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融化的南極冰中發現 800 年前企鵝殘骸,2020 企鵝命運比...

2021-01-09 網易

  華輿訊據澳洲網報導隨著世界變暖,南北極融化的冰蓋暴露了從捕獲的甲烷氣體到維京遺骸的一切。

  
而在2020年10月4日,科學家在不斷消退的積雪中有了一個新發現——800年歷史的企鵝遺骸。他們最初看起來是新鮮的阿德利企鵝的遺骸後,於是留在了南極海岸線的伊裡扎爾角,最後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碳12確定後的屍體至少有800年的歷史。研究小組說,其中一些保存得較差的遺物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約5,000年以前。

  

  企鵝遺骸。

  
該地點最初由用於建造企鵝巢的鵝卵石丘識別,企鵝幼鳥骨頭散布在表面。

  其實自從1900年代初開始記錄以來,那裡就沒有企鵝棲息地的記錄。

  
在進一步挖掘並恢復了企鵝的骨頭、羽毛和蛋殼之後,隨後的分析表明這實際上是一個被遺棄的企鵝棲息地。

  
由於積雪增加或其他氣候變化,企鵝已從該地點遷出,但是隨著更多的降雪,這些遺骸被保存並冷凍, 幾乎保持新鮮狀態,直到科學家們碰到它們。

  
以前隨著溫度的降低,從海洋向內陸延伸的所謂「快速冰」形成,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企鵝都不適宜居住。現在,隨著冰的融化,反作用正在發生。

  目前,我們星球上發生的氣候變化不僅揭示了長死動物的遺體,還使一些生物恢復了生命。不幸的是,總的來說,地球正在流失的物種比獲得的更多。

  
末日下的冰川

  
冰川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冬季下的雪在夏季無法融化,這些雪花年復一年的堆積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山坡向山腳下流動,從而形成河流一樣的地貌。曾經有一部電影叫做《冰河世紀》,電影名字裡面的冰河,實際上就是冰川。

  
冰河世紀,指的就是2萬年前,地球上寒冷異常,冰川到處都是的一個時代。我們把這種地球上冰川到處都是的時代稱為冰期,而在冰期之間比較溫暖的時期稱為間冰期。我們現在就處於一個小的間冰期之中。

  
思韋茨冰川是南極最大、移動速度最快的兩個冰川之一(另一個是松島冰川),位於南極州的西部,冰川厚度達4千米,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裡,略小於英國,和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大小相當。

  
思韋茨冰川被認為是預測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關鍵。數據顯示,它擁有足夠的冰來將海平面提高65釐米,它融化後注入阿蒙森海的冰水約佔全球海平面上升總量的4%。

  
衛星數據顯示,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思韋茨冰川明顯退縮,1992~2017年,冰川接地線以每年0.6至0.8公裡的速度退縮。上個世紀90年代,思韋茨冰川每年融化100億噸冰,現在差不多是800億噸。

  

  正在融化的冰川。

  
各種探測數據顯示,思韋茨冰川前端底部懸空,海洋暖流由一個巨大的通道插入大陸架和冰川底部之間;暴露在水中的冰面越大,融化就越多,而湧入的暖流水量更大,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冰川底部的這個空隙比以前認為的更深,大約600米,相當於六個足球場首尾相連。

  
這股海底暖流被形容為有數百萬年歷史的思韋茨冰川致命的弱點。如果思韋茨以現在的速度持續融化,則冰架最終崩塌不可避免,地球的海洋和大氣循環系統將被嚴重扭曲,後果極其堪憂。

  
NASA的研究結果證實了科學界多年來的懷疑,即思韋茨冰川前端並不是緊貼著大陸架的基巖,所以暖流可以像梭子一樣嵌入冰層和海床之間;切面越大,冰川融化越快。

  
南極洲西部是南極大陸上風暴最頻繁的地方,而這裡的冰川穩定性不如東部,受氣候和洋流的影響更大。關鍵是水溫較高的大西洋暖流,從墨西哥灣來到南極,神不知鬼不覺地衝刷冰川底部和懸浮的前緣,使冰層從底部開始融化。

  
地球上90%的淡水就以冰的形式集中在南極,其中西部佔20%,其餘在東部。東部的冰層在地勢較高的陸地上,而西部的冰川則低於海平面;如果沒有結冰,那裡就是一片深海,海面上有若干島嶼。這個布局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

  
它的坍塌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約65釐米,同時會釋放出南極洲西部的其他主要冰體,這些冰體加起來可能會使海平面上升2~3米。這對許多國家,包括世界上大多數沿海城市來說,將是災難性的,還會讓一些地勢低的海島消失。

  
但是,更重大的危險在於海洋風暴的烈度將因此加劇。英國南極勘察科學部負責人沃恩教授(David Vaughan)說,如果海平面升高50釐米,本來千年一遇的風暴可能更頻繁,變成百年一遇;如果升高一米,那就可能每10年發生一次。

  
但不可否認的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多,使得更多熱量進入大氣和海洋,意味著地球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增多,必然導致全球大循環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已經在北極發生,南極的跡象也日益清晰。

  
如果不控制全球變暖及穩定南極冰層,未來的紐約、漢堡、孟買、上海、墨爾本及雪梨這樣的城市基本會消失。

  

  可能消失的紐約。

  
不光極地冰川有這樣的危險。印度科學家比較了衛星圖像,發現喜馬拉雅山75%的冰川在萎縮。在這項由印度環境和森林部等完成的研究中,印度科學家比較了喜馬拉雅山2190條冰川在不同時期的衛星圖像,發現75%的冰川在萎縮,只有8%的冰川面積增長,17%的冰川顯示穩定。

  
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曾報告說,喜馬拉雅山的冰川可能會在2035年消逝。

  
企鵝皇帝走向滅絕

  
煤礦中的金絲雀的概念(一種敏感的物種,可以發出危險警報)起源於英國的礦工,他們在1980年代中期將實際的金絲雀運送到地下,以檢測是否存在致命的一氧化碳氣體。

  
今天,另一個物種企鵝對我們的地球發出了類似的警告。企鵝儘管遠離人類文明,但它們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保持著如此微妙的平衡,以至於它們已成為現代的金絲雀。

  
每年,南極洲周圍的海洋表面在冬天結冰,在夏天融化。企鵝將冰作為繁殖,取食和蛻皮的基地,在南半球冬季形成海冰後,企鵝於三月或四月從海水到達基地。

  
南極洲周圍有54個已知的帝企鵝(Emperor Penguin)基地和海冰蓋。五月中旬,雌性產下一個卵。在整個冬季,雄性會保持卵變暖,而雌性則要跋涉很長時間才能在地球上最惡劣的天氣中餵養。

  

  未來人類還能看到企鵝嗎?

  
當雌性企鵝帶著食物回到它們剛孵出的雛雞時,雄性企鵝禁食四個月,體重幾乎減輕了一半。卵孵化後,父母雙方輪流餵養和保護小企鵝。9月,成年鳥離開了他們的幼崽,以便他們都能覓食以滿足小企鵝不斷增長的食慾。在十二月,每個企鵝都離開了基地,回到了海洋。

  
在整個年度周期中,企鵝都依靠海冰條件繁衍生息。他們需要在冰上開孔,以便能取水、進食,而且需要厚而穩定的冰平臺來飼養小企鵝。

  
南極冰川的融化正在讓帝企鵝的生存漸次危險,不會飛的帝企鵝只能依靠南極冰架生存(以冰架為基地尋找附近水域的食物)和繁殖(在冰架上孵化幼鳥)。

  
正如許多科學報告顯示的那樣,人類活動正在增加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這正在使地球變暖。如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高於百萬分之410,這遠遠超過了地球上數百萬年來的經歷。

  
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科學家預測,到2100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將達到950 ppm,這將產生與當今截然不同的世界。

  
麻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鳥生物學家Stéphanie Jenouvrier研究發現,如果不控制碳排放,到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可能會升高3至5攝氏度,這將使南極洲的帝企鵝棲息地消失80%。而目前有近60萬隻帝企鵝生活在那裡。Stéphanie認為,「照這種情況來看,帝企鵝或將難逃滅絕。」

  
而最保守的估計54個已知的帝企鵝殖民地將在2100年之前下降,而80%他們將是準絕種。因此,如果各國未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企鵝的總數相對於目前的大約25萬隻將下降86%。

  
再清楚不過的是國家氣候政策對地球及企鵝未來的深遠影響, 但其實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政客卻無視這個問題。遏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對帝企鵝和數量眾多的其他物種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2020年人類在想辦法去除疫情,企鵝在思考如何在地球上生存下來……(原標題:科學家在融化的南極冰發現800年前的企鵝殘骸,2020企鵝的命運比人類還差)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南極海冰融化斷裂 南極半島企鵝接近滅絕
    融化中的南極消失中的企鵝地球故事企鵝是人類最感興趣的動物之一。然而,依賴冰層生活的企鵝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物種之一,氣溫上升隨之而來即是結冰季節的縮短,它們的棲息地已經在慢慢消融。雖然海冰融化可為企鵝提供覓食場所,短期內給企鵝帶來「福利」,但消融的冰層最終還是會將企鵝推入絕境。
  • 兩年融化了大約兩個法國面積的冰川,為什麼南極企鵝生活更滋潤了
    孫紅雷飾演的富豪擲重金拿下了拍品,卻「很壞地」告訴她,北極一時半會兒融化不了,就是融化了企鵝寶寶也會沒事,因為它們住在南極。 雖然是個老梗,不過現在,就在2015年之後,《非2》上映不到5年,南極冰迎來了歷史性大消融,短短兩年就失去了120萬平方公裡的海冰面積,相當於兩個法國。同樣令人意外的是,企鵝寶寶不僅沒事,還活得更加興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南極企鵝安好 人類糧食不愁
    南極冰蓋融化了多少?企鵝們可還安好?今年大宗糧油作物形勢如何?日前,科技部《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正式發布,讓這項原本「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技術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個「最接地氣、最實用」的消息——21世紀以來南極冰蓋19%表面融化全球氣候變暖又添「實錘」。
  • 南極企鵝-中新網
    南極企鵝   企鵝,南極自然之子。  南極全年平均氣溫為-25°,11月至3月是暖季。我們到達南極時正是暖季,是企鵝求偶生子的季節。我看到遠古孤獨的石子,是南極企鵝求婚的寶石。一般是雄企鵝在融化的雪地上用尖喙尋覓石子,有的雄企鵝要飛很遠的地方去尋找一塊中意的小石子,然後含在嘴裡,飛到雌企鵝身邊,把它放在雌企鵝的面前。雌企鵝看這 一塊石子滿意,便與雄企鵝呼應地叫喚著擺弄著小石子。
  • AI科學新聞|南極冰蓋20年融化19% 企鵝棲息地狀況如何?
    企鵝生存狀況如何?近日,由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揭開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南極冰蓋變化」專題基於多源遙感數據,分析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分布的時空變化特徵及其之間的關聯性,發現:  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融化多分布於南極冰蓋邊緣及南極半島地區,且呈增加趨勢。南極半島融化最為劇烈,且冬季焚風事件的增加和異常環流現象造成了融化趨勢增強。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
    大家好,我是小萬君,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倒了許多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也有不同的說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同樣酷寒、同為冰天雪地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實際上,很久以前,「北極大企鵝」曾在北極生存過,只是現在滅絕了。「北極大企鵝」身高60釐米,頭部棕色,背部羽毛呈黑色,紳士風度翩翩。
  • 冰蓋融化企鵝可好?遙感告訴你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電(凌紀偉)南極冰蓋有何變化?企鵝生存狀況如何?糧食產量和供應怎樣?城市還在擴張嗎?這些頗有趣味的問題,在科技部11月27日組織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中均有答案。
  • 南極超級冰山A68即將掙脫,面積相當於上海,或帶來企鵝滅絕
    環境問題是我們全球人類都共同關心的話題,雖然在全世界所有許多國家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的生態環境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是實際上,也只是減緩了環境汙染髮展的腳步而已,不可否認的是,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一個關係到的人類命運,甚至是全球所有生物命運的關鍵問題。
  • 企鵝不是南極原著民?發現疑似企鵝祖先化石,企鵝最早或來自北極
    筆者:三體-小遙近幾年,科學家對海鳥的進化過程展開了深入的探索,因為有一部分化石表明,它們中很有可能存在企鵝的祖先,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不過暫時沒有得到關鍵性證據。在我們的印象裡,企鵝是南極洲特有的動物,它們憨態可掬,並且喜歡群居生活,還會互相照顧彼此的後代。然而有一部分科學家表示,企鵝未必是南極本土的生物,它們的祖先或許來自遙遠的北極。人們很難想像北極和南極之間擁有這樣巧妙的聯繫,畢竟北極還有兇猛的北極熊,它們與企鵝始終無法正面接觸。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南極企鵝不跑到北極呢?
    這一發現給科學家們帶來了許多新難題:常見的兩極生物到底起源於何地?極地生物為何在地球的兩個尾端都出現「跨越赤道之謎」到底該如何解開?動物也能當「北漂」?一些科學家認為,許多海洋物種隨著冷水從南極洲向北遷移到北極。在赤道附近的熱帶海底也發現了熱愛冷水的生物,從而證實了上述理論。
  • 極地暴露多重危機:「血雪」出現、企鵝暴減77%、北極熊餓死……
    反射的陽光少,吸收的熱量就會增加,於是周圍的冰融化得很快。冰融化得越多,藻類擴散的速度就越快。「血雪」景象的出現,證明南極的氣溫已經變高。 事實也確實如此。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報告顯示: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氣溫破紀錄。是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1月。
  • 氣候變化對南極的真實影響 有關氣溫、企鵝和冰架的傳言
    他特別說明,其表述並非否認全球氣候變暖對南極是不存在的,而是作為一個科學家在陳述變化程度的事實。  企鵝真的減少了嗎?  「企鵝主要棲息地的南極半島上,阿德利企鵝數量在過去30年間急劇減少了近九成。它們在那裡的最大族群已經滅絕。南極海冰持續融化斷裂 企鵝命運進入倒計時。」這是網絡媒體給我們的信息。
  • 研究報告指南極「皇帝企鵝」因冰層融解瀕危
    最新研究報告稱,南極冰層因氣候變化融解,將使皇帝企鵝數目到2100年時大減逾半。資料圖片【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文匯報》7月1日報導,氣候變化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愈加明顯。最新研究指出,南極冰層因氣候變化而融解,將使南極「皇帝企鵝」數目到2100年時將大減超過一半。科學家呼籲把皇帝企鵝列為「瀕危動物」,以減低氣候變化對牠們造成的衝擊。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把企鵝運到北極,企鵝能生存嗎?
    其實北極是有過企鵝的。為什麼北極沒企鵝?因為你不知道。其實在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時候,就有很多歐洲的航海家在北極發現企鵝了。不過北極的企鵝和南極的企鵝其實根本不一樣,北極的企鵝是一種大海鳥,而南極的企鵝則是一種大海雀,它們雖然名字是一樣的,但本質上完全不同。
  • 科學家驚喜宣布:南極危險群島發現150萬隻企鵝
    人民網訊 據法新社報導,2日,科學家宣布,研究人員在南極洲東部偏遠的危險群島(Danger Islands)上,發現約有150萬隻阿德利企鵝(Adelie penguin)正在棲息繁殖。
  • 企鵝是「南極特產」,那麼北極為什麼沒有進化成企鵝呢
    為什麼南極中沒有熊很好地解釋了,因為南極離大陸太遠,用海洋隔開,仍然是南半球。北極熊是從北半球的棕熊進化而來的,甚至南半球的熊最初也是北半球。那麼熊不擅長遊泳的人就達不到南極。企鵝不一樣,北極從企鵝開始。北極企鵝比南極企鵝更早被發現,是北極企鵝滅絕後在南極發現的北極企鵝。
  • 北極沒有企鵝,為什麼人類不把南極的企鵝送過去?
    而企鵝也不僅僅分布於南極,如今全球企鵝共有18種,其中帝企鵝跟阿德利企鵝在南極之外,其餘16種並非南極專屬,比如王企鵝的生存區域就包括印度洋與大西洋,麥哲倫企鵝生存在熱帶南美洲區域,甚至斑嘴環企鵝生存在非洲西南海岸。
  • 北極有企鵝嗎?北極有企鵝嗎?
    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  企鵝在南極還是北極?
  • 真正的企鵝早已滅絕,現在的企鵝都是贗品,當初人類認錯了
    真正的企鵝早已滅絕,現在的企鵝都是贗品,當初人類認錯了 一說起南極,大家首先想到的生物應該就是企鵝,企鵝已經成為了整個南極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因其呆萌的體型,受到了人們的喜愛,企鵝也是全世界最不怕冷的鳥類,可以在零下60度的環境當中生存,同時企鵝在水中的速度極快
  • 南極發現「地下世界」?科學家在冰下800米的地方,看到了什麼?
    自古以來關於南極的傳說就不在少數,有人聲稱曾在南極見過不明飛行物,在厚重的冰川下面,其實就建造著外星人的基地,或許還存在著另一個地下世界。這樣的說法看起來非常科幻,然而科學家在探索的過程中卻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