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76年傳奇人生謝幕!把他的勵志故事講給孩子聽

2020-11-23 騰訊網

  導讀

  2018年3月14日,據英國多家媒體報導,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的家人已經確認了這一消息。

  而這一天,正好是愛因斯坦139歲誕辰。

  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著有《時間簡史》等書。

  今天,觀教君給大家梳理他的學術理論和人生勵志故事,建議老師、家長們講給孩子聽!

  九分鐘回顧霍金1至76歲的生命歷程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的著作

  1973年 《時空的大尺度結構》(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1988年 《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1]

  1993年 《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2001年 《果殼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1]

  2002年 《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1]

  2005年 《時間簡史(普及版)》(及插圖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1]

  2005年 《上帝創造整數》(God created the integers)

  2007年 《喬治的神秘宇宙鑰匙》(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喬治的宇宙尋寶之旅》(George's cosmic treasure hunt)《喬治與大爆炸》(George and the Big Bang) 《George and the Unbreakable Code》

  2010年 《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

  2013年 《我的簡史》(My brief history)《時間簡史續編》《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時空本性》《未來的魅力》《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

  霍金提過的學術理論

  時光機

  霍金繼承認外星人的存在後,又發表一個驚人論述:他聲稱帶著人類飛入未來的時光機,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所需條件包括太空中的蟲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

  時間縫隙

  至於時光機的關鍵點,霍金強調就是所謂的「四度空間」,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蟲洞」。霍金強調,「蟲洞」就在我們四周,只是小到肉眼無法看見,它們存在於空間與時間的裂縫中。

  回到過去

  霍金指出,理論上時光隧道或「蟲洞」不只能帶著人類前往其他行星,如果蟲洞兩端位於同一位置,且以時間而非距離間隔,那麼宇宙飛船即可飛入,飛出後仍然接近地球,只是進入所謂「遙遠的過去」。因為在4度空間中,10分鐘也許是n小時。不過霍金警告,不要搭時光機回去看歷史。

  飛去未來

  霍金表示,如果科學家能夠建造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那麼宇宙飛船必然會因為不能違反光速是最大速限的法則,而導致艙內的時間變慢,那麼飛行一個星期就等於是地面上的100年,也就相當於飛進未來。

  四度空間

  即使是在太空中,萬物也都有時間的長度,在時間中漫遊,意味著穿越該「4度空間」。

  外星人論

  霍金在美國探索頻道2010年4月25日播出的紀錄片《跟隨史蒂芬·霍金進入宇宙》中說,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人類不應主動尋找他們,應盡一切努力避免與他們接觸。

  星際移民

  霍金在2010年8月接受美國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BigThink訪談時,再曝驚人言論,稱地球200年內會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民外星球。

  高維空間

  根據90年代提出的M理論(超弦理論的一種),宇宙是十一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在愛因斯坦那裡,宇宙只是四維的(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現代物理學則認為還有七維空間我們看不見。

  霍金給自己孩子的建議

  One, remember to look up at the stars and not down at your feet.

  一、記住要抬頭仰望星星,不要低頭看著自己的腳。

  Two, never give up work. Work gives you meaning and purpose and life is empty without it.

  二、絕不要放棄工作。工作給了你意義和目標。沒有工作的人生是空洞的。

  Three,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find love, remember it is there and don't throw it away.

  三、如果你有幸能找到愛情,記住它一直都在,不要隨便將它拋棄。

  霍金的人生勵志故事

  01

  史蒂芬·霍金——探索世界運轉規則的鬥士

  「心,乃是你動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亦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霍金正是這句話最完美的詮釋。

  「我是誰?」——這是史蒂芬?霍金從劍橋大學學院的方形樓梯上跌下來時發出的一問。以後的幾十年間,霍金不斷地重複質問自己同樣的問題。肌肉萎縮側面硬化病使他喪失了語言和行動的能力,但是他不僅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活了下來,更以自己藝術的、富有激情的方式,為我們解釋著神秘的、茫茫無邊的宇宙世界。

  霍金,這位傑出科學大師的臉上永遠露著寧靜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僅僅因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為他還是一位人生的鬥士。

  當一位年輕的女記者面對這位在輪椅裡生活了三十餘年的科學巨匠,深深景仰之餘,又不無悲憫地問:「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這個問題顯然有些突兀和尖銳,報告廳內頓時鴉雀無聲,一片肅謐。霍金的臉龐卻依然充滿恬靜的微笑,他用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於是,隨著合成器發出的標準倫敦音,寬大的投影屏上緩慢然而醒目地顯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心靈的震顫之後,掌聲雷動。人們紛紛湧向臺前,簇擁著這位非凡的科學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人們深受感動的,並不是因為他曾經遭受的苦難,而是他直面苦難時的堅守、樂觀和勇氣。人生如花開花謝、潮漲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樂;如果誰總自以為失去的太多,總受到這個意念的折磨,誰才是最不幸的人。

  高爾基說過:「在自然剝奪了人類用四肢走路的本領時,它就給予他一根拐杖,那就是理想。」而霍金無疑為這句話做了最完美的詮釋。對霍金而言,「人生的鬥士、智慧的英雄」這些絕不是什麼溢美之詞,他以瘦弱之軀挑戰生理極限的勇氣以及霍金式的頑皮笑容都向世人證明了:他贏了!

  霍金先生的研究成果是在徘徊於地獄入口時獲得的。——吳忠超

  他是我遇到過的最頑強的人。——約翰·博斯勞

  他是一個非常會享受生活的人,別看他只有手指能動。雖然他身體癱瘓了,但是他的腦子非常清醒,他知道他需要什麼。他喜歡現代音樂,他還喜歡跳舞,在輪椅上跳。——霍金的機械師馬丁

  當20世紀物理學的成就被客觀地承認時,史蒂芬?霍金的成就將被大書特書地載入科學史冊。——世界級頂尖雜誌《天文學》

  1942 年 1 月 8 日,史蒂芬?霍金的故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這個戰爭狂人正在為爭奪地球上更多的權力和資源而胡作非為,宇宙雖然更為廣闊卻並不在他的考慮之列。為此霍金不得不出生在臨近的城市牛津,面向世界發出了他的第一聲啼哭。

  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自己的童年。兒童時期的史蒂芬是矮小瘦弱的,然而如果有人因此想藉機欺侮他,將得到毫不猶豫的反擊。史蒂芬在學校經常衣服散亂,衣領上帶著墨水的痕跡;他喜歡與人講話,急於表達自己的思想,為此反而顯得句子含混;他的成績並不十分出色,不過老師們公認他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學生。

  史蒂芬從 12 歲之後開始迷戀設計龐大複雜的遊戲,諸如「大富翁」「朝代」——創造出一個遊戲的世界,然後制定統治這個世界的定律。孩子們為了結束遊戲需要連續玩上幾個小時甚至不得不在一個星期中分段進行,史蒂芬為此十分得意。史蒂芬?霍金相信世界是運轉在各種規則中的,而探索世界的運轉規則則在以後成為他畢生的興趣和生命的支點。

  史蒂芬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史蒂芬在學校裡與同學們一同遊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牛津的最後一年,史蒂芬?霍金髮現自己的行動越來越笨拙,他無緣無故地從樓梯上摔下來,差一點因此失去記憶。最終醫生診斷他患了盧伽雷病,即運動神經細胞病,並宣判說,這個 21 歲的青年只能活兩年。

  當霍金意識到自己得了一種很可能會使他在幾年內便要結束生命的疾病時,他說道:「這對我真是致命的打擊。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呢?為什麼我要這樣地夭折呢?然而,住院期間,我親眼目睹在我對面床上一個剛剛認識的男孩死於肺炎。這是個令人傷心的場合。很清楚,有些人比我還更慘。以後每當我覺得自哀自憐,我就會想到那個男孩。

  「……我出院後不久,就做了一場自己被處死的夢。我突然意識到,如果我被赦免的話,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另一場我做了好幾次的夢是,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畢竟,如果我早晚要死去,做點善事也是值得的。」

  在與疾病對抗的同時,霍金開始沉入對世界的思索中,向愛因斯坦這位前輩偉人的相對論邁出批判的第一步。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他結識了未來的妻子簡,在以後的許多日子裡,正是她支持霍金頑強地生存與奮鬥下去,而且給他帶來了正常的家庭快樂——出乎醫生意料的是,這個他斷言即將死亡的病人不僅一直活了下來,甚至有了自己的三個孩子。

  霍金曾經告訴記者,他比患病前更加快樂,因為他找到了人生的價值所在,找到了生命的成就感,對人類知識做出了適度的卻是有意義的貢獻。他說:「當然,我是幸運的,但是任何人只要足夠努力都能有所成就。」

  在 1985 年因肺炎造成的手術中,霍金失去了講話的能力——在一段時間中,他飛馳的思想只能被封閉在自己的大腦中。無法與人交流,這使他覺得生不如死。所幸的是,科技的發達最終使他得以藉助電腦和語言合成器,重新表達自己的思想,甚至能夠在眾人面前演講。

  在這期間,他的思想在廣闊的宇宙中遨遊——他指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將在所謂「大爆炸奇點」失效,因此將量子力學引入對宇宙誕生的探索,最終得到宇宙無始無終的結論,並創造出「虛時間」這一概念;他指出「黑洞」事實上一直都在發「光」,只是極其微弱而已……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裡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壓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

  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甚至身受重創。然而,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

  霍金的頑強同樣表現在他與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一次次交鋒中,而在許多時候,他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於是,霍金這個名字漸漸在人類科學的世界顯露出自己的光彩:1975 年,教皇在梵蒂岡步下聖壇,將嘉獎「有傑出成就的年輕科學家」的勳章授予霍金,而他的前任在多年前曾經嚴酷地迫害過布魯諾、伽利略。

  1985 年,霍金被本行星上最古老的學術組織英國皇家學會吸納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院士;他在劍橋大學擔任著牛頓曾經就位多年的重要教職,被世界公認為是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是對 20 世紀人類觀念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人物。

  然而,對於普通人,當我們隨著霍金一同沉浸在對浩瀚的宇宙思考中時,日常生活中細小的煩惱就會趨於微不足道,於是我們重新發現生命的終極追求——這種追求不再因「地球」這一宇宙塵埃的生或死而消亡。

  02

  不可殘缺的心靈

  海倫?凱勒曾說:「愛使我們的心靈得到真正的自由。這一點,我本人可以為它作見證;當生命被譴責似的孤寂感囚禁而不能掙脫或鬆綁時,愛具有拯救的大能。人一旦擁有活潑、自主的愛以後,自然而然地便能多行良善,幫助同類。愛,像黑夜派來的一顆星星,引領我們登上天堂,開啟了那些隱藏在我們內心,無以數計、未曾拓展的意志與思想。於是,不論我們何時何地遭到考驗、打擊、挫折,終究可以從限制我們的困境中走出;人生因此變得安詳又有秩序。」

  彌爾頓也曾說:「心,乃是你動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國,亦可以將天國變成地獄。」霍金正是這兩句話最完美的詮釋。

  霍金是怎樣的一個人?毫無疑問,他是一個有影響的人,他個性的力量是令人驚嘆的——他的身體如此之差,但他非但活了下來並在不止一個領域內取得了輝煌成就。他可以說是冷酷的,他直面人生並對生活提出了苛刻要求;他又是一個不講妥協的人,他的意志力有時會與他自己發生衝突;許多人發現霍金有些生硬,但另一方面他又以幽默著稱。他有許多親近的朋友和讚賞他的人,他已經證明自己是一個充滿愛意和深情的父親。他與一些冷冰冰的機器緊密地聯繫著,靠這些機器他才能移動、說話和呼吸,所以人們無法窺知他的內心。他的面部表情比他身體的大多數別的部位都更有表現力,因為除了他的語言簡練的天賦外,他的面部表情是惟一窺知他內心的窗戶。

  無論到什麼時候,霍金的故事都可以與人分享——只要有智慧和精神在,沒有什麼能戰勝自己。身體的健康固然重要,心靈的健康也會給你無窮的力量。我們可以相信,當他所熱愛的東西都失去時,他不僅堅強地活著,而且偉大地活著,那麼他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科學的智慧,還有人類最可貴的精神。

  肢體的殘疾會被有些人認為是一件恥辱的事,但史蒂芬?霍金卻是例外。他身殘志堅的精神和堅強勇敢的意志始終是人類進步的寶貴財富。這種精神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場,並且以非常大的速度在不斷地擴散。

  生命從開始孕育誕生以來,就潛藏著不完整與不完美的種種危險,殘缺是自有生命以來就伴隨著自然界的,也是自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當生命還孕育在母體之內時,就已經受到遺傳、疾病和外界環境的影響,潛在著殘缺的危險性。當人出生之後,這些因素因為他失去了母體的保護而變得更加直接和明顯,殘疾的危險性就更大了。因此,生命的美從來就是殘缺的。

  無論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都必須努力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一個人儘管有缺陷,但卻勇敢地面對並徵服了挑戰,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身體的殘疾不一定會扼殺一個人生活和成就事業的機會,相反,史蒂芬?霍金的生活證明了,身體的殘疾可以成為不平凡人生的一種鞭策,而不是虛度人生的一個理由。

  殘疾人所面對的異乎尋常的挑戰要求他們具有超乎尋常的巨大力量和決心,以完成正常人通常覺得理所當然的事。這就最終促使殘疾人無論選擇了什麼樣的追求目標,都必須自始至終全力以赴。

  這些了不起的人克服了令人生畏的困難而取得了成就,幸運的是我們這些普通人不必經歷那種艱難。這些傑出人士之所以崇高和充滿活力,是因為他們所面對的巨大挑戰。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不同程度和意義上的欠缺,有些人雖然身體強健,但他們精神空虛、意志消沉、不思進取,這才是最可怕的殘疾。人生和社會太平常使一些人流於放縱,因為他們從未感到什麼不正常。可是對於那些高度殘疾的人來說,他們就能深刻地體會到與正常人的巨大差異,然而許許多多的殘疾人卻做出了正常人無法做出的偉大成就。

  霍金,一個輪椅上的鬥士,他往往會令我們這些「正常」的人慚愧。霍金的偉大精神以及所有殘疾鬥士的頑強意志都將會給我們以激勵和鞭策,認識霍金,你將獲得徵服一切的力量,最起碼也會使我們掩卷沉思。

  讓我們一起緬懷霍金先生!

  走好!博學又有趣的人!

相關焦點

  • 霍金76年傳奇人生謝幕!把他的勵志故事講給孩子聽!
    導讀   據英國媒體報導,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他的勵志人生,建議老師、家長們講給孩子聽!
  • 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雖然離開了,別忘了告訴孩子他的勵志故事!
    我們都知道史蒂芬·威廉·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就在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但是霍金一生勵志的故事卻依然會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 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人類為什麼這麼崇敬他?
    這是一個傳奇謝幕的時代。12日晚,我們剛失去了紀梵希今天,我們又失去了霍金。就在剛剛,傳來了一個噩耗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目前,他的家人已經確認了這一沉痛的消息就像是「別人家的孩子」般他的人生本可以一帆風順但生活從不會就這樣輕易地放過你到牛津學習的第三年霍金髮現自己變得十分笨拙
  • 追憶科比生前勵志名言:巨星隕落傳奇永不謝幕與我們同在
    追憶科比生前勵志名言:巨星隕落傳奇永不謝幕與我們同在   文/姜詩華   昨天在湖人與76人的比賽中,詹皇在得分榜上超過了科比,有球迷調侃是一位湖人球員超過了另一位湖人球員。科比也在社交媒體發文祝賀詹姆斯:「繼續讓比賽前進@詹姆斯。
  • 長文:霍金離世,時間簡史之外,是他更偉大的愛情「簡」史!
    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雖然人走了,但是他的《時間簡史》卻可以永遠流傳,他取得的有關於黑洞的理論成果,也將繼續指導著無數天文學者。他的預言雖然看似荒謬,也開始逐漸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注意!當然,霍金的愛情也足夠唯美,只是很多人都不了解!
  • 孩子不愛學習?給他講這4個勵志故事,聽完他都不好意思偷懶了
    他在938年也是就是晉天福三年就開始去京城趕考,雖然屢戰屢敗但他卻一點也不在乎,還經常自嘲:「只要我考一次,距離狀元就近了一步。」他這一輩子考了47年,參加過40場考試,直到985年(宋太宗雍熙二年)才考中狀元,那時82歲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個白髮蒼蒼的垂暮老人了。這40多年裡包含了多少艱苦與辛酸無人可以體會,人生中有一些磕磕絆絆是難免的。但他的執著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 霍金的勵志小故事,他對世人的貢獻不只是科學研究
    據媒體報導,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教授於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霍金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的主要貢獻是奇點定理和霍金輻射,這是對學術界影響最大的兩個學術貢獻。他還著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科普著作,均被翻譯為多種語言出版,是全球最暢銷的科普著作之一。
  • 《萬物理論》發行國版藍光 講述霍金傳奇人生
    《萬物理論》發行國版藍光 講述霍金傳奇人生 ·王爾德的回憶錄《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由埃迪·雷德梅恩、菲麗希緹·瓊斯主演,講述了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始於劍橋大學的愛情故事及霍金患病前後的勵志傳奇。
  • 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2-3年。然而,醫生的預測並不準確,霍金繼續進行他的科研工作,結了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1985年,霍金因肺炎而漸喪失說話能力。他只能靠右眼的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操作發聲器「講話」。
  • 雖然霍金離開了我們,但卻留下這個兩部電影給後人,傳奇仍將繼續
    而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出生的哪一天正好也是伽利略逝世300年,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他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 霍金的傳奇一生最全整理!
    他在輪椅上度過了近3/4的人生卻把人類目光引向了遙遠的宇宙一個曾經追風的少年卻在人生最風華的時候患上盧伽雷氏症(漸凍症)全身癱瘓、不能說話只有兩隻眼睛和三根手指能動 他重新為自己點亮了生命之光成為讓無數人敬仰的勵志傳奇他是傳奇他是霍金
  • 霍金的這10條名言,我會讀給孩子聽
    - 曉華親子英語-聽兒歌·講故事·讀繪本   英文輕鬆自然習得
  • 紀念霍金:科學家霍金的勵志人生
    直到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裡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也是現在我們熟知的「漸凍症」。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 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 霍金逝世,享年76歲,他回他的宇宙了!
    22歲時他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漸凍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被醫生斷定只能活3-5年的他,卻禁錮在輪椅上達50年之久,藉助電腦語音合成器與世界交流,因而在普通民眾心中更增一層傳奇色彩,被譽為「輪椅上的愛因斯坦」。
  • 傳奇謝幕 | 20張照片回顧霍金一生
    他的勇氣、堅持以及他的傑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聲明的最後,霍金的子女也說:「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 霍金傳記電影《萬物理論》回顧霍金一生,如今再看感動到哭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於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1963年,21歲的霍金被確診為患有罕見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也被稱為運動神經元病或魯蓋瑞氏症,俗稱「漸凍人症」。
  • 霍金離世,4句話為你介紹他輝煌又勵志的一生
    北京時間3月14日,著名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讓他的科學言論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 預告:9月12日「青春勵志故事」人物霍金
    他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   17歲時,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學,但21歲卻患上了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醫生說他至多只能活兩年半。  從此,他的人生開始面臨嚴重的挑戰。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而他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
  • 傳奇走了!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他預言:2600年地球或變成「火球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比起霍金的科學造詣,更令大家熟知的,應該就是他的病症了!
  • 霍金很勵志的語錄,讓人讀完能浴火重生,餘生不再害怕任何困難
    知道霍金的人,都知道他一直都坐在輪椅上,從21歲開始的,直到76歲去世,算起來他坐在輪椅上也有五十多年。21歲時候,就被輪椅綁架了身體的霍金,還被判定患了絕症,卻頑強地一直與病魔作鬥爭,活了76歲,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我們小學讀書時候,就有一篇文章是關於霍金與病魔作鬥爭的,那個時候,就挺佩服他。現如今又讀了他的一些語錄,更是佩服他的心態,非一般人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