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注射了生長因子的求美者越來越多,什麼新品玻尿酸、童顏針、提高脂肪存活等都為生長因子包裝了一層華麗的外衣,北京知音李奇軍院長表示生長因子「生長力」太強,會逐漸改變了注射部位的形態,出現不受控制的瘋長,生長因子取出迫在眉睫。
生長因子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不被允許注射?
生長因子是一種可以促進細胞增殖、分裂的細胞因子,可用於表皮加速傷口的癒合。生長因子作為一種臨床藥物,可用於修復皮膚的破損、糜爛等,但其只可用於局部外用,生長因子一旦注射入體內,會刺激組織生長。首先明確,生長因子是國家明令禁止注射的外用藥物,但因其價格便宜,來源範圍廣闊,有一些非法機構將其作為軟組織填充劑,並包裝成為幹細胞、生長肽、童顏針等神奇的美容產品,注射於面部,獲取巨額利益,很多求美者上當受騙,併發症逐漸顯現。
「壽星額」「馬下巴」「包子臉」我們看到的很多造型誇張形狀各異的整形失敗臉,很多都有生長因子的參與。而且這種生長是不可控的,有的可能增生一小部分便停止生長,而有的則會一直長,另組織嚴重變形,甚至毀壞容貌,因此國家一直明令禁止將生長因子注射入體內。
李奇軍院長說最讓他無語的就是這類產品總能夠無限變換包裝,時不時的就有求美者會問道。
「幹細胞靠譜嗎?」
「黃金肽是不是比等離子肽更好?」
「細胞原液我閨蜜也用了怎麼沒事?」
數不勝數的花名絕對讓生長因子在江湖上吃得開,可以摻入任何的注射藥品內,讓人防不勝防。
首先生長因子是可以取出的,但是取出的難度較大,對醫生技術的要求也比較高。生長因子與其他注射物的不同在於生長因子在體內不會以異物的形式獨立存在,而是會和自體組織融合在一起。可以說取出的並不是生長因子本身,而是因為生長因子刺激而無序瘋長的自體組織。
簡單理解稱為種子,生長因子有極強的生長特性,一旦在組織內生根發芽,就不斷向內部生長融合,尤其是清理不乾淨的組織殘留,好比野草,春風吹又生,而且風頭更勁。
那麼生長因子可以取出嗎?
傳統的取出方式如手術切開、簡單刮吸或針劑注射等均無法很好的取出增生組織並阻止其復發,肌膚表面可能已經恢復平整,就認為已經去乾淨了,但依舊有殘存的生長因子在體內,不僅如此,殘存的生長因子可能還會因為手術刺激而激發嚴重的二次增生。
手術後表面恢復平整,就認為已經取乾淨了,而實際上原來靜默的生長因子依然在體內,受到手術刺激後開始變得活躍,從而組織又開始無序增生,反反覆覆,求美者深受其害。
隨著專項修復技術的開展,我們對生長因子的特性已經有了足夠多的認知和臨床經驗,對於這類問題,我們的建議是早發現早治療。
很多求美者會進入一個誤區,被科普這麼可怕的東西,是不是取得越乾淨越好,最好此生不復相見。很遺憾,人都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我們做一個簡單地類比,癌症患者最痛苦的莫過於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化療,但是化療就是要同時殺死好的與不好的細胞,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也是沒有辦法。生長因子同樣,不是簡單的加減法計算。尤其對於嚴重的求美者,過度追求取出這個環節,有很大概率傷害組織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情況。
所以對於生長因子我們建議綜合處理,在儘量取出的前提下,配合藥物進行深度抑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其生長特性而不是用暴力一味地取出。
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企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