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寧市半山麗園小區進入「捕蛇期」,小區物管請來捕蛇隊,布下天羅地網,兩天來已經有9條蛇落網。無獨有偶,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大觀天下小區——他們這幾天已經搜出了20多條蛇。
小區有蛇頻繁出現,是好事還是壞事?居民們對此看法不一。對此,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採訪了專業人士,請他對城市居民與蛇共生的喜與憂進行了分析。
兩條毒蛇在同一地方「落網」
日前,南寧半山麗園小區內多次發現有蛇的蹤跡,引起了居民的擔憂。小區物管請來專業的捕蛇隊伍,在小區布下80個蛇籠和蛇網。截至9月13日,已經有9條蛇落網,其中5條為眼鏡蛇,4條是水律蛇。
此前報導
13日上午,記者在半山麗園小區跟著捕蛇隊的申師傅開始查探捕蛇成果。申師傅有著多年捕蛇經驗,他手握一柄鐵長鉗,隨身的麻袋中裝著籠子和網,籠子裡傳來「呱呱」的叫聲——這是引誘蛇進網的誘餌。
捕蛇者在小區綠地上拉網捕蛇。
申師傅指著堅在草叢中的網稱,蛇只會前進不會後退,撞到網後,它就只能跟網死磕,結果越纏越緊。為了引蛇上「勾」,他會在籠子裡還會裝上活的青蛙。蛇被纏繞後,很難脫身,但不會立刻死亡,捕蛇隊員就可以將其捕捉。
布網後,申師傅開始在小區內來回巡查。每當走近布網點時,他總會揮揮手上的鐵長鉗,「遇到毒蛇千萬不能隨便靠近,先夾住它的頭部,再抓它起來」。
捕蛇師傅檢查籠子裡是否有蛇。
上午11時許,一條棕色舟山眼鏡蛇自投羅網。申師傅稱,前日也是在這個位置抓到了一條同樣的眼鏡蛇,按照他的經驗,這兩條蛇應該是一對「夫妻」。
與蛇共生有喜有憂
申師傅說,以前他都是在田野裡抓蛇,今年這項業務發展到了城市小區中。除了半山麗園小區,這幾天在大觀天下小區也捕獲了20多條蛇,最長的蛇甚至高過成年人的身高。據悉,這些被捕獲的蛇都已被送到了野生動物保護機構。
小區捕到的蛇。
捕蛇的消息傳開後,出現蛇患的小區居民也對捕蛇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些居民比較怕蛇,就非常高興,也樂於給捕蛇隊提供幫助;有些居民則對蛇數量越來越多表示擔憂,甚至覺得恐慌;另外也有一部分居民認為,小區建築與園林交錯,庭院深深,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才會有蛇前來安家,且小區交付十多年來,人與蛇也算是和諧共生,同時也讓小區的老鼠變少了,「這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應該慶幸城市小區的生態越來越好了」。
把蛇送出小區最理性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城市小區內出現野生蛇呢?我們能和蛇愉快地做朋友嗎?
對此,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的會員謝偉亮表示,蛇「進城」後並沒有被這裡的熱鬧打擾,它們也是需要冬眠的,但在睡覺前,它們會加大覓食的頻率,因此近期蛇類出沒頻繁。對於一些居民提出的人蛇能否和諧共處一說,謝偉亮稱,有人曾提出了一個思考:以前居民從來沒見蛇的時候一直相安無事,為什麼如今一見面,就非要打死、非要害怕呢?
自治區林業局生態處工程師的廖河康表示,廣西溫熱的氣候很適宜蛇類生長,人與蛇共存並非現在才有,蛇類「入侵」城市小區的觀點目前還缺少證據。至於為何近期多個小區都發現蛇出沒,是由於眼鏡蛇都在七八月份產卵,現在正是小蛇出洞的時節,而小蛇沒有經驗,尋找棲息地的時候很容易就誤入了人類的活動區域,被人們發現。但其實只要人不站在它的正前方或驚擾它,小蛇就不會把人當成獵物或獵手而發起攻擊。
不過,廖河康也提醒:銀環蛇和眼鏡王蛇這兩類蛇會主動攻擊人類,而且毒性較大,人遇到時一定要躲開。
對於出現在小區的蛇,廖河康認為最理性的處理方式就是讓專業人員把它們帶走。畢竟蛇的存在始終是一種威脅,儘管小區這十多年沒出現過蛇傷人事件,但萬一發生,就不是好事。
【來源:南國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