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周刊 |《星際迷航》中有趣的物理現象

2021-02-08 果殼中的物理

「《星際迷航》這類科幻作品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被賦予了另一個嚴肅的使命——開拓人類的想像力……其實科幻作品和科學發展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科學家有時會借鑑科幻作品中的一些設定,並把它們運用到真實的科學理論當中;有時則會發現一些比科幻作品還要奇幻的科學理論。」

——史蒂芬·霍金

就如霍金對《星際迷航》的肯定,這個作品在科幻界可是教科書級的存在。今天就隨果殼了解一下其中一些有趣的物理知識。

翹曲飛行

「圖為翹曲飛行的企業號」

翹曲飛行(Warp Drive)是《星際迷航》裡太空船進行超空間旅行的技術手段。一艘星艦在曲速狀態下可以實現超光速飛行。那何為翹曲飛行?

翹曲飛行(Warp Drive),也叫做「埃爾庫比飛行」,是愛因斯坦通過他的廣義相對論推斷出來的,解釋說是通過時空的塌陷來完成的,雖然人類還未能掌握用它來實現星際旅行,但是它存在的依據就是:至今為止,它並未違背任何有關太空的科學理論解釋說,它就像自動扶梯一樣,自己並不動,而周圍的一切卻在以一種速度勻速相對於你向後運動。

量子傳送

「圖為星際迷航傳送機」

量子傳送通過專用裝置將物體分解成量子,再利用量子遠距效應把原形量子的性質傳送出去,到達目的地之後再把這些量子合成物體。量子信息與傳統信息不同,它不可計量。其擁有更大的信息存儲能力,而且無法被截獲。因此使用量子信息傳遞將非常安全。量子傳送利用量子糾纏技術,需要傳輸的量子態如同科幻小說中描繪的「超時空穿越」,在一個地方神秘消失,不需要任何載體的攜帶,又在另一個地方瞬間神秘出現。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瞬間完成的。

在《星際旅行》中,傳送器在最初是為了減少因拍攝太空船登陸場景而設定的;它能將人體或物質分解為量子,並將量子傳送到終點後重新組合。

相關焦點

  • 又見「星際迷航」(2)
    非常有趣的是,歷史上的「冷戰」在電視劇中也被清楚地刻畫為「過去時」的一部分,許多人類角色的名字是俄式姓名,因而幾乎是前瞻性地討論了現實。且從《初代》開始,從整體上貫穿了60年代美國幾乎所有的主要議題:性別歧視、種族主義、民族主義和全球性戰爭等等。因而不難理解,即使是在1969年劇集停拍後,影迷始終熱情不減。
  • 「星艦迷」歸來——遙望2012《星際迷航2》
    自上世紀60年代,一部名為《星際迷航》的電視劇在美國播映,此後四十多年,相繼推出同系列11部電影、5部電視劇、1部動畫(編輯註:根據果殼網友Majel提供的信息修改),風靡美國以及全世界,在無數影迷心中有著無可撼動的地位。
  • 《星際迷航3》持續現象熱度 曝進取號毀滅片花
    《星際迷航3》持續現象熱度 曝進取號毀滅片花 進取號首遇毀滅性打擊 曲折劇情引觀眾驚嘆連連  在最新曝光的片花中,蜂群般的敵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向進取號並對其發起猛烈攻擊,進取號的艦身受到重創,引擎碎片四處飛散。剋勞操縱敵艦衝入進取號艙內,柯克艦長沉著指揮隊員全力反攻,雙方交鋒火光四射,星際艦隊全體隊員面臨生死攸關的絕境。
  • 《星際迷航》這麼多技術已成真 曲率引擎打破物理定律
    9月9日消息,據CNET報導,有關《星際迷航》的大多數故事都發生在23世紀和24世紀,當時的科學技術已經有了長足進步,有些甚至超出人類的想像。可是隨著現實科技的發展,這些技術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早成為現實,幫助人類更快步入太空時代。在《星際迷航》中,最重要的技術——曲速科技於2063年首次測試。
  • 一個非星際迷航迷該怎麼看《星際迷航3》?
    如果要想偽裝成一個星際迷航死忠粉,等待我的將有十幾部電影以及數百集電視劇,還有大量的背景文章要看。這基本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我最終還是決定放棄這個想法,乖乖的承認自己並非一個星際迷航死忠或是粉絲。我甚至不知道星際的粉絲應該叫星際粉,還是迷航粉還是星航粉。好吧,並不重要。電影既然是拿來公開放的,面對的也將是各種各樣的觀眾。
  • 《星際迷航3》"太空激戰"片花:星際艦隊衝出重圍
    《星際迷航3》"太空激戰"片花:星際艦隊衝出重圍 《星際迷航3》片段 星際艦隊衝出重圍"燃爆"宇宙 時長:00:30 來源:電影網
  • 比《星際迷航》更精彩的10部星際迷航電影
    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星際迷航電影,是JJ·艾布拉姆斯2009年重啟版《星際迷航》的續集《星際迷航:暗黑無界》,其預算高達1.85 億美元,全球票房4.67億美元。儘管JJ·艾布拉姆斯的兩部《星際迷航》電影在重啟系列中票房均高於《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但卻沒能受到星艦迷的廣泛認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新《星際迷航》系列與吉恩·羅登貝瑞編劇的老版並沒有太多相似之處。
  • "星艦大副"喬納森弗雷克斯欲執導《星際迷航3》
    3》興趣很大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備受全球影迷關注的超級科幻大片《星際迷航3》,在原定導演羅伯託-奧奇放棄導演之位後,新導演的人選成為熱門話題。曾在老版《星際迷航》系列電影中扮演星艦大副「威廉-瑞克」,並執導過《星際迷航8:第一次接觸》和《星際迷航9:星際起義》的喬納森-弗雷克斯,成為了理想人選。有趣的是,他本人也對《星際迷航3》興趣很大,意欲執導此片。雖然派拉蒙尚未正式遴選替補者,但弗雷克斯的呼聲已起。
  • 《星際迷航:發現號》
    影視搬運工之家今天更新第一篇文章,今天向大家推薦的是美劇《星際迷航:發現號》。    相信大家大家對星際迷航電影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特別是最近的《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星際迷航》是由美國派拉蒙影視製作的科幻影視系列,由7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13部電影組成。下面著重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劇《星際迷航:發現號》。
  • 星際迷航時間線
    提起星際迷航,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這款星際迷航時間線遊戲就是由星際迷航推出來的手遊。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將在太空中不斷的進行戰鬥,戰鬥的場景都是非常真實的,是可以給我們玩家不錯的打擊感的。遊戲的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的,我們可以享受遊戲帶給我們的樂趣。
  • 《生活大爆炸》裡的《星際迷航》梗
    《星際迷航》劇集《原初》、《下一代》、《深空九號》、《旅行者號》和電影版及2009年的重啟等都是最常他們提及的,該系列的經常引用甚至對一竅不通的佩妮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其中,雷納德和謝耳朵都認為《星際迷航:原初》系列要好過《星際迷航:下一代》,但《下一代》系列中的皮卡德艦長要優於《原初》系列的柯克艦長。
  • 星際迷航遊戲好玩嗎 星際迷航玩家詳細測評
    星際迷航改編自其同名影視作品,其良好的故事基礎以及嘆為觀止的震撼場面都為該作的發布奠定了很好的「群眾」基礎。是一款很有意思的單機遊戲,這裡小編給大家帶來星際迷航玩家詳細測評。  一句話:「質量空間」的失敗模仿者     優點:     1.瑰麗的遊戲場景     2.動聽的音樂     3.專業的遊戲劇本     缺點:     1.畫面較差而且有很多低級錯誤     2.遊戲中的跳躍和掩體中的目標快速移動比較奇葩
  • 《星際迷航》裡的政治觀
    可以說,《星際迷航》和《星球大戰》系列已經不只是好萊塢影視劇,它們甚至構成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很多學者從這兩個系列中解讀各個時代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法學教授Liya Somin幾乎是當代政治解讀《星際迷航》的代言人,他屢次撰文分析《星際迷航》中的政治觀。
  • 《星際迷航3》曝片花 星際艦隊衝出重圍燃爆宇宙
    3:超越星辰》被贊「故事引人入勝」   2016全球最大製作科幻片《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在中國大陸僅上映6天,就已獲得各大專業電影網站和社交媒體上的諸多好評。很多首次接觸《星際迷航》系列的觀眾也能輕鬆進入劇情,被勁爆的動作場面和急轉直下的故事吸引。今日,片方曝出了「太空激戰」片花,在此次片花中,進取號被蜂擁而至的敵艦擊中,艦體遭受巨大損害,大反派剋勞揚言要毀滅世界。柯克艦長則沉著指揮全體隊員團結一致,終於衝破重重阻礙,再度起航。
  • 星際迷航
    真愛粉1.8萬塊樂高積木打造《星際迷航》「企業號」  樂高積木是款很神奇的玩具,可以拼接組裝成各種造型。但是用樂高積木拼成《星際迷航》(Star Trek)「企業號」(U.S.S.
  • 看了那麼多年的《星際迷航》,那你知道《星際迷航》之父是誰嗎?
    事實上,《星際迷航》中最精彩的部分不僅不是羅登貝瑞編寫的,而且在私下裡,甚至在公開場合都遭到了他的強烈反對。像羅登貝瑞這樣複雜的人,他的《星際迷航》值得進行更細緻入微的分析,而不僅僅是他和其他人花了多年時間圍繞他建立的簡單化神話。
  • 火星上的「星際迷航」:NASA在火星沙丘中發現「星際艦隊標誌」
    周三,亞利桑那大學的MRO HiRise相機團隊發布了一張火星沙丘的新圖像,發現其神似經典星際艦隊的標誌。「有進取心的觀眾會發現這些特徵看起來很像一個著名的標誌,」該團隊打趣道。這個有趣的火星沙丘具有悠久的地質歷史。它起初是一個新月形的沙丘,但部分沙子最終被風吹走。
  • 科幻電影《星際迷航》的諸多技術正在成為現實
    9月9日消息,據CNET報導,有關《星際迷航》的大多數故事都發生在23世紀和24世紀,當時的科學技術已經有了長足進步,有些甚至超出人類的想像。可是隨著現實科技的發展,這些技術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早成為現實,幫助人類更快步入太空時代。在《星際迷航》中,最重要的技術——曲速科技於2063年首次測試。你可能認為,在接下來的47年中,人類或許依然無法實現超光速的旅行。
  • 集結星際迷航歷代角色與劇情 《星際迷航:時間線》有望今秋亮相iOS
    日前,曾製作過《權力的遊戲:崛起》開發商 Disruptor Beam 宣布將在今秋上架一款全新的星際迷航主題遊戲——《星際迷航:時間線 Star Trek Timelines》。該作號稱是集結了星際迷航中幾乎所有角色、設置,並從《初代  the Original Series》、《下一代 The Next Generation》、《深空九號 Deep Space Nine》、《航海家號 Voyager》和《進取號 Enterprise》等五部電視劇集中截取劇情,由此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星際迷航世界供玩家暢遊探索,先一起來看看預告片!
  • 星際迷航:命運
    星際迷航:命運(SquadonStarTrek)是Hanel Software Solutions開發的一款街機類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