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地球的海洋與陸地互換,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2021-02-08 三體使者

引言:如果我們有一天能夠乘坐宇宙飛船,遨遊在宇宙之間。我們就會看到美麗的地球就像一顆藍色的水球。根據科學家對地球的統計,地球表面超過七成的面積都是被海洋所覆蓋的,只有百分之三十的面積是陸地。水也被譽為是生命之源。

在地球早期發展的時候,地球的上空雖然已經有了大氣層,但是大氣層中仍然缺少了最關鍵的臭氧層。所以許多來自宇宙的高能粒子就能簡單地穿過大氣層,直接射向地球的地面。這些粒子的攜帶的能量可能還沒有你抬一下手消耗的能量多,但是這些粒子的質量非常地小,所以這些微弱的能量就足夠使它們獲得一個非常高的速度。於是這些高能粒子就像是無數看不見的子彈一樣,射向地球表面。所以科學家們認為,地球上早期的生物都是生活在海洋,因為那樣才能躲過高能粒子的迫害。

除此之外,海洋還有另外一個優勢。很多人以為我們腳底下踩著的大地就是離地球最近的地方,其實並不是。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它的海拔高度超過了八千米。而地球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它的深度達到了一萬一千米。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瑪峰扔進馬裡亞納海溝裡面,那麼珠穆朗瑪峰將會完全地被淹沒。所以,海洋的世界比陸地更加接近地核,也就有更多得到熱量的機會。在海洋中,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其實存在許多的熱泉。這些都是人們贊成「海底熱泉口假說」是生命起源的原因。

海底存在的熱泉不僅能為生命提供熱量,還有離子之間的濃度差。而且最重要的是水的性質。根據中學物理課本告訴我們的知識,在自然界中,水的比熱容是最大的。我們舉一個簡單的粒子就懂了。在中午的時候,如果我們走在海邊的沙灘上,我們會發現當我們的腳已經能夠明顯地感受到沙子燙腳的時候,海裡的水還是十分地清涼。而時間來到傍晚的時候,沙子已經變冷了,而海裡面的水還是很暖和。這就證明了,單位質量水總比其他物質所蘊含的能量更高,所以水熱的慢,涼的也慢。

通過這個事故我們可以知道,地球上的水在調節地球氣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海洋與陸地互換的話,那麼地球上的水將會減少四成左右。這就意味著,地球調節氣溫的能力也會下降四成。我們常常都能聽到這麼一句詩:「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句詩是用來描述西藏地區的人民遭遇的氣候景象。如果地球上的海洋資源減少的話,那麼全世界的人民極大可能也會過上這樣的生活。也許生物的演化就會往另外一個方向發展,人類也不一定會出現了。

海洋除了能夠調節地球的氣溫,還會對降雨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生活在內陸的人民之所有會看到下雨的景象,其實就是海洋的水蒸發變成雨,運動到內陸遇冷液化變成了雨。所以海洋減少還會造成一個後果,就是內陸地區的降雨也會大幅度的減少。這樣一來,內陸地區的水資源不斷地減少,土地沙漠化加劇,地球也將走向末日。

相關焦點

  • 假如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是個蔚藍色的星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面積為1.49億平方公裡;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面積為3.61億平方公裡。有些人大膽假設一下,如果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假如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是個蔚藍色的星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面積為1.49億平方公裡;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面積為3.61億平方公裡。有些人大膽假設一下,如果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轉折點:如果人類和動物角色互換,世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高分暗諷動畫短片《轉折點》,地球是人類的生存之地,可如今環境汙染一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環境汙染影響著生活在地球的一切生物,然而環境汙染幾乎都是人類造成的,如果人類和動物角色互換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短片開頭是在一個繁華的大都市裡面,然而這個都市是各種各樣的動物主宰的,在咖啡店喝咖啡的大猩猩,在餐館吃漢堡的長頸鹿,在超市排隊結帳的動物們……購物完的海豚坐在河邊喝可樂,喝完後直接把可樂瓶扔到河裡,瓶子日積月纍堆成了山,生活在河裡的人類吃不到其他食物,只能吃可樂瓶子,結果窒息死掉了。
  • 如果海洋和陸地兩者面積互換,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
    地球上超過70%的表面都被水覆蓋,但是如果海陸比列面積發生反轉,土地佔到地球表面積的70%,世界的氣候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這個物種還會存在嗎?當原本的大西洋變成了大西陸地,五大湖變成五大島,從生態的角度分析,豐富水分的存在,是氣候相對溫和的重要因素。海水蒸發過程中會消耗巨大的熱量,由於海洋比熱容大於陸地,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溫度變化的幅度就會小於陸地, 這也是為什麼同緯度沿海地區氣候比內陸地區更溫和的原因。
  • 假如地球的海洋和陸地位置互換,對世界地理有怎樣的影響?
    大家一定知道現在地球的海陸分配情況,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0%,陸地佔30%。一般我們看到的世界地圖是這樣的:由圖可知海洋的面積確實佔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而陸地上的氣候也是受海陸分配的影響。那麼,如果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的位置互換,這個世界的地理優惠變成什麼樣?那也就是說,七大洲變成七大洋,四大洋變為四大洲。打開你的地理腦洞,一起來看一下新的地球模樣。七大洋和四大洲以上就是海陸顛倒後的世界地圖,有沒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 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陸地面積只有29%。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海洋變成了29%,陸地變成了71%,對於地球的生態和人類的生存發展是否更好呢?
  • 海洋和陸地面積互換,世界會發生啥變化?西瓜視頻滿足你的好奇心
    小夥伴們都知道地球是由海洋和陸地組成的,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要大,那麼,如果把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如果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小的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水汽通過海洋補給給陸地。這個時候陸地的降雨會變少,河流裡的水也會變少,陸地上也會慢慢變成乾旱的荒漠,整個陸地也就沿海地區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了。
  • 如果地球表面71%的面積變成了陸地,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不管如何,70%的海洋面積孕育了地球這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地球表面70%的面積是陸地,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而水是一種非常容易吸收熱量的物質,所以在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是比較小的,而由於海水能夠吸收大量熱量,所以地球的溫度才能夠保持一個穩定,能夠進行更好的調節。海洋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調節大氣的溫度,可如果海洋面積跟陸地調換,那麼地球大氣的溫度調節功能就會大幅下降。這個時候,地球的溫度就會上升很多,乾旱少雨會成為普遍的事情。
  • 如果陸地和海洋的比例顛倒,那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地球表面由大約71%的水和29%的陸地組成,而海洋容納著地球上將近97%的水資源。如果這個比例逆轉,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變成固體的陸地,原先的高山變成深淵,那麼,地球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地球的氣溫會上升海洋在降低地球氣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大量的水從海洋中蒸發,從而防止地球溫度急劇上升。然而,如果大部分地表是陸地,那麼地面將會非常熱,使大部分土地變成沙漠,而冰蓋會變小,洪水會淹沒附近的陸地。海洋之所以能夠調節溫度,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很高,這意味著它吸收了更多的熱量,從而使溫度不會顯著上升,這與陸地相差很大。如果沒有這樣巨大的水庫,地球的氣溫將遠高於現在。
  • 把海洋的水抽乾,再把陸地灌滿水,世界會有什麼變化?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比例發生反轉,變成了是土地佔了我們的地球表面積的71%的話,人類這個物種還會存在嗎?為了便於繪製我們的新地圖,我們假設直接的一對一的翻轉,現在是土地的地方都變成了水,反之亦然,原本的大西洋就是現在的大西大陸,五大湖就變成了五大島了。
  • 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會發生什麼?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筆者-小文地球總面積為5.11億平方公裡,而海洋面積則佔據了其中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為3.617453億平方公裡,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就是我們所擁有的陸地。因為海洋和陸地的均衡佔比,地球才擁有了「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稱號,但隨著人口的爆炸性增長,人類逐漸覺得陸地不夠用了,那麼,假如將海洋和陸地互換一下,地球會變得更加適宜人類生存嗎?這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地球陸地的面積約為1.49億平方公裡,其中三分之一的陸地為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並且這些乾旱地區還在以每年6萬平方千米的速度向內陸擴展著。
  • 如果除去海洋中所有的鹽,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整個食物鏈將崩潰
    如果我們把海洋中所有的鹽都去掉了,那麼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在21世紀,我們並沒有因淡水而特別發愁過,甚至渴死過,但是,淡水的儲備量仍在枯竭。如果世界海洋都是淡水的話,那世界又將怎樣?是不是因淡水充足而隨便用呢?要回答上述問題前,首先我們需弄明白,為什麼海水是如此的鹹?事實上,大約38億年前,地球的表面溫度開始冷卻,直到水蒸氣變成液體,但海水卻是淡的。是的,你沒有聽錯,很久以前,海水是淡的。
  • 想像一下,假如地球上各大陸拼在一起,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七大洲都位於巖石圈板塊之上,這些板塊漂浮在熔化的巖漿上,其移動速度和指甲生長的速度一樣,雖然這種運動看似非常緩慢,但慮到地球有45億年的歷史,各大洲已改變了它原有的面貌,有時在強大的碰撞中相互融合,有時彼此解體。大約在2.7億年前,地球成為陸地旅行愛好者的天堂。回到那個時代,人們將有機會徒步走遍整個世界,因為那時的陸地是一塊整體。
  • 如果南北極的冰川全部消融,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陸地和海洋之間的面積相差是非常大的,地球上的陸地僅佔了全球面積的29%,剩餘的71%都是廣袤無際的海洋。而在地球的南北極還儲存著大量的冰,以及淡水。就拿南極來說,南極上面覆蓋著全球70%淡水資源,以及90%的冰資源。
  • 如果地球停止轉動,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地球一直在圍繞太陽公轉,同時也在自轉,公轉加自轉也成就了地球生機勃勃的生命形式,給了地球白天黑夜,還有春夏秋冬! 如果地球停止轉動,公轉和自轉都停止,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的是沒有了白天黑夜之分,地球的一個半球永久是黑夜
  • 如果地球海洋面積變成陸地,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還能生存嗎?
    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生命離不開具有誕生生命的種種條件,比如水資源,對於寄生的生物而言,如果沒有水資源的話,人類都不可能在地球上出現,隨著地殼的運動逐漸出現了陸地,如果地球上的70%的海洋變成了陸地之後,人類還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嗎?
  • 如果地球變成了一個立方體,世界會變成怎麼樣?
    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認為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體它的形象是一個半圓形,因為我們的地面是平坦的,但是這個理論後面被推翻了那麼大開腦洞的時候到了 ,如果地球是一個立方體,世界會是什麼樣的呢?如果地球是一個立方體,我們的視野將會非常的廣闊,哪怕是五千公裡以外的龐然大物,我們都能夠看得一清二楚。其次,向立方體的角走去,你會感覺行走越來越困難,就像是在懸崖峭壁上爬行一樣。
  • 當海洋和陸地互換時,地球會造成什麼後果?
    在它誕生初期,由於一直都在下雨,整整有好幾千幾萬年,在大雨磅礴衝刷下地球,漸漸隨著水蒸氣的流逝蒸發,慢慢的形成了陸地面積,整個陸地只佔了很小一部分的面積,形成了顯著的地形地勢,最後地球逐漸被分化出海洋和陸地板塊,液態水居多讓海洋的面積佔據了地球的70%面積。
  • 地球有130億億噸水,人類只能用0.3%,如果海水全部淡化會如何?
    那麼如果海水全部淡化會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假如這樣的事情真的發生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重新將這個新的海洋打造成一片生機勃勃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也許還有新的物種進化出來,從而填補地球物種的損失,因此這似乎對人類本身的生存也沒有太大的威脅。
  • 如果大氣中的氮氧比例互換
    對於地球的大氣成分大家肯定不陌生,氮(N2)約佔78%,氧(O2)約佔21%,稀有氣體約佔0.939%,還有其他氣體和雜質約佔0.03%。其中氧氣和氮氣毫無疑問佔了很大的比例,那麼如果將這兩種氣體的比例互換,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