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天氣變熱
蛇的冬眠結束
開始出來造作了
晚上7點32分
三門縣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
海遊街道文化路有一條蛇爬到別人家裡了
光明中路消防救援站4個消防員馬上到現場
這是一條兩斤多重的油菜花蛇,沒有毒,不過可能會咬人。消防員用專業捕蛇器把蛇抓住,然後就放生了。
過了沒兩天
又有人在家裡發現蛇
當天晚上9點15分,海遊街道蔣家祠堂的周先生下班回到家,門一開就發現一條蛇。周先生馬上叫來了消防隊員。消防員發現蛇鑽了床下面,用了很長時間清理了東西,再用捕蛇器把蛇夾出來。這條蛇頭的形狀是三角形的,可能是一條有毒的蛇。
怎麼判斷是否是毒蛇要傷呢?
1、看蛇形:毒蛇的頭多呈三角形,身上有彩色花紋,尾短而細;無毒蛇頭呈橢圓形,身上色彩單調,尾細而長。最好將咬人的蛇打死以供診斷參考。
2、看傷口:毒蛇咬傷的傷口表皮常有一對大而深的牙痕,或兩列小牙痕上方有一對大牙痕,有的大牙痕裡甚至留有斷牙;無毒蛇咬傷則無牙痕,或有兩列對稱的細小牙痕。
蛇分有毒和無毒兩種,其實被毒蛇咬傷是非常危險的。在我國約有50餘種毒蛇,常見的有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海蛇、蝮蛇、竹葉青、五步蛇等。
毒蛇和無毒蛇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毒蛇有毒牙和毒腺,毒牙生在前方上顎骨上,有小管與毒腺相通。平時毒牙向後收起,咬人時毒牙豎起刺人人體,放出毒液,然後毒液隨血液或淋巴循環進人身體其他部位。
蛇毒的成分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包括有蛋白質、多膚類和酶,具有明顯的細胞毒、神經毒、血液毒、心臟毒和其他毒性作用。各種毒蛇的毒物成分不同,因此,毒蛇咬傷後發生的症狀也不完全一樣。
夏天是蛇活動的時候,消防隊員講,每年的夏天因為抓蛇出警的次數都有二三十起,其中有毒蛇,也有沒有毒的蛇,大的有兩三斤重,五六十釐米長的小蛇也有。
消防隊員提醒大家
看到蛇時千萬不要自己抓
人不主動挑釁蛇通常也不會主動咬人
萬一被蛇咬了
應該怎麼處理呢?
被蛇咬了後,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安靜,不要隨處移動,否則容易促進血夜循環,導致毒液更快傳送。
第二步,就是找到一根繩子或者類似的東西鞋帶等,綁住接近心臟方位,綁緊,減少血液的循環。
如果有同伴的話,可以找些清水衝洗下,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鹽水或者高錳酸鉀衝洗下。切記不要用酒精。
用繃帶綁住之後,就趕快打120求救,請求最快救助。
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把傷口劃開成十字形,小刀可以用打火機燒下消毒。然後擠出毒液。
自己或者同伴這時候可以打死蛇,或者最快的速度拍照,以便醫生可以鑑定是何種蛇。
救護車來了之後,第一時間打血清,或者吃解毒藥。然後送去醫院治療。
新 聞 視 頻
消防提示:
高溫天氣來臨,蛇也進入了活躍期,家中或附近有大量花花草草的市民尤其要注意了!如果家中發現蛇出沒,切勿盲目抓捕,第一時間應該報警,以避免受傷。此外有條件的居民也可以在自家的房屋前後,灑些雄黃酒,以防蛇的出沒。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