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老話叫做「飛蛾撲火,自取滅亡」,這種現象在人類發現火光之後就開始發生,在電燈發明之後,這種情況愈演愈烈,我們經常可以在路燈附近發現一群群飛蛾在不斷的撞路燈。那麼為什麼飛蛾會不斷撞擊路燈,甚至飛向火光自取滅亡呢?
很多人以為飛蛾撲向火光都是直直飛向火光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如果有人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飛蛾是繞著圈飛向燈光的,它們會一圈一圈的繞著燈光飛行,並慢慢接近燈光最終撞在燈罩上,所以說飛蛾並不是撲火而是繞火,那麼為什麼它們要繞火呢?其實飛蛾最開始是靠光線來導航的,它們利用星光或月光,這些光線在來到地球上後已經變成了互相平行的光線,它會與光線呈固定角度的夾角飛行,飛蛾依照這些光線飛行,自然飛的都是直線。
但人造光源卻不是如此,人造光源是呈發射狀的一種光源,當飛蛾出現在人造光源附近時,會像尋找月光一樣來導航,但此時此刻,飛蛾飛行的光源已經不再是互相平行的光線了,它們按照固定角度夾角飛行的時候就會從一條光繞到另一條光上,之後會呈螺旋狀在人造光源附近飛行,最終撞到光的源頭。
不過有科學家提出一種假說,它們認為飛蛾也許是把人造光源的光線,當成了配偶發出的一種信號,在自然界中,雄性昆蟲追逐雌性昆蟲是幾乎必然的事情,所以如果人造光源真的能發射出某種吸引雄性昆蟲的信號,它們自然會義無反顧的撲向這個看似誘人的雌性昆蟲。但生物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將光源、雌性飛蛾和雄性飛蛾放在同一個房間裡,雄性飛蛾對雌性飛蛾視而不見,繼續飛向光源,這就有問題了,放著真媳婦在那,怎麼飛要找個假媳婦,有一部分人認為,雌性飛蛾會釋放某種特定波長的光線來吸引雄性昆蟲,而人造光源恰好擁有這種波長,而且比雌性飛蛾的更強烈。
所以對於雄性飛蛾來說,人造光源很可能就是一個大美蛾子,它們都想要和這個雌性飛蛾繁衍後代,所以才會屢敗屢戰,撞的頭暈眼花都要衝上前去。所以說,飛蛾撲火自取滅亡,也許真的是為了愛情而獻身,不過讓人無奈的是,它們這種行為最少延續了幾十萬年的時間,而在這幾十萬年時間裡,它們還在把燈光、火焰當成路標或者配偶,感覺生物進化在它們身上一點都沒有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