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昨日上午11時許,柳州市馬鞍山觀景臺附近兩條大蛇纏繞在一起的場景讓不少遊客吃驚。 微信網友「能」供圖
昨日上午11時許,柳州市馬鞍山觀景臺附近兩條大蛇纏繞在一起的場景讓不少遊客吃驚。 微信網友「能」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梁衛 黃遠來 通訊員勞源和 統籌:黃遠來
連日來,本報熱線接到多起毒蛇進屋的報料,市區內的公園、小區、旅館、民宅也頻現蛇影,僅昨日就有3起報料。進入盛夏,居民小區及公園為何頻現蛇蹤,居民如何防範毒蛇,倘若不慎被蛇咬傷,又該採取什麼措施應急處理,柳州目前蛇傷救治條件水平如何?面對市民關注的問題,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現象:小區公園頻現蛇
昨日上午,在馬鞍山觀景臺附近兩條大蛇纏繞在一起的場景讓不少遊客驚訝不已。
當日上午11時許,柳州市民韋女士在馬鞍山遊玩,當其途經山頂觀景臺附近時,看到許多人正在此圍觀拍照,原來是兩條大蛇「攔路」了。
柳州微友「能」向南國今報官方微信發送了當時現場照片,記者通過照片看到,兩條大蛇交纏在一起,蛇的頭部呈紅色,體背呈灰色,並且伴有紅褐色斑紋,斑紋邊緣為黑色。
韋女士說,後來有一名市民打算去抓住這兩條蛇,可當人靠近時,蛇卻鑽進叢林間溜掉了。
事後,記者帶著圖片向柳州市動物園爬行類動物管理人員銀星果諮詢,銀表示這兩條蛇為百花錦蛇,常生活於山區和半泥半石的石灌林地區,晝夜均活動,靠捕食老鼠、小鳥等為生。而它們交纏在一起,說明其正在交配。
而就在一個星期前,馬鞍山安保人員在觀光纜車附近路段巡邏時,看到了一條俗稱「扁頭風」的眼鏡蛇,這條蛇有近一米長,之後,安保人員用樹枝驅趕後,這條「扁頭風」很快就跑到了叢林當中去了。
住在柳州市桂中大道文源華都小區的劉女士一家最近也被蛇嚇得不輕:5月11日下午,一張黃色的眼鏡蛇皮突然出現在她家客廳中,據估計在家人午睡時有條蛇在家裡蛻皮。此外捕蛇高手梁先生還在她家陽臺發現了一兩個月前的蛇糞,他說有可能蛇跑出去了,也有可能藏在某個衣櫃或者角落裡。昨日上午11時許,劉女士家又現蛇蹤,嚇得劉女士一家跑到屋外。而這次造訪的蛇並不是之前發現的眼鏡蛇,而是一條銀環蛇。除了這條銀環蛇外,當時劉女士的父親在屋外還發現了另外一條青黃色、一米多長的蛇。這兩條蛇被人發現後受到驚嚇,一會兒就鑽到屋外茂盛的樹叢中和地洞裡,任憑消防官兵和捕蛇能手三番五次尋找,就是找不到蹤影。
據該小區居民介紹,由於小區內樹木茂盛,適合蛇類生存,不少居民在小區內目睹到蛇的蹤跡,其中兩名老人甚至還發現小區內有一條小孩手臂般大的蛇。頻頻出現的蛇讓該小區不少居民提心弔膽。
昨日上午9時許,住在柳州市東環大道西一巷的黃先生正打算騎電動車出門,可當他來到車旁時,發現在潮溼的牆邊,竟有一條長約60釐米的小蛇。黃先生本來打算讓其自行離開,可等待多時,蛇還待在原處。黃於是找來幾名鄰居,準備將蛇趕走。黃先生說,這蛇看起來比較短小,背部呈黑色,也有一些白色斑紋,可能是條眼鏡蛇。當他和鄰居幾人用長木棍趕蛇時,蛇的上半身直立了起來,為了防止蛇傷到人,他們還是決定將其打死。黃還介紹,就是去年這個時候,他也曾看到一條蛇在住房處出沒。
再早些時候,5月10日中午12時許,一條近一米長的毒蛇突然出現在柳州市柳邕路東五巷的一家旅館內,消防官兵接警後在房內找了很久卻不見其蹤影。後來有細心大膽的鄰居出手,終於在房間的抽屜裡發現了毒蛇,將其活捉。
原因: 高溫使蛇頻繁活動
為何近來柳州市內頻頻出現蛇蹤呢?銀星果介紹,進入夏季,氣溫抬升到25℃以上後,日照充足,冬眠後的蛇就開始頻繁活動。一般來說,蛇的出沒多集中在每年5-9月期間,這段時間,蛇類需要外出尋找食物來補充體力。
銀星果還介紹,蛇類一般喜歡生活在有水源、有洞穴,而且又容易找到食物的地方,如果蛇生活的自然空間遭到破壞,也會出現頻繁闖進人們生活空間的情況,它們只能來此尋覓食物。
柳州市魚峰公園管理處副主任陳俊談到,馬鞍山上林深葉茂,而且後山還有水源,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出現蛇的頻率較高也不足為奇。公園管理方出於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對侵入人類活動空間的蛇,都只通過驅趕方式處理,讓蛇自然繁衍,所以山上蛇類出沒比較常見。
辨別:
分辨毒蛇看顏色和頭
蛇出沒讓不少市民擔心不已,若是無毒蛇也就罷了,如果是毒蛇該怎麼辦呢?市民該如何辨別蛇是否有毒呢?
銀星果說,最簡單的方法是看蛇的表皮圖案的顏色,有毒的蛇表皮圖案一般比較鮮豔,頭比較尖,呈三角狀。
銀還介紹,柳州區域常見的毒蛇有眼鏡蛇、竹葉青、五步蛇和銀環蛇幾種,竹葉青蛇全身綠色,有攀爬樹的習性,易出現在小樹叢中,容易辨別;銀環蛇常生活在水邊,蛇身黑白相間,常常晝伏夜出;眼鏡蛇通體黑色,攻擊時直立上身,背部有似眼鏡狀花紋,多吃老鼠為生,常出沒於民宅和建築工地;五步蛇頭部為典型三角形,斑紋呈正三角形狀,通身色如枯葉。除此外,柳州常見的灰鼠蛇、滑鼠蛇、菜花蛇等幾乎沒有毒性。
此外,銀星果提醒,如果見到毒蛇,最好不要私自捕捉,可撥打110、119、12345政府熱線等電話請求幫助。
防範:
依山傍水近林要小心
那麼,究竟該如何防止蛇進家門呢?銀星果介紹,住處依山傍水或有茂密樹林的地方,應注意關好門窗,防止蛇類亂入,也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安裝防蛇網;對於房前屋後有雜草的地方,以及家中的雜物間,要定期清理一遍,避免蛇長期盤踞在此;家裡如有下水道口或老鼠洞,可裝防護網或將洞口堵住。另外,還可以在蛇常出沒的地方,噴撒帶有刺激性氣味的雄黃粉、大蒜液等物。
如果在爬山時遇到蛇又該如何處理呢?陳俊介紹,一般來說,蛇不會主動攻擊人,但如人為故意去招惹蛇,這就說不定了。他說,在馬鞍山一帶,雖然常有蛇出沒,但並未發生過蛇主動攻擊人的事情。公園內的爬山道路都常有人走,蛇類也不會順著人們行走的通道爬行,即使要過時,也只是橫穿道路,「佔道」時間不會太長。人們在遇到蛇「攔路」時,最好繞道而行,能避讓就儘量避讓,不要輕易去打擾蛇的生活。之後應及時告知公園管理方或撥打110電話。
陳還稱,夏天到來,在山上難免會出現蛇蟲鼠蟻等動物,他並不提倡普通人發現蛇後自己去抓,避免受到傷害。此外,建議市民最好不要前往公園內未開發的區域,這些地方植被茂密,更容易存在危險。
應急:被蛇咬莫驚慌
據柳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相關負責人黃英華介紹,入夏以後,蛇類出沒頻繁,被毒蛇咬傷的市民也逐漸增多,「今年人民醫院急診科接收到被蛇咬傷的市民比去年要多,平均每天都會有兩三例,最多一天會有四五例。」
雖然處處提防,但是仍不能確保萬無一失。萬一真的被蛇咬了,又該怎麼辦呢?
據有關醫生介紹,如果被蛇咬,千萬不要驚慌。首先,記清楚蛇的模樣,以便醫生判斷是否為毒蛇,以及是什麼種類的毒蛇,並有針對性地採用專門的抗蛇毒血清。
其次,不要到處跑動。被蛇咬後,應該保持鎮定,可以根據自己的傷口來判斷是否是毒蛇咬的。毒蛇咬人後,留下的痕跡最前面有兩個大且深的牙痕。無毒蛇咬人後,牙痕一般呈「八」字型,小而淺,排列整齊。
第三,撥打120急救電話,就地等待救援。在急救人員趕來前,不要走動以免運動量加大,加快血液和毒液的流動速度。
第四,在急救人員趕來前,傷者可以做一些自救。有條件的,可以用繩子或者布條綑紮傷口靠近心臟的一側,為防止肢體壞死,每隔7-12分鐘要放鬆綁繩2-3分鐘。同時可以用手擠壓傷口,儘可能將毒液排出來。
醫院:
抗蛇毒血清基本能滿足需求
抗蛇毒血清是醫院救治被毒蛇咬傷的特效藥,不過之前全國各地頻頻傳出抗蛇毒血清緊缺的消息。如今立夏已過,柳州已進入毒蛇活動最頻繁的時期,柳州抗蛇毒血清庫存情況如何?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比較小的醫院抗蛇毒血清儲備比較少,有些醫院甚至沒有。為什麼很多醫院不配備血清呢?據知情人士透露,一方面蛇毒分很多種,全部配齊的話成本太高,很多醫院無法承受,而且血清有效期較短,如果過期了就會造成浪費;另一方面,有些血清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停產多年,根本無法配備。
不過在柳州的一些大醫院,基本都配備了抗蛇毒複合血清,有些醫院還配備了品種比較全的抗蛇毒血清。柳州市工人醫院是柳州抗蛇毒血清儲備最齊全的醫院,目前擁有包含眼鏡蛇、銀環蛇等抗蛇毒血清和複合抗蛇毒血清。據該院急診科負責人阮海林介紹,雖然抗蛇毒血清在全國各地都出現過緊張的情況,但是該院目前抗蛇毒血清的種類和數量基本能夠滿足臨床需求,市民無需擔心。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