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懷化市綠化覆蓋率越來越高,不管是公園還是住宅小區裡均能看到草木茂密的景象,特別是一些小區綠化景觀帶裡草又密又高,這也為蛇類提供了有效的庇護所。然而,每年盛夏時節,蛇類活動頻繁,因被蛇咬傷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現象:半個月收治14名毒蛇咬傷患者
「吃過晚飯後,我出門準備趕鴨子進欄,突然石頭縫裡鑽出一條小蛇,我來不及躲閃,被狠狠咬了一口!」7月8日,在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急救中心,賀大娘詳細描述了她被毒蛇咬傷的過程。
「就是它!」賀大娘打開手機圖片指認「肇事兇手」,「今年村裡好幾個人都是被這種蛇咬傷的!」經過圖片辨認,結合患者病情,醫務人員確定賀阿姨是被「原矛頭蝮」咬傷,「原矛頭蝮」因為形似烙鐵,故被稱為「烙鐵頭」,是懷化地區常見的劇毒蛇種類,雖然體型不大,但毒性較為劇烈,賀大娘被咬傷後,迅速用流水衝洗傷口,隨後在兒女的護送下前往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就醫,經過及時的救治,目前已經脫離生命危險。
同樣被「烙鐵頭」咬傷的還有家住牌樓今年72歲的潘奶奶,「我在山上割草,突然右腳踩到一團滑滑的東西,緊接著腳指頭就疼得不得了!」潘奶奶回憶,被咬傷後,一條花斑蛇迅疾從她腳邊溜走了,從蛇的外貌形態看,應該就是「烙鐵頭」,由於山裡偏僻,附近沒有呼救的人家,潘奶奶只能快跑回家,「到家的時候,腿已經腫得不成樣子了!」隨後,家人緊急護送她前往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就醫,經過及時注射蛇毒血清,目前老人病情已經平穩。
記者走訪發現,盛夏季節,是毒蛇出沒的高峰期,過去半個月,僅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就收治了14名毒蛇咬傷患者。
醫生:夏季蛇類活動頻繁 謹防被咬傷
那麼,正直蛇類活動頻繁的季節,市民該如何應對呢?
有關動植物專家表示,天氣變暖後,蛇類活動頻繁,同時蛇類活動頻繁也表現在數量上的增多,這與懷化市生態環境提升密切相關,生態環境好了,蛇類棲息場所自然就多了。
另外,蛇多數生活在陰涼潮溼的地方,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被行人誤踩或碰撞時才會咬人。為避免被蛇咬傷,外出遊玩時應儘量躲開雜草茂盛、亂石堆等蛇類經常出沒的地方,如果必須從這些地方走過,可事先用棍子撥動草叢或敲擊地面,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
「每年到了夏季,被毒蛇咬傷的患者就會激增。一旦被毒蛇咬傷後,切勿驚慌、奔跑,隨便去擠壓傷口,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擴散,應該第一時間在傷口近心端3-5釐米的地方綑紮,然後以最快的方式前往有抗蛇毒血清的醫院進行救治。」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治醫師餘國堂介紹說,在條件允許的話,最好用手機拍下蛇的照片,以方便醫生辨認蛇的種類。
另外,對於有些蛇傷患者因為使用「土辦法」而耽擱了正規治療這事,餘國堂還表示,被毒蛇咬傷之後,亂敷草藥捂住傷口顯然是不可取的,這可能會損傷凝血系統讓傷情加劇,學電視劇中用嘴吸毒液更是不可取,因為毒素會由口腔黏膜吸收,傷及施救者。
採訪過程中,餘國堂再三提醒,在被毒蛇咬傷後,應第一時間前往醫院治療,不要耽誤了黃金治療時間。(記者 羅藝瑤 通訊員 楊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