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黑洞的可怕性我們都有一定的了解,倘若太陽系內突然出現了一個黑洞,那麼我們的地球自誕生以來或將面臨最黑暗的一天,因為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分解成原子。但是在大眾的觀念中,黑洞實際上只存在於茫茫宇宙中某一個離我們很遙遠的地方。試想一下,如果地球上出現一個直徑僅為1毫米的迷你黑洞,將會發生什麼呢?知道答案之前,我們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其實,類似的問題物理學家早在2008年進行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來了。對於大型強子對撞機這個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當時包括霍金在內的不少科學家都擔憂它會產生許多能夠吞噬周圍一切的迷你黑洞。但事實是,11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卻是如此的歲月安好,說明大型強子對撞機並沒有產生可以摧毀地球的東西。
相關數據顯示,產生迷你黑洞所需的能量比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極限承受能量多1015倍。假如人類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利用如此巨大的能量來創造迷你黑洞,那又會怎麼樣呢?我們都知道,黑洞是一種密度非常大的天體,即使其直徑只有1毫米,質量也是很大的,大概是地球質量的11%,五個月球的質量之和都不及它。
如果這樣一個黑洞出現在地球表面,地球半徑三分之一的範圍都會受到影響。首先,地球的整體引力會明顯增大,運行軌道也會發生變化。倘若我們離這個黑洞很近,結果就是被它撕成碎片,而且此過程進行得異常迅速,以至於我們連眨眼的時間都沒有。而黑洞的行為又無人能阻止,所以它便會將一切都吸收殆盡。
此後,該迷你黑洞還會在短短的42分鐘之內到達地球中心。到了地球中心,它依然會不斷運動,若其相對速度為12km/s或7.5km/s,它就會圍繞著地球旋轉,每轉一圈都會吞噬掉地球的部分質量。緊接著,地殼及大部分地幔也會慢慢的被黑洞蠶食,這樣一來地球表面的全部生命都會被完全毀滅和破壞,美麗且人口稠密的藍色星球將會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變成無人居住的空間,剩下的只有坍塌的地殼、熱氣體以及熔巖。
科學家表示,雖然人類和其他生物很快會消失,但是要「吃掉」整個地球卻要花上長達50億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時間裡,雖然地球的質量會得到明顯的增大,但是其形狀早已變得面目全非。伴隨著地球的消失,小行星帶也會發生坍塌,太陽系內會因此產生持續100萬年的頻繁撞擊,在這種情況下太陽系內想要再孕育生命將會非常困難。
目前而言,雖然以上只是可怕的假設和理論,離我們似乎還十分遙遠,但是不管怎樣,人類都還有足夠的時間來建造諾亞方舟,並且實施移居外星球的計劃。目前我們也可以暫時放心,不用擔心迷你黑洞的出現會將你分解為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