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技術的新一步:科學家通過化學方法合成量子比特
量子比特,或量子位,通過利用稱為量子疊加的現象來工作。傳統計算機使用經典比特測量值1或0,而量子計算機使用可以同時為1和0的量子比特。現在,由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組成的一個跨學科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化學合成方法來創建量身定製的量子位,從而將量子信息編碼為磁性或「自旋」狀態的分子。這種新的自下而上的方法最終將導致具有超凡的靈活性和控制力的量子系統,從而為下一代量子技術鋪平道路。
-
npj: 點缺陷量子比特研究中自旋相關量的第一性原理計算
這些革命性應用方向的理念構件塊,就是量子比特,它有可能是最簡單的、只包含2個量子態的量子系統。在實踐中,實現量子比特態的量子態必需與環境自由度隔離,同時它們還需通過不同的外部措施保持可控。要同時滿足這些標準即為量子比特發揮作用的主要挑戰之一。量子比特已經在各種物理系統中得到了證明。
-
量子比特:一隻又死又活、不死不活的薛丁格貓
比特,是一個有0,1兩個取值的東西。任何一個物體,如果它存在兩種不同的狀態,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這兩種不同的狀態來實現一個比特。比特是信息的基本單位,是數字通訊數字計算機中的主角。我們現在所經歷的信息革命,如手機、微信、WiFi、電視等等,就靠它了。
-
通過瞬移電子,「量子冰箱」實現對量子計算機的冷卻
然而,一個量子比特不僅具有0、1兩個狀態,還可以同時處於0、1狀態。這就類似說,一個開關同時處於開和關的狀態,這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是毫無意義的,但量子世界就是這麼顛覆我們的認識。這種顛覆就是由於量子態的疊加特性,也是量子系統的核心特性之一。如果我們可以利用好這一特性,那麼我們就可以實驗信息的並行處理。
-
將量子計算的速度提升200倍!矽基原子級兩比特量子門問世
這一納米級別精度的操作,讓磷原子形成勢阱囚禁電子,通過控制電子的相互作用創建了首個矽基磷原子的兩比特量子門。(來源:afr.com) 矽基磷原子量子兩比特門 判斷一個系統能否實現量子計算包含的五大判決要求包括: 1.物理系統可擴展且系統中的量子比特具有良好性能; 2.將量子比特的狀態初始化為簡單基態的能力;
-
科學家成功讓量子比特相干時間延長一萬倍
多虧了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努力,量子比特(qubits)現在可以更長久地保存量子信息。通過結合軌道運動和原子內部旋轉,研究人員將保持時間(或相干時間)提高到了10毫秒,比之前的記錄長了1萬倍。「我們用帶電粒子(看起來像一個洞)定義了自旋軌道的量子比特,被矽晶體中的雜質原子捕獲,」首席作者Takashi Kobayashi博士說,他是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科學家和東北大學的助理教授。「洞的軌道運動和旋轉是緊密耦合在一起的。這讓人想起一對嚙合齒輪,其中圓周運動和旋轉鎖定在一起。」
-
科學家研製量子自旋霍爾拓撲絕緣體
北京時間10月11日消息,美國萊斯大學科學家近日研製出一種微型的「電子高速公路」--「量子自旋霍爾拓撲絕緣體」。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微型設備將來可用於製造量子計算機所需的量子比特,這一研究成果將大大促進量子計算機的研究進展。
-
中科大:實現兩量子比特和四量子比特糾纏態的可伸縮量子態驗證
量子信息是將信息編碼成量子態的場,利用這些狀態的「量子性」,科學家可以比經典計算機進行更有效的計算和更安全的密碼學。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科技大學(USTC)郭光燦教授領導的一個團隊,在實驗上實現了非自適應局域測量對兩量子比特和四量子比特糾纏態的可伸縮量子態驗證,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將量子系統初始化為某種狀態是量子信息科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
離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又進一步,成功測量量子點中一個電子的自旋!
科學家成功地重複測量了矽量子點(QD)中一個電子的自旋,而不會在這個過程中改變它的自旋,而這種類型的「非破壞」測量對於創造容錯的量子計算機非常重要。量子計算機將使執行某些類別的計算變得更容易,例如多體問題,這對傳統計算機來說是極其困難和耗時的。從本質上講,這涉及到測量量子值,它永遠不會像傳統電晶體那樣處於單一狀態,而是以「疊加態」的形式存在。
-
科學家加強了裡程碑式量子計算機規模增長的關鍵的自旋軌道量子位
一組國際科學家已經大大延長了矽中自旋軌道量子位可以保留量子信息的時間,從而開闢了一條新途徑,使矽量子計算機更具可擴展性和功能性。自旋軌道量子位已被研究了十多年,作為擴展量子計算機中量子位數量的一種選擇,因為它們很容易操縱和長距離耦合。
-
量子比特與量子糾纏
正如比特是信息和計算的單元,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的單元是量子比特。我們將一個可能是0或1的數字叫做1個比特。與此類似,1個量子比特可能的基本狀態是|0>態和|1>態,量子疊加態的一般形式是 a|0>+b|1>。
-
成功測量:量子點中一個電子的自旋!離量子計算機的實現不遠了
從本質上講,這涉及到測量量子值,它永遠不會像傳統電晶體那樣處於單一狀態,而是以「疊加態」的形式存在。使用這樣的系統,可以用兩個值疊加的量子比特進行計算,然後從統計上確定正確的結果。在矽量子點中使用單電子自旋的量子計算機被認為是很有潛力的,因為它們具有潛在的可擴展性,而且矽已經在電子技術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開發量子計算機的關鍵困難是它們對外部噪音非常敏感,這使得糾錯至關重要。
-
新技術使量子比特能保存信息的時間比以前的記錄長一萬倍
新技術使量子比特的信息存儲時間比以前的記錄長10,000倍。來源:東北大學由於國際研究團隊的努力,量子比特或量子比特現在可以保存更長的量子信息。通過結合軌道運動和在原子內部旋轉,研究人員將保留時間或相干時間增加到10毫秒,是以前記錄的10,000倍。信息保留的這種提高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因為更長的相干時間使自旋軌道量子位成為構建大型量子計算機的理想候選者。
-
基於「分子自旋電子學」的新技術,將給量子計算機帶來新希望!
1997年理論物理學家Daniel loss和David DiVincenzo制定了創造量子計算機所需的一般規則,普通電子設備使用電荷將信息表示為0和1,而量子計算機通常使用電子「自旋」狀態來表示量子位。自旋是我們通過量子力學學到的一個基本量,不幸的是,它在日常經驗中缺乏準確的對應物,即使有時使用行星繞其自身軸線自轉的類比。
-
成功地將20個量子比特糾纏,量子計算機將迎來重大飛躍!
薛丁格貓無論是死的還是活的,左旋還是右旋——在量子世界中,粒子就像著名的薛丁格貓類比一樣,都可以同時存在。現在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包括來自幾所頂尖大學的科學家,以及來自Forschungszentrum Julich的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將20個糾纏量子比特轉換成這種疊加狀態。
-
新方法|美國防部和美陸軍聯合資助高校研究矽中自旋—光子連接新方法,有望推動矽基量子計算的發展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與德國康斯坦茨大學合作,利用矽室中的單電子產生了量子比特,該小組展示了一種將電子自旋中編碼的量子信息轉移到光子的新方法。研究人員先前已經證明,兩個相鄰電子自旋的成功耦合僅相隔100 nm,但是為了實現長距離自旋—自旋耦合,將自旋耦合到光子仍然是一個挑戰。在本次研究中,團隊通過將量子比特上的信息與量子比特上的光子耦合在一起來解決長距離通信的問題,光子的波動性質使其能夠在量子位之上振蕩。
-
在量子比特中觀察到的量子熱機行為
(左)和相干狀態下的功能完美匹配,在該狀態下功能成為熱機和制冷機運行的疊加(右)。Verkin低溫物理與工程研究所和密西根大學,都一直在以各種形式處理量子比特。他們聚在一起研究基於矽中雜質的量子位的性能,以進行量子幹涉測量,然後將注意力轉移到這些系統的性能如何類似於經典熱機上。實驗挑戰在量子水平上探索熱力學開闢了一些有趣的可能性。舍甫琴科舉例說:「在這一領域中討論的主題之一是量子熱機克服經典熱機效率的可能性。」
-
什麼是「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如果量子自旋霍爾系統中一個方向的自旋通道能夠被抑制。比如,通過鐵磁性,這自然的會導致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鐵磁導體中的霍爾電阻由正比於磁場的正常霍爾效應部分和正比於材料磁化帶來的反常霍爾效應部分組成。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指的是反常霍爾效應部分的量子化。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的發現極大地促進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研究進程。前期的理論預言指出,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能夠通過抑制HgTe系統中的一條自旋通道來實現。
-
新型超薄材料可創造神秘的量子態,從而解鎖量子世界的奧秘
這類被稱作一維馬約拉納零能量模(MZMs)的量子態可能對量子計算研究有巨大影響。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雜誌中。量子計算機的核心是量子比特。去年穀歌推出的Sycamore處理器使用的量子比特對周圍環境的噪音和幹擾非常敏感,很容易導致計算錯誤。研究人員認為,新型量子比特——拓撲量子比特有望解決這一問題,而MZMs是製造拓撲量子比特的關鍵。
-
20超導量子比特薛丁格貓態製備獲進展
超導量子計算平臺可集成多個量子比特,相干時間長、操控和讀出精度高,是實用化、可擴展量子計算主要技術路線之一。衡量量子計算平臺性能的一個標誌性成果是多量子比特糾纏態的製備,特別是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態的實驗製備,國際競爭尤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