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假如地球上各大陸拼在一起,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2021-01-15 悟空科學世界

如果有那麼一天,各大洲再次被合併成一個巨大的陸地,那麼你能從北美徒步到非洲嗎?在這種情況之下,哪個國家將成為你的新鄰居?這會導致全球性自然災害嗎?這種新的大陸會持續多久?你知道位於你腳下的土地正在移動嗎?

七大洲都位於巖石圈板塊之上,這些板塊漂浮在熔化的巖漿上,其移動速度和指甲生長的速度一樣,雖然這種運動看似非常緩慢,但慮到地球有45億年的歷史,各大洲已改變了它原有的面貌,有時在強大的碰撞中相互融合,有時彼此解體。

大約在2.7億年前,地球成為陸地旅行愛好者的天堂。回到那個時代,人們將有機會徒步走遍整個世界,因為那時的陸地是一塊整體。

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大陸形狀拼圖,在古生代末期就融合在一起了,自20世紀初以來,這塊巨大的巖石從極地延伸至兩極,它被稱為泛大陸。

假如我們加快目前板塊構造的運動速度,並將各大陸都連接起來,那會發生什麼呢?如果這種超級大陸再次被形成,那麼我們能期待看到什麼呢?

來自德國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韋格納(Alfred Wegener)提出了一個理論,這個理論解釋了地球上某一大片陸地在歷史進程中某一時刻的存在性問題。在1912年,韋格納出版了《大陸和海洋的起源》一書,該書論證了他的假設,即: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是真實存在的,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了泛大陸的形成。

當所有的大陸合併在一起時,這個世界將與你習慣的世界完全不同。例如,如果板塊沿著移動的方向相撞的話,那麼從澳大利亞到亞洲的航班將變得更加昂貴。因此,澳大利亞將面向日本,韓國和中國。

如此一來,你將有機會從陽光明媚的澳大利亞徒步旅行到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南極洲。北美將挨著西非,當紐約市民醒來時,可能會發現來自納米比亞的獅子,並在中央公園中「遊蕩」。

此外,北非將與歐洲合併,這將在構造板塊的邊界上創造一個新的喜馬拉雅規模大小的山脈。

南美洲將向東移動,巴西將連接南非,阿根廷將連接南極洲。很有可能,北美洲將與亞洲合併,組成一個巨大的大陸。

超級大陸將在地球的北部形成,然後逐漸延伸至赤道。在這種情況下,南美洲將繼續向前推進,將厄瓜多推向佛羅裡達州。此時,這些變化可能看起來很有趣,但也有一些負面的消息。例如,美國東部、西歐以及非洲將變成一個危險的地震帶。此外,這些地區將被新形成的火山噴發所摧毀掉。

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綠色山坡將變成一個巨大的雪山,並伴隨著火山灰和熔巖。新大陸多數地方將變得乾旱炎熱,因為雨雲會在深入內陸之前失去大部分水分。

超級大陸將以赤道為中心。由於不是所有的物種都能忍受住高溫,所以野生動物的多樣性將會減少。

但是,世上沒有永恆,這種的大陸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據估計,它的持續時間不會超過5000萬年。火山爆發會釋放出大量的熔巖和氣體,再加上毀滅性的地震,那麼你會發現這些危險區域將開始崩潰。在熱流的影響下,超級大陸最終會分裂成較小的大陸並分散。

當然,這些只是一種假設,真實情況並非如此。至於各大洲合併在一起了,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可以發揮你的想像力。

相關焦點

  • 假如地球上只有原子彈,沒有氫彈,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原子彈和氫彈在結構和威力上到底有什麼區別?原子彈和氫彈統稱核武器,但原子彈和氫彈卻有質的差別,熟悉核武器的朋友經常將原子彈稱為裂變彈,而氫彈則稱為聚變彈,兩者的差別也就在這名字上!因此原子彈內的核材料在存放時是分離的,引爆瞬間才會在爆轟壓力下貼合在一起,然後注入中子引發鏈式反應,最終完成裂變彈的能量釋放過程,也就是核爆炸!
  • 科普一下,假如地球的自轉方向反過來,世界會出現什麼變化?
    從地球誕生那一刻開始,地球的自轉方向就是自西向東,因此我們會看到太陽星辰的東升西落。今天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的自轉方向變為自東向西,我們的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事實上,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是非常快的,珠穆朗瑪峰地區的自轉線速度可以達到411.2米/秒。
  • 科普一下,假如地球的自轉速度變為兩倍,世界會發生什麼?
    從科學角度來說,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人們為了方便計算將一天定為24小時。人們把24小時等分為三部分,工作、娛樂、休息各佔一部分。今天我們提出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的自轉速度增加一倍,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我們還能適用這麼快節奏的生活嗎?
  • 假如第五次冰河期智人滅絕了,那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讓時間倒流12.5萬年 想像一下這個時間,在我們看來似乎有點遙遠,但在地質(學)長河上就像在昨天 。現在,通過磁帶上的時間倒退,我們已經基本清除了所有人類對地球的影響。這個時期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呢?
  • 科普一下,假如地球的位置緊靠銀河系中心,世界會怎樣?
    晴朗的夜空中,我們在一些空氣好的地區會看到條狀銀河,這是因為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可以算作是郊區了。整個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懸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6光年。今天我們提出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緊挨著銀河系中心,世界會怎樣?
  • 科普一下,假如地軸傾斜度變為90度,世界會發生什麼事情?
    因為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因此人們假想出地軸的存在,地軸並不是垂直於地球公轉軌道面的,和垂直線之間有23度26分的傾斜。今天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的自轉軸傾斜90度,我們的世界會怎樣?假如那個時候月球沒有形成,地軸變成90度傾斜,世界又會是另外一種景象。地軸傾斜變為90度,地球環繞太陽運轉的時候就會出現兩極指向太陽的情況,一個半球會被籠罩在黑夜裡面長達6個月,另外一個半球會因為連續的陽光直射,差不多要被煮熟了。這樣一來,地球上的一天就相當於原來的一年了。
  • 假如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是個蔚藍色的星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面積為1.49億平方公裡;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面積為3.61億平方公裡。有些人大膽假設一下,如果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假如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人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是個蔚藍色的星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面積為1.49億平方公裡;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面積為3.61億平方公裡。有些人大膽假設一下,如果地球30%是海洋,70%是陸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如果地球也有行星環,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無垠的太空總會讓人產生無限的想像,有人會問,如果地球也有一個行星環,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最近,一位叫做羅恩·米勒(Ron Miller)的科幻插圖畫家創造了一組非凡的圖像,圖像告訴人們如果地球擁有與土星比例相同的行星環,我們的天空會是什麼樣子。    同時,也有天文學家對假想中的地球光環做出解釋。天文學家認為,如果地球有行星環,那麼這個環的外觀會因緯度而變化,世界各地的人們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樣的。
  • 假如地球是立方體的,我們的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仔細觀察宇宙中的天體,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星球包括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都是以球形的狀態存在於宇宙之中。這讓我們感到分外好奇,為什麼這些天體都是球體的呢?我們也會對這些宇宙奧妙做出腦洞大開的假設和想像。假如地球不是球體的,而是立方體,那麼地球上的一切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帶著這個有趣的設想,我們可以一起來探討一下。
  • 科普一下,假如地球變成甜甜圈形狀,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以前節目中,我們提出了關於地球的各種有趣的假設,比如扁平狀的地球,立方體狀的地球。今天我們同樣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變成甜甜圈形狀,世界會怎樣?假設原本的球形地球重力加速度為1個G,那麼甜甜圈形狀的地球只有0.65G,赤道位置則會下降到0.3G。人們在這些地方行走感覺就像在火星上面跳躍。
  • 地球的「素顏」是什麼樣子?地球被抽乾水以後的慘狀
    我們腳踩的這顆星球是我們的母星地球,它雖然叫做地球,但是海洋的面積卻佔整個地球表面積的70%以上。要是我們「攤開」地球,你會發現七大洲不過是漂浮在四大洋上的「島嶼」,如果你手裡剛好有一個地球儀,你就會發現,海洋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很多很多,在這種情況下,難道把地球叫「水球」不是更加合適嗎?
  • 1億年後的地球長什麼樣?超級計算機給出模擬圖,網友:是真的嗎
    例如我們熟悉的恐龍,他們在地球上生存了長達1.6億年的時間,但是人類存在的時間雖不長,可是擁有著其他物種所沒有的高智慧。人類憑藉著自己的智慧與勤勞,創造了人類燦爛的文明和文化,並且這些偉大的文明都是在近幾千年之內完成的。如果人類再繼續發展下去,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遠古時代的地球大陸是什麼樣的?
    大陸並不一直都是如今的樣子,但是,地球上確實一直都有大陸。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目前地球上展現的7個正式大陸的熟悉形態已經經歷了許多變換。許多科學家認為地球一開始是一個巨大大陸,像一塊骨頭一樣乾燥。板塊構造不斷地改變著大陸塊的位置;一些板塊被分開,形成新的陸地,另一些則相互碰撞,形成了高山,如喜馬拉雅山脈,並結合陸地。在地球歷史的幾個時間點上,所有的陸地地塊都被粘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超級大陸。最新的這些超級大陸被稱為「盤古大陸」,意思是「所有的土地」。
  • 一百萬年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當時地球上有什麼?沒有什麼呢?
    一百萬年前,地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我們的星球有45.4億年的歷史,那麼一百萬年前陸地可能就是海洋中的一個島嶼。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很難理解100萬年前世界是什麼樣子,但科學總是能幫助我們了解過去,並揭開了許多過去的秘密,也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看到一百萬年前地球上可能存在的景象或生活。
  • 如果月亮從未形成,地球上會是什麼樣子?
    ,很難想像沒有月亮我們該怎麼辦,但是為了科學起見,我們假設世界上沒有月亮,地球將會怎樣?人類還會存在嗎?生命會是什麼樣子?這裡是濤濤隨記,本篇文章介紹如果月亮從未形成, 地球上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認為月球起源於碰撞飛濺,大碰撞假說也稱為大飛濺理論,假定有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稱作提亞,45億年前撞擊了地球,碰撞將蒸發的地殼粒子拋入太空,這時 地球還處於嬰兒期,誕生只有3000萬到5000萬年,主要由熔巖組成,一些科學家將早期的地球稱為蓋亞,隨著時間推移 蓋亞和提亞的碎片,受地球引力作用結合到一起,形成了我們現在熟悉和喜愛的月亮。
  • 科普一下,假如太陽變成一顆黑矮星,我們的世界會怎樣?
    人類和植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太陽,太陽已經照耀地球46億年了。今天我們提出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太陽變成一顆黑矮星,我們的世界會怎樣?恆星都在不停地進行核聚變,當恆星內部沒有足夠的氫元素來維持這個過程的時候,恆星的壽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太陽因為質量不夠,沒法變成中子星。
  • 假如地球上出現一顆直徑為1毫米的黑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因為黑洞對天體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假如太陽系中出現一顆黑洞,太陽系將不復存在。這次我們將目標縮小一點,假如一顆直徑為1毫米的黑洞出現在地球上,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首次進行強子對撞機實驗的時候,科學家們就提出一個假設,這項實驗會不會造出迷你黑洞,從而對地球產生不好的影響?
  • 假如我們掌握這項技術,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想像一下假如你可以比光速還快,你最想去哪裡旅行呢?去火星,還是去我們的比鄰星半人馬阿爾法,或者是更遠的星雲?今天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我們掌握了曲率驅動技術,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都知道,目前光速是公認的宇宙中速度最快的速度。
  • 假如我們掌握這項技術,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想像一下假如你可以比光速還快,你最想去哪裡旅行呢?去火星,還是去我們的比鄰星半人馬阿爾法,或者是更遠的星雲?今天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我們掌握了曲率驅動技術,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都知道,目前光速是公認的宇宙中速度最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