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爪球屬(Copiapoa),約20-29種來自阿塔卡馬沙漠,全部分布在智利北部海岸線。名字來源於智利北部的城市科皮亞波(Copiapoa)。龍爪球屬單生或群生,球狀至圓筒狀,最高可達1米。頂端密生氈毛,稜被瘤塊分割,刺放射狀,硬而直。花著生頂部,幾乎無花筒,鈴狀或碟狀,花幾乎都為黃色。17世紀歐洲人就開始種植,變種較多。該屬種子非常小,數量少且生長緩慢。龍爪球屬生長於海岸邊的沙漠,降雨很少,由於沿海,海霧較多,所需水分大多靠霧氣所得。
龍爪球屬其中一個特質是在原產地表面有蠟質,但家庭養殖後,蠟質往往會消失。保留蠟質的要點在於,讓龍爪球屬緩慢茁壯的成長,少澆水、配土全顆粒,強光照(參考原產地環境)。龍爪球屬的養護要點:1.強光照,但不要突然嘗試,可能曬傷。2.少澆水水,冬季,夏季都長時間斷水,春秋只少量澆幾次水,但不時噴霧。3.配土全顆粒土。
魚鱗丸 Copiapoa tenuissima 仙人掌科龍爪球屬。原產地:智利-安託法加斯塔,產於智利沿海沙漠之間陡峭的山壁,散生在零散的石頭間,土地貧瘠,有機物較少。此地而且很少下雨,沿海的霧氣頻繁,為它們提供了生長所需的主要水分。魚鱗丸通常單頭,種植時間較長會逐漸長出其他球體,直徑約5釐米,扁平球形,顏色通常為偏沉悶的綠色、深橄欖綠色、紫黑色,主根通常碩大。春夏季開花,花黃色。
魚鱗丸的種植養護:需要充足的陽光,否則球體會因為卻光而拉長。在夏季應適當遮陰,避免過多的熱量和陽光,冬季注意保暖,保證溫度不低於在0℃。配土注意疏鬆透氣,種植時應深種,將其主根都種植於土內。
緋花玉,仙人掌科裸萼球屬,花色極多,關鍵還好養!緋花玉喜陽光,但也耐短時間半陰,忌長期光照不足,對土質要求不高,耐乾旱,開花時期需要適當的水分來供應花蕾,具有溫暖季節生長、寒冷季節休眠的習性,為多肉植物中的夏型種。4~10月生長期置於光照充足處,如光照不足球體會徒長,花蕾難開放。夏季高溫時適當遮光,避免強烈的陽光灼傷球體表面。
緋花玉養護方面的經驗就是給它一個可以適合它生長的環境,有一個可以全日照的天台,冬天不會很冷,整年陽光雨水充足,通風非常好。仙人球們就放在天台上。一年都在露養著,沒澆過水,沒施過肥,沒換過盆,沒殺過菌,沒防過蟲,不怕鳥,不怕鼠,完全天生天養。沒想到所有的仙人球都長得非常的好,入夏後更是煥發生機,花朵競相開放。如果你也有一個大天台的話,不妨多種一些仙人球,在景天都黯然失色的夏季他們會給你無限的驚喜美。
刺玉屬(Echinomastus),也稱之為美刺球屬,是仙人掌科仙人球族金琥亞族,又被歸併入瘤玉屬(Thelocactus),屬名由希臘詞echino(刺蝟) + mastos(乳突),意為尖銳的刺著生在乳狀疣突上,全屬約15種. 原產北美墨西哥高原的巖石丘陵山地,屬典型巖生品種,當地氣候為雨水稀少而多霧,陽光充足的環境,空氣涼爽而溼潤。
球單生,不出子球,長圓形,稜不明顯,但是有明顯的乳突狀疣突,刺放射狀生長,刺形美麗,少數有中刺,中刺先端黑色,花頂生,花冠展開,非常美麗。栽培要求冬季溫暖、夏季涼爽,紫外線強烈,空氣溼度大,在我國栽培困難,栽培品種稀少,自根球幾乎不能生長,引進的少數雜交品種,通常嫁接栽培,是一種相對名貴優良品種。
童(Frailea asterioides),仙人掌科士童屬,屬名為紀念仙人掌類植物收集家M.fraile而得名,原產巴西南部及烏拉圭北部。19世紀末,南美的巴拉圭,烏拉圭,巴西等東部地區開始了移民開拓和墾荒。該地區屬幹亞熱帶季風性草原氣候,夏季多雨,冬季乾旱,地形多石灰巖、砂巖的丘陵和衝擊平原,草原上點綴著高大的莖幹多肉植物-——紡錘樹和柱形仙人掌,在開墾中,發現了一些球形仙人掌和小型巖生多肉植物,他們著生在荊棘狀的幹生林地和草叢中
1914年,美國學者布來登和羅斯(Britton \ Rose)兩人前往南美考察旅行,在考察途中,他們發現了很多未被舒曼(Schumann,1902)記載的小型仙人掌科植物,他們逐一記載下來,其中有些種類是直根性小型種,植株扁球形,象小型的星球屬品種,體柔軟多汁,綠褐色,稜10-15條,稜脊低平,刺通常8,初為紅色,後變黑,花黃色,花簷短,被褐色單毛,閉花受精,果實多汁,果壁厚。
這些珍貴的資料在他們於次年考察結束後進行了整理。1919年他們完成並發表了《The Cactaceae》一書(《仙人掌志》第一卷),1922年出版的《仙人掌志》(第3卷)把上面記載的球形仙人掌命名為「士童屬」(Cactaceae(Britton and Rose)3:208.1922),同時還記載了另外8個新屬。士童屬植物,株形小巧秀氣,在陽光照射下,植株變成紫紅色,異常美麗。栽培用疏鬆的砂質土壤,冬季溫度要在5℃左右,繁殖多用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