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的一種新型的電子人造皮膚可以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對疼痛做出反應。這種人造皮膚為改進的假肢、更智能的機器人技術以及皮膚移植的非侵入性替代品打開了大門。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電子人造皮膚,可以像真實的皮膚一樣對疼痛做出反應。這種人造皮膚為改進的假肢、更智能的機器人技術以及皮膚移植的非侵入性替代品打開了大門。研究人員表示,該原型設備可以以電子方式複製人類皮膚感知疼痛。
它模仿了人類近乎即時的反饋反應,具有對疼痛感覺作出反應的能力,其速度與神經信號向大腦發送信號時的速度相同。疼痛是人類用來幫助避免可能導致死亡或者損傷的重要方法。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人類無時無刻不在通過皮膚來感知事物,疼痛反應,只有在某一時刻才會啟動。當某樣東西太熱或太尖銳時,我們就會感到疼痛,並避開潛在的生命傷害。當達到疼痛閾值時,人造皮膚可以對壓力、熱或冷做出即時反應。
除了疼痛感應原型,該團隊還能開發出可拉伸電子裝置,以感知和響應溫度和壓力的變化。研究人員表示,隨著更多的發展,這種可拉伸的人造皮膚未來可以用於傳統方法不可行或沒有效果的非侵入性皮膚移植。
人工皮膚使用可拉伸的電子元件,將氧化物材料與生物相容性的矽膠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透明的、不易碎的、可穿戴的電子裝置,薄如貼紙。基於受熱後會發生變化的材料,使用了比人類頭髮薄1000倍的溫度反應塗層。大腦模仿記憶功能使用電子記憶細胞,模仿大腦如何長期記憶來回憶和保留以前的信息。疼痛傳感器使用了所有這三種塗層,而其他原型只使用一種。
文章來源:robotchina
中創產業研究院匯集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專家學者、新興產業、創新企業、投資機構、創新者、企業家和產業家等各方面的資源,是體系開放、多方協同的新型研究機構,努力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為政府部門、企業和產業集團提供產業發展諮詢,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中創產業研究院堅持「研究產業、服務產業、引領產業」的理念,目前已形成醫療產業研究中心、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先進位造研究中心和產業資源中心,組建成立了各研究方向的專家庫。
歡迎公眾投稿,投稿郵箱:service@sino-inno.cn
投稿請註明微信投稿字樣
歡迎大家關注「中創產業研究院」產業研究信息分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