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經濟」爆熱,寵物家生猛:誰是中國的PetSmart + Chewy?

2020-12-05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藍洞商業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李強的這個春節過得並不踏實。

大年初十(2月3日),寵物家忐忑復工的第一天,後臺一下湧入458個預約單。

「但為了控制到店人數,當天推掉了100多單。」李強把團隊召集到一起開了個會,「這是檢驗寵物家做這件事到底行不行的機會。」事實上,2月17日政府鼓勵復工之前,李強壓力巨大,他和管理層天天巡店,發現問題馬上關店。

3月底採訪的當天,李強告訴藍洞商業,前一天的日訂單量突破1000單,超過正常時期15%,每天新增用戶維持在20%左右。疫情之下,寵物行業的「逆周期價值」被驗證。

「誰能把服務打透,這個市場就是誰的。」李強常說,標準化服務是他的秘密武器。這也符合寵物家設定的目標,「以剛需、高頻的寵物服務為抓手的一站式寵物消費平臺。」這個定位,從創業的第一天就沒有改變過。

寵物服務,李強選擇的是這個行業最難啃的一塊。十多年前的品牌廣告創業經驗,讓他深刻認識到「服務才是最有溫度的」。直到今天,大品牌地產商的物業管理都是自有自營,「房子本身是冰冷的,只有服務能建立用戶粘性。」

連續創業者、財務自由、穩重理性,這些標籤都是李強創辦寵物家的加分項。熊貓資本副總裁周華評價他,「有經驗的創業者是謀定而後動,年輕創業者是幹了再說,這就是差距。」

過去的兩年,寵物市場究竟有多熱?

從兩組數字不難看出,2018年寵物行業發生30多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過15億元,高瓴資本、紀源資本、IDG資本、天圖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先後入場。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數量達到9915萬隻,同比增長8.4%。

2015年,用半年時間探訪美國、日本寵物市場後,李強發現,「中國的養寵家庭滲透率不到10%,但美國已經達到65%,日本為38%。」2019年,中國市場的數字已經增長為18%,未來幾年達到40%是可期的。

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2018.11-2019.8)顯示,人均單只寵物犬年消費達6082元,同比增長9%;人均單只寵物貓年消費金額為4755元,同比增長10.3%。

寵物行業是逆周期的,經濟下行時期情感訴求更強烈,2020年將是「它經濟」的爆發期。

掃街式開局

2015年被李強定義為「中國寵物行業元年」,C端用戶數量和寵物數量的迅速膨脹,開始催生行業的規模化發展。「最直觀的感受是,自家小區裡,300戶有150戶養寵物「,這其中也包括李強自己。

當經濟出現下行,寵物市場就會快速增長,原因是面對社會壓力,人的情感需求自然增強。李強堅信,「站在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裡,成功的機會就會大一些。做正確的事和正確的做事是兩碼事,我更喜歡做正確的事。」

早在2014年年底,寵物市場就激發了李強的創業衝動。但他沒有馬上出手,而是進行了半年多的市場調研。

「看完美國、日本和中國市場後發現,不能完全按照美國或者日本的商業模式來做這件事。」李強回憶,差距非常大。

以世界第一寵物大國美國為例,2019年寵物為美國經濟創造了753.8億美元的消費。美國住宅郊區化,住房面積大,多以中大型犬為主,因此PetSmart(美國最大的寵物連鎖店,創立於1986年,市佔率為38%)的店鋪大的超過1000平米, 小的也有500平米。

但在中國,北京朝陽區每平方公裡就有8000多人,深圳每平方公裡超過兩萬人,這樣的人口密度和我們所處的時代,決定了寵物家的店鋪形態完全不同。

現實的問題是,如何從零開始?養寵的生命周期平均是10-12年。在這麼長的生命周期中,如何把用戶黏在自己手裡?

那年5月,李強用一個月時間,跑了300家寵物店。「天氣很熱,大多數店裡臭氣燻天。有一家店開著門,十米之外都能被那股臭浪燻暈。」李強堅定的認為,「為它消費」的養寵行為,本質是悅己行為,只有寵物主感受最直接的服務,才最易形成品牌和信任。

當然這並非拍腦袋的想法,商品、醫療和服務都曾在他的思考範圍。

寵物醫療第一個被否定,客單價高但頻次低,且是被動式需求。而為了驗證商品這件事,李強特意去了一趟日本,參觀了日本最大的寵物連鎖企業永旺寵物,和日本寵物食品、用品批發行業的領軍公司JAPELL。他認為,「寵物商品嚴重依賴渠道。而當時國內的寵物電商市場已經初具規模,但垂直電商想要黏住用戶只有一個辦法,低價,卻不可持續。」

看了一圈後李強發現,能夠黏住用戶的只有服務,「市場是變化多端的,企業必須抓牢一個有長期價值的主線,然後不斷拓寬和升級。」最終,李強選擇了最難啃的服務,「做服務早期會很骨感,但是有了那根脊梁才能長出肉來。」

從一開始,寵物家就是預約制,在其他夫妻老婆店還在「店等人」的時候,寵物家就實現了「人等店」。

2015年夏天,李強冒著酷暑在北京石佛營蹲了兩天。從早到晚,數馬路牙子上狗狗尿跡的數量。「這是我總結出來的選址經驗。」寵物家前七家店的選址,都是李強這樣腿兒出來的。

2015年10月2日,寵物家第一家店石佛營店正式開業,選址緊靠北京養寵物最多的社區,3000多住戶中有1000戶養寵。

沒過多久,天使輪融資順利到位。

2015年是O2O大火的一年,上門美容、上門美甲、上門洗車、上門做飯等到家服務如火如荼。寵物家也順勢而為,同時提供上門和到店寵物洗美業務,但很快被驗證走不通。「上門服務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是階段性需求」,李強決定全面轉型到店服務,並迅速驗證店鋪模型。

2017年底,開出16家門店的寵物家加緊修煉內功,將戰略重點調整為優化全量數據支持的中後臺系統,建立超細顆粒度的培訓和標準化服務體系。

資本加持

40多歲的中年人創業,年齡和閱歷都是一把雙刃劍,甚至險些錯過潛在投資人。

熊貓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論第一次見李強是在2019年,「第一印象是做事太過踏實,不同於那些孔雀一樣的創始人有吸引力。

幾個多月後,熊貓資本周華再次來到李強辦公室。他依然是話不多,兩人聊到都做過房地產服務行業,才打開了話匣子。

事後周華才知道,當時寵物家的A輪融資已經到了最後階段,融資協議就躺在李強的辦公桌上,只等籤字。

「那次見面談到最後,聊的很投機,最終熊貓資本得以進入此輪融資。」周華回憶,從見面到籤字只用了一周時間。

熊貓資本看好寵物行業的原因有二:一是情感需求,中國的丁克和單身人數增多,老年人害怕孤獨;二是寵物經濟是一個逆周期的行業,在經濟下行的時期發展迅速。

出手之前,周華看過不少寵物項目,最終發現,寵物主糧的品質差異化不明顯,嚴重依賴品牌和渠道,容易陷入價格戰;垂直電商銷量雖然不錯,但實際是虧損的,獲客成本太高,後期進入瓶頸期後很容易被淘汰;寵物醫院已經有巨頭布局,進入的話門檻過高,而且醫院是被動性需求,醫療需求不多,醫院的經營狀況不是很好,再加上醫患關係不好搞。

他的判斷是,雖然全國有近6萬家寵物服務店,但是布局零散、服務不標準。「服務行業存在巨大的整合機會。連鎖化可以統一供應鏈,提高管理效率,實現品牌化。」

看完寵物家的單店模型、培訓系統、管理系統和供應鏈體系後,周華發現,寵物家只有一個問題:缺錢限制了快速的擴張。「對於李強來說,不需要太多幹預,只要給他錢,就能把事情幹出來。」

寵物家A輪領投方王超與李強的接觸,開始於更早的2018年。

「當時的交易結構存在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前期公司一直在虧損,李強自己掏了不少錢。」讓王超印象深刻的是,這些錢都用在搭建服務和產品標準化體系以及數據後臺上,「作為一個創業公司有這樣長遠的願景和高度,很難得。」

行業研究和訪談兩個月後,王超發現,雖然有大量的創業公司擠進寵物食品用品賽道,包括一些老牌OEM代工廠做自己的品牌,但目前主糧領域依然是國外品牌佔據絕對份額,除了主糧,其他品類和品牌眾多,非常分散;產業鏈的尾端是寵物醫療,高瓴資本通過瑞鵬醫療大量整合寵物醫院。「但是寵物醫療體系的建立需要更長的時間。」

憑藉之前在君聯資本等機構關注創新消費領域的投資經驗,王超判斷,能夠貼近並掌握用戶的渠道平臺是關鍵,「線上線下繁多的產品和服務都需要渠道完成連結和交付。」

考察完E寵、波奇寵物等線上渠道,和北京上海所有頭部線下連鎖,王超認為,在用戶體驗、產品服務設計上,以及單店用戶粘性、運營效率上,寵物家是最高的。

和李強一樣,他隨後又去了寵物業發達的美國和日本,「我回國後跟李強說,今天中國的寵物業就像十多年前中國的母嬰業,大有可為。而且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APP、公眾號、小程序、物流等發展迅速,為行業打開了比國外更大的想像空間。未來的寵物家就是升級版的PetSmart + Chewy。」

融資進展一波三折,作為創立不久的投資機構,其他合伙人的意見相對謹慎,寵物家項目遭遇阻力。基於對事和人的篤定,王超最終決定,成立一個專項基金投資寵物家,而且堅持領投。

2019年9月,寵物家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上海鼙鼓領投、熊貓資本跟投。這筆融資有三大用途:開新店、搭系統和建商品供應鏈。

寵物家駛上快車道。一個月時間,完成所有老店改造;又用了兩個月,開出20家新店。值得關注的是,其中5家店開在新城深圳,寵物家的標準化服務體系和中後臺系統,開始應用於跨區域管理。僅僅兩個月,新店達到盈虧平衡。

11月1日,寵物家所有門店開始售賣商品,12月12日APP商城上線。一個月的時間,SKU數達到800個,入住品牌50多個。目前到店服務用戶的商品購買轉化率已經達到60%。

以高頻剛需的服務切入市場,用戶積累到一定規模後,深挖上遊產業鏈切入商品,這是寵物家自營模式下最重要的兩大業務。

「線下店拼的是人效和坪效,但這提升的空間是有限的。」周華分析稱,寵物家最終是一個線上線下聯動的平臺,如果把服務和消費局限在店裡,這個事情不性感,也做不大。

「未來的寵物家,就是寵物行業的入口。」周華認為,從服務到商品,通過系統化管理形成品牌力,進而增強供應鏈議價能力,之後可以再增加醫療、OEM商品、寵物酒店等等,最終變成一個寵物行業的全方位服務平臺。

他舉例,寵物家類似房地產行業的貝殼,從上萬家線下門店鏈家開始,打好基礎之後只需要把內部系統公開後就變成了貝殼。寵物家只要先把高頻剛需的服務做好,與用戶建立粘性,後續引導用戶到線上平臺來購買商品和其他服務,慢慢形成自己的流量池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大多數線上平臺想往線下延伸,面臨的挑戰會大很多。

市場空間是巨大的,目標是明確的,路徑是清晰的,唯一考驗李強的就是,如何駕馭這一切,最終走到終點。

線下店鋪擴張、加強線上建設和升級管理團隊,是李強2020年的三大任務。

李強有一個習慣,「核心崗位都是在輕鬆的狀態下面試,一定不會選在辦公室,目的就是找到相同味道的人。」遵循第一性思維,保持海綿一樣的饑渴狀態,敢於把後背亮給彼此,這是李強最看重的。

截至目前,寵物家已經集結了一支硬核團隊:北京線下負責人和培訓業務負責人,都是追隨李強多年的老部下,一手搭建了服務和管理體系;深圳負責人曾任高緯環球副總裁;供應鏈負責人擁有近二十年從業經驗;產品和技術團隊則來自BAT等網際網路大廠。

他常說,管理即是服務,團隊一定是要經歷危機才可能有未來,「我是危機感蠻重的人,但是碰到事兒也從來不怕。」

千犬千面

創業初期,李強最頭疼的是,全世界有400多個犬種,服務有40多種,標準化怎麼做?

李強決定,開店之前,先做系統。「我當時和一家有兩三千家店的醫美公司老闆交流,他說開店的核心是管理和效率的問題,如果完全依賴線下的管理方式,會把公司拖垮。」

第一版管理系統很快上線,但根本不能用,「犬種太複雜,只有積累足夠多的訂單量才能做出標準化系統。開到第五家店,跑了10萬單的時候,系統才跑出來。」

「理想狀態下,系統對寵物的整個服務周期都很清楚,包括消費頻次、身體狀況、喜好的商品等等。」李強認為,強大的中後臺系統,是支撐「千犬千面」的基礎。做直營連鎖,如果沒有強大的中後臺,想做100家甚至更多都是空想。

目前,寵物家自主打造的中臺系統包含美容師培訓系統、管理系統、寵物數據標籤以及智慧門店系統,基於此積累下用戶數據、寵物數據、商品數據等,除保證單店人效、坪效之外,為目前的店鋪標準化選址體系也提供了科學的智力支持。

「2020年將是寵物家的快速發展期。」李強計劃「深耕北京市場的同時,還將擴充深圳和其他城市市場」。理想的開店節奏是1:1,也就是50%成熟店加上50%新店。「這樣的公司更健康。」

如今的選址開店已經不需要李強親自出馬,「區域負責人先做三個月的市場調查,所有線下管理者必須從踩點、選址、地推到店鋪管理都做過。」

投資人王超給出的建議是,寵物店偏社區型,要貼近養寵人群,這一點很重要。

專訪中,李強多次強調LTV(life time value)的價值,也就是生命周期總價值,意為客戶終生價值,是公司從用戶所有的互動中所得到的全部經濟收益的總和。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個偽命題,但在寵物領域卻有巨大的機會。

按照李強的計劃,寵物家的終極目標就是,建立寵物行業的強渠道。「寵物家的盈利模式是線下服務打平成本,通過商品以及未來的延展服務創造價值。當用戶達到一定規模後,寵物家的品牌力對上遊的議價能力更強。」

在品牌廣告行業摸爬了十年的李強,深知品牌對於一家企業的重要性。

「品牌基礎一定要結實,根基才穩固。」李強喜歡講竹子的故事,頭三年是紮根的階段,扎到一定深度就迅速拔高。他說,寵物家是這樣,當年第一次創業是這樣,他的性格也是這樣。

「開店的速度一定要和後臺運營系統的進化速度相匹配,線下線上一體化一定比純賣貨更加複雜,服務周期更長。」王超認為,寵物家已經經歷了1.0到2.0的迭代,在現金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提速。

以北京為例,100家店覆蓋15萬到20萬高頻用戶,就可以織成一張網,任何寵物品牌想要進入北京,都要先敲開寵物家的門。這就是渠道的價值,「現在的夫妻老牌店,依靠代理賺取差價,效率太低,而且對上遊供應鏈毫無議價能力。」

未來是否開放加盟?也是投資人關心的問題之一。

李強很堅決,寵物服務行業需要強管控,輕管控行不通。「雖然加盟可以解決短期的現金流問題,但很難保障服務品質。如果整個管理體系、培訓體系都很完善,供應鏈優勢形成品牌力,我會考慮在三四線城市做區域合伙人制,單店加盟不會放開。」

他的判斷是,如果在擴張的過程中管理效率沒有下降,那麼直營就是對的。從上遊供應鏈來講,與直營店合作可以去中心化,降低人力成本、增加利潤。「為什麼PetSmart和永旺寵物對上遊的議價能力強?就是因為直營。」

「很多事情必須是你,不把『最髒最累』的活先攻克掉,憑什麼成功。」李強的延遲滿足感正在釋放,「堅持做一件有價值的事,社會遲早會獎勵這樣的人。」

相關焦點

  • 世界動物保護組織呼籲PetSmart停止銷售這兩類寵物
    該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安大略省的一家PetSmart拍了一張球蟒的照片,並表示爬行動物所居住的空間很小,不像它的自然環境。世界動物保護組織野生動物活動經理MichèleHamers說:「作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PetSmart有責任停止出售這些動物,並教育他們的顧客,野生動物並不是好的寵物,」出售野生動物可能會使我們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面臨風險
  • 中國,養出來的,寵物經濟!
    基於主人對寵物的情感依賴和重視,一大批人看到了寵物消費巨大的市場前景,圍繞寵物,衍生出很多關於寵物的一些商業活動,順其自然地以一個新興產業的面孔出現在中國經濟舞臺上--寵物產業。養寵物已經成為社會尤其是城市生活中的一種潮流,越來越多的寵物開始成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
  • 港媒:奢侈品牌湧向中國紅火的寵物經濟
    來源:環球網香港《南華早報》1月10日文章,原題為:「口紅一哥」李佳琦的狗籤約經紀公司顯示出小米、範思哲和博柏利都知曉的事:中國寵物經濟正蓬勃發展,高檔品牌必須加入。若你本月初去上海創意產業博覽會參觀,會發現中國網絡主播李佳琦的幾隻寵物狗過著最好的生活。
  • 今日熱搜:中國家庭養一億隻寵物,你家貢獻了幾隻?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隨著我國中產階級人口的不斷增加,養寵物的人也越來越多。調查表明,目前大約有6000萬個中國家庭擁有約1億隻寵物,2017年,這些家庭花費超過1340億人民幣用於供養寵物,一個寵物主人每年在寵物身上平均花費6500元人民幣,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寵物家具、注射疫苗等費用。實際上,真實的數字可能要遠遠超過調查數字。
  • 寵物經濟是怎樣佔領購物中心的?
    寵物經濟是年輕人的「孤獨生意」,消費群體不斷年輕化推動著寵物行業走向繁榮。寵物經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與寵物相關的業態也慢慢豐富了起來,同時商場逐漸展開與寵物相關的一系列活動。在南京開業,共7層、4200㎡的極寵家,定位寵物行業的4S店,店鋪涵蓋貓犬活體領養、洗護美容、貓犬商品、寵物寄養、寵物醫療等8大業態,號稱全球最大的寵物店。有的則以顏值取勝,例如Paws Nation,其首店位上海永嘉路,店鋪的裝修設計有一種ins風的感覺。
  • MegaTekV3裝備,就是這麼生猛!
    那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套裝備也可以讓我們戰力爆表,在方舟世界裡橫著走?今天小編就來講一下MegaTekV3這個版本的神裝!方舟原版最強的裝備當屬泰克(Tek)裝備啦,作為未來科技,泰克裝備技能必須要擊敗特定難度的特定BOSS才能習得,而且製造所需的都是一些高級材料,還有能量元素,元素碎片,還必須在泰克複製機裡造!
  • 英媒:中國「另類寵物」熱隱患多
    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導 英媒稱,「殺人蠍」和毒青蛙等活體外來動物正通過普通包裹郵寄到中國,以滿足「另類寵物」熱。違禁昆蟲和動物大量湧入,這使得人們擔心,它們的到來可能損害中國的生物多樣性和農業產出,甚至會被不法分子利用。
  • 養雞養鴨養鼯鼠,誰在推動異寵熱?
    異寵撩了誰的心 一年前的Ethel絕想不到自己會花3000塊錢買兩隻蜜袋鼯回家做寵物。 這種長相有些像松鼠的夜行動物,是2019年潮流青年中最火爆的寵物之一。在抖音、快手看了幾千個蜜袋鼯相關視頻後,Ethel決定把它買回家。
  • 奚夢瑤生子上熱搜,圍棋冠軍粗口吐槽:「蛋爆了嗎」?
    22歲的柯潔目前是中國圍棋的領軍人物,他獲得過多次國際和國內的冠軍頭銜,一直以正能量、敢於直言的形象示人。不過昨天柯潔卻在微博上因為一段吐槽而備受爭議,很多人覺得他用詞不當。昨晚,柯潔在微博上發了這麼一段話:臥佛了,熱搜兩個完全不知道是誰的人下個蛋,顯示個爆?是蛋爆了嗎?死了那麼多人的事情只顯示了新?昨天,著名模特奚夢瑤和澳門賭王長孫何猷君的兒子誕生,這條新聞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榜首,後面還顯示了個「爆」,意為「火爆」。
  • 寵物也瘋狂:中國「孤獨生意」爆發,貓的幼仔擊敗人類幼崽
    跟張可不同的是,王雅君養的比熊是從別人家手裡接過來的。「前主人待它很不好,剛到我手上的時候它就一直遠遠地望著我,看上去很高冷。」比熊真正跟她親近起來還得從一次車禍說起,「當時它脾臟破裂,動了三次手術,前前後後花了3萬多。」現在想來仍舊觸目驚心,我請了5天假陪它做手術,它一出來就趴在我的肩膀,我能明顯感覺到它對我的態度變了。」
  • 這個雙十一將見證寵物經濟的繼續騰飛?
    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為9915萬隻,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到2024億元,均單只寵物狗年消費達6082元,人均單只寵物貓年消費金額達4755元。 今年的亞洲寵物展上,阿里媽媽聯合亞寵展、天貓寵物行業發布的寵物經濟系列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寵物行業線上銷售額超過300億元,天貓淘寶佔比超過七成,天貓平臺上寵物品牌數量的增速同比超過60%。 遇到電商節日大促,用戶為寵物下單、囤貨的意願更加強烈。
  • 這魚在我國屬次要經濟魚類,一出口便成了高級貨,潮汕人最懂吃它
    它就是我國的常出口魚類——鯒魚,又被稱為村長魚,秘書魚。我國沿海均有產,其中黃海與渤海產量較多,以春夏兩季捕獲量最多。鯒魚在我國屬於次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即便如此,很多人包括美食君都沒見過這條魚,而在山東及遼寧大連沿海一帶,當地的居民稱之為「老頭辮子魚」,由於它的長相和清朝時期男子扎的辮子很像,因此而得名。而這條魚出口到日本就成了高檔魚類,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
  • 寵物也八卦|賭王家的寵物會搖骰子嗎?
    關於賭王家的事情,我號其實已經寫了很多稿子,上到何鴻燊的爺爺輩何東的發家之道,下到第五代何家人的娛樂圈韻事。 然而有一個人其實最值得好好挖一挖,那就是在賭王去世後最大的贏家——二太太藍瓊纓。 為啥這麼說?你看看現在掌權者是誰?
  • 養條六角恐龍魚當寵物,沒想到它看似呆萌卻見誰咬誰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由於其外型怪異,不少養魚愛好者紛紛購買飼養,市場銷量不錯,實際上,它的個性可不像娃娃那麼溫順。「快看,這條白色的魚頭上長角,還有四隻腳在魚缸裡爬。」近日,家住九龍坡華宇花園小區的王靜在家養的「怪魚」成了朋友圈的小明星,扁扁的腦袋上長著一對黑豆似的眼睛,拖著扁長的尾巴在水裡遊弋,樣子很呆萌。
  • 碧桂園創投戰略投資「新瑞鵬寵物醫療」 看好新興一代萌寵經濟
    碧桂園創投戰略投資「新瑞鵬寵物醫療」 看好新興一代萌寵經濟 2020-09-29 10:23:17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劉禮文
  • 寵物也瘋狂:千億市場,貓狗值得?
    跟張可不同的是,王雅君養的比熊是從別人家手裡接過來的。「前主人待它很不好,剛到我手上的時候它就一直遠遠地望著我,看上去很高冷。」比熊真正跟她親近起來還得從一次車禍說起,「當時它脾臟破裂,動了三次手術,前前後後花了3萬多。」現在想來仍舊觸目驚心,我請了5天假陪它做手術,它一出來就趴在我的肩膀,我能明顯感覺到它對我的態度變了。」
  • 寵物咖啡:不一樣的寵物商業生態圈
    據媒體報導,深圳的左女士將寵物狗從深圳航空託運至武漢,但當父母到達機場接寵物狗時,卻被告知狗已沒有生命跡象,由此引發了東方航空和愛狗人士之間的罵戰。近年來,我國寵物數量及養寵人士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截至2016年底,養寵族群已覆蓋了4500萬中國家庭。
  • 養只浣熊當寵物,家裡一天一個樣,論拆家二哈都比不過它
    這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養寵物了,貓貓狗狗已經佔了很大的比列,而浣熊憑藉著超激萌外表,使它們成為許多人養寵物的選擇之一,但其實浣熊是野生動物,在相處上仍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最近有一對俄羅斯夫妻選擇養一隻浣熊當做寵物,沒想到的是從此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對於這對夫妻來說,他們養了一隻很不尋常的寵物,那是一隻2歲的浣熊,它叫做蒂瑪。
  • 寵物裡面最受歡迎的寵物排行前五名,看看你家的上榜了沒?
    小編之前給大家分享很多寵物的種類,大家對寵物的了解是不是有了一定認識呢。今天給大家分享錯哦哦那個屋裡面最受歡迎的寵物排行,看看裡面是不是有你家的寵物呢?這些寵物粘人還好養好活,跟著小編的步伐開始今天的寵物大盤點之最受歡迎的寵物。第一名是當之無愧的蝸牛。
  • 養雞養鴨養鼯鼠,誰在推動異寵熱?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異寵撩了誰的心 一年前的Ethel絕想不到自己會花3000塊錢買兩隻蜜袋鼯回家做寵物。 這種長相有些像松鼠的夜行動物,是2019年潮流青年中最火爆的寵物之一。在抖音、快手看了幾千個蜜袋鼯相關視頻後,Ethel決定把它買回家。 說到養蜜袋鼯的初衷,Ethel表示自己一個人住,想養只寵物作伴,但又覺得貓貓狗狗實在有些泯然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