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蛇類活動也變得頻繁起來,擾民事件時有發生。今年4月,海南省多個市縣多次發生「蛇出沒」事件,消防員不得已化身「法海」,幫助大家抓蛇!
4月25日
4月25日,三都區南灘居委會一居民在家餵雞時,發現雞窩裡躺著一條身上有網狀花紋的大蛇。消防員到達現場後發現,這是一條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蟒蛇,長約1.5米,體重約8斤,已經吃了居民的一隻雞,正準備吃下第二隻。消防員用專用工具,把蟒蛇裝進袋子,經檢查,蟒蛇並無外傷,消防員將蟒蛇帶到遠離居民區的山林裡進行放生。
消防員用專用工具,把蟒蛇裝進袋子。通訊員 李德高攝
4月22日、4月23日
消防指戰員將蛇捕獲。
4月22日10時11分、23日9時22分,海南保亭消防救援大隊指揮中心均接到群眾報警稱:位於保亭保城鎮風情街道彩虹橋下發現蟒蛇,這已是連續2日來在同一個地方附近有蛇出沒。據了解,消防指戰員成功蟒蛇抓出,並將它們安全移交給了林業局部門。
4月22日
保亭消防員捉蛇解民憂。通訊員 李海英 攝
4月21日上午,保亭加茂鎮大旺下村有村民在果地旁邊魚塘發現一條蟒蛇,因村民魚塘裡養有鴨,生怕蟒蛇擾民擾鴨,村民趕緊向消防部門報警求助。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發現一條約2米多長的蟒蛇蜷縮在魚塘旁邊的草叢裡,體重十多斤左右。
為防止蟒蛇傷人,兩名經驗豐富的消防員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後,緩緩靠近蟒蛇,並利用捕蛇器將蛇抓獲,將其安全移交當地林業部門處理。
4月4日下午
4月4日下午,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福宏村一隧洞內驚現多條蟒蛇,村民發現後趕緊報警。海口瓊山區濱江消防救援站趕赴現場進行處置。最終,洞內的消防人員花了近1個小時成功將5條蛇捕捉放入準備好的編織袋中。最後,這幾條蛇由動物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進行安置。
蟒蛇被放歸大自然(省動保協會供圖)
4月2日凌晨
4月2日凌晨2時16分,家住屯昌縣屯城鎮科技路王先生報警稱,他住宅內發現一條眼鏡蛇。消防到達現場發現,一條1米多長的眼鏡蛇盤踞在臥室沙發底下。消防員員做好安全防護後,利用捕蛇器將其逮捕。
一、居家防蛇:別擅自抓捕,儘快報警。
消防部門提醒,天氣漸熱,蛇類活動頻繁,市民若發現有蛇出沒,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震動地面,也不要擅自抓捕,應儘快撥打119報警,或請專業人士處理,以免被咬傷。另外蟒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能擅自對其造成傷害。
二、出行防蛇:
(1)可以帶上軟質的長棍或竹竿,邊走邊打一打路邊的草叢,蛇會迅速逃跑,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另外,走進草叢前要穿上長褲和膠鞋,紮緊褲口,防止蛇的攻擊。
(2)雨後的清晨和傍晚,最好不要在有毒蛇活動的環境中行走。尤其是洪水過後的幾天內,不宜進入群山峻岭,此時是毒蛇遊動最頻繁的時間段。
(3)在翻轉石塊、採摘野果前要小心觀察,使用竹竿等敲打。
(4)儘量避免在草叢裡休息。露營時,在帳篷周圍撒雄黃、石灰粉或水浸溼了的菸葉,然後將帳篷拉鏈完全合上。清晨收拾地席或帳篷時,要小心查看,有可能可愛的蛇昨晚與你同眠。
(5)除眼鏡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如果遇到蛇,若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周邊地面、植物,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
(6)見到毒蛇後要保持鎮定安靜。不要突然移動或奔跑,應緩慢繞行或退後,沒有十足把握千萬不要發起攻擊,一旦被蛇追逐,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要跑出「之」字型路線。
(7)到野外遠足時最好帶上一些風油精,另外,治療面較廣的蛇傷藥,也要帶上一些。
三、被咬傷後分辨蛇有無毒性
毒蛇與無毒蛇咬傷鑑別表
四、被咬傷後現場急救
(1)被毒蛇咬傷後,不要奔跑走動。這樣會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擴散。傷者應立即坐下或臥下,自行或呼喚別人來幫助。
(2)立即用皮帶、布帶、手帕、繩索等物在距離傷口3-5釐米的地方縛扎。減緩毒素擴散速度,每隔30分鐘需放鬆2-3分鐘,以避免肢體缺血壞死。
(3)用清水衝洗傷口,用生理鹽水或高錳酸鉀液衝洗更好。此時,如果發現有毒牙殘留必須拔出。
(4)用消過毒或清潔的刀片,連結兩毒牙痕為中心做「十」字形切口。切口不宜太深,只要切至皮下能使毒液排出即可。
(5)可以用拔火罐或者吸乳器反覆抽吸傷口,將毒液吸出。緊急時也可用嘴吸,但是吸的人必須口腔無破潰,吐出毒液後要充分漱口。吸完後,要將傷口溫敷,以利毒液繼續流出。衝洗擠壓排毒須持續20-30分鐘。
(6)可點燃火柴,燒灼傷口,破壞蛇毒。
(7)儘快食用各類蛇藥,咬傷24小時後再用藥無效。同時可用溫開水或唾液將藥片調成糊狀,塗在傷口周圍的2釐米處,傷口上不要包紮。
(8)經處理後,要立即送附近醫院。如果把蛇打死,則帶上死蛇,以便醫務人員及時、正確地進行治療。
另外,就診時最好能把蛇帶來,以便於醫生判斷是被什麼蛇咬傷的,給予更有針對性的治療。如果沒抓到蛇,記住蛇的模樣,比如花紋、顏色、形狀,醫生再結合症狀,判斷出是被什麼蛇咬了。
綜合寧波日報等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