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古老的故事中,還是在現代的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在其有限的生命當中,總是經歷那種非常悲壯的,飛蛾撲火一般的愛情,聽過的人,見過的人,都會在心頭五味陳雜,為之唏噓。
古代的許多傳說中,女子會為了心愛的人殉情,無論這個心愛的人是否真的愛她,是否值得託付。
現在依然如此,在一則新聞中,男人在外賭博喝酒,沾染了毒癮,難以戒斷,作為他的女朋友,本可以直接頭也不回的離開,但這位女子的選擇卻是不離不棄,一直陪伴著賭博吸毒的男友,痴心認為他會變成一個正常善良的人。
男子嘗試了兩次戒毒,全部以失敗告終。反而愈演愈烈,陷入極度的瘋狂和痛苦當中,女子看到他這樣痛苦,堅定地做出了另一個看似堅貞但卻愚蠢至極的選擇:她也去吸毒,並且幫助男子購買,然後再和他一起去戒毒所。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她不僅沒能帶著男友一起戒斷毒癮,反而和他一起沉溺下去,最後被人發現,雙雙死在破爛的出租屋裡。
據說,這個女子是一個大學生,長得溫柔清秀,學業優秀,本可以好好生活,成為一個白領,過上平靜幸福的生活。
小玉也是這樣的女孩子,上學的時候,追她的男孩子前僕後繼,但她卻選擇了一個學歷很差,家庭很差,長相也一般的男人。
問她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男子,小玉說,有一次校園音樂會,這個男子是樂隊的吉他手,他彈奏了一首極其悲傷的歌曲,一行眼淚就這樣從面頰划過,看起來是那樣悲傷無助。
小玉被這樣的悲傷深深吸引,不顧一切的走到了他的身邊,精心的照顧他,自己掙的錢也全都給他。但是,這個男人並不是很愛她,而且經常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對她大打出手,常常打的她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小玉的同學都非常不理解,但小玉卻違背所有家人和朋友的意見,毅然和他結了婚。
在這樣的故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共同點,就是女孩子們(也有很多的男孩子),她們愛上一個人的理由,是看到了那個人的悲傷、痛苦、哀痛、憂鬱,於是愛上了他。
你會覺得不可思議嗎?其實人群中,有很多人,都會以近乎同情、憐憫的情感去愛上另一個人。
這種情感常常被稱為「聖母心」發作。眼前的這個人,那麼可憐,那麼悲傷,所以就生出了想治癒他,陪伴他,愛他,幫助他的心,不顧一切的、飛蛾撲火的來到他/她的身邊,不考慮自己是否會受傷,不考慮自己是否會喪失一切,就這樣痴狂的陷入愛情,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為什麼?
這一類人非常渴望一種感覺——被需要感。常常渴望通過幫助和服務他人來獲得關愛和關注,當自己被他人需要了,這類人才會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感。
換句話說,這一類人,需要通過「治癒」別人,獲得別人對自己的肯定這樣的方式來建立自我價值感和自信。
更深層次的講,他們的內心深處,可能有一部分人存在嚴重的自卑感,缺乏安全感,(也有一部分人是「高共情者」,今後再講),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常常試圖去幫助那些看起來「可憐」的人,或者很難拒絕別人的請求,哪怕這種請求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情願,就像一個春節小品《有事您說話》中演的那樣,用這些方式來向別人證明自己「有用」。
對愛情執著,如同飛蛾撲火一般的去奉獻、去犧牲,就像《鐵達尼號》中傑克為羅絲讓出了救生的希望,將自己年輕的生命永遠沉沒海底,這些,原本都是愛情當中最極致的悲壯之美,也值得人們傳唱歌頌。但如果對方並非良人,卻還要搭上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那真的只能是令人唏噓,太不值得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