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0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最近
天氣一時晴朗一時又暴雨
炎熱潮溼的環境
太適合蛇類出沒
江門消防更是在一天內接到三次
室內進蛇的市民求助
8月9日,江門消防在一天的時間內接到了三起報警電話。鶴山鶴城南洞村委會圍村、蓬江區東湖公園及開平赤水鎮高龍村委會望天村的居民先後向119報警求助,稱發現室內有蛇,請求消防救援。
01
8月9日上午10時35分
鶴城消防救援站接到群眾報警求助
稱南洞村委會圍村
一居民家裡發現了一條蛇
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
發現一條約40釐米長的眼鏡蛇
蜷縮在房屋的角落裡
體重約有1斤
為防止眼鏡蛇傷人
兩名消防員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後
緩緩靠近眼鏡蛇
並利用捕蛇工具將蛇抓獲
次日上午
鶴城消防站將抓獲的眼鏡蛇
安全移交到當地野生動物保護機構處理
02
當日晚上22時36分
蓬江區躍進路特勤消防救援站接警稱
東湖公園南門值班室
有一米多長的眼鏡蛇
特勤消防站立即出動1車6人
趕往現場將其抓獲
及時消除了這一安全隱患
03
9日晚上23時53分
開平市赤水鎮專職消防救援站接到報警稱
赤水鎮高龍村委會望天村16號
有一條大蛇在屋內
急需救援
消防指戰員到達現場後發現
一條大蛇正在村民養雞的茅屋內
緩緩蠕動
通過蛇的斑紋和體量
消防指戰員根據經驗判斷
應該是蟒蛇
幾個消防員相互協助
小心地靠近蟒蛇
蟒蛇被慢慢地移出草地
消防員快速利用捕蛇器
將蟒蛇的七寸位置壓住
並徒手控制住蛇頭
消防員受過專業訓練,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同時
消防員拆下漁網
將蟒蛇抓獲並放入編織袋內
消防員受過專業訓練,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經查看
捕捉的蟒蛇長約1.5米
重20多斤
次日下午
赤水鎮專職消防隊把蟒蛇移交給
當地林業部門接收處理
現在是蛇類活動頻繁的季節
下面這些知識事關性命,
請記得認真閱讀。
避蛇篇
1、儘量避免去野外草叢。到野外應穿上長褲和棉質的長襪。
2、見到蛇轉身就走,不要試圖抓住或攻擊它。
3、家裡或公共場所發現蛇,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不要讓蛇逃跑。然後撥打110指揮中心轉森林公安。
4、雄黃驅蛇效果不大。驅蚊水和風油精對於預防蛇類的效果更好。
急救篇
一旦被蛇咬傷後該如何緊急處理呢?
● 被蛇咬傷後首先要減少運動
被蛇咬傷後切記:要保持鎮定,減少運動,不要到處亂跑,否則只會加快血液循環。
● 記住蛇的特徵
傷者應儘可能記住蛇的特徵,如果能拍照更好,便於醫生對症下藥。
一些有經驗的醫生,目前也能根據傷者的傷口,臨床症狀來進行判斷,實在記不住,就需要前往專業的機構進行救治。
● 及時就醫
在城區被咬
如果在靠近城區的地方被咬,要儘快直接到附近有醫治蛇傷條件的醫院就治,先不要處理傷口。
在野外被咬
如果是在野外,要先用水衝洗,再用負壓工具(如注射器)吸出餘毒,有條件的話,用彈力繃帶輕輕綁住傷口靠近近心臟的一端,然後送往有條件的醫院救治。
● 嘴吸毒液、刀切傷口等,都是不建議行為
在民間,也存在不少治蛇傷的方案。但在專家看來,這些方案多不可取,除了導致蛇傷病人傷情加重,還可能給施救者帶來麻煩。
「比如施救者用嘴吸毒液,這可能會使施救者中毒。再比如用手擠傷口,擠破血管會加劇毒液擴散「。而在文前提到的壯漢,則是用繃帶綁得過緊,這樣會導致被咬傷的組織壞死和破壞傷口處的血管使得毒液加速擴散。
民間還比較流行被蛇咬傷後將傷口切開,放血同時放出毒液的方案。「這也很高危」。比如廣東多見的五步蛇和原矛頭蝮蛇的蛇毒,是血液循環毒,其破壞的正式人體凝血功能的血小板。此時再切開傷口,會導致血流不止。而自行切開傷口後,若現場處理不當,會導致毒素擴散加快,更有可能會加速毒素起作用的時間。
● 處理毒蛇咬傷五步驟
1、綑紮
停止傷肢活動,將傷肢置於最低位置,在最短時間內用身邊可利用的橡皮筋、繩、布條、草藤等在傷口上近心端約10釐米部位進行綑紮,但不能勒得過緊,影響肢體的血液供應。
2、衝洗
用淨水反覆衝洗,如果周圍實在沒有水,可用人尿代替。
3、觀察
儘量記住蛇的外貌特徵,方便醫生對症下藥。
4、排毒
邊衝洗邊從傷肢的近心端向傷口方向及周圍反覆輕柔擠壓,促使毒液從傷口排出體外。
5、到醫院
用最快的速度到醫院。在送院過程中,避免受傷者運動。最好採用交通工具運送,如果沒有交通工具,最好由人背送醫院治療。
再次強調!
在被毒蛇咬傷後,
只要在2-4小時內
乘車抵達有血清的醫院,
肯定能得到及時救治!
關鍵是乘車,不要步行,劇烈運動。
切勿輕信民間偏方!
劃重點
能救命的抗蛇毒血清
江門地區究竟哪家醫院有儲備?
在江門,有抗蛇毒血清的
是新會區中醫院,
目前主流的抗腹蛇、抗五步蛇、
抗銀環蛇、抗眼鏡蛇四種抗蛇毒血清,
該院均有。
來源:江門發布、江門日報、江門消防、南方日報等
原標題:《嚇人!江門驚現眼鏡蛇、蟒蛇……一天連抓三條蛇!千萬當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