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到底起什麼作用,如果地球沒有了海洋會怎麼樣

2020-09-16 卷裡人生

大海深邃無邊,海風吹海浪湧使人心曠神怡,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地球相當於是一個水球,在宇宙看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可能有人覺得地球可供人類生活的陸地面積太少了,那麼,如果有一天海洋從地球上消失會發生什麼?

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是地球最重要的存在,它是地球水圈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與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各圈層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係,是形成地球宜居環境和生命繁衍的基本條件,首先,海洋對於地球氣候的形成及其變化影響非常大,它吸收了太陽灼熱的輻射,由於它的質量和比熱容比較大,也就是說它吸收了大量的熱量但溫度升高幅度較小,相當於一個巨大的能量儲存器,使地球的溫度不至於過高。

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接受到太陽的照射非常少,使這兩極的海水水溫較低,但海洋的其它地方可以通過吸收太陽熱能並流向北極和南極,將寒冷的海水流向水溫高的地方,達到平衡海水溫度的目的,其次,海洋是水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海水蒸發可產生大量的水蒸氣變成雲,最終形成降雨,隨著暖空氣的上升和冷空氣的下降,熱量得以重新分配,這使得赤道地區和兩極的氣候不至於懸殊過大。

如果有一天海洋真的從地球上消失了,將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一旦海洋消失,原來海洋的區域將形成一個13.32億立方千米的真空區,空氣將急速湧入將其填滿,空氣在迅速流動的過程中會形成全球性的颶風,大氣層因為填補原來海洋的空間而變得稀薄,海平面附近的氣溫會驟降,熱帶地區的氣溫會降至10℃以下,而溫帶地區則會降至0℃以下。

對於人類而言,一旦海洋消失,原來海洋的區域變成了陸地,相對來說,現在的陸地就像升高了4千米,大氣驟降和缺氧會引起所謂的高原反應,人類身體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種氣壓的變化,地殼在突然失去14億立方米的海水之後,會在30秒內被500萬億噸的空氣以100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湧入衝撞導致劇烈變形,結果是引發世界各地的地震,沒有了海洋地球將損失96.5%的水,只剩下儲存在雲層、江河湖泊、地下含水層以及冰川裡的淡水,水圈基本上消失,因為剩下的這部分水根本不足以使自然界中的水充分循環。

大氣層的下降,地球原先的陸地處在海拔4千米以上,這在溫帶地區已經超過了雪線,也就是說所有的降水都會以冰霜的形式存在,大部分生物都會被凍僵,在海洋消失不到兩周的時間內,降水隨即在全球範圍內消失,可怕的乾旱將席捲全球各大洲,乾旱的森林成了易燃物,加大了發生大火的可能性。

火災不可避免,全球性的火災將在熱帶地區的森林蔓延,森林在燃燒過程中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上萬億噸的二氧化碳會進入大氣和滯留在地球表面,而二氧化碳作為溫室氣體,將加速全球變暖的過程,原本殘留的水分會因為高溫而蒸發,地球上迎來短暫的降雨,但這種少量的降水根本無法阻擋火災,植物遲早會被大火無情的吞噬,氧氣失去了來源。

地球上剩餘的水從此只能以水蒸氣的形式存在於大氣中,這同樣會加劇溫室效應,地球最終會很熱,並且再也不可能下雨,當海洋存在的時候,二氧化碳會溶解在海水中,和礦物質反應形成固態石灰巖沉入海底,浮流植物也會利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完成光合作用釋放氧氣,而一旦海洋消失,作為消耗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的重要途徑也消失了,由於沒有了海洋以及植物消耗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會一直存留在大氣中,除此之外,火山還會往大氣中排放1億到2億噸的碳,二氧化碳將越積越多。

與此同時,活躍的氧氣會與地表上的各種物質發生反應,慢慢的消耗殆盡,逐漸銷聲匿跡,在海水消失幾百萬年後,空氣中將再也沒有氧氣,二氧化碳將成為地球大氣的主要的組成部分,大氣壓會變為從前的兩倍乃至三倍,地球變得一片死寂,就像金星一樣,很多科學家認為,金星曾經有過海洋,並且存在了20億年之久,但是因為它離太陽過近,海洋蒸發速度太快,最終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相關焦點

  • 如果藻類佔領我們的地球上全部的海洋會怎麼樣?
    那麼 如果我們的海洋很快被綠色的淤泥佔領,大部分的海灘都開始變成這樣, 那會怎麼樣呢?人們不是在核廢料堆裡遊泳而是海藻!如果藻類佔據了我們所有的海洋,它將更多地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不僅僅是我們度假的方式。為什麼在海藻中遊泳或可致命?它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它將如何幫助我們拯救地球?這裡是濤濤隨記,這篇文章講述的是:藻類佔領海洋會怎麼樣?
  • 如果隕石撞地球,那海洋的水會怎麼樣?
    地球曾經也被隕石撞擊過,小型的隕石撞了也就撞了,最多帶來局部性的災難,就像發生在俄羅斯的通古斯大爆炸那樣,爆炸的威力造成2000多平方公裡面積上的8000多萬顆樹被毀,衝擊波將650公裡範圍內的居民窗戶玻璃震碎。
  • 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是什麼後果?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是什麼後果?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地球上有71%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著,但是小夥伴們有沒有這樣一個設想?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是什麼後果?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要是將海洋中的水抽乾,不可避免的就是一個死字,到底是什麼死法,接下來就和我了解一下吧,關於這個猜想,科學家也曾做過有關的實驗,如果海洋中的水都被抽乾了,地球就會呈現出一個外表坑坑窪窪,不規律的土豆形球體。
  • 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發生什麼事情?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發生什麼事情?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眾所周知海洋的面積佔著很大的比重,一望無垠的海洋對於人類的生存也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的地球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當這種狀態被打破時,地球上的生物,一切都會被重新洗牌,那麼海洋中的水對我們重要到什麼程度呢,如果把海洋的水抽乾,會發生什麼事情?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鯨落形成了一個什麼樣的海洋生態系統?如果沒有鯨落會怎麼樣?
    鯨目動物(鯨魚、海豚和鼠海豚)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動物之一,這不僅是它們的巨大體型和群居行為,最重要的是:它們是海洋巨大的財富。當一頭鯨魚結束生命時,它們的身體會開始下沉,這個過程稱為鯨落。當鯨落髮生時,幾天之內,活躍的食腐動物(如鯊魚和盲鰻)將聚集到這個新的食物來源,預計它們每天會消耗40到60公斤肉,幾個月內鯨魚會被剝得只剩骨頭。在鯨魚墜落後的一年內,鯨骨和附近有機富集的沉積物通常會滋生大量的多毛類蠕蟲和奇怪的甲殼類動物,以及軟體動物和其他無脊椎動物。
  • 如果地球陸地和海洋的面積比例顛倒,對地球會有什麼影響?
    地球表面的總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佔了絕大部分,地球海洋的總面積約為3.61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總面積的71%;地球陸地的總面積約為1.4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總面積的29%。如果地球的陸地和海洋的面積比例顛倒,也就是陸地面積變大成3.61億平方千米,而海洋面積縮小成1.49億平方千米,那麼地球的地理環境也肯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如果地球上的海洋與陸地對調的話,會發生什麼?
    隨著人類的發展,地球人口數量可謂是越來越多了,不管是什麼資源平均下來都顯得很少,土地也一樣。我們都知道,海洋面積佔了地球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人類只能生活在百分之三十的陸地上。現在也由於土地面積有限而造成了一寸土地一寸金的現象。
  • 地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但如果沒有水會怎麼樣?
    什麼是宜居帶?判斷一個星球是否宜居,通常要看是這個星球是否適合最目前已知最簡單形式生命(並不僅是指人或其它高級生命形式)的存在。太陽系能滿足這三項條件的區域,大致包含了地球到火星間的軌道區域。這個區域被稱為太陽系的宜居帶。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之一我們知道,地球上有71%的表面積被海洋覆蓋,海水佔了地球總水量的96.5%,海水的總體積達到13.5億立方公裡,海洋平均深度接近3700米。
  • 如果地球上的海洋突然消失,地球上會發生什麼?看完像災難片
    海水消失後,地球上會多出一個大約13億立方米的真空區域,空氣會很快佔領這裡,並形成每秒400公裡的超強風暴,房倒屋塌一片狼藉,地球的大氣被稀釋,所有人都會出現高原反應,身處高原的人們相當於在珠穆朗瑪峰附近,根本無法生存。在深水區航行的大型貨船為全部跌落到底,劇烈的撞擊會導致各種船隻摔得七零八落,慘不忍睹。
  • 當海洋和陸地互換時,地球會造成什麼後果?
    地球成立之初,也是沒有任何生命跡象,整個星球處於一種炎熱高溫狀態,就連同現在的火星土星一般,不能住人,直到慢慢出現了海洋,溫度得到稀釋從而降下來,漸漸的形成了氣候宜人,而大多生命都是需要水分的滋養,在整個溫度、水分、空氣的滋養下,在最早的前幾個世紀裡,整個早期地球生命大多是海洋單細胞生物居多。很多的陸生動物都是由海洋動物演化而來的。
  • 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而年輕人要結婚,沒有房子恐怕沒有幾個姑娘願意嫁給你。所以,房子是壓子年輕人身上的一座大山,而這座大山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移走。幾個朋友坐一起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感到無奈,雖然房價太高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為人們的炒作,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可以看出,主要還是人口數量太多,陸地面積比較少導致的。
  • 如果陸地和海洋的比例顛倒,那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地球表面由大約71%的水和29%的陸地組成,而海洋容納著地球上將近97%的水資源。如果這個比例逆轉,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變成固體的陸地,原先的高山變成深淵,那麼,地球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地球的氣溫會上升海洋在降低地球氣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大量的水從海洋中蒸發,從而防止地球溫度急劇上升。然而,如果大部分地表是陸地,那麼地面將會非常熱,使大部分土地變成沙漠,而冰蓋會變小,洪水會淹沒附近的陸地。海洋之所以能夠調節溫度,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很高,這意味著它吸收了更多的熱量,從而使溫度不會顯著上升,這與陸地相差很大。如果沒有這樣巨大的水庫,地球的氣溫將遠高於現在。
  • 海洋為什麼會出現潮漲潮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個比例跟地球表面71%的海洋面積非常相似,這其中或許有什麼密切的關係。只是我們對生命和海洋的了解還比較少,還沒有找到它們二者之間在生命進化道路上的關係。海洋有太多的奧秘,其中一個奧秘就是潮漲潮落,相信生活在海邊的朋友經常會看到潮漲潮落。
  • 如果把地球的海水全部抽乾,會發生什麼?科學分析海洋的重要性
    在地球的早期,地球是平坦的,沒有任何山脈,大部分都被水覆蓋。大約十億年前,陸地從海底湧現,改變了地球的大氣層,出現了地球上第一批生命形式,後來慢慢變成了我們熟知的地球。從別的星球看,地球就是一顆藍色的水球,其實地球大部分都是海洋,佔了總面積的70%以上。
  • 假如沒有月亮,地球會怎麼樣
    一開始學者認為月球遠離地球是因為潮汐作用,但卻無法解釋為什麼沒有潮汐力的火星也存在逃逸行為,現在的研究自然的轉向了宇宙膨脹引發了逃逸行為。同樣也出現了更多的論證去證明和支持宇宙膨脹是根本,但在理論總有偏差,需要完善和進步。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會發現八大行星遠離太陽和月亮遠離地球真正的原因的。
  • 土衛六上沒有汙染,它的海洋會比地球海洋更乾淨嗎?
    這顆衛星之所以特別,也是因為它是唯一一個表面具有液態水的衛星,這裡有大片的海洋面積,而且是未受到汙染的水源。由於還沒有太空人登陸過土衛六,因此無法親身體驗土衛六的環境是否與地球上的相似。當從表面上來看,土衛六的海洋和地球上沒有多大區別,由於沒有汙染源,顯得更加清澈。當然,其他方面上有所不同。
  • 如果地球海洋面積變成陸地,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還能生存嗎?
    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生命離不開具有誕生生命的種種條件,比如水資源,對於寄生的生物而言,如果沒有水資源的話,人類都不可能在地球上出現,隨著地殼的運動逐漸出現了陸地,如果地球上的70%的海洋變成了陸地之後,人類還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嗎?
  • 如果將地球的海洋與陸地互換,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引言:如果我們有一天能夠乘坐宇宙飛船,遨遊在宇宙之間。我們就會看到美麗的地球就像一顆藍色的水球。根據科學家對地球的統計,地球表面超過七成的面積都是被海洋所覆蓋的,只有百分之三十的面積是陸地。水也被譽為是生命之源。
  • 沒有了月球會怎麼樣?地球的宜居環境是月球和太陽共同作用的結果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美如玉盤,飄渺浪漫,從古至今無數的人歌頌過它,那麼,如果地球沒有了月亮會怎麼樣?月亮離地球38萬公裡之遙,本身不發光和熱,除了中秋節提醒我們吃月餅外,感覺它似乎沒多大用處。其實不然,月球關乎地球生物的生存,它對地球的環境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可以這麼認為:地球的宜居環境是月球和太陽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月球所起的作用最大。
  • 人類最害怕什麼,海洋到底有什麼可怕的東西?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生命的活動區域基本上是除了陸地就是海洋區域,而海洋面積佔據了地球大部分地區,對於海洋的認識我們大多數也是建立在生物群上,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同時也有我們人類未知或者待發現的新物種,而最近大家在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