的實施對保護環境具有積極意義,但這一指令的檢測卻沒有明確、統一的標準,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歐洲議會和理事會的這些指令己給我國的塑料助劑工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再加上石油價格居高不下而造成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產品利潤空間縮小,甚止虧損,因而我國塑料助劑行業形勢嚴峻。2006年12月18日歐盟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又提出《關於化學品註冊、評估、許可和限制制度》法規,即REACH法規,並將於2007年6月1日起生效。它包括化學物質本配製品中的物質及物品中所含的化學物質,而化學物質(Substance)定義為自然存在的或人工製造的化學元素和它的化合物,金屬也屬化學物質;配製品(Preparation)是指所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化學物質的溶液或混合物及合金;物品(Article)是指由一種或多種物質和或配製組成的物體。因而涉及面極大,它對我國的出口貿易將帶來更大的阻力,因此要積極面對,必要時還需要請求政府出面。REACH法規實際上是一個包括技術性壁壘、環境壁壘和社會壁壘在內的新型貿易壁壘[7]。因為,實施REACH法規要通過一系列程序,勢必提升進入歐盟市場的門檻,間接地增加進口產品的成本,這有利於歐盟內部產品同進入歐盟產品竟爭,保護歐盟內部的企業。REACH將影響幾乎所有輸歐商品,因為如今幾乎沒有商品不使用化工產品,因而受牽連的還包括紡織、機電、玩具、家具等所有使用化工產品的下遊產業。從歐盟相關人士處了解到,幾乎所有含有塑料助劑的產品必需註明其成分和含量,必需進行REACH法規註冊,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有關人士也一再表示,凡未進行REACH註冊的各種添加劑都不能列入公司三劑的採購名單。因而塑料助劑的企業家不要存有僥倖心而錯失良機。

歐盟《用能產品生態節能設計指令》即EuP指令,已於2007年7月6日轉化成歐盟各國法律,它為了提高產品總體環境績效,保證能源供應安全,該指令涵蓋了所有用能產品,它對我國塑料工業產生的衝出將比RoHS和REACH法規更為嚴重。對塑料原材料、塑料助劑及其製品的環保標準必需提高,抓緊開發新型環保助劑,加快有毒、有害物質的替代進程。   

    為了應對國外的相關法令、法規,順應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要求,我國政府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法令、法規,例如:我國已頒布《電子信息產品汙染控制管理辦法》,在許多製品中己禁止使用鉛鹽和一些重金屬鹽類穩定劑。

參考文獻

1 廖正品 回眸與展望.國際塑料商情.2007(12):249

2 龔瀏澄,鄭德,李傑.聚氯乙烯配方設計技術.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7

3 邴涓林,李承志.2007年中國PVC產業動態與發展分析.聚氯乙烯.2008,36(7):1~5

4   張惠芳,王克智.塑料助劑.中國塑料年鑑2007.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186—202

5   龔瀏澄,鄭德,王煒,劉琴.中國塑料助劑行業的現狀與展望. 塑料助劑. 2008(1):1—8,39

6   石萬聰,賈春喜.REACH簡介. 塑料助劑. 2008(2):53—55

7   歐盟各成員國轉化WEEE和RoHS指令的國家法規譯文彙編.廣州電器科學研究院.2005.7

8   章傑. REACH法規即將生效行業應對迫在眉睫.中國化工信息周刊. 2007(5):4—5

9   司俊傑. 中國增塑劑行業發展現狀及其展望. 增塑劑.2008(2):1--5

10 龔瀏澄. 中國增塑劑. 增塑劑.2007(2):30--38

11 李傑,鄭德主編. 塑料助劑與配方設計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12 劉慶豐,嚴海彪,褚衡,馮勝山.新型鈣/鋅複合熱穩定劑的研製. 塑料助劑. 2007(5):12—15

13.龔瀏澄,施絢若. 塑料熱穩定劑的發展. 中國塑協塑料通訊.2007(5):26—35

14 陳語,徐會志,唐偉,譚莉莉等.環保型複合熱穩定劑的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 .塑料工業.2008,36(3):4-8

15 吳茂英. 硬脂酸稀土和硬脂酸鈣對的熱穩定特性比較.聚氯乙烯. 2007(10):30--33 2007(3):32—34

16 賀軍四,楊佔紅.稀土熱穩定劑的合成及在PVC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塑料助劑. 2008(3)6—8

17高爾金.中國熱穩定劑生產現狀及發展趨勢. 聚氯乙烯. 2008,36(4):6--9

18 劉鑫,蘇萬艮,桂客.水滑石類熱穩定劑的發展和應用前景. 塑料助劑. 2004(1)5—12

19 楊佔紅,遲偉偉,易師等.鈣鎂鋁型三元類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在PVC中的應用. 塑料助劑. 2008(2)18—21

20 吳茂英,羅勇新.熱穩定劑的發展趨勢與鋅基無毒熱穩定劑技術進展. 聚氯乙烯. 2006(10):1--5

21 梁誠.阻燃劑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國際塑料商情. 2007(6):34—37

22 歐育湘.阻燃劑無滷化進程20年回顧.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07(12):6~8

23 石建江,陳憲宏,肖鵬.無滷阻燃劑的應用現狀.塑料科技.2007,35(1):74~76

24 王超,劉方方,陳煥章曹亞瓊.溴系阻燃劑的微膠囊化.塑料工業.2008,36(3):61-64

25 唐曉敏,歐育湘.阻燃劑產業減排計劃和我國實施建議. 塑料助劑. 2008(4)1—3

26 王德花,李榮勳,劉光燁.塑料膨脹阻燃技術的研究進展. 塑料助劑. 2008(3)9—13

27 李明,李玉芳.乙撐雙硬脂醯胺的生產和應用前景.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07(6):31~33

相關焦點

  • 中國塑料助劑業的現狀與發展
    隨著經濟整體穩定持續健康發展,中國塑料工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中的支柱產業。行業技術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數量不斷增多,產業結構、企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斷調整,產業集約度逐步升級;塑料工業的整體優勢得到進一步提升和加強,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某些方面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2008-2009塑料助劑與功能母料行業發展現狀
    龔瀏澄 中國工程塑料工業協會塑料助劑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1.1塑料助劑行業發展現狀   1.1 概況2007年我國塑料用合成樹脂的表觀消費量達4670萬噸,2008年我國塑料用合成樹脂的表觀消費量因1--9月份的高油價和10月份以來的世界金融危機而使增速下降,但仍達5000萬噸,塑料助劑的表觀消費量約
  • 2020-2026年中國專用化學品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一些專用化學品行業正在朝著通用化方向發展,成為大宗化學平衡。例如膠黏劑、密封劑、塗料、塑料助劑、表面活性劑、潤滑劑、水處理,空氣處理產品等,而食品添加劑、電子化學品等仍被定義為典型的專用化學品。隨著環保、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技術創新將是維持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
  • 2015年版中國橡膠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從市場的趨勢來講,我國的橡膠需求將會不斷平穩增長,未來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好的。從我國天然橡膠的產量和可控資源來講,也會進一步的增長。  《2015年版中國橡膠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橡膠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橡膠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橡膠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2020年中國工程塑料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工程塑料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中國的工程塑料工業,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實現了跨越式進步,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樹脂合成、塑料改性與合金、助劑生產、塑機模具製造、加工應用等相關配套能力的完整產業鏈。截至**年,中國工程塑料市場年需求量已過200萬噸,營業額1000億元人民幣,並有望**年期間再翻一番。
  • 中國油墨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油墨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油墨及類似產品製造,指由顏料、連結料(植物油、礦物油、樹脂、溶劑)和填充料經過混合、研磨調製而成用於印刷的有色膠漿狀物質以及用於計算機列印、複印機用墨的生產。
  • 中國合成橡膠市場現狀全面調研及發展趨勢(2020-2026年)
    其產量僅低於合成樹脂(或塑料)、合成纖維。分類方法多樣,發展歷史悠久,有著廣闊的研究前景。  《中國合成橡膠市場現狀全面調研及發展趨勢(2020-2026年)》對合成橡膠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合成橡膠行業的發展方向、合成橡膠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合成橡膠技術標準、合成橡膠市場規模、合成橡膠行業潛在問題與合成橡膠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合成橡膠行業投資價值、合成橡膠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合成橡膠行業投資決策者和合成橡膠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2020年中國3D列印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3D列印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顯示,3D列印行業近一兩年在國內以飛快速度進入人們的視 線,其廣泛的應用令人對其未來的市場空間產生無限聯想,甚至被譽為是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特別是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布局進入3D列印行 業渴望分得一杯羹。
  • 中國工程塑料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的工程塑料工業實現了跨越式進步,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樹脂合成、塑料改性與合金、助劑生產、塑機模具製造、加工應用等相關配套能力的完整產業鏈。國內工程塑料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科技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部分產品技術、質量指標也已接近國外先進水平。一些特種工程塑料產品的工藝技術已經進入到國際先進行列。
  • 塑料包裝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環保、輕量、功能化成為趨勢
    中國塑料包裝行業起步於上世紀 70 年代末,發展至今經歷了起步階段、快速發展階段以及成熟階段。塑料包裝行業發展歷程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二、塑料包裝行業發展現狀塑料材料作為一種相對「年輕」的包裝材料速地應用到包裝市場,並在全球成為僅次於裝材料的第二大包裝材料,甚至在部分國家區,塑料包裝材料的應用以及佔有量都超過包裝材料,成為首屈一指的包裝材料
  • 2020年中國海洋塗料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1年中國海洋塗料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認為,我國海洋塗料產品的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海洋塗料的需求量年均增速超過20%。除了船舶和貨櫃外,作為海洋開發基礎設施的跨海大橋在不斷新建,這些海洋基礎設施都需要有較長的防腐年限,這將為海洋防腐塗料帶來巨大市場空間。
  • 2020-2026年中國機械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機械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年**月**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實現製造業升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等十大領域。
  • 可降解塑料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分析了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
    打開APP 可降解塑料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分析了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 新材料在線 發表於 2021-01-14 11:27:32 2020
  • 2016-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服裝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國內的品牌服裝消費具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以及中西部地區的高速發展將成為服裝消費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未來國內的服裝消費將迎來黃金增長期。
  • 中國休閒農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休閒農業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顯示,休閒農業受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國家農業部印發了《全國休閒農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對「十三五」我國休閒農業的發展做出了具體部署。各級地方政府也遵循這些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資金、稅收等方面大力扶持休閒農業發展。
  • 2020-2026年中國橡膠管帶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橡膠管帶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橡膠管帶是非輪胎橡膠製品的一種,中國橡膠管帶行業整體規模不算大,但其用戶卻都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如汽車、煤炭、石油、機械等。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市場對汽車、煤炭等行業的需求持續旺盛,中國橡膠管帶製造行業也得以實現持續快速的發展。
  • 2020年版中國3D列印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3D列印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3D列印行業近一兩年在國內以飛快速度進入人們的視 線,其廣泛的應用令人對其未來的市場空間產生無限聯想,甚至被譽為是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特別是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布局進入3D列印行 業渴望分得一杯羹。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畢竟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 2019-2025年中國橡膠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19-2025年中國橡膠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信息中心、橡膠相關協會的基礎信息以及橡膠科研單位等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橡膠行業發展環境、橡膠產業鏈、橡膠市場規模、橡膠重點企業等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對橡膠行業市場前景及橡膠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 2020年阻燃劑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中國阻燃劑現狀調研及...
    阻燃劑是塑料助劑中消費量僅次於增塑劑而居於第二位的大類別。火災給人類造成的損失,使得社會對阻燃劑及阻燃法規的呼聲日益強烈,所以阻燃劑行業得到較快發展。溴系阻燃劑由於其高效,市場將繼續發展。  2020年中國阻燃劑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對我國阻燃劑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阻燃劑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阻燃劑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阻燃劑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阻燃劑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2017-2022年中國建築室內設計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年全國建築裝飾行業總產值(億元)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建築室內設計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發展服務業等在內的第三產業是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的戰略重點。隨著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檔期,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